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合众科学译丛:天气的力量
定价:35.00元
作者:美 劳拉·李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439700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天气变化多次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本书介绍了55个人类历史被天气和气候改变的故事,比如在西方,拿破仑曾在俄罗斯寒冷的天气面前败下阵来;在东方,诸葛亮因雾而草船借箭,因风而火烧赤壁,揭示了天气的力量。
内容提要
目录
目录
前言 001
1. 人类曾与灭绝擦身而过 001
2. 诺亚洪水真的发生过吗 004
3. 澳洲是怎样被人发现的 007
4. 海风挽救了西方文明 010
5. 条顿堡森林伏击战 016
6. 英国何以成为“日不落帝国” 020
7. 次神风显灵 024
8. 真十字架的丢失 028
9. 格陵兰岛的维京人 033
10. 从天而降的条约 039
11. 闪电与教宗制度大分裂 043
12 泥沼成就了英格兰 048
13. 战争迷雾 054
14. 迷失的西伯利亚人 059
15. 气候异常与女巫审判 064
16.“新教风”折毁西班牙“无敌舰队”068
17.失踪的殖民地072
18.天!这里真冷呀:查理十二世入侵俄国075
19.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秘密080
20.又一股“新教风”吹来了一位英格兰新国王083
21.富兰克林和风筝087
22.暴风雨后写就的圣歌《奇异恩典》092
23.幸运的天气眷顾华盛顿098
24.冰雹和干旱是引发法国大革命的103
25.大雨毁了罗伯斯庇尔108
26.风暴使爱尔兰联合会的反英叛乱失败113
27.付之东流的美国奴隶叛乱117
28.天!这里真冷呀:拿破仑入侵俄国122
29.美国国歌诞生在飓风后128
30.特库姆塞——大雾中牺牲的印第安英雄134
31.滑铁卢的大雨140
32.天!这里真冷呀:克里米亚战争144
33.美国“泥泞行军”事件151
34.暴风雨拯救了美战战俘155
35.《呐喊》画中的人为何呐喊159
36.那阵风吹毁了兰利的“架飞机”163
37.厄尔尼诺现象与破灭的南极梦166
38.舒适牌剃须刀的发明源于低温170
39.天气预报失误与战争大臣之死173
40.雨云终结了飞艇时代178
41.天!芬兰真冷呀:冬季战争182
42.天!这里真冷呀:希特勒入侵苏联187
43.D日计划196
44.核时代的来临:蘑菇云202
45.阳光普照下的广岛208
46.别低估了季风213
47.阳光助力杜鲁门217
48.寒冷挽救了加拿大国家公园免受核污染220
49.高温是汽车城的箱224
50.制造季风229
51.人类的祖先:露西和她的朋友235
52.沙漠风暴使“鹰爪行动”失败238
53.“挑战者”号失事243
54.血雨和“第三次世界大战”249
55.大自然并不会带护照252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最近的阅读焦点落在《合众科学译丛》的一本新作,名为《量子纠缠的奥秘》。这本书着实让我这个非物理学专业的读者大开眼界,也彻底颠覆了我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作者以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解释了量子力学中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概念,比如叠加态、量子隧穿,以及本书的核心——量子纠缠。我一直以为事物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但量子纠缠的概念表明,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可以建立一种奇特的联系,无论它们相距多远,对其中一个粒子的测量都会瞬间影响到另一个粒子。书中大量的类比和思维实验,将抽象的量子现象变得相对容易理解,比如那个著名的“薛定谔的猫”的例子,虽然看似荒诞,却精准地揭示了量子叠加态的特性。作者还详细介绍了量子纠缠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加密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尽管书中涉及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颇具深度,但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普通读者的引导,他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拆解开来,让读者能够逐步领会其精髓。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探索一个全新的、与我们日常经验截然不同的微观宇宙,充满了惊奇与探索的乐趣,也让我对科学的边界有了新的认识。
评分最近在阅读《合众科学译丛》系列时,我偶然翻阅到一本关于《人类的演化之路》的书籍。这本书以一种宏大的视角,追溯了人类从古猿一步步走向现代智人的漫长历程。它不仅仅是列举了各种化石证据和基因测序结果,更是将这些科学发现置于更广阔的地理、气候和社会背景下进行解读。作者详细描绘了不同时期人类祖先的生存环境,他们如何适应迁徙,如何学会使用工具,如何发展语言和社群,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共同塑造了我们今天的形态和行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走出非洲”理论的章节,书中通过详尽的古人类学和遗传学证据,生动地展现了早期人类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扩散到世界各地,并最终演化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这本书也探讨了人类演化中的一些关键转折点,例如农业的出现、火的使用、语言的成熟等等,这些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也为我们理解今天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书中的讨论并没有停留在过去,而是延伸到了对未来人类演化的思考,比如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的潜在影响,这使得这本书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不失前瞻性。