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的101座宗教建筑 9787113174866

中国美的101座宗教建筑 978711317486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藏羚羊旅行指南》编辑部 著
图书标签:
  • 宗教建筑
  • 中国美学
  • 文化遗产
  • 建筑艺术
  • 历史文化
  • 佛教
  • 道教
  • 宫观寺庙
  • 传统建筑
  • 艺术鉴赏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174866
商品编码:2965890911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美的101座宗教建筑

定价:38.00元

售价:25.8元,便宜12.2元,折扣67

作者:《藏羚羊旅行指南》编辑部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113174866

字数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享誉国内13年的专业旅行机构“藏羚羊”,历时3年实地考察,倾情打造“美中国”系列丛书。

依托着强大的信仰力量,宗教建筑成为灵魂寄托的载体
101座宗教建筑,生动阐述宗教空间所凝注的精神感召
260张珍贵图片,直面感受宗教文化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
寺院、佛塔、宫观、教堂……
每一处宗教建筑都蕴含着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走进宗教建筑,感悟信仰之美,给心灵一次洗礼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101座中国美的宗教建筑,分别对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经典建筑进行梳理,书中以宗教文化为背景介绍了建筑的历史变革、人文景观等,既能让你深切感受宗教建筑之美,更能带你轻松走进文化艺术之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国美的101座宗教建筑》是一本深入探索中华大地宗教建筑艺术魅力的摄影图集与文化读物。本书精选了101处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建筑风格独特、艺术价值极高的宗教建筑,以高清精美的摄影作品和详实考究的文字,为读者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建筑史专家、摄影师、文化学者等,他们怀揣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历时数载,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从巍峨的皇家寺庙到宁静的山间庵堂,从庄严的佛教宝刹到古朴的道教宫观,从神秘的伊斯兰清真寺到独特的少数民族宗教建筑,力求捕捉每一处建筑的独特神韵与历史痕迹。 一、 建筑的视觉呈现:不止于表面的华美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卓越的摄影品质。每一张照片都经过精心构图与拍摄,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展现建筑的宏伟壮丽、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石刻彩绘。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照片,近距离欣赏到: 宏伟的规模与布局: 无论是故宫太和殿的辉煌气势,还是少林寺塔林的风骨,亦或是莫高窟的千佛洞窟,都通过镜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建筑体量的庞大与空间布局的精妙。本书会呈现不同角度的鸟瞰图、特写镜头,以及局部细节的放大,让读者领略中国古代建筑师在群体组合、轴线对称、空间层次上的高超技艺。 精湛的工艺与技法: 木雕、石雕、砖雕、彩绘、琉璃瓦等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所在。本书的摄影师捕捉了大量建筑构件上的精美纹饰,如龙凤图案、祥云纹、莲花纹,以及佛教故事、神话传说中的雕刻场景。读者可以看到斗拱的层层叠叠,飞檐的舒展飘逸,以及梁柱上细腻的彩绘,这些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心血。 光影的艺术运用: 摄影师巧妙地利用自然光影,将建筑的立体感、层次感和历史沧桑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清晨的阳光洒落在寺庙的屋脊上,勾勒出金色的轮廓;傍晚的余晖透过洞窟的窗棂,投射出斑驳陆离的光影,都为建筑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庄严。 环境的和谐统一: 中国的宗教建筑往往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依山傍水,顺应地势。本书的照片不仅展现了建筑本身,也捕捉了建筑与周围山川、河流、植被的和谐共生之美,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例如,悬空寺的奇绝壮观,与周围陡峭的山崖完美契合;布达拉宫的雄伟,在高原的蓝天下更显神圣。 二、 文化的深度解读:不止于建筑本身的故事 除了视觉的冲击,本书更注重挖掘每一座建筑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与历史故事: 宗教信仰的演变与融合: 本书涵盖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等多种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读者将了解到不同宗教在中国传播、本土化以及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例如,探讨佛教如何从印度传入并与中国本土哲学思想相互影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其宫观的建筑风格和神仙体系的演变;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如何在建筑上体现出中式与阿拉伯风格的结合。 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许多宗教建筑都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们曾是帝王祈福的场所,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也是兵火战乱中的幸存者。本书通过对建筑的介绍,会穿插讲述与之相关的历史典故、传说故事,让读者在欣赏建筑的同时,也能回顾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例如,介绍少林寺的“天下第一名刹”的由来,以及其与武术的不解之缘;探讨一些寺庙在历史变革中的命运,它们如何从皇家宠幸到民间信仰,再到文物保护。 建筑艺术的风格流派: 每一处宗教建筑都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本书会简要介绍这些建筑的风格特点,如唐代的雄浑大气,宋代的精巧雅致,明清的严谨规整。读者将能辨识出不同地域的建筑特色,例如北方建筑的厚重与南方建筑的灵秀,藏传佛教建筑的独特色彩与酥油灯的虔诚氛围。 哲学思想的体现: 佛教的“空、无常”思想,道教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理念,在建筑的布局、空间处理、材料选择上都有所体现。本书会尝试解读这些哲学思想如何在建筑空间中得以物化,例如,通过寺庙的庭院布局,营造出禅意的宁静;通过道观的清幽环境,体现出与世无争的洒脱。 民俗风情的载体: 宗教建筑往往与当地的民俗风情紧密相连,它们是当地居民信仰中心,也是节日庆典的重要场所。本书的介绍会涉及一些与建筑相关的民间习俗、祭祀活动,让读者感受到宗教信仰在普通民众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 101座建筑的精选智慧:为何是它们? “101”这个数字并非随意选取,而是经过精心考量,力求涵盖中国宗教建筑的代表性、多样性与历史厚度。这101座建筑可能包括: 佛教建筑: 涵盖从北方佛教重镇到南方佛教名山,从沿海到内陆的代表性寺庙、佛塔、石窟寺。例如,五台山佛光寺的唐代木构,杭州灵隐寺的江南园林风格,峨眉山万年寺的古朴庄严,大同云冈石窟的魏晋风骨,龙门石窟的隋唐气象,西安大慈恩寺的玄奘足迹。 道教建筑: 涵盖道教祖庭、名山宫观,以及具有独特道教文化特色的建筑。例如,武当山金顶的道教仙境,青城山的天师洞,北京白云观的道教圣地,以及一些民间广泛供奉的道观。 伊斯兰教建筑: 展现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特色,以及不同地域的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清真寺建筑风格。例如,西安大清真寺的中国化伊斯兰建筑,宁夏纳家户清真寺的传统风格,新疆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的独特韵味。 藏传佛教建筑: 展现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藏传佛教寺庙的宏伟与神秘。例如,拉萨布达拉宫的壮丽,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恢宏,青海塔尔寺的艺术魅力。 其他宗教建筑: 可能还会涉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宗教建筑,例如一些萨满教的祭祀场所,或者是基督教在中国早期的教堂遗址等,以体现中国宗教的多元性。 四、 本书的阅读价值: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中国美的101座宗教建筑》不仅是一本精美的画册,更是一扇通往中华传统文化深处的窗口。它适合: 对中国建筑艺术感兴趣的读者: 通过书中精美的图片和专业的解读,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 对中国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了解不同宗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计划旅行的读者: 为您的旅途提供绝佳的参考,让您在游览名胜古迹时,能有更深厚的文化体验。 想要提升审美情趣的读者: 沉浸在中国古典建筑的和谐之美、线条之美、色彩之美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本书旨在通过视觉与文字的有机结合,唤醒读者对中国古老文明的敬意与热爱,让每一座沉默的建筑都开口诉说它们承载的千年故事,让中国美的宗教建筑,在现代社会中重焕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

