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高效栽培 9787111471820

苹果高效栽培 978711147182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力飞 著
图书标签:
  • 苹果栽培
  • 果树种植
  • 高效农业
  • 农业技术
  • 园艺
  • 种植技术
  • 果品
  • 苹果
  • 农业
  • 种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琅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71820
商品编码:2965222495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9-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苹果高效栽培 作者 张力飞
定价 22.80元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11471820 出版日期 2014-09-01
字数 页码
版次 5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苹果高效栽培》一书主要介绍了当前苹果栽培的主要优良品种,矮化、乔化苹果苗木繁育,果园的建立,肥料选择与施肥技术,幼树快速丰产技术,以及盛果期苹果周年管理技术。本书内容融入了我国近几年制定的一些标准、规程,文字表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技术先进,科学实用。本书适用于广大苹果生产者、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林院校师生阅读。

   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章 概述
一、苹果与其他大宗农产品
生产收益比较
二、生产现状
三、苹果的营养价值
四、展望
第二章 苹果的优良品种
节 早熟品种
一、藤牧一号
二、珊夏
第二节 中熟品种
一、绿帅
二、七月鲜
三、美国8号
四、嘎拉系
五、红王将
六、津轻及其芽变系
七、元帅系
八、金冠系
第三节 晚熟品种
一、乔纳金及其芽变系
二、寒富
三、富士系品种
四、秦冠
五、粉红女士
第四节 加工品种
一、澳洲青苹
二、红玉
三、国光
第三章 苹果苗木繁育
节 乔化苹果苗繁育
一、砧木苗培育
二、嫁接及接后管理
三、苗木出圃
第二节 矮化中间砧苹果苗
培育
一、矮化中间砧苹果苗的
主要繁育方法”
二、苗木出圃
第三节 矮化自根砧苹果苗
培育
一、矮化砧木苗繁育
二、嫁接与圃内栽植
三、圃内整形
四、出圃
第四章 果园建立
节 园地的选择与规划
一、园址的选择
二、园地的规划
第二节 栽植技术
一、土壤准备
二、苗木准备
三、栽植时期
四、栽植密度与方式
五、品种选择与授粉树
配置
六、栽植与栽后管理
第五章 苹果生产的肥料选择与肥技术
节 肥料选择
一、苹果对营养元素的
需求
二、苹果生产所需肥料
种类
第二节 施肥技术
一、无公害苹果生产的
施肥原则
二、苹果生长需肥特点
三、施肥
第三节 苹果缺素症的诊治
一、缺氮
二、缺磷
三、缺钾
四、缺钙
五、缺镁
六、缺硼
七、缺锌
八、缺铜
九、缺锰
十、缺铁
十一、缺素症检索
第六章 幼树快速丰产增效技术
节 适宜树形的选择与
培养
一、适宜树形的选择及特点
二、常见树形培养
第二节 科学的幼树丰产
技术
一、苹果优质丰产的结构
静态参数
二、无病毒矮化中间砧苹果
幼树丰产栽培
三、乔化苹果幼树丰产
栽培
节 萌芽前管理
一、整形修剪
二、土肥水管理
三、病虫害防治
第二节 萌芽开花期管理
一、春季修剪
二、疏花
三、花粉采集与授粉
四、土肥水管理
五、病虫害防治
第三节 坐果与果实发育期
管理
一、生长期修剪
二、疏果
三、套袋
四、追肥灌水
五、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六、病虫害防治
第四节 果实采收及采后
管理
一、果实增色
二、果实采收
三、施基肥
四、秋季修剪
五、病虫害防治
第五节 休眠期管理
一、树体保护
二、整形修剪
三、接穗采集与保存
四、清理果园
附录
附录A 无公害苹果病虫害
防治规程
附录B 典型生产实例
附录C 常见计量单位名称与
符号对照表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苹果高效栽培 目录 第一章 苹果的起源与发展 1.1 苹果的起源和历史演变 1.2 苹果的植物学特性 1.2.1 苹果的分类和主要品种 1.2.2 苹果的生长发育规律 1.3 苹果的栽培历史与现状 1.3.1 世界苹果生产概况 1.3.2 中国苹果产业的发展 第二章 苹果的生态学基础 2.1 苹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1.1 光照 2.1.2 温度 2.1.3 水分 2.1.4 土壤 2.1.5 空气 2.2 苹果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与抗性 2.2.1 抗旱性 2.2.2 抗寒性 2.2.3 抗盐碱性 2.3 苹果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管理 第三章 优质苹果园的建立 3.1 苹果园选址 3.1.1 地理条件 3.1.2 土壤条件 3.1.3 水源条件 3.1.4 交通条件 3.2 园地规划与设计 3.2.1 道路和沟渠布局 3.2.2 灌溉和排水系统 3.2.3 防护林带建设 3.3 砧木选择与繁殖 3.3.1 砧木的种类与特性 3.3.2 砧木的繁殖技术 3.4 苗木的选购与定植 3.4.1 优质苗木的鉴别 3.4.2 定植前的准备 3.4.3 定植技术要点 第四章 苹果的整形修剪与管理 4.1 苹果的整形技术 4.1.1 幼树整形目标 4.1.2 常用整形树形 4.1.2.1 疏层形 4.1.2.2 细长纺锤形 4.1.2.3 自由纺锤形 4.1.2.4 矮化密植树形 4.1.3 不同树形的修剪要点 4.2 苹果的修剪技术 4.2.1 修剪的原则与目的 4.2.2 不同生长季节的修剪 4.2.2.1 冬季修剪 4.2.2.2 夏季修剪 4.2.3 幼树、成年树、衰老树的修剪特点 4.2.4 促进成花、结果的修剪措施 4.3 促进树体生长与结果的技术 4.3.1 枝条生长调控 4.3.2 花芽分化促进 4.3.3 疏花疏果技术 第五章 苹果的施肥管理 5.1 苹果的营养需求 5.1.1 主要营养元素 5.1.2 氮、磷、钾的吸收与利用 5.1.3 中微量元素的供给 5.