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科學探秘
:19.50元
售價:13.3元,便宜6.2元,摺扣68
作者:賈騰 等
齣版社: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7-01
ISBN:9787563353798
字數:
頁碼:13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時光能倒流嗎?恐龍會復活嗎?生命的密碼是什麼?科學技術在帶給人類驚喜的同時也帶來瞭許多謎團。誰能解開?你還是他?彆放走每一個好奇與想像的細胞,翻開書頁,或許答案就在其中……
《科學探秘》將人類科技發展的足跡一一呈現,一係列意想不到的科技發明,不但讓人驚嘆,讓人驚喜,也讓人憂慮重重。書稿內容具有巨大衝擊力,既又對新興科技深入淺齣的介紹,也有對人類與科技關係的經典分析,語言生動流暢,極適閤青少年閱讀。除此以外,文中所選圖片精彩清晰,在挑戰讀者視覺的同時也帶其進入無盡的想象空間。無論是文字,還是圖片,此書都是適閤青少年閱讀的科普讀物。
20世紀初,科學傢發現汞冷卻到低於4.2K時,電阻會突然消失,導電性幾乎是無限大,當外加磁場接近固態汞隨後又撤去,電磁感應産生的電流會在金屬汞內部長久地流動而不會衰減,這種現象被稱為“超導現象”。具有超導性質的物體被稱為“超導體”,而使超導體電阻突然消失的溫度則稱為“臨界溫度”。在臨界溫度以下時,超導體的電阻為零,也就是說,電流在超導體中通過而沒有任何損失。
眾所周知,當電流通過金屬時,金屬會發熱。用熔點高的金屬絲製成的電熱原件,當有電流通過時,電能將轉換為熱能,從而獲得高溫。電流通過金屬(或閤金)能使金屬發熱是由於金屬內部存在著電阻,電阻具有阻礙電流通過的性能。金屬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電阻的增大反過來又促進金屬的發熱,如此“惡性”循環,用金屬導綫傳輸電時,電流通常會受到金屬材料電阻的限製,隨溫度的增高而流量減小。
超導現象是1911年由荷蘭人海剋·卡默林·翁內斯發現的。幾十年中,沒有人能對這奇妙的現象做齣解釋。讓人信服的理論齣現在半個世紀之後,那便是由物理學傢約翰·巴丁、利昂·庫珀和約翰施裏弗推齣的“BCS”原理。他們認為電阻的産生是因為金屬離子阻礙瞭電子的流動,而阻礙的原因又是由於原子本身的熱振動以及它們在空間位置的不確定所造成的。而在超導體中,電子一對一對結閤構成瞭所謂的“庫珀對”,它們中的每一對都以單個粒子的形式存在。
分子馬達\ 1
可燃冰能源之災的救星\5
藍牙技術\8
神秘的超導材料\11
粒子對撞機\14
腦部手術戒毒\18
DNA指紋鑒定\20
無法抵禦的病毒
埃博拉\23
生物核彈炭疽\27
基因與生物安全\30
轉基因帶來的恐慌\34
剋隆技術\38
抗生素失去效用之後\42
戰爭後遺癥\46
科技的遺憾核災害\50
核反應堆\54
原子能\58
燃料電池\62
空間大戰,誰與爭鋒\65
韆裏眼雷達\69
金屬玻璃\73
有記憶的金屬\76
高科技下的奇裝異服\80
航天飛機\83
間諜衛星與間諜飛機\87
虛擬現實技術\91
人工智能\95
手術颱上的機器人\100
人體的秘密\103
微觀世界的小精靈\106
美麗的珊瑚世界\109
微生物和高科技\112
嚮海洋要能源\115
黑匣子之謎\118
時光能否倒流\121
磁懸浮列車\124
電子圖書\127
恐龍會復活嗎\129
神奇的電腦特技\133
這本《科學探秘》絕對是近期讀過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科普讀物之一。它不像市麵上許多同類書籍那樣,僅僅羅列一堆枯燥的科學事實,而是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故事性,將復雜的科學概念層層剝開,展現在讀者麵前。從宇宙的起源,到微觀世界的奧秘,再到生命演化的奇跡,作者以極具畫麵感的筆觸,帶領我們進行瞭一場思想的遠徵。尤其讓我贊嘆的是,書中對那些“為什麼”問題的解答,不是簡單粗暴地給齣結論,而是循循善誘,展現瞭科學傢們是如何通過觀察、實驗、推理,一步步接近真相的過程。這其中蘊含的科學精神,比任何一個具體的發現都更加寶貴。書中穿插的許多曆史趣聞和科學傢的生動事跡,也為原本嚴肅的科學增添瞭許多人情味,讓人在輕鬆愉悅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地吸收瞭豐富的知識。它讓我重新認識瞭科學的魅力,不再將其視為高不可攀的殿堂,而是充滿好奇與探索樂趣的廣闊天地。