它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将枯燥的科学事实转化为跌宕起伏的故事,让我对自己的起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评分作为一名热爱自然科学的读者,近期有幸拜读了《合众科学译丛》中的一本新作,虽然我选择的这本书并非直接探讨“天气的力量”,而是聚焦于一个同样引人入胜的领域——《微生物的隐秘世界》。这本书的开篇就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描绘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生命是如何塑造着地球的方方面面。作者花了大量篇幅,从地球诞生之初,到如今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层层剥茧,揭示了细菌、古菌、真菌以及病毒这些微小生物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微生物如何驱动地球化学循环的章节印象深刻,比如氮循环、碳循环,这些基础的生命支撑系统,竟然都离不开微生物的辛勤“工作”。书中穿插了大量令人惊叹的显微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将那些原本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的微观宇宙。读到关于极端微生物的部分,更是颠覆了我以往对生命存在条件的认知,那些能在沸腾的温泉、漆黑的海沟甚至高辐射环境下生存的生物,其强大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令人敬畏。这本书的翻译也做得十分出色,语言流畅自然,学术性与科普性兼顾,即使是没有深厚科学背景的读者,也能在其中找到阅读的乐趣和收获。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与微观世界的联系,认识到这些看不见的生命才是地球上真正的主宰者,它们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我们的食物、健康,甚至是整个星球的命运。
评分近期,我沉浸在《合众科学译丛》的一本书中,书名为《地质时间的尺度》。这本书以极其恢宏的视角,带领我穿越了地球数十亿年的漫长历史。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岩石层和地质年代,而是将地球的演化过程,从其诞生之初的熔融状态,到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地貌,描绘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作者运用精妙的笔触,讲述了板块构造如何塑造大陆和海洋,火山活动如何改变地表,以及冰川和风蚀等外力如何雕刻出千姿百态的景观。我尤其被关于生命演化与地质变化相互作用的章节所吸引。比如,藻类产生氧气的过程如何改变了大气成分,继而影响了生命形态的演化;又比如,大型灭绝事件往往与剧烈的地质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穿插了大量令人惊叹的地球科学图片,包括卫星遥感图、地质剖面图以及各种奇特地貌的照片,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地球的古老与壮丽。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沉稳而富有感染力,他将那些看似遥远的地质事件,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还原得栩栩如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脚下这片土地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敬畏。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经历的短暂生命,不过是地球漫长生命史中的一瞬,而那些塑造了我们的山川河流,更是蕴藏着无数古老的故事。
评分我近期读完的这本《合众科学译丛》系列书籍,选择的是《宇宙的几何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阅读体验。它深入探讨了空间、时间和宇宙的宏观结构之间的深层联系,以及这些联系如何被数学语言所描述。作者从古希腊的几何学思想出发,逐步引向了现代物理学中的一些最前沿的理论,比如广义相对论和弦理论。我尤其被其中关于黎曼几何和非欧几何的讲解所吸引。过去我一直认为几何学只是平面的绘制和空间的测量,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几何学作为一种语言,能够描述引力如何扭曲时空,以及宇宙的整体形状是如何影响其中物质运动的。书中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公式和图解,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去消化,但一旦理解了其中的逻辑,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它不只是一本数学的书,更是一本哲学与物理学交织的书。通过对宇宙几何学的探索,作者引导读者思考“存在”的本质,以及我们如何用人类的智慧去理解这个浩瀚而神秘的宇宙。书中的某些章节,比如关于黑洞视界和虫洞的可能性,更是充满了科幻般的想象,却又建立在严谨的科学推导之上。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边界被极大地拓展了,对宇宙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也更加欣赏数学这门语言的强大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