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2.1 土壤养分检测 5.2.2 养分需求量计算 5.2.3 肥料选择与配比 5.3 施肥时期与方法 5.3.1 基肥的施用 5.3.2 生长期追肥 5.3.3 叶面施肥 5.4 肥料的种类与作用 5.4.1 有机肥 5.4.2 无机肥料 5.4.3 专用肥料 5.5 施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第六章 苹果的灌溉与排水 6.1 苹果的水分需求与生理 6.1.1 根系吸水 6.1.2 蒸腾作用 6.1.3 不同生育期水分管理 6.2 灌溉技术 6.2.1 灌溉水源与水质 6.2.2 灌溉方法 6.2.2.1 地面灌溉 6.2.2.2 喷灌 6.2.2.3 滴灌 6.2.3 灌溉量与灌溉频率 6.3 排水技术 6.3.1 排水系统建设 6.3.2 降雨量大的地区排水措施 6.4 水肥一体化技术 第七章 苹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7.1 苹果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7.1.1 苹果白粉病 7.1.2 苹果黑星病 7.1.3 苹果炭疽病 7.1.4 苹果轮纹病 7.1.5 苹果锈病 7.1.6 褐腐病 7.1.7 根腐病 7.2 苹果主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7.2.1 苹果蚜虫 7.2.2 苹果蠹蛾 7.2.3 红蜘蛛 7.2.4 介壳虫 7.2.5 卷叶蛾 7.2.6 负泥虫 7.3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7.3.1 农业防治 7.3.2 物理防治 7.3.3 生物防治 7.3.4 化学防治 7.4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7.5 抗病虫品种的选择 第八章 苹果果实品质的提升与管理 8.1 影响苹果果实品质的因素 8.1.1 品种因素 8.1.2 生态环境因素 8.1.3 栽培管理因素 8.2 促进果实着色 8.2.1 间伐和树冠优化 8.2.2 树叶管理 8.2.3 疏果与套袋 8.2.4 科学施肥 8.2.5 促进光照 8.3 提高果实硬度与耐贮性 8.3.1 适时采收 8.3.2 科学施肥 8.3.3 减少机械损伤 8.4 改善果实风味与口感 8.4.1 糖酸比的调控 8.4.2 芳香物质的形成 8.5 果实套袋技术 8.5.1 套袋的优点 8.5.2 套袋前的准备 8.5.3 套袋时机与方法 8.5.4 套袋后的管理 第九章 苹果的采收、贮藏与营销 9.1 苹果的采收 9.1.1 采收适期判断 9.1.2 采收方法与标准 9.1.3 采收后的预冷 9.2 苹果的贮藏 9.2.1 贮藏前的准备 9.2.2 贮藏条件 9.2.2.1 温度 9.2.2.2 湿度 9.2.2.3 气体成分 9.2.3 贮藏方法 9.2.3.1 常温贮藏 9.2.3.2 冷藏 9.2.3.3 气调贮藏 9.2.4 贮藏期管理 9.3 苹果的包装与运输 9.3.1 包装材料与方式 9.3.2 运输过程中的防护 9.4 苹果的营销策略 9.4.1 品牌建设 9.4.2 市场定位 9.4.3 销售渠道 9.4.4 质量追溯体系 第十章 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0.1 绿色、有机苹果生产 10.1.1 绿色食品生产标准 10.1.2 有机食品生产要求 10.1.3 认证过程 10.2 苹果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推广 10.2.1 新品种选育 10.2.2 新技术研发 10.2.3 科技成果转化 10.3 苹果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0.3.1 农民增收 10.3.2 就业机会 10.3.3 农村发展 10.4 苹果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0.4.1 市场竞争 10.4.2 气候变化 10.4.3 政策支持 前言 苹果,作为一种深受全世界人民喜爱的水果,不仅美味可口,营养丰富,更承载着悠久的农耕文化和深厚的产业价值。从古至今,人类对苹果的栽培技术从未停止探索与革新。本书旨在系统、全面地梳理苹果高效栽培的各项技术要点,为广大苹果生产者、技术人员以及爱好者提供一本集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参考书籍。 本书内容涵盖了苹果的起源发展、生态学基础,深入探讨了优质苹果园的建立,包括园址选择、园地规划、砧木选择与定植等关键环节。在树体管理方面,详细阐述了苹果的整形修剪技术,分析了不同树形和不同生长季节的修剪原则与方法,以期指导生产者科学管理树体,促进丰产稳产。 施肥与灌溉是苹果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本书对苹果的营养需求、测土配方施肥、施肥时期与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着重讲解了科学灌溉与排水技术,旨在帮助生产者有效利用水肥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为果实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和适宜的水分环境。 