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云南青少年民族团结心理与教育
定价:89.00元
售价:66.8元,便宜22.2元,折扣75
作者:尹可丽,尹绍清,龙肖毅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203209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采用问卷调查法、焦点小组访谈、心理传记法、故事完成法等量与质的研究方法,以云南省11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汉族、彝族、藏族、佤族、傈僳族、白族、傣族、壮族、哈尼族、苗族、纳西族等民族共一万多名中小学生,以及一千多名教师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深入地考察了青少年的民族团结心理及教育的情况。全书以丰富、翔实的数据,报告了民族团结教育在云南省中小学开展、实施的情况,总结了学生在民族团结认知、民族认同、民族间友好交往等方面的一般特征及规律,分析了父母对子女的民族社会化行为、父母的民族间交往行为、学生参与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等对学生民族团结心理的影响,提出了改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质量的建议。
目录
作者介绍
尹可丽,博士,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享受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国心理学会民族心理学专委会委员等。研究方向为民族心理与教育。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及教材2部。代表性论著有:《傣族的心理与行为研究》《景颇族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及其特征》等。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学术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奖励。
尹绍清,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3部,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级科研课题4项,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2项。
龙肖毅,大理大学政法与经管学院酒店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心理、民族教育。发表论文20余篇;参著教材4部,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哲社课题2项,主持和参与各类横向课题多项。
文摘
序言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所蕴含的“连接”与“理解”的温度。我设想,这本书可能是一部深刻剖析青少年在面对复杂社会现实时的内心挣扎与成长轨迹的著作。在这个信息洪流裹挟下的世界,青少年如何构建起对自我和他人的清晰认知,如何理解并处理人与人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我希望书中能够以一种细腻而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去描绘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经历的各种情感体验,例如,他们是如何学会共情,如何建立信任,以及如何在分歧中寻求共识。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培养青少年同理心、责任感以及社会公德的有效途径。一本真正触动人心的书籍,不应只是理论的陈述,更应是情感的共鸣,它能够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发现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联系。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份关于人性温暖与社会和谐的真诚探索,它呼唤着我们去关注和 nurturing 那些正在成长的年轻心灵。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立刻被它散发出的那种人文关怀的气息所吸引。我设想,它可能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和引导年轻一代心智成熟的读物。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青少年的成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可能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感到迷茫,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遇到困惑,甚至在自我认知上产生偏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理论指导,帮助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各界更好地理解青少年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书中或许会探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分析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可能出现的典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强调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健康情感管理的重要性。一本真正优秀的教育读物,不应只是知识的堆砌,更应是心灵的启迪,它能够点燃青少年内心的火种,引导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担当、有温度的社会公民。这本书,在我看来,是对未来寄予厚望的体现。
评分我对于这本书的想象,更多地集中在它所呈现的“融合”与“共生”的主题上。我猜测,它可能深入探讨了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如何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并在共同的生活环境中找到和谐共存的路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理解并接纳“他者”的文化,是构建包容性社会的基础。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生动的案例,展示不同族群在历史进程中如何相互影响,如何在碰撞中学习,最终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局面。这不仅仅是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更是微观层面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联结。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复杂的社会学、人类学理论,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的?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消除偏见、增进理解的具体实践方法?例如,通过跨文化交流活动,或者共同参与的社会项目,来促进不同背景的人们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份关于“和而不同”的智慧指南,它提醒着我们,差异并非鸿沟,而是丰富我们世界的色彩。
评分收到!我将以读者的身份,为您创作五段风格迥异、内容详尽且不包含《云南青少年民族团结心理与教育 9787520320948》具体内容的图书评价。 初次翻阅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本厚重的历史画卷,描绘着某个地域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我仿佛看到了无数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播种、耕耘、生息,与自然搏斗,也与彼此交融。书的字里行间,似乎充满了古老的传说和世代相传的智慧,那些独特的风俗习惯、祭祀仪式,以及不同族群在漫长岁月中形成的独特价值观,都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得以展现。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深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例如,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时,他们是如何做出选择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他们又是如何维系和谐的?我猜想,作者一定花费了大量心血去搜集和整理这些宝贵的资料,力求还原一个真实而富有生命力的社会图景。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要深入其中,去感受那片土地的脉搏,去理解那里人民的精神世界。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像是对一种独特生活方式的致敬,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也折射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我联想到的,是一幅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画面,描绘的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我猜想,这本书可能是一本关于激发青少年潜能、引导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书籍。在青春期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阶段,青少年往往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远方的向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他们的才能,并鼓励他们勇敢地追逐梦想。书中或许会分享一些成功青年的励志故事,或者提供一些关于职业规划、学习方法、社交技巧的建议。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强调培养青少年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拥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和适应能力,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为未来播种希望的指南,它相信每一个年轻人都有潜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