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PLC開關量與通信控製應用實例詳解(含CD光盤1張)
定價:58.00元
售價:39.4元,便宜18.6元,摺扣67
作者:李江全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12123319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1、針對三菱、西門子PLC的開關量輸入/輸齣及其與PC的數據通信,貼近工程實踐。
2、應用實例豐富,指導性強。
3、光盤中包括實例源程序、程序運行錄屏、係統測試錄像,容易上手。
本書從應用的角度係統地介紹瞭三菱FX係列PLC、西門子S7-200 PLC開關量輸入/輸齣及其 與PC的數據通信技術。內容包括 PLC的硬件、軟件結構,三菱/西門子PLC的組成與特點,PLC開關量控製基礎,計數製與編碼,PC串行通信概述,PLC數據通信基礎,PLC與PC數據通信協議,三菱/西門子PLC開關量輸入、輸齣及PC通信控製。其中,PC與PLC通信同時采用VB、VC 、LabVIEW和組態軟件實現。
為方便讀者學習,本書提供配套光盤,內容包括實例源程序、程序運行錄屏、係統測試錄像等。
章 PLC概述
1.1 PLC的硬件結構
1.1.1 PLC的硬件組成
1.1.2 PLC的工作原理
1.1.3 PLC的常用外設
1.2 PLC的軟件結構
1.2.1 PLC的軟件組成
1.2.2 PLC的編程語言
1.2.3 PLC的程序結構
1.3 三菱FX係列PLC的組成與特點
1.3.1 FX係列PLC的組成
1.3.2 FX係列PLC的特點
1.3.3 FX2N係列PLC簡介
1.4 S7-200係列PLC的組成與特點
1.4.1 S7-200係列PLC的組成
1.4.2 S7-200 PLC的特點
1.4.3 S7-200係列PLC的CPU模塊
1.4.4 S7-200係列PLC的數字量擴展模塊
第2章 PLC開關量控製概述
2.1 控製係統的信號類型
2.1.1 模擬量信號
2.1.2 開關量信號
2.1.3 脈衝量信號
2.2 控製係統的過程通道
2.2.1 開關量輸入通道
2.2.2 開關量輸齣通道
2.3 PLC開關量輸入/輸齣連接
2.3.1 開關量輸入連接
2.3.2 開關量輸齣連接
2.4 PLC控製係統設計概述
2.4.1 PLC控製係統的設計原則與步驟
2.4.2 PLC控製係統的總體設計
2.4.3 PLC控製係統主迴路與控製迴路設計
2.4.4 PLC控製係統的安全電路設計
2.4.5 PLC控製係統的可靠性設計
2.4.6 PLC控製係統的安裝與連接設計
第3章 PLC數據通信基礎
3.1 PLC數據通信概述
3.1.1 數據通信係統組成
3.1.2 PLC數據通信的目的
3.1.3 PLC數據通信的類型
3.1.4 PLC數據通信的連接方式
3.1.5 數據在PLC存儲器中存取的方式
3.1.6 PLC數據通信介質
3.2 個人計算機與PLC的通信
3.2.1 計算機與PLC通信的方法與條件
3.2.2 計算機與PLC的通信內容
3.2.3 計算機與PLC通信程序的設計要點與方法
3.2.4 PLC串口通信調試軟件及其應用
第4章 PC串行通信概述
4.1 串行通信技術簡介
4.1.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4.1.2 串行通信協議
4.1.3 串行通信的接口標準
4.1.4 計算機中的串行端口
4.1.5 串行通信綫路連接
4.1.6 串口調試工具
4.2 串行通信控件MSComm
4.2.1 MSComm控件處理通信的方式
4.2.2 MSComm控件的使用
4.2.3 MSComm 控件的常用屬性
4.2.4 MSComm 控件的OnComm事件
4.2.5 MSComm控件通信步驟
4.3 PLC組態王串口通信設置
4.3.1 三菱FX係列PLC組態王通信設置
4.3.2 西門子S7-200PLC組態王通信設置
4.4 LabVIEW與串口通信
4.4.1 LabVIEW中的串口通信功能模塊
4.4.2 LabVIEW串口通信步驟
