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創新方法戰略叢書:中國古代官員創新之道
定價:36.00元
售價:24.5元,便宜11.5元,摺扣68
作者:任俊華,趙建軍
齣版社:中央黨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03547683
字數:
頁碼:24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絕地天通”與官員文化創新意識的形成
·士階層的興起與“百傢爭鳴”
·賈誼“攻守勢異”的政治創新主張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創新精神
·李贄“鹹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的創新觀點
·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的創新思想
·康有為的“全變”思想
·嚴復的“物競天擇”思想
《創新方法戰略叢書:中國古代官員創新之道》係趙建軍教授主持的科技部2009年創新方法工作專項“創新方法的政策環境與體製機製研究”重大項目和任俊華教授主持的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2012年立項課題“中國古代官員的創新之道”的終成果之一。
概論篇
中國古代官員與創新
一、從“官”字的齣現及其演變談起
二、我國古代官員在創新中的角色和地位
三、我國古代官員的創新領域
四、我國古代官員創新的特點
五、我國古代官員創新的局限
思想篇
章 我國古代官員創新思想概述
節 古代官員創新思想的哲學基礎
一、儒傢三纔論的自然整體觀
二、道傢和道教的自然整體觀
三、佛教緣起論的自然整體觀
第二節 古代官員創新思想分析
一、創新的意義和價值
二、創新的理論基礎
三、創新的意識
四、創新的本質
五、創新的思維
第三節 古代官員創新思想的現代意義
一、創新型國傢的思想源泉
二、創新的有益參考
三、製度創新的寶貴資源
第二章 古代官員創新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節 創新思想的形成(史前到西周)
一、絕地天通與官員文化創新意識的形成
二、商湯“日新”
三、周公“惟新”
第二節 創新思想的繁榮(春鞦戰國)
一、士階層的興起與百傢爭鳴
二、<周易》創新思想
三、法傢創新思想
四、兵傢創新思想
第三節 創新思想的進一步發展(秦漢到明清)
一、賈誼“攻守勢異”的政治創新主張
二、董仲舒的“更化”論
三、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創新精神
四、王安石“新故相除”的創新哲學
五、陸九淵“六經注我”的創新理念
六、李贄“成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的創新觀點
七、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的創新思想
第四節 創新思想在近代的發展(晚清時期)
一、龔自珍的“改革”主張
二、魏源的“變古”思想
三、王韜的“變古以通今”思想
四、康有為的“全變”思想
五、譚嗣同的“新”學思想
六、嚴復的“物競天擇”思想
小結
方法篇
案例篇
後記
我國古代是非常重視創新的,設有專門的科研機構進行科技領域的研究和創新。據傳,早在夏以前的顓頊時代,就有“火正”一職,專門負責觀測“大火”(心宿二),根據其齣沒來指導農業生産。
據文獻記載,夏代曾設置六卿,以掌中央政務。這“六卿”是:司空(為六卿之首)、後稷(掌管農業)、司徒(掌管文化)、士或大理(掌管刑獄)、共工(掌管百工營建)、虞人(掌管山澤畜牧)。可以看齣,後稷、共工和虞人的職掌都與技術有關。事實上,農業生産技術、營建技術(包括建築房屋、修建溝渠)和自然資源管理都是先民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秦統一中國後,在丞相、太尉、禦史大夫這“三公”之下分設“九卿”,使中央機構基本係統化,其中,“奉常”主管禮儀祭祀以及今屬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的事務,“治粟內史”掌管農業、財政以及鹽鐵專賣,“少府”掌管皇室財産、物資供應以及宗廟陵園營建等,都與科技活動有一定關係。漢代仍設九卿,且其職能大體不變,隻是部分機構改名。
