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風雲雨雪 光風霽月——陶詩言傳
定價:18.00元
售價:12.2元,便宜5.8元,摺扣67
作者:李娟娟
齣版社:江蘇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21410639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陶詩言傳(風雲雨雪光風霽月)》的作者是李 娟娟。
《陶詩言傳(風雲雨雪光風霽月)》: 陶詩言齣身於浙江嘉興一個衰落的大戶之傢。從 小他就學有潛質,中小學兩次跳級,後隨父在寜讀高 中。抗戰期間流亡到重慶進瞭四川國立中學,因成績 被報送中央大學,畢業後由恩師塗長望介紹進入 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解放前夕,陶詩言決心跟著 竺可楨、趙九章領導的中研院氣象研究所留下迎 接解放。解放後陶詩言迅速成長為新中國一代氣象科 學大傢。他是中國當代天氣預報理論和方法的開拓者 之一,是的季風領域專傢,曾任聯閤國世界 氣象組織大氣委員會首席代錶,中美大氣閤作研究中 方首席專傢,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從 1960年代他為兩彈試爆成功做齣貢獻,一直到2008年 為北京順利舉辦奧運會確保天氣保障,幾十年來他的 科研都是從實際需要齣發,在國防和重大建設與需求 等重要天氣保障任務中,做齣瞭具有曆史意義的貢獻 。陶詩言不僅的科學傢,還是一個辛勤的園丁, 有人說全國的氣象工作者都是他的學生,他為部隊和 地方培養瞭大批氣象人纔,他的一些學生也成長 為院士、博導等氣象精英。
章 童年的快樂
1.王江涇的陶傢大院
2.走齣澱上村
3.集賢小學的住宿生
4.愛踢足球的一段“佳話”
第二章 齣色的中學生
1.次跳級
2.每月拿奬學金的中學生
3.從不忘記的感恩之心
4.嘉興中學的雨量站
5.第二次跳級
6.不平靜的南京中學
7.在炮火戰亂中
第三章 戰爭年代的大學歲月
1流亡到重慶
2.邁入大學校門的保送生
3.轉係學習的“風波”
4.中央大學屆氣象專業學生
5.戰時的大學生活
6.奮發讀書的學子
第四章 步入氣象科研之門
1.幾乎被命運“捉弄”
2.恩師塗長望與趙九章
3.走進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
4.鍛煉與提高
5.北碚生活“小插麯”
6.年輕的學術報告主講人
7.從重慶北碚到南京北極閣
8.生活的新起點
9.北極閣的“小不拉子”
10.在北極閣成長
11.迎接全國解放
12.父子兄弟彆離
第五章 新中國氣象科學的開拓者
1.急待發展的新中國氣象事業
2.“聯閤天氣分析和預報中心”的成立
3.走進“聯心”
4.新中國早期的天氣預報工作
5.難忘的“預報員”時光
6.建國後次大寒潮侵襲
7.教訓與經驗
8.“武漢保衛戰”的勝利
9.講真話的青年氣象學傢
10.“聯心”的積纍與收獲
11.對東亞寒潮路徑與寒潮爆發的研究
12.對東亞大氣環流的季節突變的研究
13.《中國的梅雨》與《西藏高原氣象學》
第六章 時代賦予的使命
1.張愛萍點將
2.在艱苦的酒泉試驗基地
3.空爆核試驗的功臣
4.也曾經曆過失敗
5.“兩彈”試驗立新功
6.嚮氣象衛星進軍
7.衛星資料的應用和開拓
8.對衛星雲圖的深八研究
9.衛星雲圖的推廣及成就
10.親赴758大暴雨現場
11.比西方早20年的“落區法”
12.758大暴雨的研究成果
第七章 科研道路新徵程
1.專著《中國之暴雨》
2.對暴雨的後續研究及貢獻
3.東亞季風理論與預測方法的研究
4.走嚮國際的中方首席科學傢
5.推進國際閤作
6.兄弟團聚
7.海峽兩岸氣象交流的先行者
8.兩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實驗
第八章 大師人生
1.音樂、小說、足球
2.溫暖的港灣
3.與葉篤正的友誼
4.氣象園丁的驕傲
5.學無止境、勤奮如初
6.淡泊名利、謙虛待人
7.風雲雨雪,光風霽月
後記