病虫害的防治是确保苹果健康生长、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苹果的常见病虫害,包括病虫害的识别、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特别强调了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以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农产品安全。 果实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苹果的市场竞争力。本书从影响果实品质的多种因素出发,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如疏花疏果、套袋、科学施肥、促进着色等,来提升苹果的色泽、硬度、风味和耐贮性,使苹果真正成为品质优良的商品。 此外,本书还对苹果的采收、贮藏与营销进行了深入探讨,涵盖了采收适期判断、科学贮藏方法、包装运输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等内容,旨在帮助生产者延长果品上市期,提高经济效益。 最后,本书展望了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介绍了绿色、有机苹果生产的理念与实践,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分析了苹果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本书的编写力求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希望能为苹果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让更多优质的苹果走上消费者的餐桌。 第一章 苹果的起源与发展 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其味美多汁,营养丰富,深受全球人民的喜爱。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苹果的栽培历史也伴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1.1 苹果的起源和历史演变 现代栽培苹果的祖先普遍认为起源于中亚地区的野苹果(Malus sieversii)。这一地区广袤的地理范围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苹果的基因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野苹果经过自然选择和早期人类的驯化,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栽培苹果。 最早的苹果栽培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数千年。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苹果就已经被广泛种植,并且开始出现不同品种的苹果。罗马人尤其擅长嫁接技术,这为苹果品种的改良和传播奠定了基础。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苹果的种子和植株也随着商旅被带到了更远的东方,并在中国等地落地生根,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苹果品种。 在中世纪,欧洲的修道院成为了苹果栽培和品种保存的重要基地。修士们不仅延续了古罗马的嫁接技术,还通过不断选育和改良,培育出了更多适宜当地环境的苹果品种。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欧洲的探险家们将苹果带到了美洲大陆,并在那里开始了大规模的苹果种植。 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育种技术的发展,苹果的育种工作进入了快车道。通过杂交育种,大量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被培育出来,极大地丰富了苹果的市场供应。如今,全球苹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已十分可观,品种也多达数千种,它们在风味、颜色、形状、成熟期以及抗病性等方面各有千秋,满足了不同地区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1.2 苹果的植物学特性 1.2.1 苹果的分类和主要品种 苹果属于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苹果属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我们通常所说的苹果,特指栽培苹果(Malus domestica)。 在全球范围内,苹果品种繁多,数量庞大。这些品种根据其成熟期、果实性状(如大小、颜色、风味、质地)、用途(如鲜食、加工)以及抗病性等,可以进行多种分类。 按成熟期分类: 早熟品种: 通常在夏季成熟,果实较小,易软,不耐贮藏。例如:富士、嘎啦等。 中熟品种: 在秋季初成熟,果实品质较好,有一定的贮藏能力。例如:红星、金帅等。 晚熟品种: 在秋季中下旬至晚秋成熟,果实较大,果肉硬脆,耐贮藏性强。例如:花牛、蛇果等。 按用途分类: 鲜食品种: 以其优良的风味、口感和外观为主要特点,适合直接食用。 加工品种: 果实中糖分含量高,酸度适中,果肉易煮烂,适合制作苹果汁、苹果酱、苹果酒等。 按主要消费市场分类: 国际知名品种: 如富士(Fuji)、嘎啦(Gala)、蛇果(Red Delicious)、金冠(Golden Delicious)、乔纳金(Jonagold)等,这些品种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种植和消费。 