用户评价

评分

初翻这本书,我立刻被它宏大的叙事结构所吸引。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够将那些冰冷的砖石结构,赋予鲜活的生命和丰沛的情感。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堆砌术语和繁琐的数据,而是用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视角去解读这些宗教场所。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停下来,想象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是如何在这种神圣的空间中寻求慰藉、表达敬畏的。那种跨越千年依然能触动人心的力量,才是宗教建筑最迷人的地方。这本书的行文流畅自然,时而激昂,时而沉静,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让人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种叙事上的张力,使得原本可能显得严肃的主题变得亲切而引人入胜。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又典雅的感觉,光是捧在手里就觉得心情愉悦。纸张的质感很棒,印刷的色彩也特别饱满,尤其是那些建筑的细节,光影变化都被捕捉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那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仿佛能透过这些照片和文字,触摸到古老石材的温度,感受到那些工匠们在建造时的虔诚与专注。每一页都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艺术展览,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深情的致敬。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品味每一篇文章背后的深意,但光是这些视觉上的享受,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建筑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美学、历史和信仰的视觉诗集,摆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被那些文字带领着,进入更深层次的沉思与探索。

评分

从一位普通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世界”的视角。它让我意识到,那些看似孤立的宗教遗迹,其实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精神追求与物质创造完美结合的产物。它不仅仅是关于“建筑”本身,更是关于信仰如何塑形,艺术如何承载灵魂的故事。每当我合上书页,抬眼看看窗外,似乎看待周围的一切都带上了一层更深沉的滤镜。这本书带来的启发是持久的,它激发了我去实地探访这些地方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让我对身边的生活空间有了更多敬畏和思考。这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远超我最初对“建筑图册”的期待。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对建筑史并非科班出身,但这本书的文字结构非常友好,完全没有阅读障碍。它巧妙地平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现代审美的解读,做到了雅俗共赏。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哪里有什么样的建筑”,更深入地探讨了这些建筑如何融入当地的文化土壤,如何反映出不同信仰体系下的宇宙观。比如,某处建筑的朝向、某段雕刻的寓意,都被解读得非常细致入微,让我对这些古老符号有了全新的理解。这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一个全新文化层面的大门。这种知识的增益感,是阅读一本优秀非虚构作品时最令人满足的体验之一。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门艺术品级别的呈现。那种留白的处理,文字和图片的相互衬托,都透露着一种克制而高级的审美趣味。我特别注意到了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非常自然流畅,没有突兀感。这让阅读体验从头到尾都保持着一种流畅的仪式感。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浏览读物,而是需要你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的“慢阅读”佳作。我甚至会特意挑一个安静的下午,泡上一杯茶,只为更好地沉浸在这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中。可以说,这本书在视觉和阅读体验上都做到了极高的水准,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本身的尊重与重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