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杜莉,张鑫 著
图书标签:
  • 国有商业银行
  • 产权制度改革
  • 金融改革
  • 公司治理
  • 银行绩效
  • 中国经济
  • 金融理论
  • 改革效应
  • 政策分析
  • 金融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4135671
商品编码:2972912946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

:25.00元

售价:17.0元,便宜8.0元,折扣68

作者:杜莉,张鑫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14135671

字数

页码:14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我国商业银行产权体系的形成不是自发地由自然人产权向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的诱致性变迁,而是国家主导型的强制性变迁,因而银行产权效率的提高不是市场机制使然,而是依赖于对银行产权效率的认识和判断。通常产权与效率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正向关系,产权的合理界定和构成会对经济运行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产权明晰化是一个促进效率实现的手段。事实上,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汇金公司的定性与定位,国家利益与银行的市场化运作之间的矛盾,汇金公司对多家银行的控股地位是否会产生关联交易,对汇金公司的监管等等。

目录


作者介绍

杜莉,女,1959年7月出生,辽宁锦州人,经济学博士。现任吉林大学党委常委、总会汁师,吉林火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丰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学。近年来,她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金融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撰写了《欧盟区域经济政策》等学术专著多部,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多项。
  
  张鑫,男,1983年生,吉林长春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经济学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曾参与2项国家社科基会重大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论证与研究。先后在《管理世界》、《社会科学战线》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编写专著、论文集多部。

文摘

第二节 经济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我们选择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三个经济转轨国家为考察对象,重点研究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路径,并从中总结相关经验和启示。
  经济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依附于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经济转轨与制度变迁不完全相同。无论是整体性的制度结构变化,还是个别的制度安排的更改,都属于制度变迁的范畴;而经济转轨则是整体性的制度结构的更替,以及在这种更替过程一系列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制度安排的变迁。②经济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正是经济转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的大不同就在于变迁的背景不同,因而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式和路径也不同。
  一、波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波兰从1989年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国有银行产权更是经济转轨的重要内容。为配合改革,波兰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银行体制改革的法案,随着银行改革的加快与深入,波兰已逐步建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银行体系。波兰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遵循了二级银行体系建立——处置不良资产——股份制的改革路径。
  首先,建立二级银行体系。波兰银行业改革始于1989年1月,波兰议会通过了《银行法》和《国民银行法》,根据这两项法案,波兰中央银行(波兰国民银行,NBP)不再具有商业银行的职能,并将原国民银行的400多家分支机构按区域重新组成9家国有商业银行,分别是威克波斯基银行(WBK)、西拉西里银行(BSK)、普雷斯洛-汉德洛银行(BPH)、格丹斯基银行(BG)、帕莫斯基银行(PBKS)、德普斯特沃银行(BDK)、扎克迪尼银行(BZ)、帕斯克尼银行(PBG)和波斯捷克尼银行(PBK)。③以上9家国有商业银行不再具有中央银行的职能,至此,波兰基本完成了二元银行体系的构建。
  ……

序言

章 绪论
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二节 本书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三节 相关范畴的界定

第二章 产权改革相关理论综述
节 西方产权理论
第二节 两权分离理论
第三节 代理理论
第四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五节 银行效率理论
第六节 产业组织理论:结构一行为一绩效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制度演进及评析
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演进的评析

第四章 国外银行业制度变迁的经验及启示
节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制度变迁分析
第二节 经济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第五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效率分析
节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方法及选择
第二节 基于财务指标分析法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评价
第三节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评价

