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一盏灯——散文和随笔(汤一介集) 9787300219165

深夜一盏灯——散文和随笔(汤一介集) 978730021916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汤一介 著
图书标签:
  • 汤一介
  • 散文
  • 随笔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文化
  • 人生感悟
  • 阅读
  • 经典
  • 治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19165
商品编码:2964087696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深夜一盏灯——散文和随笔(汤一介集)

定价:49.00元

售价:36.8元,便宜12.2元,折扣75

作者:汤一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3002191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提要

汤一介先生(1927—2014),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天津。当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从1956年起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三智文化书院、什刹海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代表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大部分著作与论文已结集为十卷本《汤一介集》出版。主编有《汤用彤全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九卷本《中国儒学史》(与李中华共同主编)、十一卷本《中华佛教史》(与季羡林共同主编)等著作。以古稀之年主持大型文化工程《儒藏》(精华编)的编纂,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录

在进退两难之间
书香门第
功课平平常常
《国史大纲》与《哀江南赋》
我不是一个坚强的人
北京大学先修班
寻求通往真理的路
这就是生活,真实的生活
“引蛇出洞”的“阳谋”
迷惑的十年
我爱我家
读祖父雨三公文
我的父亲汤用彤
到云南与父亲团聚
西去延安幻想曲
父亲给我的三封信
从《东方之子》说起
记我的母亲
我们家的儒道互补
我的子孙成了美国人
东厂胡同大院中的大孩子和小孩子
我和邓可蕴
北大,我的精神家园
从沙滩到未名湖
我与北大
我为什么选择北大哲学系
北京大学有三个“宝”
谈谈硕博连读的好处
中国文化书院十年
现代社会中的书院
所感、所思、所忆杂录
为自己找个安身立命处
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谈自我身心内外和谐之路径
“会东西之学,成一家之言”
——为司马迁的话加上一句
哲学要回答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旧我,开拓新我
——写在《文明》杂志创刊五周年
“新轴心时代”的文化
国学教育和东西方文明
读书本该会意
我喜爱的书
向青年推荐三本书
书中自有大智慧
可贵的是要有奉献精神
“真人”废名
悼念周一良先生
冯友兰先生《新原人》的“四种境界说”
记胡适给我父亲的一封短信
需要有不同的声音
这个提法是不妥的

“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
昔不至今

不要把“五四运动”与“打倒孔家店”等同起来
关于“学术自由”的一点感想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自由的层次
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
文化随笔
理性看待全球化中的中西文化教育
小议“以德治国”
平等对话才能相互理解
知识分子与知识阶层
中国知识分子的特点
高行健的《灵山》
建设“和谐社会”要有“文化自觉”
当代知识分子角色与性格
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我是从哪里来的?
小妹到哪里去了?
人是不是能像花草一样再生?
我为什么而活?
人真能逍遥吗?
我真能相信宗教吗?
理想与现实必定是矛盾的吗?
生死的观念和途径
中国的“老天爷”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炼石补天
有意有义的“老天爷”
念天地之悠悠
“天体”为何
天人之际
天有三意
“畏天命”与“知天命”
天人合一
几点启示

作者介绍

本书收入了作者所写的散文与随笔,分为“在进退两难之间”、“我爱我家”、“北大,我的精神家园”、“所感、所思、所忆杂录”、“需要有不同的声音”、“文化随笔”、“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中国的‘老天爷’”等七个部分,其中追忆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家庭生活、在北京大学的学习与工作,并记录了平时的所思所感以及文化随笔等。后两部分内容分别出自作者与人合著的《生死》、《天》两部随笔集。

