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股指期货教程
:40.00元
售价:27.2元,便宜12.8元,折扣68
作者:刘仲元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807063476
字数:
页码:39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本书是广大股指期货投资者的入门书,股指期货培训、教学的参考书。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二、全面系统,内容翔实;三、贴近实务,注重操作。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为:股票指数、股指期货发展历程、股指期货交易与功能、套期保值交易、套利交易、投机交易、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从这些内容安排上就可以看出,本书囊括了投指期货交易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本全面系统的教程。
阐释股指期货,囊括丰富鲜活资料,剖析中外经典案例,跟踪期指市场动态,全方位剖析各种获利手段和分析方法,重点分析沪深300指数,为投资者参与期指实践提供具体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厚积薄发,深入浅出,专业人士读来不觉浅显,一般投资者读来不觉艰深。既是股指期货的入门读物,也适宜作为培训或教学的参考书。
刘仲元, 江苏苏州人,1954年生,1977年就读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85年于同济大学管理学院进修一年。大学毕业后从教多年,先后任教过高等数学、工程数学、西方经济学、系统工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工程经济学等10多门课程,编写教材多本。1993年进入期货市场,先后担任交易部主管、经理、咨询部经理,现任东银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工商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先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有关期货论文上百篇,在国内期货业享有盛誉。参与或主持上海期货交易所及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有关研究课题八个,同时为中国期货业协会指定考试用教材的编写者及试题组成员。多次受中国期货业协会指派赴全国各地及香港对期货专业人士进行后续培训演讲。出版著作有《西方经济学》(合著,1993年同济大学出版社)、《股市春秋》(200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沟通”层面做得非常出色。我之前接触过一些金融书籍,内容本身可能很好,但读起来却像在啃一本天书,晦涩难懂。而这本《股指期货教程》在语言上却非常接地气。它会用一些很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金融概念,比如用“赛跑”来类比不同板块的资金流动,用“跷跷板”来形容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到市场“消息面”的影响时,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消息来了就会涨”,而是非常详细地分析了不同类型消息的“敏感度”以及市场“消化”消息的过程。它甚至还提到了一些“非理性”的市场反应,以及这些反应是如何被一些“聪明钱”利用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叙述方式,让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旁边耐心指导,而不是像某些书一样,直接丢给你一本秘籍,让你自己去琢磨。这种“陪伴感”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和愉悦,也更容易吸收知识。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还真有点儿忐忑,毕竟“股指期货”这四个字听起来就挺专业,我一直觉得这是高大上的金融人士才能玩转的东西。但翻开目录,倒是被它朴实无华的排版给吸引了,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图表,更多的是一行行清晰的文字,仿佛在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它开篇讲的那段关于市场情绪的文章,虽然没有直接深入到具体的交易技巧,但它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市场参与者在不同时期可能产生的心理变化,比如贪婪、恐惧、兴奋等等,这些情绪是如何影响价格波动的。它让我开始思考,原来炒期货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人性的博弈。我还记得里面有个小例子,讲的是某个时期大家对经济前景普遍看好,虽然没有实质性的利好消息,但股指却一路高歌猛进,这种“预期”的力量,让我印象深刻。它并没有教我怎么去“抓”这个预期,而是让我理解“预期”本身的存在及其力量,这比直接给我几个“看涨”或“看跌”的信号要深刻得多。这本书让我开始用一种更宏观、更人文的视角去审视金融市场,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技术操作平台。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受用的部分,在于它提供的“全局观”视角。在阅读之前,我总觉得股指期货是一个独立运行的“小宇宙”,只关注K线图和成交量就够了。然而,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股指期货的价格波动,其实是整个宏观经济、社会情绪、甚至国际局势交织作用的结果。它用大量的篇幅去探讨了“周期性”的力量,比如经济周期、政策周期、甚至是地缘政治周期,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股指期货的走势。我记得书里有一段关于“历史的轮回”的讨论,虽然没有直接给出预测,但它通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相似性,让我看到了市场发展演变的规律性。它也让我明白,任何短期的市场波动,都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而仅仅盯着短期技术指标,很容易迷失方向。它没有告诉我“怎么做”,而是让我“怎么看”,用一种更长远的、更宽广的视野去理解市场,这对于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并非是那种“拿来就能用”的速成指南,而是更侧重于构建一种“底层逻辑”。它没有直接给出“买入”还是“卖出”的指令,而是花了很多篇幅去阐述“为什么”市场会发生某种变化。例如,它在解释宏观经济指标时,并没有仅仅列出GDP、CPI这些缩写,而是非常细致地分析了这些指标是如何与股指期货的价格产生联动效应的,并且举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案例。我记得其中一段关于货币政策的讨论,它没有简单地把降息和加息与股市涨跌画等号,而是深入分析了货币政策背后传导的机制,以及不同市场参与者可能做出的反应。这种“刨根问底”的写作风格,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它让我不再满足于看到“价格上涨”或“价格下跌”这个现象,而是开始追溯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且思考这些原因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市场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点线连接,而是开始触及到更深层次的运行规律。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穿越市场迷雾的奇妙旅程。它没有上来就甩给我一大堆复杂的公式或者交易模型,而是从一个非常基础的角度,让我理解了“风险”这个概念。书里讲到,任何投资行为都伴随着风险,而股指期货的风险更是被放大了,但它并没有止步于强调风险的“大”,而是花了很多篇幅去解析风险的“源头”和“类型”。我记得有一个章节,详细对比了不同类型的市场风险,比如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并且用了一些贴近生活的比喻来解释,比如“黑天鹅”事件。它让我明白,即使是最稳健的投资,也无法完全规避风险,而理解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才是最重要的。它没有直接教我如何“规避”风险,而是让我去“认识”风险,就像认识一个潜在的对手一样,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与之共处。这种“认知升级”的体验,是我之前在其他财经读物里很少获得的,它让我对风险的态度从最初的“害怕”转变为一种“尊重”和“谨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