中国地方特色品种: 如花牛、黄元帅、红星、庆丰等,它们在中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1.2.2 苹果的生长发育规律 苹果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受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共同影响。其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休眠期(Dormancy): 通常在冬季,苹果树进入休眠状态,停止生长,以抵御寒冷。休眠的打破是春季复苏的关键,受到温度(特别是低温积温)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发芽展叶期(Bud Break and Leaf Development): 春季气温回升,树体打破休眠,顶芽和侧芽开始膨大、萌发,叶片逐渐展开。 花芽分化期(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在夏秋季节,部分营养生长会转化为生殖生长,形成花芽。这一时期对营养积累和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要求较高。 开花期(Flowering): 次年春季,花芽开放,进入开花期。此时需要良好的授粉条件,如充足的蜜蜂活动和适宜的温度。 坐果期(Fruit Set): 授粉成功后,子房开始膨大,形成幼果。 果实膨大期(Fruit Enlargement): 幼果迅速生长,体积不断增大,果肉细胞分裂和伸长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果实成熟期(Fruit Maturation): 果实内部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如糖分积累、酸度下降、颜色变化、风味形成等,直至果实达到最佳的成熟度。 落叶期(Leaf Fall): 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叶片逐渐变黄、脱落,为下一年的生长积蓄养分。 1.3 苹果的栽培历史与现状 1.3.1 世界苹果生产概况 苹果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温带水果之一。其生产遍布全球各大洲,尤其在温带地区,苹果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 主要生产国: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其他主要的苹果生产国还包括美国、波兰、土耳其、意大利、伊朗、俄罗斯、法国、智利、新西兰等。 生产特点: 现代苹果生产高度集约化,采用矮化砧木、密植栽培、机械化操作以及先进的病虫害防治和果实管理技术。冷藏和气调贮藏技术的普及,使得优质苹果能够全年供应市场。 贸易格局: 苹果的国际贸易量巨大,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都是重要的消费市场。中国、波兰、美国、智利、新西兰等是主要的苹果出口国。 1.3.2 中国苹果产业的发展 中国是苹果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苹果栽培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苹果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苹果生产和消费大国。 产量与面积: 中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为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和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发挥着关键作用。 优势产区: 中国形成了多个具有地理优势和产业特色的苹果优势产区,如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甘肃)、山东丘陵地区、东北冷凉区(辽宁、吉林)、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新疆、宁夏)等。这些地区在气候、土壤、光照等资源上各具特色,适合不同品种苹果的生长。 产业升级: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苹果产业正朝着品牌化、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方向发展。新品种引进和培育、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深加工产业的拓展,都是当前产业发展的重点。 面临的挑战: 尽管成就斐然,中国苹果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小农户经营的规模化不足、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优质产品供给不足、病虫害防治压力以及市场波动等。 第二章 苹果的生态学基础 苹果的成功栽培,离不开对其生长环境需求的深入理解。不同的气候、土壤、水分以及光照条件,都会显著影响苹果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 2.1 苹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1.1 光照 光照是苹果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养分、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着色的最重要因素。 