基本信息
书名:物理世界奇遇记(中译本)
:35.00元
售价:26.3元,便宜8.7元,折扣75
作者:吴伯泽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030215680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广大英语学习者
内容提要
《物理世界奇遇记》是20世纪科普经典收藏。在《物理世界奇遇记(中译本)》,伽莫夫构想了一个名为汤普金斯的普通职员作为主人公,此人几乎不懂科学,却通过聆听科学讲座和梦游物理奇境而领略了众多现代物理学和宇宙学的主要领域——相对论、量子论、统计物理学、原子和原子核结构理论、基本粒子、大爆炸理论等知识。这本科普经典名著不仅吸引了无数普通读者,也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重视,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主人公汤普金斯在英美等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目录
译者前言
新版前言
原版前言
1 城市速度极限
2 教授那篇使汤普金斯先生进入梦境的相对论演讲
3 汤普金斯先生请了个疗养假
4 教授那篇关于弯曲空间的演讲稿
5 汤普金斯先生访问一个封闭宇宙
6 宇宙之歌
7 黑洞、热寂和喷灯
8 量子台球
9 量子丛林
10 麦克斯韦的妖精
11 快乐的电子部族
11 1/2 上一次演讲中汤普金斯先生因为睡着而没有听到的那部分
12 在原子核内部
13 老木雕匠
14 虚空中的空穴
15 参观“原子粉碎机”
16 教授的后一篇演讲
17 尾声
名词浅释
作者介绍
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v)1904年生于俄国的敖德萨市。1928年在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28~1931年先后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师从物理学家玻尔和卢瑟福从事研究工作。1931年回到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33年在巴黎居里研究所从事研究。1934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绝对是我读过的科普读物中最独特的一类。作者似乎拥有一种将极其复杂的物理理论,转化为平易近人、甚至带点幽默感的故事的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因为某个生动的比喻或者精妙的设问而会心一笑。他并没有直接抛出那些令人头疼的物理定律,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场景”或“对话”,引导读者去思考。我特别欣赏他处理“惯性”这一概念的方式,与其枯燥地解释牛顿第一定律,他似乎在讲述一个发生在宇宙某个角落的有趣“故事”,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的道理。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经历一次次的“奇遇”。而且,书中那些巧妙的插图,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们并非是生硬的示意图,而是充满了艺术感和想象力,恰如其分地烘托了文字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我可以说,这本书在语言和视觉呈现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成功地让一个对物理学“门外汉”的我,也能沉浸其中,乐在其中。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能够以一种“全民皆宜”的方式,将那些极具挑战性的物理学思想,传递给每一个读者。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于“相对论”的解释,并没有像许多其他科普读物那样,充斥着复杂的数学推导,而是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思想实验”,让我们逐步理解时间和空间是如何被扭曲的。作者描绘的那个关于“双生子佯谬”的故事,至今让我回味无穷。它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的阐释,更是一次关于时间、空间以及观察者角度的深刻哲学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不仅理解了相对论的核心概念,更被它所带来的宇宙观的颠覆所震撼。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物理学并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能够拓展我们思维边界的强大工具。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宇宙的认知,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评分这本《物理世界奇遇记》的中文译本,我拿到手的时候,就对它的封面设计颇为着迷。那种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着抽象而又富有动感的粒子线条,仿佛预示着这本书将带领我进入一个充满无限可能和奇妙探索的物理宇宙。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言,作者用一种非常亲切且引人入胜的语言,讲述了他创作这本书的初衷,以及他希望如何将那些看似晦涩的物理概念,以一种能够被大众理解和欣赏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一点让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一直以来对物理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常常因为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公式望而却步。序言中流露出的热情和对知识普及的渴望,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物理学并非是冰冷的数据和公式的堆砌,而是人类对宇宙最深层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体现。这种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物理知识的科普,更是一次关于人类智慧和探索精神的赞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将如何把我带入这个“奇遇记”中,去发现物理世界的那些令人惊叹的奥秘。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一种对宇宙深邃奥秘的敬畏感,以及对人类探索精神的无限赞叹。作者在叙述中,并非只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试图展现物理学的发展脉络,以及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突破认知的边界,揭示宇宙的秘密。我记得其中一段,作者描述了人们对“以太”的追寻,以及后来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巧妙设计,这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实验的成功,更是人类理性思维和实验精神的胜利。通过这种方式,我仿佛看到了科学进步的艰辛与辉煌,看到了那些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最终点亮真理之光的伟大灵魂。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奇妙和复杂。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现象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深刻的物理原理。这种认识,让我对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现象,都产生了新的思考。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它鼓励我去质疑、去探索、去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翻阅这本书之前,我对“量子力学”这样的概念,是抱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感的。它们常常与“不确定性”、“波粒二象性”这些难以理解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让我觉得那是物理学中最深不可测的领域。然而,这本书对量子世界的描绘,却是那么的生动有趣。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反直觉”的现象,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它们呈现出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薛定谔的猫”的比喻,那种将一个宏观的、易于理解的事物,与微观的、难以捉摸的量子状态联系起来的讲解方式,让我豁然开朗。我开始意识到,量子世界的奇特,并非是逻辑的混乱,而是我们固有的宏观思维模式,无法完全适应微观世界的运行规则。这本书成功地打破了我对量子力学的“畏惧感”,让我觉得它并非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真实存在于我们宇宙的奇妙现实。我甚至开始尝试去思考,这些量子现象,是否也悄悄地影响着我们日常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