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分类:婚姻家庭 / 心理学
系列名:西雅图爱情实验室的心理学报告
书名:幸福的婚姻(The Seven Principles for Making Marriage Work: A Practical Guide from the Country's Foremost Relationship Expert)
作者:[美] 约翰?戈特曼(John Gottman) 娜恩?西尔弗(Nan Silver) 著 刘小敏 译
定价:49.90元 开本:16K 页数:248
出版时间:2014年2月 责编:徐娇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图书品牌:湛庐文化
[目录]
01西雅图的爱情实验室
在我们的爱情实验室里,只要观察一对夫妻5分钟的交流,我就能作出离婚率预测!在3个独立研究中,我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1%。
02如何预知婚姻的未来
当一段婚姻到了夫妻双方改写他们历史的份上,当他们的精神与肉体无法沟通,并且无法补救当前存在的问题时,这桩婚姻几乎注定要破裂。
03法则1完善你的爱情地图
爱他,就要了解他
从彼此了解中不仅能产生爱情,还能产生平安渡过婚姻风暴的力量。彼此拥有详细的爱情地图的夫妻,能更好地处理应激事件与冲突。
04法则2培养你的喜爱和赞美
“我欣赏,我坚持”
对维持一桩有价值的、长久的感情生活而言,喜爱和赞美是两个feichang重要的因素。当夫妻双方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时,他们的夫妻关系也就走到了尽头。
05法则3彼此靠近而非远离
你们的关系够紧密吗?
多向对方靠近的*一步是意识到平淡时刻的重要性。对许多夫妻来说,只要认识到不该把日常的相互交流视作理所当然,他们的婚姻就会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
06法则4让配偶影响你
“亲爱的,你说了算!”
与那些丈夫不反对妻子对自己施加影响的婚姻相比,丈夫不愿同妻子分享权力的婚姻早晚会终结,不幸福的可能性是前者的4倍。
07两种婚姻冲突121
陷入僵局型VS可以解决型
与yong性的、陷入僵局的问题相比,可以解决的问题似乎不那么棘手,给人精神上的痛苦也不那么强烈,让人不那么紧张。
08法则5解决可解决的问题
以温和开场,用妥协收场
很多拥有令人艳羡的、充满爱意的婚姻的夫妻,他们在争论的时候并没有按照专家提出的方法进行交流,但是,他们仍然能够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
09可解决的问题
金钱、孩子与性
婚姻需要理解,让身处其中的夫妻双方感到安全和可靠。当人们没能解决这些问题时,婚姻不像是生活中一场暴风雨的避风港,而更像是置身在另一场暴风雨中。
10法则6化解僵局
学会和问题一起生活
化解僵局的目的不是让你去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让你摆脱僵局,展开对话。当你能够在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谈论这个冲突时,你就能学会和这个问题一起生活。
11法则7创造共同意义
彼此尊重梦想
任何婚姻都有一个重要目标,即营造一种氛围,鼓励每一个人坦诚地谈论自己的信念。说得越坦诚,越尊重对方,你们各自的意义感就越有可能混合在一起。
结语 现在怎么办
任何一个与你结婚的人都肯定会缺失某些可取的品质。问题在于,我们往往会关注配偶所没有的东西,忽视他们已有的美好品质,因为我们把这些好品质当成了理所当然。
译者后记
翻开这本书,我本以为会是一堆枯燥的心理学术语和研究数据堆砌成的报告,毕竟作者的名头摆在那里,学术性总归是有的。没想到,作者的叙事方式极其接地气,他仿佛坐在你对面,用一种带着洞察力的、略微幽默的口吻跟你聊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化解冲突”那几章的处理。他没有提倡“不吵架”,而是非常务实地指出,冲突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如何吵”以及“吵完后如何修复”。这比那些教人一味忍让或者逃避问题的书要高明得多。我特别欣赏他强调的“倾听的艺术”,那种要求我们放下自我辩护的姿态,真正进入对方的体验世界的练习,读起来虽然有点挑战性,但一旦尝试,效果立竿见影。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巧妙,从基础的相互理解,到深入的共同愿景构建,层层递进,不会让人有“一口吃不成胖子”的挫败感。它提供的是一套渐进式的训练计划,而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完美蓝图。对于长期处于稳定期、开始感到关系进入“平台期”的情侣或夫妻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效的“关系复苏剂”。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抱着怀疑的态度来看待这本书的,因为市面上关于“两性关系”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大多是东拼西凑、观点肤浅。