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800句

农谚800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组 著
图书标签:
  • 农谚
  • 民间智慧
  • 农业知识
  • 传统文化
  • 生活常识
  • 谚语
  • 乡土文化
  • 农业生产
  • 中华文化
  • 民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96599
商品编码:2965755528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农谚800句

定价:25.00元

作者: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组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1091965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为贯彻落实*指示精神,传承和发扬传统农耕文化,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组织专家,在浩如烟海的农谚中采撷精华、科学注解,编辑了《农谚800句》。张桃林编写的本书图文并茂,努力做到既符合农事规律,展示传统文化,又富有时代气息,利于社会传承。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农谚800句》的图书简介: 耕耘智慧,阅尽天时——一部浓缩中华农耕文明的智慧宝典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孕育了无数生动的智慧结晶。这些智慧,如同种子一般,在农民的口口相传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最终凝结成朴实无华却又蕴含深邃哲理的农谚。而《农谚800句》正是这样一部集大成之作,它以包罗万象的姿态,收录了八百余条精炼的农谚,全面展现了中国农民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对农业生产的独到经验,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 本书并非仅仅罗列条目,而是通过对这些农谚的精心梳理与解读,试图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活的中国农耕画卷。每一句农谚,都仿佛是农夫在田间劳作时,抬头望天、低头观土、触景生情时脱口而出的一声感叹,一句叮嘱。它们凝聚了祖祖辈辈的辛勤汗水,是对风雨雷电、寒来暑往、春夏秋冬的细致观察,是对土壤特性、作物习性、病虫害防治的丰富经验,更是对生活哲理、人情世故的深刻体悟。 包罗万象,实用至上: 《农谚800句》的内容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春耕播种到秋收冬藏,从气候预测到土壤改良,从病虫害防治到农具使用,无所不包。例如,关于气候预测的农谚,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立秋雨,万物长”等,无不体现了农民对天气的敏感与预测能力。这些谚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长期观察和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在作物种植方面,书中收录了大量关于不同作物生长习性、最佳播种时间、田间管理技巧的农谚。比如,关于水稻的“插秧要插深,收成才能稳”、“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连阴收成奇”等,细致入微地指导着农民如何更好地种植和管理水稻。对于玉米、小麦、蔬菜、果树等各种常见作物,书中都有相应的谚语,为不同地区的农民提供了宝贵的生产经验。 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永恒的课题。《农谚800句》中就记载了大量关于预防和治疗病虫害的谚语,如“草荒三日,麦荒一季”、“及时除草,麦苗长高”强调了田间清洁的重要性;“虫吃叶,鸟吃虫”则朴素地揭示了生物防治的道理;更有许多关于特定病虫害的识别与应对方法,这些经验对于现代农业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智慧闪光,哲理深远: 除了纯粹的农业技术指导,《农谚800句》更闪耀着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的光芒。许多农谚将农业生产与生活规律、人际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在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世之道。 例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勤劳是致富的根本”等,强调了勤奋努力的重要性,这是贯穿于农耕文明的核心价值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则直接点明了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必然联系,是朴素的因果法则。“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力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则可以用在农田管理,也可以用在人生选择。 更有许多农谚反映了中国农民的处世哲学,如“好汉不吃眼前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个朋友多条路”等等。这些谚语如同生活的指南,教导人们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安身立命,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传承历史,连接古今: 《农谚800句》不仅是一本生产手册,更是一部活的历史。每一句农谚都承载着一段历史的印记,反映了特定时期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社会风貌。通过阅读这些农谚,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中国农业社会的运作模式,感受到先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体会到他们对土地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渴望。 在现代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古老的农谚或许显得有些朴素,但其蕴含的朴素智慧和实践经验,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它们提醒我们,科技的进步不能脱离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不能忽视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当代农民而言,这些农谚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对于城市居民而言,阅读这些农谚,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农业的艰辛,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并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 精心编排,寓教于乐: 为了让读者更方便地理解和吸收这些农谚,《农谚800句》在编排上力求清晰明了。书中可能根据不同的主题(如节气、作物、病虫害、生活哲理等)对农谚进行分类,并辅以简洁的释义和生动的例证。这种编排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轻松掌握农谚的字面意思,更能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应用场景。 或许,本书还会巧妙地融入一些与农谚相关的古代故事、传说,或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实例,让原本抽象的农谚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更具可读性。这种寓教于乐的呈现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读者的兴趣,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一份献给土地的敬意,一份馈赠给读者的智慧: 《农谚800句》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份对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的深切敬意,是对辛勤耕耘的中国农民的真挚礼赞,更是一份馈赠给每一位热爱生活、追求智慧的读者的宝贵财富。无论您是身处田野的耕耘者,还是渴望了解传统文化的探索者,亦或是希望汲取生活智慧的实践者,《农谚800句》都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大门,让您在字里行间,领略中华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感受那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 翻开《农谚800句》,就如同走进一座古老的粮仓,那里不仅储存着沉甸甸的粮食,更闪耀着先民们智慧的光芒,等待着与您一同分享这份跨越时空的珍贵馈赠。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段: 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叫做《农谚800句》的书,虽然我并不是农民,但读起来却别有一番风味。它就像一本古老的智慧宝典,每一句农谚都凝结着先辈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和经验总结。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节气的描述,那些“惊蛰始耕忙,春分田间唱”之类的句子,听起来朗朗上口,却蕴含着丰富的农事知识。我了解到,原来不同的节气,天气变化、作物生长以及相应的农事活动都各有讲究。书中还收录了不少关于天气预测的农谚,比如“朝霞不出门,晚霞不出门”这样的俗语,虽然简单,但背后却是无数代人观察天象所得出的经验。我尝试着将其中一些关于天气的小窍门应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感觉挺有趣的。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农作物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的谚语,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通过这些简练的语言,也能大致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生活智慧,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