文摘


序言



《深夜一盏灯——散文和随笔(汤一介集)》是一本凝聚了作者汤一介先生深沉思考与真挚情感的文集,收录了他创作的散文与随笔。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带领读者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他对生活、人生、社会以及个体命运的多重叩问。 书中洋溢着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辨与人文关怀。汤一介先生并非高高在上地俯视,而是以一位平等者的姿态,与读者共同探索那些隐藏在日常琐碎之下的人生真谛。他善于从平凡的景象中发掘不凡的意蕴,从细微的观察中提炼出普遍的意义。他的文字,如同深夜里那一盏不灭的灯,驱散迷雾,照亮前行的道路,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价值选择、时代变迁等宏大命题的思考。 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深夜一盏灯》中的文章,无一不流露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对人文精神的执着追求。他笔下的文字,常常在不经意间触及一些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困惑与焦虑。比如,在信息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人们如何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结构中,个体又将如何定位自我,确立价值?汤一介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阅历,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耐人寻味的答案。 他对于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有着独特的理解。他不会简单地复述历史事件,而是试图从中挖掘出人性的共通之处,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当下有着怎样的启示。无论是对某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剖析,他都力求从更宏观、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从而使文章具有穿越时空的张力。 同时,他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他深知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脆弱,但也强调个体意识的独立与精神自由的重要性。他笔下的许多人物,或许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却因为作者的细腻描摹,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轨迹与精神光辉。他尊重每一个个体,并从中体悟到生命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叙事的艺术与情感的表达: 汤一介先生的文字,具有一种独特的感染力。他善于运用朴实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抽象的思想具象化,将深沉的情感细腻化。他的叙事方式并非直白的说教,而是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通过对生活细节的精准捕捉,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代入,被感动,被启发。 他的散文,常常是生活片段的剪影,但这些剪影却充满了生命力。他可以从一片落叶、一场细雨、一次偶遇中,生发出对人生无尽的感慨。他的随笔,则更加注重思想的表达,他能够将复杂的哲学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其更具说服力。 书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流露,有对亲人的思念,有对友谊的珍视,有对故土的眷恋,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这些情感并非泛滥的抒情,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情感表达,因此更显动人。他常常在平静的叙述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敬畏,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风格的独特性与魅力: 《深夜一盏灯》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作者思想深度的外化。他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故弄玄虚的表达,而是以一种沉静、内敛、却又充满力量的姿态呈现。他追求的是文字的本真,是思想的纯粹。 他的文章,往往具有一种“余味”。读完之后,读者不会立刻感觉到豁然开朗,而是会陷入一种沉思,一种回味。那些文字中的意象,那些思想的火花,会在读者的脑海中久久回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发酵,产生新的理解。 这种独特性,使得《深夜一盏灯》超越了一般的读物,成为了一本能够与读者进行深度对话的书。它不是一本消遣读物,而是一本能够陪伴读者共同成长的书。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文字的慰藉,更是思想的启迪。 本书的阅读价值: 对于渴望深入了解汤一介先生思想的读者而言,《深夜一盏灯》无疑是一扇重要的窗口。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窥探到这位思想家、学者在多个领域所进行的探索与思考。 对于任何一位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有着深刻疑问的读者来说,本书都能够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启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复杂性,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总而言之,《深夜一盏灯——散文和随笔(汤一介集)》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它以其思想的深度、情感的真挚、艺术的魅力,在当代文学中独树一帜。它不仅是汤一介先生思想的结晶,更是对读者心灵的一次深刻洗礼。在这盏“深夜的灯”下,我们得以看见自己,看见世界,看见那些关于生命永恒的追问与解答。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深夜一盏灯》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莫过于其文字中蕴含的那份真挚与克制。作者并非一个喜欢卖弄才华的人,他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自有力量,能够穿透浮躁的表象,直抵人心。他所描绘的那些生活场景,那些人物片段,仿佛都经过时间的沉淀,散发出一种温润的光泽。读他的文字,就像是在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那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的,被我们遗忘的,被他重新拾起,并赋予了新的意义。他写亲情,没有煽情,只有细水长流的关怀;他写友情,没有夸张,只有默契与懂得;他写风景,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对自然之美的独特体悟。这种“无我”的写作状态,恰恰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内功。他不是在“写”,而是在“呈现”,将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思考,不加修饰地袒露在读者面前。正是这份真诚,打动了我。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它不会给你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你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在每一个深夜,当你点亮这盏灯,或许也能从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启迪。

