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炳麟 國學講演錄 國學概論 9787558119279

章炳麟 國學講演錄 國學概論 9787558119279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章炳麟 著
圖書標籤:
  • 章炳麟
  • 國學
  • 中國哲學
  • 思想史
  • 文化史
  • 學術著作
  • 近代史
  • 清史
  • 國學概論
  • 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吉林齣版社
ISBN:9787558119279
商品編碼:29729555915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2-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章炳麟 國學講演錄 國學概論 作者 章炳麟
定價 39.80元 齣版社 吉林齣版社
ISBN 9787558119279 齣版日期 2017-02-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周易》、《》是中國哲學史上兩部重要的經典著作,然其文簡而意奧,一般讀者很難讀懂,故曆來解說紛紜。本書博采諸子及史籍,將各種引證與詮釋相應地集於原句之下。對於初學者來說,藉此可曉《周易》《》的大意;對於研究者,則可省去大量翻檢之勞,對研究兩書的思想及其研究史極有幫助。

   作者簡介

   楊樹達(1885—1956),中國語言文字學傢。字遇夫,號積微。有《積微居甲文說》、《積微居金文說》等書,楊樹達對《漢書》用力極勤,成《漢書窺管》。


   目錄

周易古義
周易古義代序 / 5
周易古義自序 / 7
周易古義捲一(上經) / 8
易 / 8
乾 / 9
坤 / 18
屯 / 22
濛 / 24
需 / 25
訟 / 25
師 / 26
比 / 27
小畜 / 28
履 / 29
周易古義捲二(上經) / 30
泰 / 30
否 / 33
同人 / 34
大有 / 35
謙 / 36
豫 / 38
隨 / 40
蠱 / 41
臨 / 42
觀 / 42
噬嗑 / 43
賁 / 44
剝 / 45
復 / 45
無妄 / 47
大畜 / 48
頤 / 49
大過 / 49
坎 / 50
離 / 50
周易古義捲三(下經) / 52
鹹 / 52
恒 / 52
遁 / 54
大壯 / 54
晉 / 55
明夷 / 55
傢人 / 56
睽 / 58
蹇 / 58
解 / 59
損 / 60
益 / 61
夬 / 62
姤 / 63
萃 / 63
升 / 64
睏 / 64
井 / 66
周易古義捲四(下經) / 67
革 / 67
鼎 / 69
震 / 70
艮 / 71
漸 / 72
歸妹 / 72
豐 / 73
旅 / 75
巽 / 76
兌 / 76
渙 / 77
節 / 77
中孚 / 78
小過 / 80
既濟 / 80
未濟 / 81
周易古義捲五 / 83
係辭上傳 / 83
周易古義捲六 / 98
係辭下傳 / 98
周易古義捲七 / 112
說卦傳 / 112
序卦傳 / 117
古義
古義自序 / 123
古義捲上 / 124
一章 / 124
二章 / 126
三章 / 128
四章 / 130
五章 / 131
六章 / 132
七章 / 132
八章 / 133
九章 / 133
十章 / 134
十一章 / 135
十二章 / 136
十三章 / 137
十四章 / 138
十五章 / 139
十六章 / 140
十七章 / 140
十八章 / 141
十九章 / 141
二十章 / 142
二十一章 / 143
二十二章 / 144
二十三章 / 145
二十四章 / 145
二十五章 / 145
二十六章 / 147
二十七章 / 147
二十八章 / 149
二十九章 / 151
三十章 / 151
三十一章 / 152
三十二章 / 153
三十三章 / 153
三十四章 / 154
三十五章 / 154
三十六章 / 155
三十七章 / 157
古義捲中 / 158
三十八章 / 158
三十九章 / 162
四十章 / 163
四十一章 / 164
四十二章 / 166
四十三章 / 167
四十四章 / 169
四十五章 / 170
四十六章 / 172
四十七章 / 174
四十八章 / 175
四十九章 / 176
五十章 / 176
五十一章 / 178
五十二章 / 178
五十三章 / 180
五十四章 / 180
五十五章 / 182
五十六章 / 183
五十七章 / 183
古義捲下 / 186
五十八章 / 186
五十九章 / 189
六十章 / 191
六十一章 / 192
六十二章 / 193
六十三章 / 194
六十四章 / 196
六十五章 / 199
六十六章 / 200
六十七章 / 201
六十八章 / 202
六十九章 / 203
七十章 / 203
七十一章 / 204
七十二章 / 205
七十三章 / 205
七十四章 / 207
七十五章 / 208
七十六章 / 209
七十七章 / 209
七十八章 / 210
七十九章 / 211
八十章 / 211
八十一章 / 212
漢代老學者考 / 214


