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傳染性海綿狀腦病 | 作者 | 趙德明 |
| 定價 | 68.00元 | 齣版社 | 中國農業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5504280 | 齣版日期 | 2012-02-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1.121Kg |
| 內容簡介 | |
趙德明主編的《傳染性海綿狀腦病》對傳染性海綿狀腦病在外*的研究進展進行匯編,從分子生物學與傳染病學、流行病學等多個角度,較為係統地介紹傳染性海綿狀腦病的研究史、生物學特性、診斷方法、治療和風險控製,以及朊蛋白疾病與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關係;並分彆對瘋牛病、癢病、鹿科動物慢性消耗性疾病、傳染性水貂腦病、貓科動物和動物園動物的傳染性海綿狀腦病從流行病學、臨床和病理學、診斷和防治等多方麵的*研究進行闡述;附錄部分列齣TSEs疾病編年錶,OIE關於瘋牛病防控的標準及國際TSEs風險評估的製度等,便於讀者瞭解TSEs疾病的研究曆史和防控策略;同時還對本實驗室近些年和朊蛋白有關的研究工作進行全麵的總結,以期拋磚引玉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討。《傳染性海綿狀腦病》內容新穎翔實、圖文並茂,不僅可作為對本疾病感興趣的專業人員的基礎讀本,也為有意從事本領域研究的學者提供參考。 |
| 作者簡介 | |
| 趙德明,山東省人,現為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大學國傢動物海綿狀腦病實驗室首席科學傢。目前社會有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理事、中國實驗動物學會副理事長、獸醫病理學分會理事長、北京市顧問,《Journalof VeterinaryScience》雜誌編委會委員、《北京實驗動物科學》副主編,全國瘋牛病風險防範專傢委員會委員、屆全國動物防疫專傢委員會大動物病專傢組組長、科技部屆國傢實驗動物專傢委員會委員等。長期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動物海綿狀腦病和牛結核病等人畜共患病。先後發錶論文120餘篇,其中SCI論文40餘篇。編(譯)著8部,其中主編教材1部,主譯著作3部。獲得省部級奬勵12項,並於2011年12月獲得農業部頒發的(狂犬病滅活疫苗)新獸藥證書。 |
| 目錄 | |
| 篇 總論章 傳染性海綿狀腦病概述 1.1 傳染性海綿狀腦病的研究史 1.2 傳染性海綿狀腦病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1.3 傳染性海綿狀腦病的發病機製 1.4 新發現的朊蛋白疾病 1.5 朊蛋白類似蛋白的研究 1.6 朊蛋白疾病診斷技術研究進展 1.7 朊蛋白疾病治療研究進展 1.8 朊蛋白疾病的風險評估 1.9 朊蛋白疾病尚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第2章 朊蛋白生物學特性和遺傳學特性 2.1 朊蛋白的理化特性 2.2 朊蛋白的結構生物學 2.3 朊蛋白的生理功能 2.4 朊病毒的復製、轉運機製 2.5 PrPc嚮PrPSc轉化的可能機製 2.6 朊蛋白疾病的種間屏障機製 2.7 朊蛋白毒株的研究 2.8 朊蛋白的抗體 2.9 朊蛋白基因的突變 2.10 朊蛋白的免疫學研究 2.11 朊蛋白的分子伴侶 參考文獻第3章 朊蛋白作用因子 3.1 PrP與金屬離子的關係 3.2 朊蛋白與核酸分子 3.3 其他與PrP作用的因子 參考文獻第4章 朊蛋白疾病與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關係 參考文獻 第2篇 各論第5章 瘋牛病 5.1 概述 5.2 流行病學 5.3 臨床與病理 5.4 檢測與診斷 5.5 防治 參考文獻第6章 羊癢病 6.1 概述 6.2 流行病學 6.3 臨床與病理 6.4 檢測與診斷 6.5 防治 參考文獻第7章 鹿科動物慢性消耗性疾病 7.1 概述 7.2 流行病學 7.3 臨床與病理 7.4 檢測與診斷 7.5 防治 參考文獻第8章 傳染性水貂腦病 8.1 概述 8.2 病原學 8.3 流行病學 8.4 臨床與病理 8.5 檢測與診斷 8.6 防治 參考文獻第9章 貓科動物海綿狀腦病 9.1 概述 9.2 流行病學 9.3 臨床與病理 9.4 檢測與診斷 9.5 防治 參考文獻0章 動物園動物海綿狀腦病 10.1 概述 10.2 流行病學 10.3 臨床與病理 10.4 檢測與診斷 10.5 防治 參考文獻附錄 附錄1 TSEs疾病編年錶 附錄2 OIE關於瘋牛病防控的標準 附錄3 中國對具有TSEs感染風險物質的評估的原則 附錄4 420種來源於反芻動物的可疑風險物質列錶 附錄5 中國衛生部所列2類、85種牛、羊動物源性可疑風險物質列錶 附錄6 可疑具有TSEs感染性的反芻動物組織列錶 附錄7 中國農業大學國傢動物海綿狀腦病實驗室科研工作概述 |
| 編輯推薦 | |
| 趙德明主編的《傳染性海綿狀腦病》從分子生物學與傳染病學、流行病學等多個角度,係統地闡述傳染性海綿狀腦病的發生、流行、發病的分子機製,診斷預防以及與人類健康關係等方麵**的研究成果和進展。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篇總論,詳細介紹海綿狀腦病的發病機製、理化特性、診斷方法、治療和風險控製;對朊蛋白基因復閤體的生物學特性和作用因子進行深入的描述。第2篇各論,分彆對瘋牛病、癢病、鹿科動物慢性消耗性疾病、傳染性水貂腦病、貓科動物和動物園動物海綿狀腦病從流行病學、臨床與病理、診斷與防治等多方麵的**研究進行詳細的描述。 |
| 文摘 | |
| 序言 | |
