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疆綠洲林下間作
定價:50.00元
作者:石書兵,耿洪偉,翟雲龍
齣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1163178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全書由4章和附錄組成。*章介紹瞭新疆綠洲的形成、演化和分布,綠洲林業(包括果樹)的現狀和發展,豐富多樣的林、果資源,林下種植的主要類型,林下種植的意義等。第二章論述瞭林糧間作。以楊樹為主體,間作小麥是林糧間作的主要模式。包括楊樹間作小麥的環境效應,間作係統的栽培技術要點,效益分析等。果樹也可視為林木。所以第三章以馳名全國的新疆大棗為代錶,介紹瞭果糧間作中的棗、麥(小麥)為典型的棗糧間作。較詳盡地展現瞭新疆棗樹資源以及一批優良品種。論述瞭棗麥間作的環境特徵、規格、模式、技術要點。分析瞭間作係統的效益。第四章是新疆林下間作的其他類型,包括林草間作,林菜和林經(經濟作物)間作,林菌間作,林藥間作。附錄列齣新疆楊樹種類(種和品種)90種。
目錄
章 概 述 1
節 新疆綠洲林業概況 1
第二節 新疆綠洲林下種植的意義 35
第二章 林糧間作 65
節 楊糧間作 65
第二節 楊麥間作栽培技術 78
第三章 棗糧間作 107
節 新疆棗樹資源 107
第二節 棗麥間作 125
第四章
林下種植的其他類型………………………………………
144
節
林草間作 …………………………………………………………
144
第二節
林菜和林經間作 …………………………………………………
159
第三節
林菌間作 …………………………………………………………
162
第四節
林藥間作 …………………………………………………………
171
附錄 新疆楊樹名錄(種和品種) 178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有一種獨特的質感,觸感上很舒服,讓我感覺它是一本很用心的學術著作。我一直對中國各地獨特的農業模式和技術創新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適應復雜環境、並能帶來顯著效益的實踐。新疆,作為一個地理和氣候都極其特殊的區域,它的農業發展本身就充滿瞭研究價值。“綠洲”更是象徵著生命力,而“林下間作”這個概念,一下子就激發瞭我的好奇心。我猜想,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關於一種簡單的種植技術,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農業生態係統的構建。它或許會深入探討如何在新疆綠洲這個脆弱而寶貴的生態環境中,通過巧妙的設計,將樹木的生態功能與作物的經濟價值有機結閤。我非常希望能瞭解到,書中是否詳細介紹瞭在新疆的特定區域,例如吐魯番盆地或者塔裏木盆地,有哪些成功的林下間作案例?這些案例中,所采用的樹種和作物有哪些?它們的生長習性是如何相互適應的?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在提高土壤肥力、減少水分蒸發、增加生物多樣性等方麵,究竟能帶來多大的效益?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科學的數據和深入的分析,來支撐這些結論,並且能夠為未來的農業規劃和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評分當我看到《新疆綠洲林下間作》這本書的標題時,立刻被它所描繪的畫麵所吸引。我並非專業的農業從業者,但作為一個對生活充滿好奇、熱愛自然的人,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巧妙利用自然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實踐感到由衷的欽佩。新疆,這個名字在我心中總是與廣袤、神秘和獨特的自然風光聯係在一起。而“綠洲”更是點睛之筆,它代錶著在這片乾旱的土地上,生命頑強生長的奇跡。“林下間作”這個詞,聽起來就有一種充滿智慧和詩意的感覺,仿佛能將林間的陰涼與作物的生長巧妙結閤,形成一種和諧共生的農業景觀。我非常想知道,這本書是否會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嚮我展示在新疆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下,農民們是如何智慧地運用林下間作的技術,來優化土地利用,提高産量,同時又能保護環境的。我希望書中能夠有生動的案例,不僅僅是枯燥的數據,更能描繪齣那一幅幅畫麵:在蒼翠的林木下,各種作物欣欣嚮榮,構成一幅充滿活力的生態畫捲。我還想知道,這種模式對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比如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麵,是否也有積極的作用?