   編輯推薦

   文摘

   序言

《章炳麟國學講演錄:國學概論》 一、 曆史的凝眸與國學的黎明 民國肇造,百年變局。當古老的中華文明迎來前所未有的轉型時刻,一批胸懷傢國天下的先哲,正以其深邃的智慧與堅韌的筆觸,試圖為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復興尋覓一條前行的道路。《章炳麟國學講演錄:國學概論》正是誕生於這樣一個動蕩而充滿希望的時代,它不僅僅是一部學術著作,更是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在時代浪潮中,對自身文化根脈進行深刻反思與重新審視的結晶。 章太炎先生,這位被譽為“國學大師”的巨擘,以其博大精深的學識和激昂澎湃的言辭,在那個國學被視為“落後”與“陳腐”的論調甚囂塵上的年代,以振聾發聵之聲,重新點亮瞭“國學”這顆璀璨的明珠。本書收錄的“國學概論”,便是章太炎先生在特定曆史時期,麵嚮青年學子,係統闡述其對於“國學”的理解、界定、研究範疇以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與意義的講演稿。 “國學”一詞,在當時並非一個固定的、清晰的概念,其內涵與外延,在不同學人之間存在著差異。章太炎先生在此書中,以其獨到的眼光,將“國學”的概念進行瞭係統的梳理與界定。他並非僅僅將國學局限於傳統的經史子集,而是將其拓展至更廣闊的領域,涵蓋瞭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曆史演變、文學藝術、語言文字、社會製度、科學技術等方方麵麵。在他的視野中,國學是中華民族數韆年文明積澱的精華,是理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鑰匙,更是民族凝聚力與文化認同感的基石。 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對國學概念的界定,更在於章太炎先生在闡述過程中所展現齣的嚴謹治學態度、深厚的人文關懷以及對時代精神的深刻把握。他以一種撥亂反正的姿態,批判瞭當時一些盲目崇洋、否定傳統的論調,強調瞭國學研究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他認為,隻有深入理解和掌握本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纔能更好地吸取外來文明的精華,纔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自主與文化繁榮。 二、 國學的內涵與章氏的獨見 在《國學概論》中,章太炎先生對國學的具體內容進行瞭詳盡的闡釋。他將國學大緻分為幾個主要的方麵,並逐一展開論述: 1. 經學: 經學作為中國傳統學術的基石,自然是章太炎先生關注的重點。然而,他並非沿襲舊有的經學研究模式,而是以一種批判繼承的態度,強調對經文進行疏通考據,探究其思想內涵與曆史演變。他特彆注重從經學中挖掘齣古代聖賢關於人生、政治、倫理的智慧,並將其與現代社會的需求相結閤。他所倡導的經學研究,早已超越瞭單純的文字訓詁,而是上升到瞭思想史、文化史的高度。 2. 史學: 對中國曆史的深刻理解,是章太炎先生治學的重要維度。他認為,曆史不僅是事件的記述,更是民族性格、社會規律的展現。在《國學概論》中,他強調瞭史學研究的重要性,並鼓勵青年學子從曆史中汲取經驗教訓,理解民族發展的脈絡。他對中國曆史的宏觀把握,以及對細節的考證,都展現瞭他作為一位史學大傢的風範。 3. 哲學: 儒、道、釋等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是章太炎先生研究的重中之重。他並非簡單地介紹這些哲學流派,而是深入分析其核心思想,探討其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發展演變,以及它們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所産生的深遠影響。他特彆關注這些哲學思想中關於人生意義、道德修養、社會治理等方麵的論述,並試圖從中提煉齣能夠指導現實生活的智慧。 4. 文學: 從先秦的詩歌到唐宋的散文,再到明清的小說戲麯,中國文學的豐富寶庫在章太炎先生的視野中得到瞭充分的展現。他不僅關注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更注重其所蘊含的思想情感,以及其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社會功能。他認為,文學是民族情感的載體,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 5. 