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曲选 音乐 书籍 |
| 作者: | 周强 |
| 定价: | 98.0 |
| 出版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01-01 |
| ISBN: | 9787103054291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大16开 |
| 内容简介 | |
| 《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曲选(套装共2册)/中国音乐学院科研与教学系列丛书》收入中国民族男高音代表性曲目50,五线谱与简谱对照,并附演唱示范。 《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曲选(套装共2册)/中国音乐学院科研与教学系列丛书》这50作品根据内容,分为古曲、民歌、原创歌曲、歌剧选段,基本将近几十年来男高音的教学与演唱曲目一网打尽,还收入了一小部分近年来新创作的、在业界有影响力的新作品,每作品附有教学演唱提示与演唱示范,常实用。 《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曲选(套装共2册)/中国音乐学院科研与教学系列丛书》内容全面,可以作为艺术高校声乐专业的选用教材。 |
| 目录 | |
| ??古风古韵 1.虞美人 2.关山月 3.板桥道情 4.阳关三叠 5.秀才过沟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民歌新唱 7.下四川 8.溜溜山歌 9.上去高山望平川 .好久没到这方来 11.情姐下河洗衣裳 12.棒棒捶在岩头上 13.喊一声我的三峡 14.父亲的原母亲的河 15.美丽的康定溜溜的城 原创精品 16.乡愁 17.鹰 18.咏竹 19.海恋 20.拾彩贝 21.三江口 22.三峡情 23.两地曲 24.望乡词 25.风雨桥 26.赶海噻 27.怀念曲 28.有多远 29.思恋黄河 30.云月依依 31.江山红叶 32.老爸老妈 33.祝福三峡 34.天下大足 35.敦煌故事 36.神奇的大足 37.当兵图个啥 38.说好的幸福 39.再把春秋约 40.美丽的阿依河 41.晨雾中牛铃在响 42.每当我回到故乡 43.梦里全是桂花香 44.山歌唱出好兆头 歌剧选段 45.话别选自清唱剧《河梁话别》 46.再别康桥选自歌剧《再别康桥》 47.十里风雪选自歌剧《白毛女》 48.桃花源·牧歌选自歌剧《桃花源》 49.不能尽孝愧对娘选自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 50.把窦娥的翻过来选自歌剧《窦娥冤》 教学演唱分析 |
这本《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曲选》简直是为所有热爱中国声乐艺术的人量身定做的宝典!我拿到手后,立刻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和展示我国优秀男高音作品的权威选集,这本书完美地满足了我的期待。 首先,它的选曲范围之广令人惊叹。从气势磅礴的民族歌剧选段,到细腻婉转的民歌改编,再到充满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作品,几乎涵盖了近现代中国男高音艺术的各个重要领域。每一首曲子都经过了精心的挑选和编排,不仅注重艺术价值,更兼顾了演唱的实用性和普及性。对于指导老师来说,这是一份极佳的教学参考资料;对于学生而言,它则是一座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一些相对冷门但极具地方特色的曲目的收录,这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领略到中华大地声乐艺术的多元与丰饶。 翻开乐谱,那清晰的五线谱和工整的歌词排版,让人赏心悦目,完全没有一般选集那种杂乱无章的感觉,可见编辑团队的用心良苦。
评分说实话,当我翻阅这本书时,有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我们总是在谈论意大利美声、德奥艺术歌曲的经典地位,但这本书有力地证明了,我们自己的民族声乐宝库同样光芒万丈,足以与世界任何顶尖的声乐作品比肩。这些旋律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和人民情感。试想,当一个男高音用最饱满、最纯净的声音唱出这些作品时,那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我尤其喜欢其中几首描写大好河山的歌曲,它们不仅仅是音符的堆砌,更像是用声音绘制的一幅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这本书不仅是音乐教材,更是一本生动的“听觉的中国历史书”,它让我在每一次练习中,都与我们民族的魂魄进行着深刻的对话。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绝对是收藏级别的水准。市面上很多音乐书籍,要么纸张太薄,时间一长容易泛黄,要么印刷太粗糙,高音部分容易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然而,《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曲选》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的考究。纸张厚实且具有良好的反光度,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刺眼疲劳。更重要的是,乐谱的清晰度极高,即便是复杂的装饰音和快速的音型变化,也能一目了然。我注意到,许多曲目的原作者或著名演唱家的名字都被清晰地标注在旁,这种对“出处”的尊重和溯源,体现了出版者对学术严谨性的追求。对于我们这些对历史脉络有要求的爱好者来说,这种细节上的处理简直是加分项。我甚至愿意将它摆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而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
评分从一个更偏向于收藏和研究的角度来看,这套选集的信息量之丰富,绝对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特别关注了前言和导读部分,作者对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流派演变以及不同演唱风格的梳理,显得非常到位和专业。他们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收录”,而是做了深层次的文献整理工作。比如,对于某一首创作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作品,文中会附带解释当时的社会思潮如何影响了它的旋律走向和情感基调,这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人士来说,价值无可估量。很多我以为已经失传的或流传版本不一的曲目,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权威的呈现。可以说,这套书已经超越了“曲谱集”的范畴,迈入“音乐文献资料”的行列。它的出现,无疑填补了国内男高音声乐作品系统性整理的一大空白,值得所有声乐专业机构和资深爱好者珍藏。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价值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实用性”和“学术性”之间找到的绝佳平衡点。很多音乐选集要么过于学院派,曲目晦涩难懂,不适合舞台演出;要么过于通俗化,缺乏深度和技术含量。这本书却巧妙地避开了这些陷阱。它收录的作品既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能够经受住专业声乐比赛的检验,同时,针对每首作品的演唱提示和难点分析也做到了恰到好处——不多不少,留给演唱者足够的再创作空间。例如,对于一些需要运用民族气息和共鸣的歌曲,编者特意用小字标注了处理建议,这对于正在摸索民族美声融合的演唱者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我试唱了几段,发现它们在音域跨度和情感表达上都有极高的挑战性,真正能把这些作品唱透,绝对是男高音功力深厚的标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