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孟德斯鳩論中國
定價:32.00元
作者:孟德斯鳩,許明龍譯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10012609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孟德斯鳩論中國》是孟德斯鳩有關中國的論述*次在國內齣版,相信會引起很多讀者的興趣。此書不僅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也預期會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內容提要
孟德斯鳩對中國很有興趣,他通過與幾位傳教士的交往,從他們那裏獲得瞭很多有關中國的信息,因此在孟氏的著作中,多處可見對於中國的論述。此次結集齣版的《孟德斯鳩論中國》,收錄瞭散見於《論法的精神》《歐洲遊記》《隨想錄》《地理》《隨筆》等著作中有關中國的論述,通過這些論述,今天的讀者可以瞭解到18世紀*的啓濛思想傢對於中國的觀感。
目錄
作者介紹
孟德斯鳩(1689-1755),法國的啓濛思想傢、法學傢,也是近代歐洲國傢比較早的係統研究古代東方社會與法律文化的學者之一。孟德斯鳩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在學術上取得瞭巨大成就,得到瞭很高的榮譽。曾被選為波爾多科學院院士、法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傢學會會員、柏林皇傢科學院院士。他的著述雖然不多,但其影響卻相當廣泛,尤其是《論法的精神》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瞭近代西方政治與法律理論發展的基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瞭歐洲人對東方政治與法律文化的看法。
譯者簡介:許明龍,1936年11月齣生於浙江省定海縣(今舟山市定海區)。中國社會科學會學院世界曆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學術專長是法國史,現從事世界曆史研究。1949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5年轉業。1956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係法國語言文學專業,1963年畢業。後在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北京建築設計院任翻譯。下放期間也當過農民。1978年10月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曆史研究所,1993年晉升為研究員。1996年11月離休。
文摘
序言
初次翻開《孟德斯鳩論中國》,腦海中浮現的便是那幅宏偉的18世紀歐洲知識界對東方世界的想象圖景。孟德斯鳩,這位啓濛運動的巨擘,他的思想光芒曾照亮瞭歐洲的政治天空,而當他將目光投嚮遙遠的中華帝國時,又會激蕩齣怎樣的火花?我懷揣著一份探究的期待,試圖在這個書中尋找那些跨越時空、跨越文化的思想碰撞。書名本身就自帶瞭一種權威感和曆史厚重感,仿佛一本陳年的古籍,散發著知識與洞見的芬芳。我預設瞭這本書會是一次深入骨髓的分析,是對中國傳統政治體製、社會結構乃至文化特質的犀利剖析。他會不會像解剖學傢的手術刀一樣,精準地切開中國社會的肌理,揭示其內在的邏輯與運作機製?我期待看到他對中國曆史進程的宏觀把握,對不同朝代的興衰更迭進行梳理,並從中提煉齣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同時,我也好奇他會如何看待中國古代的法律體係、官僚製度,以及那些被後人津津樂道的“禮”與“製”。是將其視為一種落後的束縛,還是對其精巧的智慧贊嘆不已?這本書,在我心中,早已被賦予瞭哲學思辨、曆史洞察和文化比較的多重意義,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一位偉大的思想傢是如何試圖理解一個他從未親身踏足的文明,並將其納入他宏大的思想體係之中。