這本書的敘事風格簡直是行雲流水,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張力,將曆史的厚重感與人物的個人情感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我尤其欣賞作者處理曆史事件和個人命運之間的關係時所展現齣的洞察力。它不是那種枯燥的年代記述,而是充滿瞭人情味和生活氣息的描摹,讓人仿佛身臨其境,與書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文字的密度把握得恰到好處,既有深入骨髓的剖析,又不乏輕鬆詼諧的調劑,使得整個閱讀過程既充實又愉悅。讀到某些關鍵情節時,那種撲麵而來的情感衝擊力,真讓人忍不住放下書本,靜靜迴味許久。這種高超的敘事技巧,真的體現瞭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曆史的深刻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抓人眼球瞭,那種水墨暈染的感覺,仿佛一下子就把人帶到瞭一個充滿詩意的古典世界。拿到手的時候,首先感受到的是紙張的質感,厚實而又不失細膩,讓人愛不釋手。內頁的排版也做得非常考究,字體的選擇和行距的安排都透著一股文人雅士的韻味,閱讀起來非常舒服。從這本書的裝幀和細節處,就能感受到齣版方對這本書的用心程度,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藝術品。我之前對這位人物的瞭解並不深,但光是這本書的外在錶現,就已經勾起瞭我極大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探尋其中蘊含的傳奇故事和深邃思想。每次翻閱時,都覺得這不僅僅是知識的汲取,更是一種審美上的享受,讓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寜靜與沉思。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思考是多維度的,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人的生平,更像是一麵摺射時代的鏡子。通過作者的筆觸,我開始重新審視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的社會風貌、文化思潮乃至人性的復雜性。書中對某些社會現象的批判或贊頌,都顯得那樣不動聲色,卻又擲地有聲,引人深思。我常常在閱讀時被書中某些觀點深深觸動,甚至會停下來,拿起筆在旁邊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悟,這在一般的傳記作品中是很少見的體驗。它成功地激發瞭我對那個時代背景下個體抉擇的共情和理解,讓人明白,曆史是由無數鮮活的生命個體共同塑造的,每個人都有其難以言說的掙紮與光芒。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簡直是一部精妙的交響樂,層次分明,起承轉閤自然流暢。作者似乎對如何搭建宏大的曆史框架有著異乎尋常的天賦,總能在關鍵時刻引入新的視角或側麵材料,不斷拓寬讀者的認知邊界。每一次閱讀的深入,都像是在迷宮中找到瞭新的綫索,層層剝開,發現背後更廣闊的天地。我喜歡它那種“登山望遠”的感覺,不是平鋪直敘,而是引導讀者一步步攀登至製高點,去俯瞰整個人物的生命軌跡和社會背景。這種精心設計的閱讀體驗,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趣味性和思考的深度,讓人在閤捲之後仍能久久沉浸在對曆史脈絡的梳理與迴味之中。
評分這本書的史料考證工作想必是極其紮實的,雖然是以傳記的形式呈現,但其中所透露齣的嚴謹態度令人敬佩。作者似乎傾注瞭巨大的心力去挖掘、比對和梳理那些散落在曆史角落裏的碎片信息,最終構建齣一個立體豐滿的人物形象。即便是對於一些存在爭議的事件,作者的處理也顯得非常審慎和公允,沒有一味地褒貶,而是力求呈現其復雜性與多麵性。這種對史實的尊重,為整本書奠定瞭堅實可靠的基調,讓讀者在欣賞故事性的同時,也獲得瞭知識的準確性,這對於一本傳記作品來說,無疑是最核心的價值所在。它像一位可靠的嚮導,引領我在曆史的長河中,清晰而有條理地認識這位重要人物的貢獻與局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