但是,这本书的实证基础和严谨性,是其他很多读物无法比拟的。作者似乎把他几十年的实验室观察成果,提炼成了清晰可见的行为指南。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本“心灵鸡汤”,而是在阅读一本关于“人类亲密行为的工程学手册”。它教会了我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关系中的积极互动与消极互动的比例至关重要。这个“五比一”的黄金法则,听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需要极大的专注和意愿。它让我开始有意识地去记录和计算自己一天中对伴侣表达欣赏、认同的次数,以及抱怨、批评的次数。这种量化的方式,虽然听起来有点冰冷,但却是打破我们主观感受偏差的有效手段。它强迫你跳出“我觉得关系不好”的模糊情绪,去看清“我的行为正在如何具体地影响我们的关系”这个事实。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把那些虚无缥缈的“爱与感觉”,转化成了可观察、可操作的“行动步骤”。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带给我的改变,那就是“主动性”。在此之前,我总觉得婚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方的表现,我扮演的角色是被动地等待、接收或反应。这本书彻底粉碎了这种“受害者”心态。它让我意识到,无论伴侣处于何种状态,我都有能力通过调整自己的“输入”,来改善整个系统的输出。书里提到的“修复尝试”的概念,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过去总是把道歉当作一种“失败后的补救”,而这本书告诉我,高质量的修复尝试本身,就是关系中最强大的粘合剂。它教导我们如何在冲突的火药味中,准确地抛出一个“润滑剂”——一句适时的幽默、一个肯定的眼神,甚至一个笨拙但真诚的请求。这种从“应对危机”到“积极干预”的心态转变,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它不是教你如何避免风暴,而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高超的、能驾驭风暴的水手,这才是长期关系中真正稀缺的技能。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在保持专业深度的同时,展现出一种罕见的温暖和同理心。它不像有些专家那样高高在上地指点江山,而是充满了对人类在亲密关系中挣扎和脆弱的深刻理解。我个人特别感触的是关于“共享意义构建”的那部分内容。我们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处理眼前的家务分配、财务压力这些“具体问题”上,却忘记了,真正让一对伴侣坚守在一起的,是他们共同编织的“世界观”和“生命叙事”。这本书引导我重新审视我和伴侣对未来的期许、对家庭的定义,以及我们共同珍视的那些“小小的仪式”。它提醒我,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独立世界的深度融合,而这个融合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文化交流”。当我开始思考我们共同的“意义地图”时,那些曾经让我焦头烂额的小摩擦,突然变得微不足道了。这是一种从宏观层面提升关系质量的方法,非常高明。它让我意识到,幸福的婚姻不是“找到”的,而是“一起建造”起来的,而且是需要不断进行内部装修和社区规划的。
评分这本关于人际关系的书,简直像是一剂及时的清醒剂,把我从那些所谓的“成功学”和甜腻的爱情小说里猛地拉了出来。我一直以为亲密关系无非就是找到对的人,然后“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没有给我什么空洞的保证,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医生,拿着冰冷的工具箱,仔细剖析了“幸福”背后的那些微妙的、常常被我们忽略的日常互动。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四骑士”的描述,那种精准的捕捉能力,让我忍不住对照着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的相处模式,冷汗直冒。原来那些看似无伤大雅的抱怨,日积月累,真的能像慢性毒药一样腐蚀掉最坚固的情感连接。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是在贩卖“爱”,而是在教授一套实用的“维护系统”。它让我明白,维护一段长久的关系,需要的不是突如其来的激情,而是无数次微小而持续的、正向的“情感银行”存款。读完之后,我对那些日常争吵的态度都变了,不再是急于证明谁对谁错,而是开始关注争吵背后的“需求信号”。这感觉就像突然学会了一门新的语言,能听懂伴侣那些不经意间的“潜台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