评分

第五段: 《农谚800句》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最简洁的语言,传递着最深刻的道理。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对书中那些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农谚十分喜爱。我发现,很多农谚都具有极强的画面感,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短短几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劳动场景。书中关于农时和节令的谚语,让我对中国传统农历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明白了古人是如何根据自然变化来安排生产生活的。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动植物习性的描绘,这些细致入微的观察,汇聚成了一部生动的自然百科。读这本书,仿佛在品味一首首古老的歌谣,每一句都蕴含着生命的智慧和对土地的热爱,让人回味无穷。

评分

第三段: 《农谚800句》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我曾以为农谚只是简单的俗语,但深入阅读后,我才发现它们是饱含深情的智慧结晶。书中关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朴素道理,让我联想到人生中的因果循环,做事要脚踏实地,才能收获应有的回报。还有那些关于勤劳致富的谚语,例如“勤劳致富,懒惰贫穷”,虽然直白,却道出了永恒的真理。我喜欢书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农谚,比如“远亲不如近邻”,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人,互帮互助。每当我读到一句触动心弦的谚语,我都会停下来,细细品味其中的含义,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

评分

第二段: 初次接触《农谚800句》,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朴实无华。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复杂的理论,只是用最接地气的语言,讲述着与土地息息相关的智慧。我是一名对传统文化颇感兴趣的城市居民,对书中那些描述农作物生长周期、天气变化规律的句子格外着迷。例如,“立春雨水到,农夫乐逍遥”这句,我仿佛看到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农民们开始辛勤耕耘的景象。书中关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阐述,让我对农业生产的四季轮回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物候的细致描绘,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来指导农业生产,这是一种多么精妙而古老的智慧。读着这些谚语,我仿佛置身于广阔的田野,感受着泥土的芬芳和自然的脉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那些默默耕耘在土地上的人们充满了敬意。

评分

第四段: 我购买《农谚800句》纯属偶然,但它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本书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农民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敬畏。书中关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愿,以及对自然灾害的预警,都让我感受到他们对土地的深情和对生命的珍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看天吃饭”的描述印象深刻,那些关于云层、风向、鸟类活动的观察,无不体现了农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当我读到“霜降有霜,预报冬长”这样的句子时,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辛勤劳作的农民,他们用经验和智慧,与大自然搏斗,养育着我们。这本书让我看到,即使在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那些古老的农谚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们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