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济南城记
定价:98.00元
售价:66.6元,便宜31.4元,折扣67
作者:雍坚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47417447
字数:
页码:3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2009年某月某日晚,济南干佛山路小城故事饭店。我,朋友姜波,还有一位对建筑颇感兴趣的外地朋友在一起小坐。当时,经八纬一正在拆迁中,姜波所在的山东建筑大学正在对该片区的一处民国建筑进行远程平移,而我所供职的媒体也正在对此进行报道。我们的话题便从济南拆迁说起。
“生活在你们济南真好,不仅能看到历史建筑的外形,还能看到它们的内部结构。”外地朋友非常“羡慕”地对我们说。
外地朋友说得没错。由于加快了“棚户区”的改造进程,济南近年来有成片的老街区被拆迁改造,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的檩、椽、梁、柱、础及墙体填充物在拆除中暴露无遗。
可他的说法却深深地“刺激”了我。
我说:“我们现在暂时是幸运的,可我们的后代却永远没有了这份眼福。将来他们中如果有人喜爱济南的老房子,恐怕只能通过历史图片去揣摩其内部结构了。”
我不是一个喝着泉水长大的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和坊间很多喜爱济南历史建筑的朋友一样,喜爱,似乎没有充足的理由。
如果非要从历史寻找缘由的话,早在民国元年(1912),我的大老爷爷(曾祖父之兄)就来济南创业了,他在萃卖场开办的式燕番菜馆曾经赫赫有名,是国人在济南所创办的家大型西餐馆。20世纪30年代,我的祖父来济南读中学;再后来,我的父亲是在济南读。他们虽然没有在济南定居工作,却让我早早便对济南产生了朦胧的憧憬。
1990年,我如愿以偿来到济南读书。从专科、专升本到研究生,其间虽然短暂工作,对济南的了解也不过限于“三大名胜”、“四大泉群”和“齐烟九点”。2000年6月我应聘到大众报业集团生活日报工作,翌年逐步转向对文化新闻的关注。那一年,正值老城主街泉城路拓宽改造。
先是因为职业的便利,我对隐藏在济南老街旧巷中的深宅大院有了一次次的近距离了解;继而因为这种近距离了解,我对它们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深的热爱;*后因为这种热爱,我对这个城市变迁中所见所闻的很多事情感到隐隐的困惑:
为何要拆掉一条五六百年历史的老街,来建一个并不稀缺的超市?为何要拆掉一个的原汁原味的历史建筑,而“比着葫芦画瓢”再做一个复制品来顶替?为何动辄夸口“济南名士多”,却动辄就把与名人相关的历史建筑去掉?
1992年7月,有“远东地区”*美丽德式建筑之称的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前,它连一个“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头衔都没有。老火车站的拆除至今想起来令很多济南人隐然心痛。2009年5月初,时任国家文物总局局长的单霁翔发表一篇署名文章,关于济南老火车站的拆迁,文中写道:“一时间,‘中国十大野蛮工程’之首、‘这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等各种各样的愤怒与批判接踵而至,令济南人蒙羞。”
老火车站的拆除让济南人引以为耻,可引以为戒了吗?就在单霁翔的文章发表2个月后,一座与济南老火车站同龄的德式建筑又在遗憾中被拆除,它就是位于经二纬一的义利洋行。2012年,老火车站设计师赫尔曼·菲舍尔的孙女造访济南,她所带来的老照片显示,义利洋行原来也是菲舍尔的作品!
