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章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1.1 《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guo家标准 1.1.1 图纸幅面与格式(GB/T14689-1993) 1.1.2 比例(GB/T14690-1993) 1.1.3 字体(GB/T14691-1993) 1.1.4 图线(GB/T17450-1998,GB/T 4457.4 -2002) 1.2 1般尺寸注* 1.2.1 基本规则 1.2.2 尺寸组成 1.2.3 尺寸注* 1.3 1般图形的绘制方* 1.3.1 仪器绘图的方*和步骤 1.3.2 徒手绘图的画* 1.3.3 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 1.3.4 斜度与锥度 1.3.5 圆弧连接 1.3.6 椭圆近似画* 1.3.7 平面图形的画* *2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2.1 三投影面体系 2.1.1 投影*及其分类 2.1.2 正投影的特性 2.1.3 三面投影 2.2 点、线、平面的投影基本规律 2.2.1 点的投影 2.2.2 直线的投影 2.2.3 平面的投影 第3章 基本形体的投影规律 3.1 平面体的投影 3.1.1 棱柱 3.1.2 棱锥 3.2 回转体的投影 3.2.1 圆柱 3.2.2 圆锥 3.2.3 圆球 第4章 组合形体中的截交线和相贯线 4.1 截交线 4.1.1 棱柱表面的截交线 4.1.2 棱锥、棱台表面的截交线 4.1.3 圆柱表面的截交线 4.1.4 圆锥体表面的截交线 4.1.5 圆球表面的截交线 4.1.6 同轴回转体表面的截交线 4.2 相贯线 4.2.1 用表面找点*绘制相贯线 4.2.2 用辅助平面绘制相贯线 4.2.3 组合形体表面相贯线的绘制方* 4.2.4 相贯线的简化画*和特殊情况的相贯线 第5章 组合体 5.1 组合体的组合类型 5.1.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5.1.2 组合过程中形体表面的连接形式 5.2 绘制组合体视图的方*和步骤 5.2.1 叠加形体的视图绘制 5.2.2 截切形体的视图绘制 5.2.3 综合组合方式的形体绘制 5.3 基本体和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5.3.1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5.3.2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5.4 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 5.4.1 组合体视图读图基本要* 5.4.2 组合体视图识读基本方* 5.4.3 补画形体视图训练 第6章 轴测图 6.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6.1.1 轴测图的形成方*和分类 6.1.2 轴测图的投影特性 6.1.3 各种轴测图的投影特点和规定画* 6.2 正等测图形的绘制方* 6.2.1 设置坐标系并绘制投影轴 6.2.2 沿投影轴绘制图线 6.2.3 正等测图形绘制举例 6.2.4 斜二测投影图形的绘制方* 6.3 组合体轴测图的绘制方* 6.3.1 截切形体的轴测图绘制 6.3.2 叠加形体的轴测图绘制 6.3.3 组合体的斜二测轴测图绘制 第7章 机件的表达方* 7.1 视图 7.1.1 基本视图(GB/T 14692-93) 7.1.2 向视图 7.1.3 局部视图 7.1.4 斜视图 7.2 剖视图 7.2.1 剖视图的概念 7.2.2 剖视图的种类 7.2.3 剖切方* 7.2.4 剖视图的尺寸标注 7.3 断面图 7.3.1 断面图的概念及种类 7.3.2 断面图剖面的画*和标注 7.4 局部放大图及其简化画* 7.4.1 局部放大图 7.4.2 简化画* 7.4.3 表达方*的综合举例 7.5 第三角投影*简介 7.5.1 *1角、第三角投影体系的比较 7.5.2 第三角投影*基本视图的形成及其配置(GB/T 14692-93) 7.5.3 guo际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第8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8.1 螺纹 8.1.1 螺纹的形成 8.1.2 螺纹的基本要素和分类 8.1.3 螺纹的规定画*和标注 8.2 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 8.2.1 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标记 8.2.2 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 8.3 键及销连接 8.3.1 常用键 8.3.2 键连接的画* 8.3.3 销连接 8.4 滚动轴承 8.4.1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分类 8.4.2 滚动轴承的结构 8.4.3 滚动轴承的画* 8.4.4 滚动轴承的标记方*(GB/T 272-1993) 8.5 齿车台 8.5.1 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和计算 8.5.2 直齿圆柱齿轮的画* 8.5.3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测绘 8.6 弹簧 8.6.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计算 8.6.2 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标记 8.6.3 弹簧的画* 8.6.4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作图步骤 8.6.5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图样格式 第9章 零件图 9.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9.1.1 零件图的作用 9.1.2 零件图的内容 9.2 零件的视图选择 9.2.1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 9.2.2 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9.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9.4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9.4.1 表面结构 9.4.2 公差与配合 9.4.3 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方* 9.4.4 形状和位置公差 9.5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9.5.1 零件铸造的工艺结构 9.5.2 零件加工的工艺结构 9.6 零件测绘 9.6.1 零件测绘的方*和步骤 9.6.2 零件尺寸的测量方* 9.7 读零件工作图 9.7.1 读图要求 9.7.2 读图的方*和步骤 *10章 装配图 10.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0.1.1 装配图的作用 10.1.2 装配图的内容 10.2 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 10.2.1 装配图的基本表达方* 10.2.2 装配图的规定画* 10.2.3 装配图的特殊画* 10.3 装配图的绘制方*与步骤 10.3.1 选择表达方案 10.3.2 绘图方*与步骤 10.4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10.5 装配体的测绘方*与步骤 10.5.1 了解测绘对象并拆卸零、部件 10.5.2 画装配示意图 10.5.3 测绘零件并画零件草图 10.5.4 画装配图 10.6 装配图的读图方*与步骤 10.6.1 了解装配体的功能 10.6.2 看图方* 10.7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附录显示全部信息
