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侗族酒文化
定价:48.00元
售价:35.0元,便宜13.0元,折扣72
作者:宋尧平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06863407
字数:
页码:22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是世界上z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以固态发酵、固态蒸馏为特征的曲蘖酿造技术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贡献的“第五大发明”,曾经对东南亚各国的酿造技术以及西方的酒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侗族酒文化是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宋尧平多年的记者生涯让他习惯了“用事实说话”,《侗族酒文化》一书是对侗族酒文化现象进行记述或描绘,将之客观地呈现到读者的面前,少有理论阐释的内容,这成为本书的一大特点,也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宋尧平在介绍叙述侗族某种酒文化现象时,没有长篇大论,大都惜墨如金,点到为止,这也符合当今的时尚与生活需要。本书是黔东南侗族文化大典丛书之三,是书系较系统研究侗族酒文化的专著,对挖掘、整理和抢救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的有益探索。
目录
作者介绍
宋尧平,侗族,1984年2月生,贵州省天柱县石洞谢寨人。2007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2007年8月至今为《黔东南日报》记者、编辑。出版有关文化研究的专著《北侗婚恋习俗》(中国文联出版社)、《黔东南侗族节日文化大观》(与杨明兰合作,中国文联出版社)。参编《黔东南故事》(团结出版社)、《辉煌六十年·大美黔东南——我们的记忆》(团结出版社)等著作。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吸引人,一种古朴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色调,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苗寨的寨门,又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醇厚酒香。我一直对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充满好奇,而“侗族酒文化”这个主题,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想象一下,在悠扬的芦笙伴奏下,村民们围坐在火塘边,手中端着晶莹剔透的糯米酒,畅饮欢笑,那该是怎样一番动人的景象?这本书想必会带我深入了解侗族人民如何将酒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祭祀仪式、婚丧嫁娶等方方面面。酒在侗族社会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单纯的饮品,还是承载着更深厚的文化寓意,是沟通情感的桥梁,还是连接人神之间的纽带?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这本书,去探寻那些隐藏在酒杯背后的故事,去感受那份浓烈而又质朴的民族情怀,去理解那些代代相传的关于酒的传说与习俗。我期待着这本书能让我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去触摸侗族人民的热情,去聆听他们心底最真挚的声音,去品味那份属于他们的独特韵味。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一个鲜活而充满活力的侗族村寨。书中的文字并没有枯燥地罗列知识点,而是用一种充满画面感和人情味的方式,将侗族酒文化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从酿酒的古老技艺,到形形色色的酒器,再到不同节庆场合饮用的特定酒品,作者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打油茶”的部分,那不仅仅是喝茶,更是一种社交仪式,一种维系邻里关系的纽带。想象一下,在清晨的薄雾中,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油茶端到手中,伴随着三两句家常,一天的辛劳仿佛就有了慰藉。书中还提到了侗族人民对酒的敬畏之心,对客人的一份尊重,以及在重大节日里,酒更是不可或缺的祭品,承载着对祖先的缅怀和对未来的祈愿。这种将饮酒上升到文化高度的认知,让我对侗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酒的书,更是一本展现侗族人民精神世界和生活哲学的百科全书。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是它彻底颠覆了我以往对“酒文化”的刻板印象。我原以为,提及酒文化,无非就是一些豪饮的场景,或者是一些酒桌上的俗事。然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侗族酒文化中蕴含的精妙与深刻。书中详细阐述了侗族社会中,酒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人群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截然不同的。比如,对于长者,酒是一种尊敬的象征;对于年轻人,酒是情感交流的媒介,甚至是追求心仪对象的“媒人”;而在一些重要的祭祀场合,酒更是与神灵沟通的媒介,承载着人们的虔诚与祈祷。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还探讨了侗族酒文化与他们的自然观、宇宙观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那些关于酒的传说,那些与酒相关的歌谣,都仿佛是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感悟,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种看似简单的饮品,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可以被赋予如此丰富的内涵,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连接个体与群体,连接人与自然的无形纽带。
评分翻开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了一个流动的盛宴。作者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勾勒出侗族酒文化的斑斓画卷。我仿佛能听到芦笙在风中低语,看到火塘里跳跃的火焰,闻到米酒淡淡的甜香,感受到那份纯粹而热烈的情感。书中对于侗族酒俗的描写,细致入微,充满了生活气息。无论是“游方”时,青年男女如何以酒传情,还是婚礼上,新郎新娘如何“饮交杯酒”,又或是村寨聚会时,长辈如何将第一杯酒斟给最尊贵的客人,每一个场景都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和家酒”的描述印象深刻,那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凝聚,是一种共同承担责任的仪式。这本书让我明白,侗族人民将酒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的需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一种文化上的传承。它让我看到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依然有这样一片净土,保留着如此古老而美好的传统,让我对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体悟。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解读角度非常独特,它没有停留在对侗族酒习俗的表面描绘,而是深入挖掘了酒文化背后的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和哲学思想。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敬酒”的论述。在侗族社会中,敬酒有着非常严格的规矩,每一杯酒的斟与接,每一句祝词的送与答,都蕴含着深厚的礼仪和情感。这不仅仅是对对方的尊重,更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书中还探讨了酒在侗族社会中的“秩序”作用,它如何规范人际关系,如何维护社会和谐,如何传递代际之间的经验和智慧。这让我意识到,酒在侗族社会中,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饮品属性,而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符号,承载着侗族人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和生命力,也让我对“文化”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文化,是活在人们的生活中,是根植于心灵深处的,是可以通过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折射出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