光照强度: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干物质积累。弱光条件下,枝条生长细弱,叶片瘦小,花芽分化不良,果实着色差,糖分积累少。 光照时长: 适宜的光照时长(日照时数)对苹果的生长发育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对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过程有重要影响。 光照质量: 光谱构成也会影响苹果的生长。例如,一定的红光和蓝光成分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形态建成。 在栽培管理中,通过合理的树形修剪、间伐、树冠管理等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树冠内部的光照条件,确保每一片叶子都能获得充足的光照,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2.1.2 温度 温度是影响苹果生长发育的最关键生态因子之一。 休眠期温度: 苹果树需要一定的低温积累(通常指0-7.2℃的积温)来打破休眠,这对于促进春季的萌芽和开花至关重要。不同品种对低温的要求不同。低于一定阈值的低温(霜冻)会对花芽和幼果造成严重损害。 生长季温度: 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 苹果的各个生育期都有其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例如,发芽展叶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都对温度有相对敏感的要求。 高温胁迫: 极端高温会导致光合作用下降、蒸腾作用加剧,影响果实发育,甚至引起日灼。 低温胁迫: 生长季的晚霜冻、早霜冻会对树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通过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培育耐寒品种、采取防霜措施(如喷水、熏烟、覆盖等)以及进行合理的树体管理,可以有效应对温度的极端变化。 2.1.3 水分 水分是维持苹果树生命活动、参与光合作用、调节体温以及运输养分的关键物质。 需水量: 苹果树在生长季,特别是果实膨大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 水分不足: 长期缺水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萎蔫、落叶、花芽分化受阻,果实小且品质差。严重缺水甚至会导致树体死亡。 水分过多: 土壤水分过多,特别是排水不良时,容易导致根系缺氧,引发根腐病,影响养分吸收,甚至导致树体死亡。 水分利用: 根系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土壤的持水能力、透水性以及根系的分布情况,都直接影响水分的供应。 科学的灌溉和排水是苹果高效栽培的重要保障。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天气预报以及苹果树的不同生育期,采取适时、适量的灌溉措施,并确保园地的良好排水,是维持苹果健康生长和丰产的关键。 2.1.4 土壤 土壤为苹果树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和通气条件,并支撑树体生长。 土壤质地: 苹果树对土壤质地的要求相对不严,但以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气性好的沙质壤土或壤土为佳。粘重或过于沙化的土壤均不利于苹果生长。 土壤酸碱度(pH值): 苹果树适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pH值在6.0-7.0之间最为理想。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会影响养分的有效性,特别是微量元素的吸收。 土壤肥力: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养分齐全的土壤,有利于苹果树的生长发育。 土壤深度: 根系需要有足够的垂直生长空间,因此土壤深度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建园时,应选择土壤条件适宜的地块,并通过改良土壤(如增施有机肥、调整pH值)来改善土壤质量。 2.1.5 空气 空气对苹果树的生长发育同样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氧化碳(CO2):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充足的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 氧气(O2): 根系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土壤的通气性好,根系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空气流通: 良好的空气流通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并有助于果实着色。 有害气体: 城市或工业区的空气污染,如SO2、NOx等有害气体,会损害苹果树的叶片和生长。 2.2 苹果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与抗性 尽管苹果对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但通过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也能提高其对某些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2.2.1 抗旱性 部分苹果品种和某些砧木具有较强的抗旱性。