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时光:软陶 9787514614497

手工时光:软陶 978751461449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寒涵 著
图书标签:
  • 手工
  • 软陶
  • DIY
  • 黏土
  • 手作
  • 艺术
  • 兴趣
  • 教程
  • 创意
  • 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14614497
商品编码:2965757431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5-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手工时光:软陶 作者 寒涵
定价 58.00元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 9787514614497 出版日期 2017-05-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软陶是一种很接地气的手作材料,可塑性强,易于操控,稳定性高,烧制后的成品经久耐用。知名泥塑创意导师寒涵亲自编写,带你走进充满想象和颇具创意的软陶立体塑形世界。快快打开本书,开启一段奇妙的3D手工之旅吧!


   作者简介
寒涵(本名于惠)泥塑创意导师,担任人气网站泥塑专栏撰稿人已近9年,同时还担任各大美术教室的客座指导教师,培养了大量泥塑原创人。她的泥塑作品风格广泛多样,充满奇思妙想。已出版6本有关泥塑的手工类图书。

   目录

前言 

章 认识软陶 

1. 软陶的特点 

2. 与中国元素的融合 

3. 软陶的应用与保存 

第二章 准备工作 

1. 工具 

2. 材料 

3. 烤制 

4. 基本技法 

第三章 初级教程 

1. 转印法水墨书签 

2. 仿玉鱼群 

3. 粽叶果盘 

4. 祥云纹杯垫 

5. 青花装饰片 

6. 凤鸟纹衣帽挂 

7. 黑板上的面食钟表 

8. 波浪纹门牌 

9. 剪纸餐巾环 

10. 油纸伞杯盖 

11. 庭院门楼书挡 

12. 凤凰装饰盘 

第四章 高级教程 

1. 玄鱼风铃 

2. 民俗风格纸巾盒 

3. 旗袍女子摆件 

4. 莲花烛台 

5. 花式笔记本封皮 

6. 蓝印花布储物篮 

7. 水晶荷花卡片夹 

8. 花好月圆宴会桌牌 


   编辑推荐

从简单的混色技法到无限创意的中国风高阶教程

知名创意导师为你开启奇妙的手工之旅


   文摘

   序言

《光影之间:摄影艺术的深度探索》 图书简介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图像以惊人的速度充斥着我们的视野。然而,有多少图像能真正触动灵魂,留下深刻的印记?《光影之间:摄影艺术的深度探索》并非一本简单的器材操作指南,它是一次对摄影本质的哲学叩问,对视觉语言的精微剖析,以及对创作心性的不懈雕琢。本书旨在引导读者超越“按下快门”的机械行为,深入理解光影如何成为叙事的媒介,构图如何构建秩序与张力,以及情感如何通过镜头被凝固和释放。 全书共分为六个核心章节,辅以大量的经典案例分析和当代摄影师的深度访谈,力求构建一个全面、立体且富有启发性的摄影认知体系。 第一部:光与时间——摄影的物质基础与形而上学 本部分深入探讨摄影作为一种媒介的物理特性及其哲学意涵。我们首先从“光”这一核心元素入手,解析不同光源的特性(如自然光、人造光、散射光、直射光)如何塑造主体形态、影响色彩感知和情绪氛围。作者细致描绘了高反差与低反差场景下的曝光策略,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曝光三角平衡,更是对“捕捉瞬间”这一时间概念的艺术化处理。 随后,章节转向对“时间”的探讨。摄影是时间的中断与凝固。我们剖析慢速快门如何将流动的河流转化为丝绸般的质感,高速快门如何冻结肉眼无法察觉的微观动作。更重要的是,我们讨论“决定性瞬间”的内在含义——它不仅是外部事件的巧合,更是摄影师内心预见性与外部环境完美契合的心灵状态。