评分

《深夜一盏灯》的文字,给我带来了一种久违的阅读愉悦感。它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冗余的哲学思辨,却能在字里行间,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作者的叙事风格,如同潺潺流水,自然而流畅,没有刻意的雕琢,却处处显露出其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微妙之处,并将之放大,让读者在平凡的点滴中,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时间流逝的描绘,那种淡淡的忧伤,却又带着一种超然的豁达,让人在回味的同时,也对当下有了更深的珍惜。他笔下的人物,也并非是脸谱化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喜有悲的鲜活个体。读他的文章,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世界,你会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世界的善意,以及对人性深处的理解。这本书,并非只是单纯的散文随笔集,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旅行,引领读者在文字的国度里,漫步,沉思,感悟。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力量,获得新的启迪。

评分

这本《深夜一盏灯》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一种温暖而又清醒的力量。作者的文字,没有锋芒毕露的锐利,也没有矫揉造作的姿态,而是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力量,缓缓地渗透进读者的内心。他观察生活的角度,总是那么独特而深刻,能够从寻常的景象中,挖掘出不寻常的意义。他的思考,也并非停留在表面的感叹,而是带着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探求。读他的文章,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感到困惑的,曾经让你感到迷茫的,似乎都因为他的文字,而变得清晰起来。他没有给你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导你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书中的每一篇文字,都像是作者在深夜里,为自己点亮的一盏灯,这盏灯,不仅照亮了他自己前行的路,也为读者带来了一份温暖的光芒。这种光芒,不是耀眼夺目,而是如细雨般滋润心田,让你在阅读后,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力量。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心灵的指南,它不会告诉你该做什么,但它会告诉你,如何去感受,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理解。

评分

这本《深夜一盏灯》的标题本身就足够引人遐思,仿佛在漆黑的夜里,有一束微弱却坚定的光芒,照亮了思绪的角落。初次翻阅,就被一种温润而内敛的文字风格所吸引,没有惊涛骇浪的辞藻,也没有故作深沉的议论,只是娓娓道来,像是与一位老友在月下闲谈,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书中的每一篇短文,都像是从作者内心深处提炼出的珍珠,晶莹剔透,闪烁着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无论是对岁月流转的淡淡忧伤,还是对世间人情的细腻体察,亦或是对自然景物的静默观照,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不落俗套。读来,常常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回味其中的某句话,某个意象,仿佛那句话,那意象,也曾经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过印记。这种共鸣,是文学最动人的力量之一。作者的笔触没有刻意追求某种风格,反而是在自然流淌中,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生命厚度和人文关怀。它不像某些过于追求思想深度的散文那样让人望而生畏,也不像一些过于轻松随意的随笔那样显得轻飘飘。它恰好介于两者之间,既有引发思考的深度,又不失阅读的轻松愉悦。这本书,更像是作者心灵深处的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其内心的世界,感受到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人性的理解,以及对于生命本身的敬畏。

评分

掩卷长思,《深夜一盏灯》带给我的,是一种久违的宁静和慰藉。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读一本如此平和而富有洞察力的书,实属不易。作者的文字,如同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道。没有冗余的词句,每一字每一句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如同工匠手中的剔透宝石。他笔下的世界,是如此的熟悉,却又被他赋予了别样的光彩。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场景,那些我们可能忽略的细节,在作者的笔下,都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他能够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从细微处洞察深刻。读他的文章,就像是在与一个充满智慧和温情的朋友对话,他会分享他的观察,他的思考,他的感受,而你,也常常会在他的分享中,找到自己内心的回响。这本书所呈现的,并非是宏大的叙事,也不是激烈的批判,而是一种淡淡的疏离感,一种对生命的温和审视。这种审视,不是冷漠,而是带着一种悲悯和理解。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的关系,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发现自己不自觉地放慢了阅读的速度,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转折,任何一个意味深长的词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