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提高苹果的抗旱能力: 选择抗旱品种和砧木: 例如,一些野苹果砧木或经过改良的矮化砧木,抗旱性较强。 深耕土壤: 扩大根系吸收面积。 科学灌溉: 在干旱季节及时补充水分。 覆盖保墒: 在土壤表面覆盖地膜或有机覆盖物,减少水分蒸发。 合理修剪: 减少蒸腾量。 2.2.2 抗寒性 苹果是典型的喜温带水果,但不同品种和砧木的抗寒性差异很大。 品种选择: 选择在当地具有良好抗寒表现的品种。 低温积温: 确保满足休眠期所需的低温积温,促进春季正常萌发。 防寒措施: 在极端寒冷地区,可以采取树干培土、涂白、覆盖稻草等措施,保护幼树和枝条免受冻害。 合理施肥: 避免在秋季施用过多的氮肥,以免幼嫩枝条晚熟而抗寒性差。 2.2.3 抗盐碱性 盐碱地对苹果的生长构成严重挑战。 品种和砧木选择: 选择对盐碱有一定耐受性的品种和砧木,如部分粗梨砧木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盐碱能力。 土壤改良: 通过施用石膏、过磷酸钙等改良剂,或大量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盐碱度。 滴灌技术: 采用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避免盐分在地表积累。 排水: 保持良好的土壤排水,可以有效淋洗土壤中的盐分。 2.3 苹果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管理 一个健康的苹果园,并非仅仅是一片孤立的果树,而是一个由果树、土壤、微生物、昆虫、鸟类等多种生物以及气候、水分等非生物因子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鼓励和保护园内的有益生物,如传粉昆虫(蜜蜂)、天敌昆虫(瓢虫、草蛉、寄生蜂等)、土壤微生物等,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控制病虫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土壤健康: 关注土壤的健康状况,通过施用有机肥、绿肥种植、免耕或少耕等措施,维持土壤的结构、肥力、生物活性和保水保肥能力。 病虫害综合管理(IPM):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水肥管理: 实施科学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精准施肥,节约用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友好型措施: 推广使用环保型农药和肥料,减少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构建一个稳定、健康的苹果生态系统,是实现苹果高效、可持续生产的根本途径。这需要生产者具备系统性的思维,将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 第三章 优质苹果园的建立 建立一个高效、高产、优质的苹果园,是实现苹果产业成功的基础。这涉及到从选址、规划到苗木定植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策划和严谨的操作。 3.1 苹果园选址 合理的园址选择,能够为苹果的生长发育创造优越的自然条件,减少后期管理中的不利因素,为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3.1.1 地理条件 地形: 坡度适中、向阳、背风的山坡或平缓地是理想的选址。 坡向: 缓坡的阳坡或半阳坡,光照充足,土壤温度较高,有利于果树生长和果实着色。但坡度过大易引起水土流失,坡度过缓易积水。 坡度: 一般在5°-15°之间为宜。超过20°的陡坡则需要进行梯田化改造。 避风: 避免选择风口地带,强风容易吹断枝条、影响授粉、加剧病虫害传播,并加速水分蒸发。 地势: 地势相对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可以有效避免地下水位过高和雨季积水问题。 3.1.2 土壤条件 土质: 苹果树最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或壤土上。 避免: 粘重、板结、地下水位高、盐碱化程度严重或坡度过大的土壤。 土壤深度: 根系需要足够的生长空间,适宜的土壤耕层深度应在80厘米以上。 土壤pH值: 苹果树适宜在pH值6.0-7.0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需要进行改良。 3.1.3 水源条件 充足且水质优良: 苹果树在生长季,特别是果实膨大期,需水量较大。因此,选址处应有充足、稳定且水质优良的灌溉水源。 灌溉便利: 靠近水源,且便于修建灌溉设施(如水库、渠道、井),能够降低灌溉成本。 排水便利: 选址地应具备良好的自然排水条件,或易于修建排水系统,避免雨季积水。 3.1.4 交通条件 交通便利: 选址应考虑交通的便利性,方便农资(肥料、农药)的运输,以及果实的采收、包装和外运。 靠近市场: 适当考虑与市场的距离,可以缩短果实运输时间,降低损耗,保证果实新鲜度。 3.2 园地规划与设计 科学合理的园地规划与设计,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关键。 3.2.1 道路和沟渠布局 道路: 规划的道路应贯穿整个果园,方便机械化作业(如喷药车、拖拉机)和人工操作。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4米,方便大型机械通行;内部道路宽度根据需要确定。道路应平坦、坚实,雨季不泥泞。 沟渠: 排水沟: 沿园地边缘或根据地形设置,确保雨季能快速将多余水分排出园外,防止积水。 灌溉沟: 根据灌溉方式设计,如果是大水漫灌,需要设置灌溉毛渠。