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上海沉没
定价:32.80元
售价:22.3元,便宜10.5元,折扣67
作者:苏言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2140619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地球危机报告丛书-同系列2011新版图书推荐一:《上海沉没》地球危机报告丛书-同系列2011新版图书推荐二:《不只上海沉没》地球危机报告丛书-同系列2011新版图书推荐三:《美国倒计时》假如气候持续上升,上海将沉没。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5000名科学家,联合向哥本哈根会议提交报告,报告严肃指称,如果人类无法制止气候持续上升,海平面将因冰川融化而可怕升高。而一旦如此,除上海外,东京、纽约、伦敦、威尼斯、悉尼、台北……包括天津和广州,深圳,都将被海水淹没。这绝非危言耸听,本书目的是要告诉读者:保卫地球的时间,其实已到。
内容提要
“上海们”可能面临着的文明之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南极与格陵兰岛冰雪融化后。上海将被淹没。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依照目前海平面上升趋势。到2050年,上海需要迁移的人口可能要到100万人。属高度脆弱地区;此外长江三角洲沉没指数高。河口城市上海首当其冲。
世界自然基金会:巨型城市成上海难以承受之重,沉降损失超过2900多亿元。
联合国:上海为未来全球六大缺水城市之一。
令人悲伤的消息不仅于此。上海前100年温度升高1℃,已引发了世界关注,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已在上海实施“多种灾早期预警系统”;2010年上海即将启用的预备水源地已受到咸潮威胁……
面临类似问题的,远远不只上海。
我们的先辈们出生入死,在战争中抢救和平,耗尽生命!
我们这一辈在奋力发展经济,创造人类价值,竭尽全力!
我们的下一辈,会不会不断地要为拯救地球而燃烧自己的一生呢?
本书编撰团队受使命驱使,长时间专门研究地球存在的问题,编撰目的是要告诉读者地球真相。希望生存在地球的人类能听听地球的声音。
本书只为献给关心未来的人们!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上海沉没》这个书名,在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更多的是一种对现实的隐喻和对未来的警示。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科幻设定,我觉得更像是在敲响警钟。上海,这座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化大都市,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和希望,它象征着经济的腾飞、文化的交流和时代的进步。如果这座城市真的“沉没”了,那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消失,更是象征意义上的巨大打击。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系列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沉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还是人类活动带来的生态灾难?如果是后者,那这本书无疑是在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拷问我们当下的发展模式和对环境的态度。书中是否会展现普通人在面对无法逃避的命运时,所表现出的绝望、无助,以及那份不屈的生命力?我期待看到那些鲜活的个体,在灾难面前,他们如何维系亲情、友情,如何在绝望中寻找一丝希望,或者如何在混乱中展现人性的光辉。这本书,也许不仅仅是关于一座城市的毁灭,更是关于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智慧和道德选择的深刻探讨。
评分当我看到《上海沉没》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它背后可能蕴含着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我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的画面,想象着那些标志性的建筑,比如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在滔天巨浪中摇摇欲坠,最终被淹没的场景。我会设想,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描绘这种末日般的景象的,是那种细致入微、让人身临其境的描写,还是那种宏大叙事、气势磅礴的描绘?我很好奇,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这座城市的肌理是如何被改变的,那些曾经熙熙攘攘的街道、繁华的商场、宁静的里弄,在水的侵蚀下会变成什么样子?是变成一片废墟,还是会孕育出新的、与众不同的景观?我也会思考,在这种灾难面前,人物的情感是如何被放大和扭曲的。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普通的情感,比如爱、恨、恐惧、希望,是否会在生死的考验下变得更加纯粹,或者更加残酷?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一些能够触动人心的瞬间,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也能感受到那股绝望和求生的力量。
评分《上海沉没》这个书名,带给我一种莫名的宿命感和历史的厚重感。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就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印记。它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也孕育了无数的传奇故事。如果这样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城市,最终走向“沉没”,这本身就充满了悲剧色彩。我猜想,书中可能不仅仅是在描绘一场单纯的灾难,更可能是在借此探讨城市的兴衰、文明的传承,甚至是历史的循环。或许,作者会通过“沉没”来反思现代文明的脆弱性,或者是在暗示,无论多么辉煌的城市,在自然伟力面前,都可能不堪一击。我期待书中能有对上海深厚文化底蕴的展现,例如那些在沉没中可能被遗忘的传统,或者是在绝境中依然有人在守护的文化火种。我也好奇,在面对如此巨大的危机时,人们会如何回望过去,如何纪念那些曾经的辉煌,又会如何重新审视自己与这座城市的联系。这不仅仅是一场物理上的灾难,更可能是一场精神上的洗礼。
评分当我看到《上海沉没》这个名字时,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一个充满戏剧张力的故事框架。上海,这座东方巴黎,现代化的象征,如果它真的被淹没,那将是多么震撼人心的事件!我忍不住去想象,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背后,会牵扯出怎样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是会有一群各怀绝技的英雄,挺身而出,试图挽救城市于水火之中?还是会有人在危机中暴露本性,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我希望书中能塑造出一些有血有肉的角色,他们的命运与城市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的选择将决定着自己以及他人的生死。也许会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在绝望中绽放,也许会有背叛与阴谋在混乱中滋生。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作者能够通过这场“沉没”,来探讨人类在面对极端困境时的生存法则,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人性中的善良与邪恶、智慧与愚蠢的鲜明对比。这本书,光是名字,就足以让我产生无数的联想,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将如何把这些想象化为文字,呈现在我的面前。
评分当我在书店的显眼位置看到《上海沉没》时,内心就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那四个字,既带着令人不安的末世预言,又勾勒出这座我既熟悉又热爱的城市在想象中的悲壮轮廓。我立刻被它吸引,尽管我还没翻开书页,单单是这个名字,就已经在我脑海中编织出无数个场景。我想象着黄浦江的水位不断攀升,陆家嘴的高楼大厦在波涛中摇摇欲坠,外滩的万国建筑群被淹没在浑浊的江水中,曾经的繁华景象被无情的自然力量吞噬。我猜测书中一定描绘了在这样的绝境下,普通人的挣扎与求生,那些为了一线生机而拼尽全力的身影,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勇气,以及他们之间可能产生的深厚情谊或残酷背叛。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处理这场巨大的灾难,是侧重于科学的逻辑推演,还是更侧重于人性的展现?是会描绘一场宏大的史诗,还是聚焦于几个个体的命运?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在那极致的压力下,人性会绽放出怎样的光辉,又会暴露怎样的阴暗。这个书名本身,就具备了足够强大的吸引力,它像一个潘多拉的魔盒,让我渴望去探索其中隐藏的一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