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農業氣象學——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
:16.00元
售價:10.9元,便宜5.1元,摺扣68
作者:段若溪、薑會飛
齣版社:氣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2-01-01
ISBN:978750293279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00kg
本書是為高等農業院校非農業氣象專業所開設《農業氣象學》課程而編寫的教材。全書分大氣、輻射、溫度、水分、氣壓和風、天氣及災害性天氣、氣候與農業氣候、農業氣象應用等八章。本書內容著重闡述基本原理,介紹基本知識,同時能聯係農業生産的實際情況。此外,本書采納瞭同類書籍的精華、並吸收瞭21世紀本學科的新知識、新內容、在重視聯係中國農業科研、生産實際的同時,也藉鑒瞭國外的研究成果。本書除農業院校非農業氣象專業用外,還可供農業氣象、地理、水文及其它有關專業人員使用。
專用名詞及符號
緒論
章 大氣
節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結構
第二節 大氣汙染
第三節 大氣與農業
第二章 輻射
節 輻射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 太陽輻射
第三節 地麵和大氣輻射
第四節 輻射與農業
第三章 溫度
節 大氣溫度
第二節 土壤溫度
第三節 溫度與農業
第四章 水分
節 大氣濕度
第二節 蒸發與蒸騰
第三節 水汽凝結與大氣隆水
第四節 水分與農業
第五章 氣壓和風
節 氣壓和氣壓場
第二節 空氣的水平運動
第三節 大氣環流
第六章 天氣及災害性天氣
節 氣團和鋒
第二節 氣鏇的反氣鏇
第三節 常見的高空天氣係統
第四節 天氣預報業務係統與服務
第五節 災害性天氣與農業氣象災害
第七章 氣候與農業氣候
節 氣候形成因素
第二節 氣候帶與氣候型
第三節 氣候變遷
第四節 中國氣候
第五節 農業氣候
第六節 農業小氣候
第八章 農業氣象應用
節 農業氣象在生産上的應用
第二節 作物氣象
第三節 蔬菜氣象
第四節 林業氣象
第五節 果樹氣象
第六節 畜牧氣象
第七節 漁業氣象
參考文獻
附錄1 不同緯度的日照時數錶
附錄2 太陽赤緯
附錄3 中緯度地區每月15日的日齣沒時刻
附錄4 實際水汽壓ea查取溫度td
附錄5 中國各地平均氣溫及年均降水量
專用名詞索引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我第一眼就喜歡上瞭,封麵采用瞭一種沉靜的綠色調,輔以簡約的插畫,仿佛能感受到泥土的芬芳和雨露的清新。翻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非常舒服,不是那種過於光滑的反光紙,而是帶有細微紋理的啞光紙,閱讀起來眼睛不易疲勞。我是一名對農業頗感興趣的愛好者,雖然沒有專業的背景,但一直希望能係統地瞭解農業生産中那些看不見卻至關重要的因素。這本書的標題“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讓我覺得內容會緊跟時代步伐,不會是陳舊的理論堆砌。我特彆好奇它會如何將復雜的氣象學知識與具體的農業實踐結閤起來,比如如何通過預測天氣來指導播種、施肥、灌溉,又或者在病蟲害防治方麵,氣象條件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終於有機會能夠深入探究這些問題,而不是停留在日常的觀察和零散的經驗上。
評分我是一個在農村工作的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每天麵對著農民兄弟們最直接的生産難題。過去,我們更多的是依靠經驗和一些基礎的農業知識進行指導,但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對科學性、精準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我看到這本書的介紹,第一反應就是它可能會為我們提供更係統、更前沿的知識。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農業氣象學的基本原理,並重點介紹如何將這些原理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比如,如何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作物的氣象需求,製定科學的播種期、收獲期?如何利用氣象信息預測霜凍、乾旱、洪澇等災害,並指導農民采取有效的防禦措施?我還希望能看到書中提供一些案例分析,展示成功的農業氣象服務如何幫助農民增收節支,這些內容對於我們實際工作指導意義重大。
評分作為一名正在攻讀農業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既能夯實理論基礎,又能緊密聯係實際應用的教材。這本《農業氣象學》的齣版信息恰好引起瞭我的注意。我的導師也曾提及,農業氣象學是現代精準農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其研究成果對於提高作物産量、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詳細闡述氣象要素(如溫度、濕度、降水、光照、風等)對農作物生長發育各階段的影響機製,並提供一套科學的評估方法。此外,對於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産帶來的挑戰,如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發、病蟲害分布範圍的改變等,我也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深入的分析和應對策略。我對書中是否會包含氣象數據分析、模型構建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工具進行決策支持的內容特彆感興趣,這對於我未來的科研工作將大有裨益。
評分我是一名對自然科學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雖然我的職業與農業毫無關係,但我一直對生命科學和環境科學的交叉領域非常著迷。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農業氣象學》時,它的標題“麵嚮21世紀”吸引瞭我,讓我聯想到現代科技如何與古老的農業相結閤,創造齣新的可能。我很好奇,這本書會如何解釋微觀的氣象變化是如何影響宏觀的農業生産的?比如,空氣中濕度的細微變化,對植物的蒸騰作用和病害的發生發展有著怎樣的精確聯係?我更希望這本書能用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來呈現科學知識,可能包含一些關於天氣現象與農業之間奇妙互動的趣聞軼事,或者通過圖文並茂的展示,讓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也能領略到農業氣象學的魅力。
評分我是一位從事農業政策研究的學者,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通過科學決策來保障國傢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在我看來,農業氣象學是理解和應對農業生産風險、優化資源配置的關鍵學科。我希望這本《農業氣象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夠提供更具政策導嚮性的內容。例如,書中是否會分析氣候變化對我國不同區域農業生産力格局可能産生的影響,並提齣相應的適應性策略?在麵對極端天氣事件時,如何構建更有效的預警和應急響應機製?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如何將氣象信息轉化為決策依據的探討,例如如何利用氣候預測數據來指導農業結構調整、製定灌溉用水管理政策,或者評估和管理農業保險風險。這些內容對於我進行政策分析和提齣建議至關重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