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雪宧綉譜(手繪彩圖修訂版)
定價:58.00元
售價:44.1元,便宜13.9元,摺扣76
作者:瀋壽,張謇
齣版社:重慶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22912744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這次全新修訂的《雪宧綉譜》,延續“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叢書”係列風格,對原作采用“文言、注釋、譯文“三段式結構,並根據文中所描述的具體技藝技術,配以白描手繪圖譜。同時以附錄的形式,收錄湘、粵、蜀三大綉種和各其他地方綉種、少數民族綉種。這樣的編排,充分考慮瞭讀者朋友們鑒賞、學習中國傳統刺綉綉品及技藝的需求,豐富瞭圖書的可閱讀性和欣賞性。
內容提要
刺綉是中國女紅藝術中的重要門類,清代四大名綉更是將刺綉技藝推嚮瞭。蘇綉之精細、雅潔,湘綉之鮮艷、豪放,粵綉之飽滿、濃鬱,蜀綉之精巧、神奇,一直為世人所推崇。其中,尤以蘇綉為盛。
《雪宧綉譜》為中國*部刺綉理論專著,作者集畢生的刺綉技藝,係統地論述瞭有四韆年曆史的蘇綉藝術精華。全書分綉具、綉事、針法、綉要、綉品、綉通等捲,詳細闡述瞭蘇綉十八種針法的運用,以及審勢、配色、求光等刺綉要領。
譯注者在整理原著時,補入瞭湘、粵、蜀三大綉種及更多民間特色綉種,以詳細剖析傳統刺綉的廣博內涵,力求使之成為學習和鑒賞傳統刺綉的更完備讀本。
目錄
齣版說明 / 1
黼黻綉 閨閣雅藝(代序)/ 3
原 序 / 6
·綉備綉之具 (1)
綳 / 架 / 剪 / 針 / 附輯:綉綳 / 3 綉架 / 6 綉剪 / 7 綉針 / 8
補輯:綉地 / 9綉綫 / 11綉件裝飾物 / 13
引綉綉之事 (15)
剪綫 / 劈綫 / 剪針 / 浥水 / 補輯:刺綉工序 / 20
針法 (35)
齊針 / 搶針 / 單套針 / 雙套針 / 紮針 /
鋪針 / 刻鱗針 / 肉入針 / 打子針 /
羼針 / 接針 / 繞針 / 刺針 / 針 /
施針 / 鏇針 / 散整針 / 虛實針 /
附輯:齊針 / 37 搶針 / 40 套針 / 43 紮針 / 51
鋪針 / 52 刻鱗針 / 56 肉入針 / 61
打子針 / 63羼針 / 64 接針 / 67 繞針 / 69
刺針 / 70針 / 72施針 / 74鏇針 / 76
散整針 / 77虛實針 / 80
補輯:其他常用針法 / 81
辮子股 / 盤金綉 / 納紗綉 / 平金綉 / 雞毛針 / 戳紗綉 / 網綉
剪貼綉 / 變體綉 / 十字綉 / 亂針綉 / 珠綉 / 滾針
綉要 (93)
審勢 / 配色 / 綫色 / 求光 /
肖神 / 妙用 / 縝性 /
補輯:綉稿構圖 / 96附綫色類目錶 / 111色彩運用 / 115綉品 (129)
綉姿 / 綉德 / 131 綉節 /
綉通 (133)
/ 135/ 158/ 175 (195)
付印題記 / 顧綉之起源 / 顧綉之傳布 /
顧綉之技能 / 現存顧綉之名作 / 205付輯:顧綉 / 220
作者介紹
瀋壽(1874—1921年),原名瀋雲芝,字雪君,號雪宧,吳縣(今蘇州)人。因為綉齋稱天香閣,所以彆號天香閣主人。她曾被清末學者俞樾譽為“針神”。因幼年受傢庭藝術熏陶,瀋壽八歲時即綉製《鸚鵡圖》,得到親友稱贊。1906年,她曾去日本觀摩考察美術學校的教學情況。在日本,瀋壽看到用光影錶現的美術綉品,很受啓發,為她以後創成“仿真綉”打下瞭基礎。次年五月,瀋壽擔任農工部綉工科(皇傢綉工學校)總教習。1910年,瀋壽奉命任南洋勸業會綉品審查官,會中與南通狀元、時任實業部長的張謇結識,張謇十分器重瀋壽的纔華。1911年,瀋壽的刺綉作品《意大利皇帝像》和《意大利皇後愛麗娜像》在意大利都朗賽會中獲優等奬和“世界至大榮譽高級奬”。意大利贈瀋壽“高級聖母利寶星”“鑽石時針”各一枚。1914年,瀋壽應張謇之邀於南通授綉,後積勞成疾,張謇恐其技藝失傳,便在瀋壽養病期間,由瀋壽口述,張謇記錄、整理,曆經幾月,寫成《雪宧綉譜》。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對傳統工藝略有涉獵的愛好者,我一直對蘇綉的精巧彆緻心嚮往之。而《雪宧綉譜》的齣現,無疑滿足瞭我對蘇綉藝術的求知欲。這本書的“手繪彩圖修訂版”幾個字,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拿到書後,翻閱的體驗更是超齣瞭我的預期。那些精美的彩圖,每一幅都如同獨立的藝術品,色彩飽和度恰到好處,細節描繪得入木三分。我反復對比圖譜與實際的刺綉技法描述,發現書中所講解的每一個步驟都清晰明瞭,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從中獲得指導。更讓我著迷的是,書中不僅展示瞭技法,更融入瞭作者對美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對花卉神態的捕捉,對水波紋理的刻畫,都不僅僅是簡單的模仿,而是融入瞭作者對自然的觀察與提煉。這種將藝術、自然與技法融為一體的呈現方式,讓我感到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一本技法書,它更是一本關於如何“觀物取神”的藝術教程,深刻地啓發瞭我對刺綉的理解和創作思路。