語言文字學: 作為一位傑齣的文字學傢,章太炎先生對中國文字的起源、演變、結構等進行瞭深入的研究。他在這部講演錄中,也必然會涉及到語言文字在國學研究中的基礎地位。他強調瞭掌握古代漢語的重要性,認為這是理解古代文獻、傳承傳統文化的前提。 6. 其他: 除瞭上述幾個主要方麵,章太炎先生的國學範疇還涵蓋瞭諸如金石學、目錄學、音韻學、古代科技等諸多領域。他力圖構建一個全麵而係統的國學研究體係,以期能更完整地展現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在闡述這些內容時,章太炎先生並非采取枯燥的學術講授,而是充滿瞭激情與感染力。他將抽象的學術概念,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和深入淺齣的語言加以闡釋,使得原本可能顯得高深莫測的國學,變得易於理解和親近。他的講演,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思想的啓迪,是心靈的震撼。 三、 時代的迴響與未來的啓示 《章炳麟國學講演錄:國學概論》的齣版,對於理解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記錄瞭一位國學大師在時代變遷中的思考,展現瞭他如何以一種開闊的胸襟和深邃的洞察力,來重塑與傳承中華文化的精神。 在今天,當全球化浪潮洶湧,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我們重新審視“國學”的意義,具有更加深刻的現實價值。章太炎先生所倡導的國學精神,並非是對西方文明的排斥,而是強調在吸收外來文明的同時,保持自身文化的獨立性與主體性。他所追求的,是一種“古今融會,中西調和”的學術與文化發展模式。 本書的講演,如同一麵鏡子,摺射齣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睏惑與擔當。他們如何在東西方文明的碰撞中,為民族文化的未來尋覓方嚮?如何在新舊交替的時代,保持對傳統文化的敬畏與熱愛,同時又積極擁抱新的思想與變革?章太炎先生的講演,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啓示。 閱讀《章炳麟國學講演錄:國學概論》,我們不僅能夠領略章太炎先生的深厚學養與人格魅力,更能從中汲取關於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智慧。它提醒我們,一個民族的精神血脈,根植於其悠久的文化傳統。隻有深刻理解與傳承這份寶貴的遺産,纔能在瞬息萬變的現代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煥發齣新的生機與活力。 這本書,是一份珍貴的曆史文獻,更是一份麵嚮未來的思想饋贈。它鼓勵我們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去麵對世界,去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輝煌。它所傳達的,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是對中華民族未來的堅定信念。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如同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廣闊天地,也讓我對“國學”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章太炎先生的講演,並非枯燥的知識灌輸,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思想盛宴。他能夠將那些曆經韆年沉澱的智慧,用一種嶄新的方式呈現齣來,讓古老的思想煥發齣現代的光彩。我特彆喜歡先生在論述“國學之體係”時所展現齣的那種條理清晰、邏輯嚴密的風格,他能夠將龐雜的知識體係梳理得井井有條,讓讀者能夠清晰地把握其內在的脈絡和聯係。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各種學問,無論是經學、史學、哲學還是文學,都有著深刻的見解和獨到的分析。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能感受到他對於中華文明那種深沉的敬意和熱愛,以及他對後輩學子的殷切期望。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國學並非是束之高閣的古董,而是與我們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活態智慧。

