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油盐糖醋中的美颜秘方
:35.00元
售价:23.8元,便宜11.2元,折扣68
作者:摩天文传;曹昌虹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34470684
字数:
页码:128
版次:1
装帧: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中国人对于“秘方”这个词,往往有很特别的感情。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女性也喜欢搜寻一些价廉物美而又行之有效的美容秘方。微博上一些美容秘方的小帖子往往就被一些女性用户疯转、收藏。而根据中国传统智慧总结出来的美容经验,有很多所谓的“秘方”确实是有科学道理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油盐糖醋中的美颜秘方》所要讲的是每个人厨房里都有、却被大家所忽视的美容秘方。比如淡盐水可以给抠破的痘痘消炎止血、淡白糖水洗脸可以让肌肤柔滑白嫩、红糖熬浆做的面膜可以祛斑、白醋按摩眼周可以消除眼袋等等。
南宁摩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策划和创作女性美容时尚出版物的年轻团队,是好的美容时尚图书创作团队之一。为国内众多出版社创作了多本美容时尚畅销书,深受客户和市场的好评。
Chapter 1
油盐糖醋美肤揭密 可口美味肌肤也爱吃
010油 橄榄油/ 蓖麻油/ 山茶油/ 椰子油 化身护理全能手
014盐 竹盐/ 矿物盐/ 海盐/ 藻盐 谁是细致肌肤的好伙伴
018糖 砂糖/ 红糖 每种糖都有神奇的去角质魔法
020醋 适合油性肌肤的弱酸式护理
022酒 清酒/ 红葡萄酒/ 白葡萄酒 肌肤更喜欢酒中微量元素
Chapter 2
关爱全脸 油盐糖醋变身美肤全能手
026睡前喝红酒 助眠又养颜
027早晚一杯醋水 扫除脸部黯哑
028自制醋蛋液 亮白肌肤、祛黑斑
029常服蜂蜜醋水 粗糙皮肤变细嫩
030空腹喝柠檬淡盐水 去除色斑
031午后一杯果醋 消疲劳、提气色
032空腹生食山茶油 缓解便秘
033黄酒泡炒黑豆 活血美肤
034常敷红酒多酚面膜 皮肤更亮泽
035自制有机酸奶面膜 拯救毛孔危机
036巧用麦麸超高纤维素 去除皮肤粗糙
037橄榄油混合乳液 缓解冬季肌肤干燥
038红糖蜂蜜 自制天然抗衰面部磨砂膏
039红糖鲜奶敷面 淡化面部沉积黑色素
040橄榄油护肤法 辅助底妆更服帖
041黑啤敷面 帮助收缩粗大毛孔
042绵白糖洗脸 淡化顽固痘印
043蓖麻油加葵花籽油 一扫脸部油光
044自制白醋爽肤水 让脸部出油量“减产”
045牛奶兑细盐 具超强毛孔去污力
046啤酒混合清水洗脸 皮肤富有光彩及弹性
047自制黑啤补水喷雾 让晒伤肌肤冰冰凉
048葡萄酒加玫瑰花瓣 DIY 补水美白喷雾
049清酒拍脸 减轻化妆品刺激
050柠檬清酒搽脸 预防皱纹早生
051酸梅清酒化妆水 让肌肤白里透红
052砂糖蜂蜜 温和去除封闭型粉刺
053小苏打珍珠爽肤水 喷出白皙美人肌
Chapter 3
说实话,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对这个略带“玄学”色彩的书名持保留态度的。我更倾向于那种结构严谨、步骤清晰的“技术手册”型烹饪书。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近乎散文诗的风格,带领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美食哲学领域。它关注的重点仿佛不是“吃什么”,而是“如何更好地存在于食物之中”。书中对“味觉记忆”的探讨尤为深刻,作者认为,每一次成功的烹饪,都是一次对过去美好生活场景的重现和定格。他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通过改变熬制高汤时水中矿物质的含量,来模拟不同水质环境下的自然风味,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不禁停下来思考,我过去几十年吃的“味道”到底是被什么悄悄塑造的。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考究,大量留白和手绘插图,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迫使读者放慢阅读的脚步,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意境”。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烹饪技巧,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沉淀,它教会我用更慢、更专注、更具敬畏感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份食材的给予。