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信號與係統——Matlab綜閤實驗
定價:25.40元
售價:17.8元,便宜7.6元,摺扣70
作者:榖源濤,應啓珩,鄭君裏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04022559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本書是鄭君裏等著《信號與係統》(第二版)的MATLAB上機實驗配套教材。全書分七篇,內容包括:MATLAB編程輔導,連續時間信號與係統,離散時間信號與係統,通信係統和控製係統。
本書可作為各種“信號與係統”教材的實驗輔助教材。同時可以為報考研究生的讀者提供綜閤、深入復習的參考素材。
本書是鄭君裏等著《信號與係統》(第二版)的MATLAB上機實驗配套教材。全書分七篇,其中、四、七篇集中講授MATLAB編程技術,由淺入深逐步為其他各篇做好準備;第二、三、五、六篇按照連續時間信號與係統、離散時間信號與係統、通信係統和控製係統的順序將MATLAB編程和信號與係統的綜閤復習密切融閤,每篇後安排一章綜閤性實例練習(音樂閤成、語音閤成、通信係統仿真和控製係統仿真)。
本書特點如下:首先,比較完整、係統地講授MATLAB編程原理和技巧;其次,與原著密切結閤,理論實踐並重;後,四個綜閤實驗(大作業)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誌趣和熱情,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幫助。除緊密配閤原著外,本書的練習題也具有自成一體的特點,因此可以作為各種“信號與係統”教材的實驗輔助教材。同時可以為報考研究生的讀者提供綜閤、深入復習的參考素材。
篇 MATLAB編程輔導一
章 MATLAB基礎知識
節 簡介
第二節 數據類型、數據結構、函數和命令
第三節 數值、比較和邏輯計算
第四節 符號計算
第五節 M文件——腳本和函數
第六節 階躍信號與衝激信號
第七節 常用MATLAB命令
第二章 MATLAB繪圖
節 基本繪圖操作
第二節 句柄圖形
第三節 交互式繪圖
第二篇 連續時間信號與係統
第三章 連續時間係統的時域分析
節 引言
第二節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與求解
第三節 零輸入響應與零狀態響應
第四節 衝激響應與階躍響應
第五節 捲積
第六節 小結
練習題
第四章 傅裏葉變換
節 傅裏葉變換
第二節 周期信號的傅裏葉級數分析
第三節 捲積特性(捲積定理)
第四節 小結
練習題
第五章 拉普拉斯變換、連續時間係統的s域分析
節 拉普拉斯變換和逆變換
第二節 係統函數(網絡函數)H(s)
第三節 由係統函數零、極點分布決定時域特性
第四節 由係統函數零、極點分布決定頻域特性
第五節 二階諧振係統的s平麵分析
第六節 小結
練習題
第六章 音樂閤成
節 背景知識
6.1.1 樂音特徵
6.1.2 樂音基波構成規律
6.1.3 樂音諧波的作用——音色
6.1.4 樂音波形包絡
6.1.5 音調持續時間
6.1.6 音符的疊接
第二節 音樂閤成綜閤實驗
6.2.1 簡單的閤成音樂
6.2.2 用傅裏葉級數分析音樂
6.2.3 基於傅裏葉級數的閤成音樂
第三篇 離散時間信號與係統
第七章 離散時間係統的時域分析
節 常係數綫性差分方程的求解
第二節 離散時間係統的單位樣值(單位衝激)響應
第三節 捲積(捲積和)
第四節 解捲積(反捲積)
第五節 小結
練習題
第八章 z變換、離散時間係統的z域分析
節 z變換定義、典型序列的z變換
第二節 逆z變換
第三節 利用z變換解差分方程
第四節 離散係統的係統函數
第五節 序列的傅裏葉變換(DTFT)
第六節 離散時間係統的頻率響應特性
第七節 小結
練習題
第九章 語音閤成
節 背景知識
9.1.1 發聲機理
9.1.2 語音信號的時域特徵
9.1.3 語音模型
9.1.4 分析和閤成語音
第二節 語音閤成綜閤實驗
9.2.1 語音預測模型
9.2.2 語音閤成模型
9.2.3 變速不變調
9.2.4 變調不變速
第四篇 MATLAB編程輔導二
第十章 高級編程知識
節 函數和變量
第二節 函數句柄
第十一章 Simulink仿真
節 啓動Simulink
第二節 建立、打開和保存仿真模型
第三節 編輯仿真模型
第四節 運行仿真模型
第五節 建立子係統
第六節 利用MATLAB函數和程序
第七節 訪問工作空間中的變量和硬盤上的數據文件
第八節 Simulink支持的庫和模塊
第十二章 高級繪圖技術
節 三維繪圖和特殊圖形
第二節 圖形高級控製
第五篇 通信係統
第十三章 傅裏葉變換應用於通信係統
節 利用係統函數H(jw)求響應
第二節 無失真傳輸
第三節 理想低通濾波器
第四節 係統函數的約束特性
第五節 調製與解調
第六節 從抽樣信號恢復連續時間信號
第七節 脈衝編碼調製(PCM)
第八節 小結
練習題
第十四章 信號的矢量空間分析
節 相關
第二節 能量譜和功率譜
第三節 信號通過綫性係統的分析
第四節 匹配濾波器
第五節 小結
練習題
第十五章 通信係統仿真
節 背景知識
15.1.1 頻分多址(FDMA)
15.1.2 時分多址(TDMA)
15.1.3 碼分多址(CDMA)
第二節 通信係統仿真綜閤實驗
15.2.1 FDMA的Simulink仿真
15.2.2 TDMA的Simulink仿真
15.2.3 CDMA的Simulink仿真
15.2.4 三種多址方式的比較
第六篇 控製係統
第十六章 反饋係統
節 引言
16.1.1 控製係統工具箱中的I。TI模型
16.1.2 訪問LTI模型的屬性
16.1.3 LTI模型的組閤
第二節 反饋係統的基本特性及其應用
16.2.1 改善係統頻響特性
16.2.2 使不穩定係統成為穩定係統
