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0(2017版)
定价:30.00元
作者:黄焰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55253839
字数:
页码:13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聪明围棋阶梯教室10(2017版)》从入门到提高。图书先以漫画的形式讲解文中的知识点,吸引孩子阅读,再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后面附有习题,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围棋知识。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案例选择和解析角度非常贴合中级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它没有过多地堆砌职业棋手的华丽对局,那些对我们来说往往是“空中楼阁”,难以模仿和吸收。相反,书中的大量实例,都像是从普通棋局的“陷阱”中精心挑选出来的——那些我们自己对局时最容易犯错,也最难摆脱困境的典型局面。例如,在讲解“治孤”时,它选取了一种非常常见的被对手大龙包围的残局,然后用多种走法进行对比演示,清楚地标明了哪一步是“求生之手”,哪一步是“慢性自杀”。而对于那些“不败之地”的构建,它也细致地分析了如何利用对方棋子的薄弱环节,打通眼位空间,而不是仅仅依靠运气。更重要的是,它的解析语言非常口语化,没有生涩的术语堆砌,仿佛是身边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耐心地手把手指导,哪里需要紧,哪里可以缓,哪里必须弃子取势,讲解得极其到位和实在,让人感觉学到的招法是立即可用,并且在自己的实战中能立刻看到效果的。
评分从出版质量上来看,青岛出版社这次的处理确实展现了专业水准。纸张的触感和墨水的附着力都非常优秀,即便是长时间在灯光下阅读,纸张的反光度也控制得恰到好处,不会刺眼。内页的排版布局考虑到了阅读的舒适度,棋盘图占据了版面的黄金比例,不会显得过于拥挤,留白得当,使得棋局的重点信息能够被快速捕捉。特别是对于复杂变化图的标注,他们使用了不同粗细和颜色的箭头与符号,清晰地区分了主线变化、次要变化和作者推荐的“妙手”,使得读者在对比不同走法时,可以一目了然,避免了混淆。这种细致入微的排版设计,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因为它减少了读者在解析图示上耗费的认知负荷,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棋理的理解上。总而言之,这本书在制作工艺和内容呈现的细节处理上,都体现了对读者体验的尊重和对围棋教育的认真态度,让人愿意反复捧读和研习。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有些年头,但水平始终停滞不前的棋友,我最关注的是书籍中是否能提供一些“点睛之笔”,即那些能打破思维定势的独特见解。这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出色,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走棋,更是在培养你“如何思考”的底层逻辑。比如,在讨论“厚薄”的取舍时,它没有给出简单的“厚优于薄”的武断结论,而是结合了具体的局面,用对比的方式展示了“薄棋在特定阶段能换取什么,厚棋在另一个阶段又会丧失什么”。其中有一段关于“大局观”的阐述尤其让我醍醐灌顶,作者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将棋盘比作一张不断变化的画布,强调了效率和先手的价值,指出很多业余棋手之所以陷入僵局,是因为过分纠缠于局部,而忽略了对全局“势”的掌控。这种从宏观角度切入的分析,帮助我跳出了以往只盯着几颗棋子的狭隘视角,开始学着用一种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眼光去看待每一手的交换,这种思维上的升华,是单纯通过对弈练习难以达到的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逻辑编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没有采用那种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理论的方式,而是采取了一种极其温和、循序渐进的“爬楼梯”式的教学方法。作者似乎深谙初学者的心理障碍,每一步的递进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打磨。初期的内容,侧重于最基础的提子、打吃这些概念的直观感受,通过大量的、只涉及两三颗棋子的微型对局,让读者快速建立起“活棋”与“死棋”的直觉判断。随着章节深入,它开始巧妙地引入“形”的概念,但依然保持着克制,不会一次性抛出太多复杂的定式,而是将一个大的知识点拆解成若干个小的、可独立消化的模块。更绝妙的是,它在每一个阶段的转换点,都会设置一个“回顾与小测验”的环节,让你在进入新领域前,能牢固地巩固刚刚学到的技巧。这种设计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技术高超的教练手下训练,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训练,都会有明确的成就感,而不是一头雾水地往前冲,这份清晰的路径规划,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持续动力和效率。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哑光处理,手感非常细腻,摸上去有一种高级感。色彩搭配上,主色调选择了沉稳的深蓝色,点缀着跳跃的亮黄色和白色,既有棋盘的经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细节之处也看得出出版社的用心,比如书脊处的字体是立体烫金的,在光线下会反射出低调而精致的光泽,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显得很有档次。比起一些廉价的平装本,这本的纸张厚实且韧性十足,翻阅起来不易损坏,即便是经常翻看,也不会轻易出现书页卷边或者松散的情况。装订也非常牢固,可以完全平摊在桌面上,这对于学习围棋这种需要随时对照图例的教材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不用费力地去按住书页,可以更专注于棋局的推演。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印刷质量,黑白线条清晰锐利,图例中的棋子和棋盘格纹界限分明,即便是最小的符号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在阅读复杂棋谱时,极大地降低了眼睛的疲劳度,也避免了因看不清细节而导致的误解。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让人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就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和尊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