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参与了一场精心策划的美食考古之旅。它并未聚焦于当下流行的网红菜式,而是挖掘了许多被现代快节奏生活所遗忘的传统烹饪智慧。作者似乎对“时间的价值”有着独到的见解,书中对于“慢发酵”和“长时间腌制”的论述篇幅巨大,但丝毫没有让人感到拖沓。他详尽地描述了微生物在黑暗中默默工作的奇妙过程,把酵母菌和乳酸菌描绘成厨房里最勤劳、也最神秘的“酿造师”。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一个关于自制腐乳的古老配方,过程繁琐,需要极大的耐心,但最终成品那种复合而醇厚的咸香,是任何市售调味品都无法比拟的。更让我惊讶的是,书中穿插了许多关于不同文化中“食物与仪式”的关系的社会学观察。它告诉我,油盐糖醋不仅仅是调味剂,它们更是连接家庭、传承历史的无形纽带。这种跨学科的视野,极大地拓宽了我对“美食”二字的理解边界,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烹饪艺术,早已超越了厨房本身。
评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摩挲、在不同心境下阅读才能完全领悟的书。它的文字密度极高,信息量堪称“爆炸级”,但表述方式却异常的细腻和克制,如同顶级香料的萃取过程,每一点都凝聚着精华。书中对“水”在烹饪中的作用进行了近乎偏执的细致剖析,从不同海拔地区水的沸点差异,到加热过程中氢键结构的变化对蛋白质凝固的影响,每一个细节都配有详尽的科学图解。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盐”时所流露出的那种近乎虔诚的态度,他将盐视为“风味的放大器”与“时间的固定剂”,并通过几个历史典故,展示了盐如何塑造了人类文明的走向。这本书绝不是那种可以囫囵吞枣地翻阅的读物,它要求读者带着笔记本和笔去阅读,因为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次微型的“大师课”。它彻底颠覆了我对日常调味料的认知,让我明白了,所谓的美颜秘方,或许并不在于添加了多么稀有的食材,而在于对眼前这些最平凡之物——油、盐、糖、醋——的理解与运用达到了何种精妙的境界。
评分读完这本大作,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似乎是一位拥有极高悟性的哲学家,只不过他的“哲学教室”恰好设在了厨房里。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极其跳跃且富有联想性,常常是上一段还在讲如何精确控制白糖的焦糖化温度,下一段话锋一转,就开始探讨“甜味在人类进化史中的象征意义”。这种发散性的思维对我这种习惯线性阅读的读者来说,起初有些挑战,但很快就被其独到的洞察力所吸引。它不提供简单的“配方清单”,而是提供一套“思维框架”。比如,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五味平衡的混沌模型”,它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精确到克的配料却做不出理想的味道,核心在于环境、情绪和食材状态之间的复杂互动。作者鼓励读者去拥抱不完美,去享受那些偶然出现的“美妙失误”,认为真正的灵感往往诞生于对既定规则的微妙偏离。这本书成功地把我从一个“按部就班的执行者”变成了一个“主动探索的实验者”,它授权给我一种对味觉的绝对主导权。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烹饪界的“魔法宝典”!我原以为它会是一本寻常的食谱集,充斥着那些老生常谈的家常菜做法,但读完后才发现,作者的视角竟然如此独特。它不是简单地教你如何把油盐糖醋放进锅里,而是深入探讨了食材的“个性”与“脾气”。比如,书中花了整整一个章节来分析不同产地的酱油在特定温度下风味物质的变化曲线,简直像是在进行一场精细的化学实验,但结果却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火候”时的那种文学性,他不用冰冷的数字来定义温度,而是用“炉火初旺如烈日,中火温润似春风”这样的比喻来引导读者感受烹饪的节奏。特别是关于如何利用酸碱度来激发食材本身的潜能,书中提供的那几个小技巧,比如在炖肉时加入微量的柠檬皮屑来软化纤维,效果立竿见影,让我家那些“难搞”的牛肉块彻底变得入口即化。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松弛有度,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厨在灶台边娓娓道来他多年积累的独门心法。它成功地将枯燥的烹饪科学与直觉性的感官体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绝对是厨房里值得常备的案头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