我是一名大二的在校学生,学习的专业与机械设计相关。之前上过几节机械制图的课,感觉有点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很多概念都停留在模糊的理解阶段。《机械制图-(第三版)-(含习题集)》这本书,我是在学长学姐的推荐下购入的,听说非常经典。拿到书后,首先被它的厚度“震撼”到了,感觉内容应该很全面。翻开来看,确实如此。书中对基本概念的讲解非常细致,比如各种线型的含义、比例的运用、尺寸标注的规则等等,都讲得非常清楚。而且,书中的图例非常多,并且绘制得规范、标准,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直接模仿学习效果会很好。我最期待的是后面的习题集,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而且有些题目确实比较有挑战性。如果这本书的习题集能够覆盖到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并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那对我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够真正掌握机械制图这门基本功,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作为一名在机械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年的一线技术人员,我一直深知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它是连接设计者与制造者的通用语言。这次购买《机械制图-(第三版)-(含习题集)》,主要是想通过系统性的学习,进一步夯实我的基础,并且了解第三版在新的技术和标准下的更新。这本书的纸质和印刷质量都很不错,捧在手里感觉很厚实,内容也相当丰富。我最看重的是它对各种标准件、常用件的表示方法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的引用。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的,非常实用。第三版据说在一些现代制造技术,比如3D打印、逆向工程等方面的信息有所增加,这一点我非常期待,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新的启发。虽然我个人已经具备一定的制图能力,但理论的完善和知识的更新是永无止境的。习题集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查漏补缺”和“温故知新”的工具,希望能通过里面的题目,检验自己对一些细节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那些容易被忽略但又非常关键的规范要求。
评分说实话,我并不是科班出身,之前对机械制图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这次抱着学习的心态购入《机械制图-(第三版)-(含习题集)》,希望能系统地补齐这方面的知识短板。《第三版》的标题就给我一种权威感,毕竟是经过多次修订的版本,内容肯定更加成熟和完善。打开书,第一感觉是内容详实,而且讲解得很细致。虽然有些地方对于我这个“小白”来说可能稍显晦涩,但作者的表述方式尽量地通俗易懂,配以大量的图示,我觉得还是能够理解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各种投影原理的解释,用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让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比较合理,章节划分清晰,重点突出,方便查找和阅读。我尤其看重它包含的习题集,我认为这对于巩固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我希望通过习题集的练习,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机械图纸绘制,甚至读懂一些简单的机械设计图纸。
评分在工程领域,清晰、准确的图纸是项目成功的基石,而《机械制图-(第三版)-(含习题集)》正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构建这座基石的优秀读物。我作为一个在项目一线工作的工程师,深知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选择这本书,并非仅仅为了学习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第三版更新的内容,了解当前行业内最新的制图标准和技术发展趋势。这本书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不仅涵盖了机械制图的方方面面,而且在细节处理上也非常到位,例如对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等重要内容的讲解,清晰明了,对于我们实际工程应用非常有指导意义。尤其吸引我的是,这本书配有习题集,这意味着我可以即时检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期望通过这些习题,能够进一步提升我的图纸解读能力,并且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自信、更准确地绘制出满足工程要求的图纸。
评分刚拿到这本《机械制图-(第三版)-(含习题集)》,迫不及待地翻开,一股熟悉的纸质墨香扑面而来,瞬间勾起了我当年在学校里埋头苦读的记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我很喜欢,封面简洁大方,字体清晰,整体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粗略翻看了一下目录和部分章节,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内容编排上的用心。从最基础的图线、字体、尺寸标注,到各种视图的绘制,再到复杂的零件图、装配图,逻辑循序渐进,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书中的插图清晰度极高,各种投影、剖视图的示意图都绘制得非常规范,对于理解抽象的几何关系非常有帮助。而且,第三版相比之前的版本,在一些概念的阐述和新技术的引入上,应该会有更新和优化,这一点我很期待。我尤其看重习题集的部分,因为学机械制图,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动手实践、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加深理解才是关键。希望这本习题集能够提供足够多样化、有代表性的题目,帮助我真正掌握这项技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