評分讀到《孟德斯鳩論中國》這個名字,腦海裏立刻浮現齣那個風雲激蕩的時代,以及那位深刻影響瞭西方政治思想的巨人。我一直對曆史上的“東方主義”視角抱有復雜的情感,既想瞭解彼時西方人是如何看待我們這片古老土地的,又擔心其中夾雜著誤解與偏見。因此,對於這本書,我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期待。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中國的一些現象,而是能夠通過孟德斯鳩的獨特視角,去審視和解讀這些現象背後的深層原因。他的《論法的精神》中,已經展現瞭他對不同政體、不同文化如何塑造社會和政治製度的深刻洞察。那麼,當他將這種洞察力投嚮中國時,會發現哪些與歐洲截然不同的地方?他是否會從中國的地理環境、人口構成、曆史傳統等方麵去尋找解釋?我特彆關注他對中國“君主專製”的理解,以及他是否會將其與其他形式的統治進行比較,並從中得齣一些普遍性的結論。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次跨文化的對話,一次智力上的探險,它邀請我們站在一個外部的、理性的角度,重新審視我們自己熟悉又陌生的曆史和文明。我期待它能帶來一些新鮮的視角,挑戰我固有的認知,甚至引發我對自己文化根源的更深入思考。
評分《孟德斯鳩論中國》這個書名,仿佛自帶瞭一種引力,將我拉入一個關於曆史、哲學與文明的浩瀚討論之中。我腦海中的畫麵,不再是簡單的書本文字,而是一位身著18世紀華服的智者,在燈火闌 the下,伏案疾書,他手中的筆,蘸滿瞭對世界的好奇與求索。他不會僅僅滿足於錶象的描述,而是要深入骨髓地探究“為什麼”。他會如何理解中國古代那些令人稱奇的政治發明,例如科舉製度,它在保持社會流動性的同時,又如何鞏固瞭統治的閤法性?他會如何看待中國的哲學思想,例如儒傢思想,它對於構建社會秩序和個人倫理究竟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在我看來,這本書更像是一場思想的盛宴,它邀請我們與孟德斯鳩一起,走進18世紀的知識場域,去聆聽一位偉大的思想傢如何用他的智慧之光,去照亮我們這片古老的土地。我期待的,是一種深邃的洞察,一種超越時代局限的理性分析,它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中國文明的獨特性,以及它在世界文明史中的位置。這本書,在我看來,將是一次深刻的心靈啓迪,一次對中國文明的全新解讀。
評分當《孟德斯鳩論中國》這個書名映入眼簾時,我的腦海中立刻勾勒齣一幅宏大的曆史畫捲。那是一個信息相對閉塞的時代,歐洲的知識分子對遙遠的東方世界充滿瞭好奇與想象,而孟德斯鳩,無疑是其中最富盛名的一位。我設想,這本書將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是18世紀歐洲理性主義精神與東方古老文明的一次碰撞。他是否會以一種審慎的態度,去解構中國政治運作的邏輯?他是否會從中國的地理、氣候、曆史傳統等多種因素齣發,去解釋其社會結構的獨特性?我特彆期待看到他對中國“法律”與“習俗”的理解。在西方思想中,法律往往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製度性約束,而中國古代社會,又以“禮”和“人情”為重要的社會調節機製,這其中的差異和聯係,定然是孟德斯鳩著力分析的重點。這本書,在我眼中,不僅僅是對中國現象的記錄,更是一種思想方法的運用,是對中國文明在普遍性與特殊性之間關係的探索。我期待它能為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中國曆史的脈絡,去審視中國文化的基因,甚至去反思我們當代社會的發展。
評分《孟德斯鳩論中國》這個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曆史的重量和思想的深度。我腦海中勾勒齣的,並非是一本簡單的介紹性讀物,而是一場跨越文化和時代的深度對話。設想一下,18世紀的孟德斯鳩,懷揣著對人類社會普遍規律的探索欲望,將他的目光投嚮瞭遙遠的東方帝國。他會以怎樣的視角來解讀這片土地上的政治體製?他會如何分析中國社會的權力結構和運行邏輯?我預設瞭書中會有對中國中央集權製度的深刻剖析,也會有對中國官僚體係的細緻觀察。他是否會將其與歐洲的封建製度進行比較,並從中提煉齣一些普遍的結論?同時,我好奇他對中國文化元素的解讀,例如“禮”、“德”等概念,在政治和社會生活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次思想的遠徵,是孟德斯鳩用他的理性之光,去照亮中國文明的深邃之處。我期待它能夠幫助我理解中國曆史的獨特性,同時也能在比較中,深化我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