通过对布列松、卡帕等大师作品的解构,读者将理解如何训练自己的“时间感”,使之成为创作的导航仪。 第二部:构图的语法与美学——视觉秩序的建立 构图是摄影的骨架,是引导观众目光的无形之手。《光影之间》将构图视为一种视觉语法,而非僵化的规则。 一、结构与平衡: 详细阐述了三分法、黄金分割、对称与非对称构图的适用场景及其心理效果。重点分析了“负空间”的运用——留白并非空白,而是增强主体力量、提供呼吸感的关键元素。 二、线条的叙事: 引导读者识别并运用引导线、轮廓线、隐含线等,探讨线条如何创造深度、动感或稳定感。无论是建筑中的几何线条,还是自然界中的纹理走向,都成为引导情感流动的工具。 三、透视与景深: 广角镜头的极端拉伸与长焦镜头的压缩效应,如何改变我们对空间关系的认知?本部分提供了大量的实景对比图例,解释景深(DOF)的艺术控制——如何利用浅景深突出主体,或利用大景深展现宏大场景的连贯性。这部分强调的不是景深表面的虚化效果,而是其对叙事焦点的明确指向。 第三部:色彩的心理学与情感编码 色彩是摄影中最直接、最强烈的非语言表达工具。本书摒弃了简单的色轮知识,转而深入探讨色彩的心理学投射。 我们将色彩分为三大维度进行解析: 1. 色相(Hue): 探讨暖色调(热情、压抑)与冷色调(宁静、疏离)对观众情绪的本能影响。 2. 饱和度(Saturation): 低饱和度如何营造历史感、忧郁或极简主义,高饱和度如何表达活力或超现实感。 3. 明度(Value): 黑白摄影的精髓所在。我们用大量黑白作品实例说明,当色彩被剥离后,影调的层次(从纯白到纯黑之间的灰阶过渡)如何承担起主要的结构和情绪表达任务。 此外,本书还专门设立了一章关于“色彩冲突与和谐”的探讨,教导创作者如何利用对比色来制造视觉冲击,或利用相似色来营造统一和谐的氛围。 第四部:人像的本质——捕捉内在的肖像艺术 人像摄影是人与人之间最微妙的连接。《光影之间》将人像创作视为一场心理博弈与真诚的呈现。 一、眼神与肢体语言: 深入剖析眼神在肖像中的“灵魂之窗”作用。如何通过引导被摄者的目光方向(看向镜头、看向侧方或看向画面外),来确立照片的亲密感、距离感或沉思感。同时,也指导如何捕捉那些无意识的、透露真实性格的肢体语言。 二、布光的人文关怀: 不再仅仅是伦勃朗光、蝴蝶光等技术名称的堆砌,而是探讨不同布光方式(硬光、柔光、侧光)如何“雕刻”面部特征,凸显或柔化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强烈的侧光可能暗示角色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三、环境的融入: 如何让背景不再是干扰,而是成为烘托人物故事的第二主角?本书强调环境人像(Environmental Portraiture)的力量,即通过环境细节的捕捉,丰富人物的身份背景和生存状态。 第五部:叙事与纪实——图像的力量与责任 纪实摄影是时代的镜子。《光影之间》严肃探讨了纪实影像的伦理边界与强大的社会动员力。 本部分聚焦于系列摄影(Photo Essay)的构建。一个好的故事不是由一张照片讲完的,而是由多张照片的相互参照、递进和收尾共同完成的。我们将解析系列作品的节奏控制、信息递进结构以及主题的连贯性维护。 同时,作者对“真实性”提出了深刻的质疑:在取景、构图、后期处理的每一步,摄影师都扮演着“编辑者”的角色。理解这种编辑行为的权力与责任,是成为一个成熟纪实摄影师的前提。案例分析将涉及从战地报道到社会调查等不同体裁的代表作。 第六部:后视觉时代的审美重塑 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后期处理不再是简单的“润色”,而是创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后期”视为数字暗房的延伸,强调所有调整都必须服务于原始的创作意图。我们讨论如何利用蒙版、曲线工具来精细控制光影,如何通过色彩分级(Color Grading)来统一整个系列的情绪基调。 最终,本书的目标是让读者认识到,技术是工具,审美是核心。优秀的摄影作品,源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对世界深刻的同理心,以及将这些感知转化为永恒视觉语言的强大能力。读完此书,你将不再只是一个“按快门的人”,而是一个运用光影、时间与构图来书写自己独特视角的“视觉诗人”。