評分

這部書名直指章太炎先生的國學講演,讀罷掩捲,腦海中迴蕩的並非是具體的某個學說或是某段引文,而是一種宏闊的學思脈絡,一種浸潤瞭幾韆年中華文明的深沉底蘊。章太炎先生的國學概論,仿佛一座巍峨的學術殿堂,而這本書,則是引我步入殿堂的鑰匙,讓我得以窺見其中精妙絕倫的建築布局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寶。從開篇寥寥數語,便能感受到先生對於“國學”二字的獨特定義和宏大視野,他並非將國學局限於經史子集的堆砌,而是將其視為一種貫穿古今、融匯中西的生命體,一種指導我們認識世界、安頓心靈的智慧寶庫。我尤其被先生在闡述“學術之獨立”時所展現齣的批判精神所摺服,他鼓勵讀者跳齣陳規,獨立思考,勇於質疑,這對於我們這些身處信息爆炸時代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醍醐灌頂的啓示。他對於中國文字、聲音、曆史變遷的精闢論述,更是讓我對我們賴以生存和傳承的文化根基有瞭全新的認識,原本晦澀難懂的古籍,在他的講解下,仿佛煥發齣瞭鮮活的生命力,變得親切而富有魅力。細細品味,字裏行間流露齣的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深切熱愛與守護,以及對後輩學人的殷切期盼。

評分

捧讀此書,仿佛置身於章太炎先生的講演現場,感受著他那旁徵博引、言辭犀利的學術風範。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震撼,一種覺醒,一種對自身文化根源的重新審視。章太炎先生的國學概論,絕非簡單的知識羅列,而是一種思想的啓迪,一種精神的洗禮。他能夠將深奧的哲學概念,用一種直擊人心的語言闡釋齣來,讓我們得以窺見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尤其欣賞先生在批駁當時的一些學術弊端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凜然正氣和批判精神,他鼓勵我們獨立思考,勇於探索,不被陳規陋習所束縛。他對於中國文字、曆史、思想的獨特見解,更是讓我對我們所傳承的文明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通往國學殿堂的道路,讓我得以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聖先賢的智慧光輝。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對中國思想史的全新審視角度,讓我開始重新思考“國學”的意義和價值。章太炎先生以其深厚的學識和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勾勒齣瞭一個充滿活力的國學世界,他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思想的啓迪者。我尤其欣賞先生在處理曆史材料時所展現齣的嚴謹態度,以及他對傳統文化中那些被忽視的細節所賦予的關注。他能夠從看似微不足道的史料中挖掘齣深刻的哲理,將抽象的概念與具體的曆史事件相結閤,使得整個論述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先生那種旁徵博引、融會貫通的敘述方式所摺服,他能夠將各種學說、各種思想信手拈來,並以一種清晰流暢的邏輯將其串聯起來,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進入瞭他所構建的那個知識體係。這本書不僅僅是對國學概念的介紹,更是對一種治學精神的傳承,一種對民族文化根脈的追溯,一種對生命智慧的探索。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感到自己的視野被極大地拓寬瞭,以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或許還停留在零散的知識點和片麵的理解上,而這本書,就像一幅精心繪製的中國哲學思想的地圖,將那些分散的珍珠串聯成璀璨的項鏈,讓我得以鳥瞰整個宏大的思想版圖。章太炎先生的講演,並非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學術論述,而是充滿洞察力與感染力的思想碰撞。他能夠將極其抽象的哲學概念,用淺顯易懂的比喻和生動形象的語言闡釋清楚,讓即便是初學者也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智慧之光。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先生在談及“中國學問之特色”時,那種自信而堅定的語氣,他不僅僅是在介紹一種學術流派,更是在捍衛一種文化精神。他對各種學說流派的梳理和評介,都充滿瞭深邃的洞察力,他能夠一針見血地指齣其精髓所在,同時也鞭闢入裏地剖析其局限性。讀這本書,更像是在與一位學養深厚、思想邃遠的智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從中汲取養分,啓發思考,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生生不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