若是喷灌或滴灌,则需要规划供水管道的走向。 3.2.2 灌溉和排水系统 灌溉系统: 根据当地水源、地形和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微喷灌或漫灌。滴灌系统因其节水、省力、增产增质效果显著,在现代苹果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系统设计应考虑水源、水泵、管道、阀门、喷头(或滴头)的配置,保证灌溉均匀。 排水系统: 确保园地在雨季或灌溉后,能够迅速排出多余水分。排水沟的坡度、深度和宽度设计要合理,连接到园外的排水系统。 3.2.3 防护林带建设 在苹果园的四周,特别是风口方向,种植防风林带,可以有效减缓风速,减少风害,保护果树,并起到一定的固沙、保持水分作用。 树种选择: 选择生长快、根系发达、枝叶茂密、抗风性强的树种,如杨树、柳树、泡桐、柏树等。 种植密度与结构: 密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果园内部的光照和通风。可以采用单行或双行种植,并考虑不同树种的混交,形成多层次的防风林带。 管理: 定期修剪,保持其防风效果。 3.3 砧木选择与繁殖 砧木是苹果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更能影响嫁接品种的生长势、产量、果实品质、抗病虫性以及建园年限。 3.3.1 砧木的种类与特性 砧木主要分为两大类: 种子繁殖砧木(野生砧木): 如国产的沙果砧木(Malus asiatica)、海棠砧木(Malus spectabilis)等。 优点: 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抗病性较好,耐旱,树体高大,寿命长,适合建立传统的大型果园。 缺点: 植株生长参差不齐,苗木性状不稳定,建园时间长,结果晚,管理难度大。 嫁接繁殖砧木(无性繁殖砧木): 矮化砧木: 如M系列(M.9, M.26, M.27)、P系列(P.16, P.18, P.22)、G系列(G.202, G.41)等。 优点: 能显著抑制嫁接品种的生长势,使树体矮化,便于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提早结果,缩短建园周期;易于形成紧凑的树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助于果实着色。 缺点: 根系相对不发达,抗旱、抗风性较差,常需要支撑;苗木成本较高。 半矮化砧木: 如M.7, M.4, M.25等。介于矮化砧木和种子繁殖砧木之间,具有一定的生长势控制能力,同时根系相对较发达。 乔化砧木: 如M.106, M.111等。生长势较强,树体较大,寿命长,适合建立大型果园。 选择砧木的原则: 气候条件: 根据当地气候的耐寒、耐旱、耐瘠薄能力选择。 土壤条件: 考虑砧木对土壤的适应性,如抗盐碱、耐湿等。 建园模式: 矮化砧木适合密植园,种子繁殖砧木适合稀植园。 砧穗亲和性: 确保砧木与所嫁接品种之间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否则会影响嫁接成活率和树体生长。 抗病虫性: 选择具有一定抗根癌病、根腐病等病害的砧木。 3.3.2 砧木的繁殖技术 砧木的繁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种子繁殖: 用于繁殖野生砧木。将种子进行层积沙藏催芽处理后,春季播种。 嫁接繁殖: 芽接: 在生长季节,将砧木苗上的芽片嫁接到砧木苗上。 枝接: 在休眠期或生长季节,将砧木枝条嫁接到砧木苗上。 扦插繁殖: 主要用于繁殖一些矮化砧木,如采用硬枝扦插或绿枝扦插。 组培繁殖(微体繁殖): 适用于一些难以用常规方法繁殖的优良矮化砧木,可以快速大量繁殖,保持性状纯一。 3.4 苗木的选购与定植 优质的苗木是优质苹果园的基础,正确的定植技术能大大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早期生长。 3.4.1 优质苗木的鉴别 砧穗接口愈合良好: 嫁接部位平滑,无裂缝、伤疤。 嫁接品种纯正: 树冠健壮,分枝分布均匀,无病虫害痕迹。 根系发达: 根系完整,无损伤、腐烂。 苗干粗壮: 苗干粗度均匀,无病斑、虫眼。 枝条健壮: 枝条木质化充分,芽眼饱满。 无病虫害: 苗木整体健康,无明显病斑、虫痕、病菌或虫卵。 3.4.2 定植前的准备 整地: 按照规划的株行距,进行定植穴的挖掘。穴的规格要根据砧木和苗木大小确定,一般要求深度和宽度在60-80厘米。 施基肥: 在穴底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如农家肥、堆肥),并与土壤充分混合,以提供苗木早期生长所需的养分。 苗木处理: 修剪: 剪去苗木上过长、过细、交叉、损伤的根系,以及损伤的枝条。 浸根: 将苗木根系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或用泥浆(泥土与水按一定比例调成的糊状物)沾根,以利于根系吸水和保湿。 消毒: 对根系进行杀菌剂或杀虫剂浸泡,预防病虫害。 3.4.3 定植技术要点 定植时期: 苹果苗木的定植主要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3-4月),有时也可在秋季落叶后进行(10-11月),但春季定植更为普遍。 定植密度: 根据砧木类型、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管理水平以及预期的建园模式(稀植、密植、超密植),确定合理的株行距。 定植深度: 嫁接苗的定植深度非常关键。应将嫁接部位(嫁接点)埋在地面以上5-10厘米处,切忌嫁接点埋入土中,否则易引起砧木生根,影响嫁接品种的矮化效果。 扶正固定: 将苗木放入定植穴中央,扶正苗干,使根系舒展,然后分层填土,轻轻压实。 定植后浇水: 定植后立即浇一次透水,俗称“定根水”,以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利于成活。 培土和覆盖: 浇水后,在苗木基部培起一个土堆,以利于保温保墒。对于幼树,还可以在基部覆盖地膜或草料。 