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21世纪重点大学规划教材)
定价:29.00元
作者:杨延双,张建标,王全民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2-01
ISBN:97871112089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介绍了TCP/TP协议族中主要协议的原理、功能及应用。全书共分11章,内容包括网协议、标准以及网络标准化的有关概念;OSI参考模型和TCP/TP协议族的基本知识;TCP/TP协议的主要协议:网标协议、路由选择协议、Inter控制协议Inter组管理协议、传输层协议、面向应用的协议、风格管理协议和网络安全协议等。每章的小结对该章的重点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各章后均附有习题。本书内容丰富、概念清晰、系统性强、重点突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本书适合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和应用的开发人员、网络管理人员的参考书,本书还适合于其他需要了解TCP/TP技术的人员阅读。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章 概述
1.1 协议和网络标准
1.2 网络标准化
1.3 标准化过程和RFC文档
1.4 本章小结
1.5 练习题
第2章 TCP/IP协议族与OSI参考模型
2.1 分层的体系结构与协议分层
2.2 OSI参考模型
2.3 TCP/IP协议族
2.4 客户-服务器模型
2.5 本章小结
2.6 练习题
第3章 网络协议
3.1 IPv4
3.2 下一代IP(IPv6)
3.3 移动IP
3.4 本章小结
3.5 练习题
第4章 路由选择协议
4.1 路由选择技术
4.2 分类寻址路由表
4.3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
4.4 内部和外部路由协议
4.5 本章小结
4.6 练习题
第5章 Inter控制协议
第6章 多播和Inter组管理协议(IGMP)
第7章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第8章 传输控制协议(TCP)
第9章 面向应用的协议
0章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1章 网络安全协议
参考文献
重要网址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这本书的篇幅不算短,内容密度也相当高,它不是那种可以轻松“翻阅”一下就掌握的书籍。它要求读者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吸收。但正是这种“厚重感”,让我觉得物有所值。它覆盖的知识点非常全面,从数据链路层的ARP到应用层的HTTP,几乎构筑了一个完整的网络技术体系。更让我赞赏的是,它对于一些新兴或关键技术的引入也十分及时,比如对IPv6的迁移策略、以及简要介绍的SDN(软件定义网络)的基本理念,都显示出编著者紧跟时代步伐的视野。这确保了读者学到的知识不会很快过时,而是能够为未来更深层次的网络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更具前瞻性和实用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倒是挺有意思的,它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晦涩难懂,而是保持了一种教科书特有的清晰、客观和精准。但即便如此,在讲解一些复杂机制,比如IP地址的划分、子网掩码的计算,或者BGP路由选择的各种属性时,作者还是使用了大量的图示和表格来辅助说明。我发现这些图表制作得非常精良,线条清晰,标注明确,即便是那些最烧脑的概念,经过这些可视化的处理后,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令人头疼了。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学习NAT穿透技术时,本来卡住了很久,结果翻到书中关于端口映射的示意图,一下子就茅塞顿开。这种对视觉辅助工具的重视,无疑是对当代学生学习习惯的一种积极迎合,让知识点的吸收过程变得更为顺畅和高效。
评分从一个长期从事技术工作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普通的教材。它更像是一本详尽的“协议字典”和“故障排查手册”的合集。不同于某些只关注最新框架却忽略底层细节的书籍,它对协议头部的每一个字段的含义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对于那些未来打算从事网络内核开发、协议栈优化或者网络安全研究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它强迫你去理解“为什么”一个数据包需要携带某个特定的标志位,而不是简单地记住“它是什么”。这种对底层机制的刨根问底,是区分技术“使用者”和技术“构建者”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于希望真正掌握网络底层原理的工程师而言,这本书提供的深度和广度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黑底白字,透着一股子严谨和专业范儿,这倒也符合它作为“21世纪重点大学规划教材”的身份。我拿到手翻了翻,发现它在内容的编排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逻辑性很强。比如在介绍基础概念时,作者并没有急于深入复杂的协议细节,而是先搭建了一个宏观的网络架构图景,让你对整个TCP/IP协议栈有个清晰的认识。这种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友好,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一上来就抛出大量的术语和公式,让人望而却步。我特别欣赏它对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簇的对比分析,这一点做得非常到位,清晰地阐述了两者在概念上的异同,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侧重点。这种基础打得牢固,后续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可以说,它为后续章节中深入探讨TCP、IP、UDP等核心协议,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地基,让人对后续内容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理论深度和工程实践之间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很多教材在介绍协议时,往往停留在原理的描述上,很少涉及实际的排错和优化技巧。但这本书在这方面着墨颇多,它不仅仅告诉你“这个协议是干什么的”,还会告诉你“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当它工作不正常时,你应该如何去诊断和修复”。例如,在讲解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时,书中不仅有流程图,还配上了抓包分析的截图示例,直观地展示了SYN、ACK包的交互过程,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理解效率。我甚至能想象到,如果我带着这本书在机房里调试网络故障,这本书里的知识点会是多么得心应手的工具。它似乎在时刻提醒读者,我们学习的不是孤立的理论,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器,这种务实的态度在专业教材中是难能可贵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