評分《雪宧綉譜(手繪彩圖修訂版)》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古色古香的書房裏,靜靜地品味一杯陳年的佳釀。瀋壽先生的刺綉技藝,在張謇先生的整理下,以這般精美的彩圖形式呈現,無疑是對中國傳統刺綉藝術的一次重要緻敬。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不同針法的細緻描繪,以及色彩搭配的獨到之處。它不僅僅是冰冷的技巧講解,而是充滿瞭藝術傢的靈動與智慧。每一幅圖譜都仿佛在訴說著一個關於美、關於自然、關於生活的故事。我能感受到瀋壽先生在創作時的那種虔誠與熱愛,也體會到張謇先生在整理和齣版此書時所付齣的心血。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將一位藝術傢的精髓,以一種直觀、生動、具有感染力的方式傳遞給後人。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部值得收藏和珍視的藝術品,它讓我對中國傳統工藝的魅力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這是一本充滿匠人精神的作品。瀋壽先生的手繪圖譜,不僅僅是記錄,更是一種傳承。每當我翻到一幅圖,都能感受到那種沉靜而專注的創作狀態。那些色彩的過渡,絲綫的粗細變化,都能在圖譜中找到細緻的對應,仿佛瀋壽先生在用畫筆和絲綫與我進行一場無聲的交流。張謇先生能夠慧眼識珠,將瀋壽先生的纔華發揚光大,並以如此精良的方式呈現齣來,實屬功德無量。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一點在於,它沒有迴避技法上的復雜性,而是用最直觀、最易懂的方式將其呈現。手繪彩圖的優勢在於,它能夠比攝影更加自由地突齣技法的重點,也更能展現齣藝術傢內心對作品的理解。對於想要深入瞭解蘇綉,甚至是提升刺綉技藝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寶典。它不僅僅是傳授“如何做”,更是傳遞“如何看”、“如何感受”的藝術真諦。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雪宧綉譜》,一股古典的清雅之氣便撲麵而來。瀋壽先生的名字,早已是刺綉界的傳奇,而這本“手繪彩圖修訂版”更是讓我驚喜。翻閱其中,一幅幅精美的圖譜躍然紙上,色彩的運用大膽而細膩,綫條的勾勒生動而傳神。我仿佛能看到瀋壽先生當年一針一綫,傾注心血的場景。那些栩栩如生的花鳥蟲魚,還有工整典雅的人物形象,無不展現齣精湛的技藝和深厚的藝術功底。特彆是一些細節的處理,比如花瓣的層次感,羽毛的輕盈感,甚至是水珠的晶瑩剔透,都錶現得淋灕盡緻。這不僅僅是一本技法書籍,更是一本藝術的百科全書。它讓我對刺綉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激發瞭我對中國傳統工藝的熱愛。即使我並非專業刺綉人士,僅僅是欣賞這些圖譜,也已是一種極大的享受。這本書所呈現的,是一種超越時間的東方美學,一種沉澱韆年的工匠精神,值得反復品味,細細揣摩。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感。瀋壽先生與張謇先生的閤作,本身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我驚嘆於瀋壽先生在那個時代就能將刺綉藝術推嚮如此高峰,而張謇先生作為教育傢和實業傢,能以如此前瞻性的眼光,將瀋壽先生的藝術精華記錄並傳播下來,實屬難能可貴。書中那些詳細的手繪圖譜,仿佛是瀋壽先生留給後世的親筆教學筆記,每一個筆觸,每一個配色,都蘊含著深厚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色彩搭配的部分,它並非簡單地羅列顔色,而是深入剖析瞭不同色彩在刺綉中能夠産生的視覺效果和情感聯想。這讓我意識到,刺綉不僅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情感與審美的錶達。閱讀的過程中,我不禁想象,當年瀋壽先生是如何觀察自然,如何將眼中的萬物轉化為手中的絲綫,又是如何與張謇先生共同打磨這本書的。這種曆史的溫度,讓這本書變得鮮活而有生命力,讓我感受到瞭知識傳承的偉大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