七忠祠、九华楼、丁宝桢故居、辛铸九故居、路大荒故居、侨办大楼、准提庵、大丸洋行、中国电影院、宏济堂中号、义兴公旧址……仅新世纪以来,济南消失的历史建筑就已屈指难数。
自序
泉城路,挥之不去的记忆
高都司巷倏然而去
旧军门巷藏着巡抚故宅
县西巷,别时容易见时难
卫巷,远去的明代老街
省府前街,几多变迁
宽厚所街堪称民居博物馆
大明湖畔的石板路、老院落
老东门:高墙后的大户人家
普利街,当年盛产
名人扎堆的南新街上新街
回望顺河街边的老房子
馆驿街,远去的土产杂货街
魏家庄的豪门大院
五里沟的后印象
经一路两侧的历史建筑
经八纬一:南商埠的核心区
旧时官扎营遍地是花园
两个面粉厂生出宝华街
大槐树庄的前世今生
后记
雍坚,济南文史研究和文献收藏学者。《生活日报》“老济南”专刊主创人。著有《追问di一原因》(1999)、《城市特困调查》(2006)、《历下影像》(2015)《清代济南》(2016)、《民国济南》(20115)等图书,近年来参编《济南文化通览》、《济南泉水志》、《济南老商埠》、《印象济南》、《济南近现代书画名家》、《济南非遗传人撷英》、《风雅济南》、《千年玉符河》等多部文史著作。
自序
泉城路,挥之不去的记忆
高都司巷倏然而去
旧军门巷藏着巡抚故宅
县西巷,别时容易见时难
卫巷,远去的明代老街
省府前街,几多变迁
宽厚所街堪称民居博物馆
大明湖畔的石板路、老院落
老东门:高墙后的大户人家
普利街,当年盛产
名人扎堆的南新街上新街
回望顺河街边的老房子
馆驿街,远去的土产杂货街
魏家庄的豪门大院
五里沟的后印象
经一路两侧的历史建筑
经八纬一:南商埠的核心区
旧时官扎营遍地是花园
两个面粉厂生出宝华街
大槐树庄的前世今生
后记
《济南城记》是一部让我爱不释手的杰作。它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济南的地理风貌和历史变迁,更是一种深沉的情感连接。作者通过对城市细节的极致描绘,成功地勾勒出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对泉水景色的描写,那些晶莹剔透的泉水,在作者笔下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济南精神的象征。文中对泉水周边生活场景的刻画,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古朴而宁静的生活氛围。这种对细节的着迷,贯穿了整本书的始终。我能感受到作者对济南这座城市深深的热爱,这份热爱体现在他严谨的考证,体现在他生动的叙述,更体现在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温情。读这本书,就像是走进了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他一同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一同品味它的过往与现在。它让我意识到,一座城市之所以有魅力,不仅在于其宏伟的建筑和辉煌的历史,更在于其中流淌的人情味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评分这本书真的是太惊艳了!《济南城记》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把一座沉睡了几百年的古城,用灵动而充满智慧的文字唤醒了。我一直对济南这座城市充满好奇,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纱。直到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这座城市有着如此丰富而细腻的故事。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不仅仅记录了宏大的历史事件,更关注了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市井生活,那些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我读到书中关于老济南过年习俗的描述,就仿佛亲身经历了那热闹非凡的场景,看到了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年味。书中对那些消失的老字号的追忆,更是让人唏嘘不已,它们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也代表着一种逝去的辉煌。更让我赞叹的是,作者能够将如此多的史料和民间传说融会贯通,形成一篇篇引人入胜的叙事,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费力,反而让人越读越想读下去。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济南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城市记忆的缩影。
评分初读《济南城记》,我便被其独特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作者并未采用流水账式的编年体,而是以一种跳跃而富有逻辑的方式,将济南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他善于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入手,却能层层剥茧,引申出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比如,书中提到一处不起眼的古井,在作者的笔下,它便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节点,通过对这口古井的追溯,我们得以窥见明清时期济南城的商业繁荣,以及文人墨客在此地的雅集。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不仅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更激发了我的求知欲,让我愿意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探索这座城市的隐藏魅力。书中的语言也极具画面感,文字仿佛拥有魔力,能够将读者瞬间拉入特定的时空场景。我仿佛能看到老商埠的熙攘人群,听到码头上船工的号子声,甚至能感受到冬日济南凛冽的寒风。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济南城记》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奇幻旅行。
评分《济南城记》带给我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阅读体验。它不像一般的历史读物那样枯燥,也不似散文集那般随性。作者在其中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既有史料的严谨考证,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的刻画,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的普通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奋斗与挣扎,都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鲜活而真实。我仿佛能看到那些身着长衫的读书人,在茶馆里高谈阔论,也能感受到那些辛勤劳作的底层人民,为了生计奔波的身影。这种对“人”的关注,让济南这座城市不仅仅是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充满了生命力的有机体。书中还穿插了许多有趣的轶事和传说,这些故事为冰冷的历史增添了温暖的人情味,也让我对济南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与这座城市共同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岁月,那些曾经模糊的历史画面,如今都变得清晰而深刻。
评分拿到《济南城记》这本书,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座承载着厚重故事的泉城。读这本书,就像与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促膝长谈,他缓缓道来这座城市从古至今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辉煌的岁月,那些跌宕起伏的变迁,那些鲜活的人物,都在他口中栩栩如生。我尤其被书中描绘的那些老街巷所吸引,仿佛能听到石板路上马蹄声的回响,闻到老字号铺子里飘出的诱人香气。那些名字里带着故事的老建筑,在作者的笔下不再是冰冷的砖瓦,而是拥有灵魂的生命体,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济南人的喜怒哀乐。书中那些关于泉水的故事更是令人着迷,七十二泉的传说,泉水的清澈与灵动,仿佛就在眼前,让人忍不住想去亲身感受那份沁人心脾的甘甜。作者对细节的把握极为到位,无论是对市井生活的描绘,还是对历史事件的梳理,都显得严谨而生动,让人在阅读中不断获得新的认知和感悟。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座城市的记录,更是一曲关于时间、记忆和人情世故的赞歌,它让我对济南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热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