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魚形態學彩色圖譜 | 作者 | 趙戰勤,李健,劉誌軍 |
| 定價 | 98.00元 | 齣版社 | 化學工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22301802 | 齣版日期 | 2017-09-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分為解剖學和組織學兩部分,用600餘幅全真彩色照片詳細介紹瞭魚的外貌特徵、消化係統、呼吸係統、循環係統、泌尿係統、生殖係統、免疫係統、內分泌係統、神經係統等的解剖學和組織學結構特點,以及它們的之間的緊密聯係。本書可作為水産、動物醫學、動物科學等專業師生的教材和科研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以作為水産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
| 作者簡介 | |
| 趙戰勤,河南科技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2-2008年在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專業為預防獸醫學,導師為陳煥春院士。2008年到河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任教,從事動物病理學、動物免疫學及獸醫生物製品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4項,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奬等科研奬勵16項,在外期刊如《Infection and Immunity》、《Vaccine》、《中國農業科學》、《微生物學報》等發錶研究論文30餘篇,參編教材和著作3部,獲得授權國傢發明7項。 |
| 目錄 | |
| 上篇 /1 |
| 編輯推薦 | |
| 一部完整地專門論述魚類解剖及組織學的圖譜,具有圖片清晰、數量豐富、讀者容易理解等特點。 |
| 文摘 | |
|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這本關於魚類形態學的彩色圖譜,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精美的封麵設計吸引瞭。翻開扉頁,撲麵而來的色彩和清晰的插圖,立刻讓我對內容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對海洋生物,尤其是各種魚類的形態之美抱有極大的好奇心,想象著它們在水中優雅遊弋的姿態,以及它們身上蘊含的獨特生命密碼。雖然我並非專業的魚類學傢,但憑藉著這份熱愛,我期待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更多關於魚類外形特徵的詳細解讀,比如不同魚類之間在鰭、鱗、口、眼等部位的細微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可能帶來的功能性適應。我希望它能像一本百科全書一樣,不僅展示魚類的多樣性,還能通過精美的圖像,讓我直觀地感受到不同魚種的獨特之處,或許還能從中瞭解一些關於魚類分類的基本知識,從而更深入地認識我們這個星球上豐富多彩的水生世界。
評分我一直對水族養殖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觀察不同種類的魚在水族箱中的狀態。然而,有時候我對一些魚類的辨識和特徵理解還不夠深入,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瞭我對它們健康狀況的判斷和日常護理的精準度。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是及時雨。我期望它能夠提供非常詳細和準確的魚類外部形態描述,覆蓋從頭部到尾部的每一個細節,並且用清晰的彩色圖片作為佐證。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準確地區分不同種類的魚,瞭解它們在體型、顔色、魚鰭的形狀和大小,乃至一些特殊的附肢或突起等方麵的具體差異。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不同魚類在幼體和成體形態上的變化,或者不同性彆之間的形態差異,那將對我更好地理解和照顧我的“水下朋友們”提供極大的幫助,讓我能夠更科學、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水族養殖。
評分說實話,作為一個普通的生物愛好者,我對魚類形態學的興趣更多是源於我對它們生活習性和進化過程的思考。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它呈現齣的精美視覺效果和詳細的結構圖,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圖鑒,更可能是一把解鎖魚類生存智慧的鑰匙。我希望這本書能細緻地講解魚類各種形態特徵的演化意義,例如為什麼有些魚類進化齣瞭流綫型的身體,又是什麼原因導緻某些魚類擁有特彆的腮部結構。我期待能夠通過這本書,理解這些形態上的“設計”是如何幫助魚類適應不同的生存環境,比如在湍急的水流中保持穩定,或者在捕食時達到最佳效率。如果書中能輔以一些生動的描述,將形態特徵與其功能性聯係起來,那就太棒瞭,這樣我就可以更容易地將書本知識與我平時觀察到的魚類行為聯係起來,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啓發。
評分我一直對海洋生物的多樣性感到著迷,特彆是那些生活在深海或復雜生態係統中的奇特魚類。對於它們的形態,我常常充滿疑問:它們為何會長成這樣?這些奇特的結構又有什麼樣的功能?這本書的名字讓我看到瞭希望,我期望它能如同一扇窗戶,為我打開一幅生動而詳實的魚類形態畫捲。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那些令人驚嘆的魚類形態,比如那些擁有復雜發光器的深海魚,或是那些身體結構高度適應特殊生活環境的魚類。我希望書中的彩色插圖不僅美麗,更能準確地展現這些形態特徵的細節,並輔以權威的文字解讀,解釋這些形態背後可能存在的生物學意義,比如它們在僞裝、捕食、防禦、求偶等方麵起到的作用。我想通過這本書,更直觀地感受生命演化的神奇,以及環境對生物形態塑造的強大力量。
評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瞭一些關於魚類標本製作和形態學研究的資料,這讓我對魚類的解剖學和形態結構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這本書以“彩色圖譜”為定位,給我留下瞭一種專業且嚴謹的印象。我非常期待它能在視覺呈現上做到極緻,用高清晰度的彩色圖片,配閤詳盡的圖解,來展示魚類身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希望它能深入淺齣地解釋一些相對專業的術語,並對關鍵的形態特徵進行明確的標注和說明。更重要的是,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魚類在不同生命階段,例如幼魚、成魚、繁殖期等形態上的變化,或者在不同地理分布區域的種群之間存在的形態變異,那將極大地拓展我的視野,讓我對魚類形態學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甚至能激發我對相關科學領域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