第六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和经营绩效分析
节 公司治理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公司治理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产权解释与路径
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存在问题的梳理
第二节 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金融市场改革的深远影响:以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为例 引言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深刻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企业行为模式以及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其产权制度的改革直接关系到金融服务的可及性、风险控制能力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本书聚焦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多维度效应,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和严谨的理论框架,旨在揭示改革的内在逻辑、评估其取得的成效、识别存在的挑战,并为未来深化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第一章: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与演进 本章将深入剖析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脉络。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银行的单一功能,到改革开放初期商业化转型的尝试,再到进入21世纪后市场化、股份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将梳理改革的各个阶段、关键节点以及推动改革的内外因素。这包括: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挑战: 早期国有银行在承担国家政策性功能的同时,面临着效率低下、激励不足等问题,改革的迫切性日益凸显。 “一行三会”格局下的监管框架与改革动力: 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如何影响了银行的治理结构,以及不同时期监管政策对产权改革的推动作用。 股份制改造与多元化股权结构: 从政策性银行到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再到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股权多元化,分析不同股权结构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探索: 引入非国有资本、优化公司治理,如何平衡国有股的控制权与市场化运营的需求。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新时期金融改革的目标如何引导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例如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 第二章: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塑 产权制度的变革必然带来公司治理机制的深刻调整。本章将着重探讨产权改革如何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决策机制以及风险管理体系。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高管层的权责演变: 分析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如何影响这些治理主体的组成、议事规则和决策效率。例如,引入独立董事、优化董事会构成,是否真正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和独立性。 职业经理人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 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和绩效考核体系,如何激发银行管理层的积极性,并有效规避道德风险。 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明确产权关系有助于厘清责任,从而构建更加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将考察改革如何促使银行加强风险识别、评估、缓释和报告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风险。 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与市场约束: 产权制度改革要求银行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接受市场和公众的监督。分析这种透明度提升如何约束银行行为,促进其稳健经营。 股权激励与员工行为导向: 探索股权激励等手段如何与银行的长期发展目标相契合,引导员工行为,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 第三章: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 产权制度是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章将从多个角度评估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实际影响。 资本回报率与盈利能力的提升: 分析改革后,银行的 ROA、ROE 等关键财务指标是否呈现出积极的变化趋势。考察股权多元化、市场化激励是否有效提升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市场化改革通常伴随着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意识的增强。本章将评估银行在运营成本、人力成本、风险成本等方面的控制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信贷投放与资源配置效率: 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使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我们将分析改革后,银行信贷投放是否更加市场化、专业化,能否更有效地将资金配置到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企业,以及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效益。 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 市场化的竞争压力是否促使银行加大金融产品研发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不良贷款率与风险暴露的优化: 审慎的产权结构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是否有助于银行更及时、准确地识别和处置不良资产,从而降低风险暴露,提升资产质量。 第四章: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地位的影响 在日益开放和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与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的竞争态势: 评估改革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份额、客户吸引力、产品创新等方面,与同业的竞争格局有何变化。 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普惠金融的推进: 产权改革是否促使银行在服务中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地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战略。 风险管理能力的差异化: 考察不同产权结构和治理模式下的银行,在风险应对能力、抗风险能力上是否存在差异。 品牌价值与市场信誉的重塑: 市场化改革和经营业绩的改善,如何影响公众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认知和品牌忠诚度。 参与国际竞争的角色与能力: 评估产权改革如何助力国有商业银行提升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全球金融市场。 第五章: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深化方向 尽管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本章将深入探讨这些挑战,并提出未来深化改革的可能方向。 “一股独大”与内部人控制风险: 在股权多元化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新的垄断性股东,以及如何有效防范内部人控制问题。 市场化激励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平衡: 如何在引入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同时,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避免短期行为损害长期利益。 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的协同: 产权改革与金融监管的有效衔接,如何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中的产权考量: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权制度改革如何适应新的技术环境,支持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引入更多优质社会资本,探索更加灵活的经营机制。 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持续完善高管和员工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以市场化为导向的长期发展动力。 提升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董事会建设、独立董事制度、监事会监督等,构建更加成熟的公司治理体系。 结论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本书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旨在全面梳理改革的历程、评估其多方面的效应,并识别改革过程中涌现出的新问题。深入理解这些改革效应,不仅有助于把握当前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脉络,更能为未来深化改革、构建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本书希望通过严谨的学术探讨,为相关政策制定者、金融从业者以及关注中国经济改革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颇具分量,让人联想到那些关于国家经济命脉和社会发展的大议题。作为一名对中国经济改革历程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演变非常感兴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核心环节,它不仅仅是公司治理层面的调整,更是关系到银行的经营效率、风险承担能力,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我希望作者能够梳理出改革前后银行在股权结构、管理机制、激励约束等方面发生的实质性变化,并对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细致的描绘。例如,改革是否真的激发了银行的内生动力?资本的引入是否带来了更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更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在风险控制方面,产权的明晰是否有效地减少了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问题?此外,我非常关注改革对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升,以及它在支持国家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扮演的角色。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承诺了对“效应”的评析,这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有深度、有见地的观察,而不仅仅是政策的罗列。

评分

从书名来看,这应该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著作。作为一名对中国金融业发展历程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感到好奇。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严谨而又不失可读性的方式,剖析产权制度改革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改革背后政策制定逻辑的洞察,比如当时的时代背景、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改革的长期目标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看到对于改革具体措施的深入分析,例如,股权多元化的具体形式、管理层激励机制的设计、风险约束的强化等,以及这些措施是如何相互配合,共同推动改革走向深入的。我尤其关注改革是否真正实现了银行的现代化转型,包括其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变化。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跨国比较,分析与其他国家国有银行改革的异同,并从中提炼出对中国实践有益的经验,那将是锦上添花。

评分

仅仅是“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对国家金融改革深层逻辑的探究欲。我一直认为,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而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其产权改革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超越表面化的描述,深入挖掘产权制度改革背后的驱动因素,以及它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希望作者能够清晰地阐述改革是如何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问题而设计的,并且这些设计是如何一步步改变国有商业银行的基因的。例如,从单一的国有独资到多元化股权结构,从行政指令主导到市场化决策,改革的每个环节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我特别关注改革是否成功地将银行的经营目标与股东利益、社会责任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否真正实现了“政企分开”,以及在国际化进程中,产权制度的改革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联想到学术研究和政策分析的交汇点。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市场动态的观察者,我深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领域之一。我特别希望作者能够从微观的企业层面和宏观的金融体系层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产权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案例研究,比如选择几家典型的国有商业银行,详细追踪其产权改革的路径、关键节点和面临的挑战,并深入分析改革措施如何影响了它们的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以及风险管理水平。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看到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机遇与挑战的辩证分析,比如如何平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与市场化经营的灵活性,如何有效解决“一股独大”可能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与现代金融机构相适应的监管框架。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改革成效的量化数据和统计分析,那就更好了,能够让我的理解更加客观和深入。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让我产生了一种对国家经济“大账”的联想。作为一名关注经济政策影响的普通公民,我一直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感到好奇,尤其想了解这场改革究竟带来了哪些实质性的变化。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清晰、扎实的笔触,为我揭示产权制度改革是如何一步步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运作和整体效率的。我希望作者能够清晰地梳理出改革的脉络,从最初的股权结构调整,到公司治理的完善,再到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详实的描述。我特别想知道,在产权制度改革之后,银行的决策是否变得更加市场化和理性,是否更能有效地抵御外部的非经济干预。同时,我也关注改革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否有所提升,是否更能应对复杂的金融环境。此外,如果书中能够对改革的社会影响,比如对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影响有所提及,那就更好了,能够让我对这场改革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