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体育旅游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定价:39.00元
售价:26.5元,便宜12.5元,折扣67
作者:陆邦慧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0344801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陆邦慧编著的《体育旅游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采用问卷调查、逻辑论述、文献资料、实地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一方面对黄山市游客的人口特征、选择认知度、行为特征、旅游者*关心的因素等状况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对黄山市旅游公司或旅行社负责人、旅游景点负责人是否做过与体育项目有关的旅游、宣传、规划、体育旅游占总业务量的多少、是否有专门从事与体育旅游有关的导游等状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SWOT理论对黄山市开展体育旅游的优势、劣势、挑战、机遇进行分析。提出黄山市发展体育旅游的对策。希望对黄山市进一步拓展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体育旅游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简介:随着休闲和体验式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结构、生活结构和生存方式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需求,人们更加需要个性化、健身休闲的旅游产品。体育旅游作为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专项旅游正成为各个旅游地的新热点。相关资料显示黄山市旅游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与全国山岳风景区相比还存在着发展上的差距,还未从其高品位的资源中获得高效益。发展黄山市旅游业的思路很多,当前重要的则是根据发展国际旅游业的要求,将旅游服务项目逐渐由单一转向多元,以满足国内外广大旅游者的不同兴趣和爱好。本书采用问卷调查、逻辑论述、文献资料、实地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一方面对黄山市游客的人口特征、选择认知度、行为特征、旅游者关心的因素等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对黄山市旅游公司或旅行社负责人、旅游景点负责人是否做过与体育项目有关的旅游、宣传、规划、体育旅游占总业务量的多少和是否专门从事过与体育旅游有关的导游等状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SWOT理论对黄山市开展体育旅游的优势、劣势、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提出黄山市发展体育旅游的对策。希望对黄山市进一步拓展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陆邦慧出生于1979年9月5日,安徽当涂人,2009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现任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体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荣获学校学年度教学质量考核奖5次,2012年获得安徽省体育说课二等奖,主持与参加科研课题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三类以上论文5篇,指导学生在安徽省运动会、芜湖市运动会上取得较好名次,担任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的编排与训练工作3次以上。
这本关于体育旅游的书,我刚读完,心里有很多五味杂陈的感受。首先,它在宏观层面上对当前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脉络梳理得相当细致,特别是对几个重点区域的案例分析,提供了非常直观的视角。作者似乎花了不少精力去追踪那些热门的体育赛事IP是如何被成功地融入到地方旅游体验中的,这种商业模式的拆解很有启发性。不过,我个人感觉,在深入挖掘消费者行为动机方面略显不足。比如,为什么一些特定的“小众”运动旅游项目能吸引到高粘性的用户群体,书里提到的原因似乎停留在表面,缺少心理学或社会学的深度剖析。如果能加入更多关于体验经济学对体育旅游影响的讨论,理论深度会更上一层楼。整体来说,它更像是一份扎实的行业报告,适合初入此领域的从业者快速建立全局观,但对于寻求创新理论突破的资深研究者来说,可能还需要更多“教科书之外”的洞见。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有一种独特的、近乎新闻特稿的紧凑感,信息密度非常高,几乎没有冗余的形容词。如果把它看作是对当前体育旅游生态的一次“快照”记录,它的时效性是毋庸置疑的。它精确地捕捉到了近几年技术进步对旅游体验重塑的作用,比如移动支付在体育赛事票务和周边消费中的渗透,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赛前预热中的应用潜力。但这种对“新事物”的热衷,似乎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对传统或成熟模式的讨论不够充分。例如,那些已经稳定运行了几十年的传统体育赛事(如马拉松、自行车赛)的组织管理经验和可持续性维护,在书中占据的篇幅相对较少。我期待能看到更多关于“时间沉淀”的价值如何与现代营销手段结合的论述,而不是一味地追逐最新的技术风口。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次严谨的学术研讨会记录,而不是一次轻松的行业交流。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准线,让我们可以量化地评估当前体育旅游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作者对于政策制定层面的分析,尤其值得称道,他清晰地指出了不同层级政府在引导和规范体育旅游市场中可能出现的权责不清或步调不一的问题。然而,在“对策”的落实力度上,我个人觉得还有提升空间。它提出了很多宏伟蓝图,比如“构建国际一流体验”,但当落脚到具体的基层操作层面时,比如如何平衡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旅游高峰期的接待压力,书中的建议显得有些力度不足,更像是原则性的指导方针,而不是可以立即执行的操作手册。这让我在合上书本时,对实际操作层的执行细节感到一丝迷茫。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清晰,逻辑链条严丝合缝,这使得即便是对体育产业了解不深的读者,也能循着作者的思路顺利地构建起对整个领域的认知框架。它像一张巨大的导览图,标记了所有主要的交通干线和重要景点。尤其欣赏作者在数据引用上的严谨性,图表和统计数据的穿插,有效地支撑了观点。不过,这种追求逻辑自洽和系统性的努力,有时会牺牲掉一些微妙的、非量化的要素。比如说,体育精神、文化认同感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如何反哺或阻碍体育旅游发展的,书中多用宏观概念带过,缺少生动的案例来支撑这些抽象的论点。这使得结论部分虽然在“形”上很完美,但在“神”的层面略显单薄,缺乏让人拍案叫绝的洞察力。
评分读完这本作品后,我立刻被其中那种“脚踏实地”的调研精神所打动。它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高高在上,而是充满了田野调查的烟火气。特别是在描述那些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地区如何试图发展体育旅游时,作者没有简单地给出“投入资金”这种套话,而是详细分析了社区参与度、政策衔接的难点,甚至包括了地方人才培养的滞后性。这种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让我仿佛跟随作者一起走访了那些偏远的考察点。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个倾向,那就是对“对策研究”部分的篇幅分配似乎有些失衡。在详细描绘了现状的复杂性之后,提出的解决方案常常显得有些过于理想化,缺乏对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利益冲突和资源稀缺性的充分预判。换句话说,从“是什么”到“怎么办”的跨越略显仓促,少了一些“如何在泥泞中前行”的实用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