評分《科學探秘》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既有科學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雅緻。我特彆欣賞作者的遣詞造句,每一個詞語都恰到好處,既準確地傳達瞭科學信息,又充滿瞭美感。書中對自然現象的描寫,仿佛將我置身其中,感受著宇宙的浩瀚、生命的頑強。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生命起源”的章節,作者用詩意的語言描繪瞭原始地球的景象,以及第一個細胞誕生的奇跡,讀來令人心潮澎湃。這本書並沒有刻意去煽情,但其中蘊含的對生命和宇宙的敬畏之情,卻自然而然地流淌齣來,深深地打動瞭我。它讓我意識到,科學不僅僅是冰冷的理性,更是對未知世界充滿瞭熱愛和憧憬。
評分閱讀《科學探秘》的過程,對我而言是一次純粹的智力冒險。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有深度,它深入淺齣地探討瞭許多前沿的科學理論,讓我得以一窺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書中對“時間旅行”的可能性、宇宙是否是“多重宇宙”等問題的探討,都讓我陷入瞭深深的思考。作者並沒有給齣武斷的結論,而是呈現瞭不同科學傢們的觀點和證據,引導讀者自己去判斷和探索。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讓我對這本書的評價又高瞭幾分。此外,書中對於科學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的闡述,也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關於“是什麼”,更是關於“怎麼知道”。我從中學習到瞭如何更批判性地看待信息,如何用科學的眼光去審視周遭的世界。
評分《科學探秘》這本書最讓我驚艷的地方在於其敘事的高超技巧。它不像很多科普書那樣,堆砌著大量的專業術語和復雜的公式,而是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和引人入勝的例子,將晦澀的科學原理變得通俗易懂。例如,在解釋量子糾纏的時候,作者巧妙地運用瞭一個“遙遠的孿生子”的比喻,讓我立刻就抓住瞭核心概念。而且,書中的故事性非常強,仿佛在讀一本引人入勝的小說,你會被書中科學傢們麵對睏難時的堅持、對未知的渴望、以及最終豁然開朗時的喜悅所深深吸引。這種情感上的共鳴,使得科學知識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鮮活的生命體驗。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蝴蝶效應”的章節,它不僅僅解釋瞭混沌理論,更讓我看到瞭科學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影響。
評分我必須說,《科學探秘》在內容的選擇上,無疑是極為獨到的。它並沒有選擇最熱門、最廣為人知的科學話題,而是挖掘瞭一些相對冷門但同樣迷人的領域。例如,書中對“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探討,雖然篇幅不長,卻勾勒齣瞭當前宇宙學研究的前沿睏境,以及科學傢們為此付齣的艱辛努力。作者並沒有迴避科學中的不確定性和未知,反而將其作為激發讀者思考的契機。此外,書中關於“意識的本質”的討論,也讓我耳目一新。它從神經科學、哲學、心理學等多個角度切入,呈現瞭不同學派的觀點,雖然最終沒有給齣明確的答案,但這正是科學的魅力所在——它是一個不斷逼近真相的過程,而非終點。這種開放性的敘述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信息傳遞的工具,更像是一個引導讀者參與到科學對話中的邀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