支撑(针对矮化砧木): 对于使用矮化砧木的苗木,在定植后应及时设立支架(如竹竿、水泥桩)或拉绳,为幼树提供支撑,防止倒伏。 通过以上细致的规划和操作,可以为苹果树的健康生长和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自然和生命充满好奇的人,尤其是那些能带来食物的植物。苹果,作为一种如此普遍又深受喜爱的水果,它的生长过程对我来说充满了神秘感。我常常在想,一颗小小的种子,是如何历经风雨,最终长成一棵硕果累累的苹果树?它需要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样的阳光,什么样的照料?这本书的书名《苹果高效栽培》,立刻吸引了我。它不仅仅是关于“种植”,更是关于“高效”,这其中蕴含的科学和智慧让我着迷。我渴望了解那些能够让苹果树以最佳状态生长,产出最优质果实的秘诀。也许这本书会告诉我,为什么有些苹果特别甜,有些特别脆,而这些,都和栽培的方法息息相关。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寻找到答案,理解其中蕴含的种植艺术。

评分

我一直认为,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都能事半功倍。《苹果高效栽培》这个书名,恰恰击中了我的心坎。我一直对农业生产,特别是水果种植,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我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了解苹果从种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并且能够学习到那些能够显著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高效”方法。我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步骤和说明,指导我如何从头开始,建立一个高效的苹果种植体系。我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病虫害防治、修剪整形、疏果套袋等关键环节的实用技术,并且能够解释这些技术背后的原理,这样我才能真正理解并灵活运用。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学习苹果种植的“宝典”。

评分

我是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对于食物的来源和品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我一直觉得,了解食物的生产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珍惜食物,也能让我们吃得更安心。苹果,是我家餐桌上常客,它的营养价值和口感都非常棒。我一直对那些精心栽培出来的、品质优良的苹果充满敬意。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苹果的“前世今生”。我好奇那些果农们是如何通过精湛的技艺,让苹果拥有如此诱人的色泽和口感。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科学性,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每一份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也许,我还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挑选优质苹果的小窍门,让我在购买时更有方向。

评分

我最近刚开始接触一些园艺方面的内容,也尝试在自家的小阳台上种一些简单的蔬菜水果,虽然是小打小闹,但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从发芽到开花结果,那种成就感是巨大的。我了解到,很多成功的园艺实践背后,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一本关于“高效栽培”的书,对我这样的小白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希望能从这本书里学到一些基础的、易于理解的种植知识,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品种,如何进行土壤改良,如何科学施肥和灌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了解一些“高效”的技巧,比如如何提高产量,如何缩短生长期,如何预防病虫害等等。我期望这本书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图文并茂的案例,让我这个新手也能快速上手,享受种植的乐趣,并最终能品尝到自己亲手种出的美味苹果。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我非常喜欢,封面上那颗饱满、鲜红的苹果,色彩鲜艳得仿佛带着露珠,让人一看就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味的期待。书脊的设计也很简洁大方,书名《苹果高效栽培》几个字清晰醒目,就算放在书架上,也能一眼就注意到它。翻开书页,纸张的触感很不错,厚实而有质感,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具体内容,但仅仅是这种用心的制作,就足以让我感受到出版方对这本书的重视,以及他们希望为读者提供高质量阅读体验的诚意。我经常在周末的午后,泡上一杯热茶,捧着这样一本精心制作的书,那种沉浸于知识海洋的宁静和愉悦,是很多电子书无法比拟的。我期待着这本书的内涵也能像它的外表一样,给我带来惊喜和满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