第三節 根軌跡
第四節 小結
練習題
第十七章 係統的狀態變量分析
節 狀態矢量的綫性變換
第二節 係統的可控製性與可觀測性
第三節 小結
練習題
第十八章 控製係統仿真
節 潛水艇下潛控製
第二節 倒立擺平衡控製
第七篇 MATLAB編程輔導三
第十九章 圖形用戶界麵(GUI)設計
節 啓動GUI
第二節 設計和保存GUI
第三節 運行GUI
第四節 修改GUI控件屬性
第五節 編程控製GuI的方法
19.5.1 OpeningF函數
19.5.2 迴調函數(Callback Function)
19.5.3 訪問控件
19.5.4 控件之間數據共享
19.5.5 訪問工作空間中的數據
第六節 本例的程序和運行結果
第二十章 與C/C 混閤編程
節 準備工作
20.1.1 配置C/C 編譯器
20.1.2 理解mxArray
第二節 從MATLAB中調用C/C 程序
20.2.1 C MEX文件結構
20.2.2 MEX API函數
20.2.3 C MEX文件實例
第三節 從C/C 程序中調用MATLAB函數
20.3.1 引擎庫API函數
20.3.2 程序實例
20.3.3 用VC 編譯程序
索引
參考文獻
我一直對純理論的信號與係統課程感到有些抽象和枯燥,書本上的傅裏葉變換和拉普拉斯變換,如果不結閤實際應用場景去理解,就很容易變成一堆難以消化的符號。因此,我非常看重教材能否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架起一座堅固的橋梁。這本書的目錄結構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結構清晰,章節的推進邏輯性很強,似乎沒有那種為瞭湊頁數而硬塞進來的內容。從基礎的離散時間信號處理到更高級的係統辨識概念,每一步似乎都在為下一步的深入打下堅實的基礎。我特彆留意瞭關於“綜閤實驗”這幾個字,它暗示瞭這本書將著重於動手操作和項目驅動的學習方式,這正是我所欠缺的。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真正體會到那些抽象的數學模型是如何在實際的工程問題中發揮作用的,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紙麵上的推導。
評分初翻幾頁,我立刻感受到瞭作者在講解復雜概念時所采取的那種“庖丁解牛”般的細緻入微。許多教材在引入新的變換或濾波器設計時,常常跳過中間的直覺構建過程,直接亮齣最終公式,讓人不得不死記硬背。然而,這本書似乎在這方麵下瞭大功夫,它沒有急於拋齣復雜的數學錶達,而是先用通俗的比喻或者工程實例來勾勒齣該工具的“用途畫像”,然後再逐步引入數學工具。這種先感性認識後理性深挖的教學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認知門檻。我發現自己麵對一些以往感到晦澀的章節時,竟然能夠比較順暢地理解其背後的物理意義,這無疑是提升學習興趣的關鍵。對於我這種需要通過理解而非死記硬背來掌握知識的人來說,這種循序漸進的敘述風格簡直是福音。
評分閱讀體驗的流暢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字體和圖錶的質量。在這本書裏,等寬字體在代碼塊和數學公式中的應用非常得體,保證瞭可讀性,減少瞭因格式錯誤而産生的閱讀停頓。更值得稱贊的是,圖錶的質量非常高。那些錶示頻譜、衝擊響應或係統框圖的插圖,綫條清晰,標簽明確,即便是復雜的疊加圖或三維錶示,也絲毫沒有齣現模糊不清的情況。很多教材的圖錶常常因為分辨率問題而影響理解,但這本教材在這方麵顯然是精益求精的。清晰的視覺輔助是理解動態過程和空間關係的關鍵,尤其是信號流圖和Z變換的收斂域圖示,清晰的圖形能讓人瞬間抓住核心要點。這本書在視覺層麵的專業處理,極大地提升瞭學習效率和閱讀愉悅度。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配色大膽而富有科技感,那種深邃的藍色與跳躍的橙色交織在一起,仿佛在訴說著信號處理的復雜與美妙。我拿到書的時候,首先被它的裝幀質量所吸引,紙張厚實,印刷清晰銳利,即便是那些密集的公式和圖錶,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這對於需要長時間閱讀和參考的教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細節。書脊的文字排版也很講究,即便與其他教材堆疊在一起,也能迅速定位到這本書的“身份”。整體而言,光是這份實體感和專業氣息,就讓人對手冊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感覺這不是一本普通的講義,而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具,預示著接下來的學習旅程將會是嚴謹而富有實踐性的。這種對外部細節的重視,往往能側麵反映齣作者對內容本身的打磨程度,希望能盡快翻開內頁,看看裏麵的知識體係是如何構建的。
評分作為一名工程專業的學生,我深知理論學習的最終歸宿是應用。因此,一本好的教材必須具備足夠的實踐深度。這本書的排版中,穿插瞭大量的“思考題”和“拓展項目”的提示,它們並非簡單的習題集,而是更傾嚮於引導讀者去探索一個實際的工程挑戰。比如,關於時域濾波器的設計部分,文字描述之後,緊跟著的似乎就是如何利用某種工具去模擬和驗證這些設計參數的效果。這種對實踐環節的重視,讓教材的價值瞬間翻倍。我期待這本書能在“如何用”而非“是什麼”上多下功夫,幫助讀者建立起從理論推導齣實際解決方案的完整閉環思維。如果書中的示例能夠覆蓋一些常見的通信或控製場景,那將是對我們最有力的支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