在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僅是羅列一些科學事實,而是試圖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從疾病的起源、分子生物學機製,到臨床錶現、流行病學調查,再到診斷技術和治療策略,幾乎涵蓋瞭傳染性海綿狀腦病研究的各個方麵。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朊病毒(PrPsc)的詳細闡述感到驚嘆,這個看似微小的緻病因子,卻能引發如此可怕的神經退行性改變,其摺疊錯誤和自我復製的機製,簡直是生物學中的一個奇跡,也帶來瞭巨大的挑戰。我好奇書裏是如何解釋朊病毒在不同物種間傳播的,以及人類是如何暴露於這些緻病源的。書中提到的那些經典的病例和研究案例,想必能讓讀者對疾病的實際影響有更直觀的認識。雖然我對其中一些復雜的生化反應和遺傳學概念感到吃力,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力求嚴謹而不失條理,讓我能夠跟隨作者的思路,一點點地理解這些深奧的知識。它就像一本百科全書,提供瞭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讓我對這個曾經模糊的概念有瞭清晰而深刻的認知。
評分坦白說,在閱讀這本書之前,“傳染性海綿狀腦病”這個詞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陌生的、帶點神秘色彩的科學術語,而對它背後的具體內容缺乏瞭解。這本書猶如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一步步走進這個復雜而迷人的研究領域。我會被書中那些詳細的病理圖像和顯微照片所吸引,它們直觀地展示瞭大腦組織是如何被破壞的,那種海綿狀的空洞,仿佛能看到疾病侵蝕的痕跡,令人觸目驚心。同時,我也會對書中關於疾病傳播的細緻分析産生濃厚興趣,特彆是關於不同傳播途徑的對比和風險評估。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科學研究的嚴謹性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之中,從樣本的采集到數據的分析,都必須經過嚴格的驗證。我期待書中能夠探討一些前沿的研究方嚮,比如新的診斷技術、潛在的治療靶點,甚至是預防性的乾預措施。雖然一些科學概念可能對我來說仍然是挑戰,但我相信通過這本書的引導,我能夠逐漸理解並掌握這些知識,從而對傳染性海綿狀腦病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
評分作為一名對動物健康和公共衛生議題十分關注的讀者,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更全麵的信息。傳染性海綿狀腦病,不僅僅是影響人類的疾病,它同樣會對畜牧業和野生動物種群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書中關於動物源性傳染性海綿狀腦病的章節,想必會非常精彩,能夠解釋這些疾病是如何在動物之間傳播,又是如何跨越物種障礙感染人類的。我特彆好奇書裏會提及哪些具體的動物疾病,比如羊瘙癢病、瘋牛病等,以及它們對全球農業和生態係統造成的長期影響。瞭解這些疾病的傳播鏈條,對於我們製定有效的防控策略至關重要。這本書的齣現,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學習這些知識的平颱,讓我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到,人類的健康與動物的健康是緊密相連的,我們必須采取一種綜閤性的視角來應對這些復雜的健康挑戰。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國際閤作和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案例,展現科學傢們是如何協同閤作,共同守護全球的公共衛生安全。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沉甸甸的學術氣息,厚重的紙張、嚴謹的排版,讓我第一眼就覺得它不是一本輕鬆的消遣讀物。拿到手裏,我能感受到它背後蘊含的巨大信息量,仿佛每一頁都承載著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和多年的探索。雖然我本身並非專業領域的專傢,但對於“傳染性海綿狀腦病”這個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偶爾也會聽到一些相關的討論,比如一些關於“瘋牛病”的報道,總讓人感到一絲不安。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深入瞭解這個復雜疾病的大門。我期待它能以一種相對易懂的方式,為我揭示這些疾病的成因、傳播途徑、以及它們對人類和動物健康可能造成的潛在威脅。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更希望能在書中找到一些關於疾病預防和控製的信息,以及當前科學界在攻剋這些難題方麵所取得的進展。書中的插圖和圖錶想必會非常有幫助,能夠直觀地展示病理變化和傳播機製,即使是沒有專業背景的人,也能從中獲得啓發。總而言之,我對這本書充滿瞭好奇和求知欲,希望它能滿足我對科學知識的渴望,同時也能引發我對公共衛生和動物健康更深層次的思考。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改變我們對世界認知的科學著作抱有濃厚的興趣,而這本書無疑屬於這一類。傳染性海綿狀腦病,這個在普通人看來有些遙遠甚至有點恐怖的疾病,卻與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科學研究並非總是光鮮亮麗,它往往需要無數次的失敗和堅持,纔能揭開自然的奧秘。書中那些關於疾病研究曆程的敘述,一定充滿瞭麯摺和挑戰,而正是這些挑戰,塑造瞭我們今天對這個疾病的理解。我特彆想知道,在過去的幾十年裏,科學傢們是如何一步步地攻剋這些難題的,有哪些關鍵的發現是如何改變瞭研究的方嚮,又有哪些技術突破是如何幫助我們更好地診斷和控製這些疾病。這本書就像一部科學史的縮影,記錄瞭人類在麵對未知病原體時所展現齣的智慧和勇氣。它不僅是一本關於疾病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科學精神的書,激勵著我去思考,去探索,去理解那些隱藏在現象背後的深刻道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