這本書能否讓我對新疆的農業,乃至中國的農業科技,有更深入、更全麵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新疆綠洲林下間作》非常吸引我。我是一名在基層工作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常年與農民打交道,深知他們對於新技術、新模式的需求。新疆的農業發展一直是我關注的焦點,那裏的自然條件獨特,挑戰與機遇並存。看到“綠洲”這個詞,我立刻聯想到新疆特有的生態環境,以及在這樣的環境中如何實現農業的精細化和高效化。而“林下間作”則是一種非常具有潛力的農業模式,它似乎能將林業和種植業巧妙地結閤起來,實現效益最大化。我非常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如何在新疆綠洲地區,具體實踐林下間作的詳細指南。例如,書中是否會介紹適閤在林下種植哪些經濟作物或蔬菜?這些作物與當地常見的樹種(如鬍楊、紅柳等)之間是否存在協同效應?如何通過閤理的布局和管理,優化光照、水分和養分的利用,從而提高整體的産量和品質?我還需要瞭解,這種模式在實踐中會遇到哪些技術難題,比如如何防範病蟲害,如何進行機械化操作,以及如何降低生産成本,提高農民的收入。總而言之,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套切實可行、易於推廣的林下間作解決方案,幫助新疆的農民走上更科學、更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評分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是它的裝幀很紮實,紙張的質感也很好,作為一本由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齣版的書籍,這一點倒是意料之中。我一直認為,一傢好的齣版社,不僅要齣版內容有價值的書籍,在書籍的製作上也應該精益求精,這樣纔能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更好的體驗。這本書的標題——《新疆綠洲林下間作》——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我本身從事農業研究,雖然領域不完全相同,但對於提高農業生産效率和可持續發展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新疆,這個地域概念本身就代錶著獨特的生態環境和農業挑戰。而“綠洲”和“林下間作”的組閤,則進一步勾勒齣一個充滿智慧和創新的農業場景。我設想,這本書很可能深入探討瞭在新疆乾旱半乾旱地區,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資源,通過閤理的林木栽培與經濟作物、飼料作物等進行科學配置,形成一個既能發揮林地生態功能,又能增加經濟産齣的復閤型農業係統。我尤其好奇書中關於具體樹種和作物搭配的案例分析,以及它們在産量、品質、抗逆性等方麵的錶現。此外,我想這本書可能還會觸及到林下間作模式在改善微氣候、涵養水源、保持土壤肥力等方麵的生態效益,以及這些效益如何反哺農業生産,形成良性循環。
評分哇,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生命力,綠色的底色象徵著勃勃生機,上麵點綴著幾株錯落有緻的植物,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看內容,但光是這視覺衝擊,就讓人感受到一種清新的、充滿希望的氣息。我一直對農業科技領域很感興趣,尤其是在我們國傢這樣一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巨大的地方,如何因地製宜地發展農業,實現可持續的生産,是我非常關心的問題。新疆,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神秘和廣袤的意味,而“綠洲”則更是生機盎然的象徵。這本書的名字《新疆綠洲林下間作》,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好奇心。它似乎在描繪一種巧妙的農業模式,將傳統的林業與作物種植結閤起來,不僅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或許還能帶來生態效益的提升。我猜想,書中可能會詳細介紹在新疆獨特的氣候和地理條件下,如何選擇閤適的樹種和作物進行間作,以及這些組閤如何相互促進,共同成長。我特彆期待瞭解其中關於水分管理、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等方麵的技術細節,畢竟新疆水資源相對匱乏,如何在綠洲這個寶貴的生態環境中實現高效用水,是至關重要的。而且,林下間作的模式,聽起來就很有詩意,我希望書中能描繪齣這種模式下的田園景象,也希望它能為我們提供切實可行的農業發展思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