第5章 計數製與編碼
5.1 計數製
5.1.1 計數製概述
5.1.2 十進製與二進製
5.1.3 八進製與十六進製
5.2 計數製轉換及其程序設計
5.2.1 二進製與十進製的轉換
5.2.2 二進製與八進製的轉換
5.2.3 二進製與十六進製的轉換
5.2.4 八進製與十進製的轉換
5.2.5 十六進製與十進製的轉換
5.2.6 八進製與十六進製的轉換
5.3 字符編碼
5.3.1 BCD碼
5.3.2 格雷碼
5.3.3 ASCII編碼
第6章 PLC與PC數據通信協議
6.1 通信協議的基本知識
6.1.1 通信網絡開放係統互連模型OSI
6.1.2 通信協議基本概念
6.2 三菱FX係列PLC與PC的通信協議簡介
6.2.1 FX係列PLC的通信協議類型
6.2.2 計算機鏈接通信協議
6.2.3 無協議通信
6.3 西門子S7-200係列PLC與PC的通信協議簡介
6.3.1 PPI通信及應用
6.3.2 自由口通信及應用
6.4 三菱FX2N係列PLC與PC通信編程口協議
6.4.1 命令幀格式
6.4.2 響應幀格式
6.4.3 地址計算
6.4.4 強製置位與復位
6.4.5 讀寫指令示例
6.5 西門子S7-200係列PLC與計算機通信PPI協議
6.5.1 通信過程
6.5.2 命令格式
6.5.3 命令類型
第7章 三菱PLC與PC通信之開關量輸入
7.1 係統設計說明
7.1.1 設計任務
7.1.2 綫路連接
7.1.3 指令獲取與串口通信調試
7.2 PC端程序設計
7.2.1 VB程序設計詳解
7.2.2 VC 程序設計詳解
7.2.3 LabVIEW程序設計
7.2.4 監控組態程序設計
第8章 西門子PLC與PC通信之開關量輸入
8.1 係統設計說明
8.1.1 設計任務
8.1.2 綫路連接
8.1.3 串口通信調試
8.2 PC端程序設計
8.2.1 VB程序設計詳解
8.2.2 VC 程序設計詳解
8.2.3 LabVIEW程序設計
8.2.4 監控組態程序設計
第9章 三菱PLC與PC通信之開關量輸齣
9.1 係統設計說明
9.1.1 設計任務
9.1.2 綫路連接
9.1.3 指令獲取與串口通信調試
9.2 PC端程序設計
9.2.1 VB程序設計詳解
9.2.2 VC 程序設計詳解
9.2.3 LabVIEW程序設計
9.2.4 監控組態程序設計
0章 西門子PLC與PC通信之開關量輸齣
10.1 係統設計說明
10.1.1 設計任務
10.1.2 綫路連接
10.1.3 串口通信調試
10.2 PC端程序設計
10.2.1 VB程序設計詳解
10.2.2 VC 程序設計詳解
10.2.3 LabVIEW程序設計
10.2.4 監控組態程序設計
參考文獻
李江全,石河子大學教授,任電氣工程實驗中心主任。測試技術學會西北分會、機械工程學會會員。參與過多項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國傢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編著有多本貼近實戰的科技圖書,深受剛進入工作崗位的年輕人及一綫技術人員歡迎。
說實話,我最近對非綫性動力學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正在研究一種新型復閤材料在極端溫度變化下的蠕變行為,數據麯綫看起來非常反常,傳統的綫性模型完全無法擬閤。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夠深入淺齣地介紹分數階微積分、混沌理論或者隨機過程如何應用於描述材料內部微觀結構演變的書籍。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具體的、經過實驗驗證的數學模型,而不僅僅是教科書式的公式堆砌。例如,如何利用諸如洛倫茲吸引子之類的概念來錶徵材料內部的缺陷擴展模式,或者如何用Bifurcation理論來預測材料從彈性狀態到塑性狀態的突變點。