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小米1967:紅鴿子(黃蓓佳 中國孩子)
定價:22.00元
作者:黃蓓佳
齣版社:作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0639068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全國兒童文學奬大奬作傢黃蓓佳傾情奉獻
★小米:彷惶寬厚的孤獨男孩
★講給孩子聽的中國故事
★來自不同年代的童年記憶:1967年的小米
★傳承永不言棄的中國精神: 善良 勇敢 寬厚 勤勉 擔當
★做自信的中國孩子 存高遠之大國理想
內容提要
1967年,一場特殊的“暴風雨”終於降臨。
男孩小米所在的小縣城也未能幸免。
在文化館上班的爸爸被發落去瞭牛棚,當中學教師的媽媽被她的學生們押著……
小米的生活變得和以前不一樣瞭。
可小米沒有被嚇倒。
他打起瞭精神,像小大人一樣幫忙照顧弟弟、陪伴外婆、寬慰著父母的心。
他雖然也有頑皮的念頭,雖然對身邊發生的事情並不十分清楚,
但他樂觀、快速地成長著,和傢人一起共渡難關。
目錄
一 我的名字叫小米 1
二 媽媽在醫院生瞭小妹妹 18
三 鴿子飛進瞭貓眼叔叔的地堡 44
四 貓眼叔叔來保衛我們的傢 71
五 外麵颳風下雨,我們躲進瞭藝術天地 99
六 貓眼叔叔要找的人不在瞭 122
七 曹叔叔把鴿子分給瞭我們 155
八 妹妹在照片中酣睡著 171
九 戀愛中的人像飛蛾撲火 185
作者介紹
黃蓓佳,齣生於江蘇如皋。1982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文學專業。現任中國作傢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作傢協會副主席。主要兒童文學作品包括長篇小說《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飛瞭》《漂來的狗兒》《親親我的媽媽》《遙遠的風鈴》《餘寶的世界》《童眸》,中短篇小說集《小船,小船》及《中國童話》等。作品曾獲全國兒童文學奬、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奬、國傢兒童文學圖書奬、冰心兒童文學奬、宋慶齡兒童文學奬,及部省級文學奬數十種。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法文、德文、俄文、日文、韓文齣版。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文字功底深厚,遣詞造句非常講究,讀起來有一種古典文學的美感,但內容上卻又緊貼著近現代的現實生活,這種結閤處理得非常自然。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寫特定場景時所使用的那些富有畫麵感的動詞和形容詞,它們瞬間就能在腦海中構建齣一個清晰的立體場景。有時候,我甚至會放慢速度,反復咀嚼某一個段落,不是因為難懂,而是因為那種文字排列組閤齣的韻律感和美感讓人忍不住想細細品味。對於那些對那個年代的社會風貌、人情世故感到好奇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真實可信的窗口。它讓你看到的不是教科書上的冰冷日期,而是活生生的、充滿煙火氣的曆史切片。
評分拿到書的時候,第一感覺是裝幀設計非常典雅,那種懷舊的色調很吸引人。閱讀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情感處理上的剋製與精準。它沒有用過分煽情的語言去渲染苦難,而是通過環境的渲染和人物微妙的對話,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其中的酸楚和無奈。這種“留白”的處理,反而賦予瞭文字更強大的力量。我注意到,作者對“小人物”的關注點非常獨到,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瑣事,在那個特定的曆史節點被賦予瞭非同尋常的意義。比如對一頓飯的描寫,對一封信的處理,都蘊含著巨大的情感張力。這讓我想起很多老一輩人講述的往事,那種樸素而堅韌的力量,是任何浮華的詞藻都無法替代的。這本書成功地捕捉到瞭這種“時代的溫度”。
評分坦率地說,我一開始是帶著一種“打卡”的心態去讀這本書的,覺得無非又是對過去的一種緬懷。可一旦沉浸其中,那種強烈的代入感就難以自拔。這本書的敘事視角切換得非常高明,它既有宏觀的背景鋪陳,又有非常微小、近乎私密的內心獨白,使得故事的層次感非常豐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似乎特彆擅長捕捉“希望”的微光。即便在看似最壓抑的環境中,那些人物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對親情友情的堅守,總是能找到一個齣口,像一株在石縫中頑強生長的植物。這種對人性光輝的肯定,讓整部作品讀起來充滿瞭力量感,而非一味的哀嘆。讀完後,心裏充滿瞭一種踏實的感動,仿佛也被那些堅強的人們所感染和鼓舞。
評分我通常對這種帶有強烈年代背景的小說不太感冒,總覺得會過於說教或者情感堆砌。但是,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其到位,完全沒有那種拖遝感。故事的發展如同抽絲剝繭,層層遞進,引人入勝。它巧妙地將個人命運與時代洪流交織在一起,讓你在關注主角的成長和掙紮時,自然而然地吸收瞭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的社會氛圍和文化背景。我特彆欣賞作者構建世界觀的手法,每一個場景的描繪都非常紮實,仿佛觸手可及。角色塑造更是立體飽滿,他們不是符號,而是活生生的人,有缺點,有掙紮,但也有閃光的優點。讀到一些關鍵情節時,我甚至會不自覺地屏住呼吸,生怕錯過瞭任何一個微妙的情緒變化。總而言之,這是一次非常流暢且引人深思的閱讀體驗,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
評分這本厚厚的書,封麵上的色彩和設計就帶著一股老上海的韻味,讓人忍不住想翻開一探究竟。我本以為這會是一部沉重的曆史迴憶錄,畢竟“1967”這個年份自帶瞭太多的重量。但真正讀進去後,纔發現它更像是一部浸潤著時代印記的生活畫捲。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那種對日常細節的捕捉能力,讓人仿佛能聞到那個年代特有的氣味,看到弄堂裏鄰裏間的互動,聽到孩子們在巷子裏追逐嬉鬧的聲音。它不是宏大的敘事,而是從一個非常微觀的角度切入,展現瞭特殊時期下,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和堅韌。尤其是那些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描摹,那種小心翼翼的試探、對美好生活的執著嚮往,都刻畫得入木三分。讀完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感覺像是和書裏的那些人物一起經曆瞭一段漫長而又充滿迴味的旅程,對那個年代的人性光輝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共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