東漢時建立尚書颱,西漢在尚書颱下設立六曹,六曹成為以後近兩韆年間國傢六部的雛形。隋代在尚書省下設六部:吏部、禮部、兵部、都官部、度支部、工部。每部之下轄四司,每部均以司為本司或頭司,餘力子司。這類設置沿曆韆餘年,直到今天,我國中央各部其下設司,猶是古之餘緒。當然,曆代在各部之下設司的名稱時有不同,數目到明清後也有變化。
唐初定六部名稱“吏、戶、禮、兵、刑、工”,一直沿用到清末,其間隻有短期改動。除瞭六部之外,隋唐以後各朝往往還有一些新設的與部同級的中央一級行政機構。例如,隋唐有“五監”:“國子監”主管學校教育;“少府監”主管手工業製作;“將作監”管宮廟工程修建;“軍器監”管武器與軍用品的生産;“都水監”管河渠水利,這些都與科技有一定關係。
到明清時,大體說來,科技管理與工程技術有關的歸“工部”;與農學有關的歸“戶部”;與天文學有關的歸“欽天監”;與醫學有關的歸“太醫院”;與算學有關的歸“國子監”。
從我國機構的設置就可見其對天文、農學、醫學、科技工程、算學等創新的重視程度。在生産力水平不發達的古代,單靠個人的努力,創新是很難見成效的。
……
概論篇
中國古代官員與創新
一、從“官”字的齣現及其演變談起
二、我國古代官員在創新中的角色和地位
三、我國古代官員的創新領域
四、我國古代官員創新的特點
五、我國古代官員創新的局限
思想篇
章 我國古代官員創新思想概述
節 古代官員創新思想的哲學基礎
一、儒傢三纔論的自然整體觀
二、道傢和道教的自然整體觀
三、佛教緣起論的自然整體觀
第二節 古代官員創新思想分析
一、創新的意義和價值
二、創新的理論基礎
三、創新的意識
四、創新的本質
五、創新的思維
第三節 古代官員創新思想的現代意義
一、創新型國傢的思想源泉
二、創新的有益參考
三、製度創新的寶貴資源
第二章 古代官員創新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節 創新思想的形成(史前到西周)
一、絕地天通與官員文化創新意識的形成
二、商湯“日新”
三、周公“惟新”
第二節 創新思想的繁榮(春鞦戰國)
一、士階層的興起與百傢爭鳴
二、<周易》創新思想
三、法傢創新思想
四、兵傢創新思想
第三節 創新思想的進一步發展(秦漢到明清)
一、賈誼“攻守勢異”的政治創新主張
二、董仲舒的“更化”論
三、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創新精神
四、王安石“新故相除”的創新哲學
五、陸九淵“六經注我”的創新理念
六、李贄“成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的創新觀點
七、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的創新思想
第四節 創新思想在近代的發展(晚清時期)
一、龔自珍的“改革”主張
二、魏源的“變古”思想
三、王韜的“變古以通今”思想
四、康有為的“全變”思想
五、譚嗣同的“新”學思想
六、嚴復的“物競天擇”思想
小結
方法篇
案例篇
後記
最近讀完瞭《大國博弈:全球供應鏈重塑下的戰略選擇》,感觸頗深,尤其是它對地緣政治與經濟貿易之間復雜互動的剖析。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宏大,它並沒有停留在簡單的貿易摩擦層麵,而是將供應鏈的變遷視為國傢力量再分配的關鍵戰場。作者的分析邏輯縝密,似乎對國際關係史有著深刻的理解,將當前的局勢置於曆史的長河中進行審視,使得許多看似突發性的事件都有瞭可以追溯的根源。我尤其欣賞書中對“關鍵節點控製權”的論述,這讓我意識到,在現代經濟體係中,誰掌握瞭稀缺資源和核心技術標準,誰就掌握瞭主動權。不過,我個人認為,書中對於新興經濟體如何有效利用這種重塑期實現“彎道超車”的探討可以再深入一些,畢竟每一個變局中都孕育著巨大的機遇。總的來說,這是一本能夠提升戰略思維高度的著作,能讓人從更廣闊的維度去理解我們身處的世界格局。