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清晰的橋梁,連接起高深的數學理論與具體的材料性能分析,那對我進行下一步的理論建模工作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評分我最近在忙活一個關於老舊嵌入式設備數據遷移的項目,簡直焦頭爛額。那些設備運行的固件版本低到令人發指,很多現代化的網絡協議和安全標準它們根本就不支持。我特彆需要一本能詳細闡述如何安全、高效地將遺留係統中的數據結構映射到符閤最新行業規範的數據庫模式上的參考資料。重點是,我關注的不僅僅是數據的字段對應,更是那些隱藏在二進製文件深處的非結構化信息,比如時間戳的處理精度、字節序的轉換邏輯,以及如何設計一個健壯的解析器來應對數據格式中微小但緻命的不一緻性。說實話,我花瞭好幾個星期在各種論壇上尋找關於“遺留係統數據現代化”的案例分析,結果大多是浮於錶麵的理論介紹。如果能找到一本專注於處理跨代際數據治理和協議兼容性難題的書籍,哪怕隻是其中一章專門討論二進製數據流重構,對我目前的睏境都會是巨大的幫助。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是《PLC開關量與通信控製應用實例詳解(含CD光盤1張)》,以下是五段不同風格的讀者評價,每段評價大約300字,且不包含該書的內容。 初拿到這本厚厚的工業自動化教材時,我其實是抱著一種試試看的態度。我那颱老舊的桌麵電腦,自從上次係統升級後,時不時就彈齣一些莫名其妙的兼容性錯誤,搞得我寫報告都提心吊膽的。尤其是最近在處理一些涉及多綫程調用的編程任務時,程序經常無故崩潰,調試起來簡直是噩夢一場。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優化現有軟件環境,比如係統內核參數調整或者是一些底層驅動的排查技巧。更理想的是,如果它能深入探討一下現代操作係統在處理高並發I/O請求時的瓶頸分析,並給齣一些實用的性能調優方案。我記得我上次嘗試用最新的虛擬機軟件搭建測試環境時,發現資源調度策略似乎有些激進,導緻虛擬機間的資源爭搶非常嚴重,如果這本書裏能觸及這些硬件與軟件交互的細節,那就太棒瞭。畢竟,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穩定性和響應速度是壓倒一切的指標,任何關於如何讓機器跑得更順滑、更可靠的真知灼見都價值韆金。
評分最近我總是在思考如何優化我實驗室裏那套復雜的環境監測網絡。這套網絡使用瞭多種不同廠商的傳感器,它們的數據輸齣格式各異,刷新頻率也參差不齊,最頭疼的是它們的本地存儲模塊都不支持同步。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異構傳感器數據融閤與時間同步策略”的實戰指南。我需要的不是基礎的采樣理論,而是如何設計一個中央數據匯聚層,用軟件算法來修正時間漂移(比如基於卡爾曼濾波的思想),並建立一個統一的元數據標簽係統,以便後續的數據挖掘工具能夠識彆這些數據點的時間上下文。如果書中能包含如何利用NTP或PTP協議在資源受限的邊緣節點上實現納秒級時間同步的實際部署經驗,那簡直就是我夢寐以求的“聖經”瞭。
評分我正在嘗試開發一個基於WebAssembly的圖形渲染引擎,目標是在瀏覽器端實現接近本地應用的性能。目前遇到的最大障礙是如何高效地管理內存池和處理圖形管綫中的狀態切換。我迫切需要一本能詳細剖析WASM底層執行機製,特彆是它如何與JavaScript宿主環境進行高效的交互,以及如何利用SIMD指令集進行並行計算優化的書籍。理想情況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大量的源代碼示例,展示如何用C++或Rust編寫高性能模塊並編譯到WASM,重點剖析編譯後的二進製文件結構和函數調用開銷。目前網上的資源大多停留在“WASM是什麼”的層麵,而我真正需要的是“如何榨乾WASM的每一滴性能”的硬核技術細節,尤其是在涉及緩衝區拷貝和內存共享方麵,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上下文切換的損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