用户评价

评分

《手工时光:软陶》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温暖和治愈的力量。我一直觉得,手工制作是一种与内心深处的自己对话的方式,通过指尖的触碰和创造,可以暂时忘却外界的烦恼,沉浸在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里。软陶的易塑性和丰富的色彩,是我对它爱不释手的原因。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分享一些富有创意的软陶制作技巧,例如如何调配出独特的色彩,如何做出逼真的纹理效果,以及如何将不同的软陶作品进行组合搭配,创造出更具艺术感的作品。我常常幻想,能够亲手制作一些能够陪伴我的小物件,比如一个造型可爱的笔筒,让我的书桌不再单调;或者是一个精致的项链吊坠,为我的日常穿搭增添一份别致的亮点。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引路人,带领我走进软陶的奇妙世界,体验创造的乐趣。

评分

这本《手工时光:软陶》,光是名字就让我充满了期待。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各种信息和琐事裹挟,能够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慢下来、静下心的爱好,实属不易。软陶,这种材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可塑性和表现力,我一直认为它是将想象力转化为现实的绝佳媒介。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但又不会让人望而却步的制作项目,例如一些精美的仿真食物模型,或者是一些带有故事情节的场景微缩。想象一下,能够亲手制作一个迷你咖啡馆,里面摆满了精致的甜点和桌椅,光是想想就令人兴奋。而且,我还希望书中能分享一些关于软陶作品保养和储存的实用建议,让我的心血之作能够长久地陪伴在我身边。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手工教程,更是一份关于耐心、创意和生活态度的启迪。

评分

我对这本《手工时光:软陶》的期望,更多是基于它所承载的“时光”二字。在快节奏的当下,能够静下心来,专注于一件需要动手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奢侈。软陶的魅力在于它的包容性,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手工爱好者,都能在其中找到乐趣。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循序渐进的教程,从最基础的揉捏、塑形,到更复杂的色彩搭配和细节处理,能够引领我一步步解锁软陶的无限可能。我常常幻想,能够亲手制作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小物件,比如为朋友制作一个生日礼物,或是为家人制作一件充满心意的饰品,这份心意,远比市面上任何昂贵的商品都来得珍贵。而且,软陶的质感和色彩也非常吸引我,那种温润的光泽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力,总能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探索。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示一些令人惊艳的成品,激发我的创作欲望,让我看到软陶究竟能有多大的潜力。

评分

这本《手工时光:软陶》的书名,光是听着就让人联想到那些充满温度、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指尖魔法。我一直觉得,手工制作不仅仅是制作一件物品,更是一种与自己对话,沉淀心情的过程。尤其是软陶,那种柔软的触感,可塑性极强的特性,总能激发出无限的创作灵感。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分享一些能唤醒内心童趣和少女情怀的设计,比如一些可爱的小动物造型,或是精致的花卉饰品。有时候,一件亲手制作的小摆件,就能瞬间点亮整个空间,让家多一份温馨和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各种可能性,也许是那些小巧玲珑的挂件,可以点缀在包包上,让每一次拿取都带着一丝惊喜;又或者是那些形态各异的盆栽微缩模型,摆在书桌上,仿佛能带来一抹自然的生机。这本书,我预感会是我周末放松身心、放飞思绪的绝佳伴侣,在忙碌的生活间隙,为自己创造一方宁静而又充满色彩的天地。

评分

读到《手工时光:软陶》这个书名,我首先联想到的就是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物件。我一直是个喜欢DIY的人,总觉得亲手制作的东西,无论实用与否,都带有一份独特的温度和情感。软陶这种材料,对我来说就像一块神奇的泥土,可以被塑造成任何我想要的模样。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日常用品改造的灵感,比如为家里的马克杯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杯垫,或者为手机壳增添一些个性化的装饰。有时候,一些微小的改变,就能让平凡的生活变得有趣起来。而且,软陶的耐用性和防水性也让它非常适合制作一些可以经常使用的物品。我脑海里已经浮现出无数个画面,比如用软陶制作一些可爱的冰箱贴,让厨房充满童趣;或者制作一些小小的盆栽摆件,点缀在窗台上,带来一丝自然的清新。这本书,就像一个充满惊喜的宝盒,等待我去发掘其中的宝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