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是《科技創新與産業升級的中國實踐》,光是看到這個標題,我的心頭就湧起一股探索的衝動。我一直對我們國傢在科技領域所取得的飛速發展非常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將前沿技術轉化為實際生産力的案例。這本書似乎正是深入挖掘這些“中國故事”的絕佳途徑。我期待能看到作者如何係統地梳理從基礎研究到市場應用的全過程,那些關鍵的政策引導、資金投入的邏輯,以及本土企業在麵對全球競爭時所展現齣的獨特韌性和創新模式。我特彆想瞭解,在當前國際形勢日趨復雜的背景下,中國是如何平衡引進吸收與自主創新的關係,構建起一個更具彈性和競爭力的産業生態係統的。如果書中能輔以紮實的統計數據和具體的企業案例分析,那就再好不過瞭,這樣纔能真正觸摸到中國創新脈搏的跳動,理解那些宏大敘事背後的具體操作層麵是如何實現的。那種將理論分析與鮮活案例相結閤的敘事方式,往往最能引人入勝,讓人在閱讀中獲得啓發,甚至能夠反思我們自身在麵對復雜問題時可以藉鑒的思路。
評分我最近在讀一本關於認知心理學的書,暫且稱之為《決策迷霧:人類思維的非理性邊界》。這本書對於理解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隨機的錯誤判斷,提供瞭堅實的科學依據。作者極其擅長用生動的生活場景來解釋復雜的認知偏差,比如錨定效應、確認偏誤等等,讓人在會心一笑之餘,立刻意識到自己日常行為中充滿瞭“非理性”的陷阱。這本書的結構非常清晰,從感官接收信息到大腦進行處理,再到最終做齣選擇,層層遞進,構建瞭一個完整的“決策地圖”。我特彆想知道,在麵對高度不確定的未來時,我們能否通過刻意的訓練來最小化這些根深蒂固的思維捷徑帶來的負麵影響。如果書中能提供更多針對性的心智訓練方法,那就更完美瞭。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顛覆性的,它迫使你開始審視自己的每一個念頭,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之旅。
評分對於一個對曆史敘事有著特殊偏好的讀者來說,《絲綢之路的再想象:數字時代的互聯互通》這本書提供瞭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它跳齣瞭傳統的地理概念,將“絲綢之路”的概念進行瞭解構和重塑,探討在信息高速公路時代,文化、資本和數據流動的“新絲路”是如何形成的。作者的文筆非常富有畫麵感,仿佛能帶領讀者穿越不同的時空維度,去感受古老的貿易通道如何演化成今日復雜的全球網絡。書中對“軟聯通”的強調,尤其值得深思——技術設施的互聯隻是第一步,製度、標準和信任的對接纔是更深層次的挑戰。我欣賞作者並沒有把目光僅僅局限於經濟利益,而是探討瞭這種互聯互通對不同文明理解和包容性的影響,這使得全書的立意更為高遠,充滿瞭人文關懷。它成功地將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的科技議題融閤,提供瞭一種富有詩意的分析框架。
評分我最近接觸瞭一本名為《隱形冠軍的秘密:中小企業如何在細分市場稱王》的書籍,簡直是企業管理者的福音。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沒有去談那些人盡皆知的跨國巨頭,而是將聚光燈投嚮瞭那些在各自領域默默耕耘、做到全球頂尖的“隱形冠軍”。作者顯然花瞭很多時間去田野調查,描述瞭這些企業如何通過極度的專注、對客戶需求的微小洞察以及近乎偏執的質量控製,在看似冷門的細分市場中建立起難以逾越的護城河。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知識沉澱與文化傳承”的章節,這說明瞭技術壁壘的構建並非一朝一夕,而是與企業文化和人纔培養緊密相連的。如果說大型企業是“麵子”,這些中小企業就是支撐整個工業體係的“裏子”。閱讀此書,讓人深刻反思,真正的競爭力並非在於規模有多大,而在於你的不可替代性有多強。這本書無疑為無數渴望突破瓶頸、追求卓越的中小企業指明瞭方嚮,激勵人去深耕、去專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