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日本 军鉴002:革新
定价:49.80元
售价:31.9元,便宜17.9元,折扣64
作者:指文军鉴工作室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16810507
字数:
页码:26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各时代亲身参与变革之人亦似身处云里雾中,苦苦挣扎却又不明方向所在,满嘴豪言却沦为青史中的无聊笑谈。但我们不可忘记,正是那一段段其时铁血纵横、朝堂惊变之历史,塑造了今日国家、社会的价值体系,深刻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看似普通的每一天。
16世纪是风起云涌的世纪,也是武器开始成为战场主宰的时代。作者将视线聚焦在一个时代下:老农精算的丰臣秀吉、朝鲜“僭主统治”下的“士祸党争”、彰显明朝国力的中日“勘合贸易”、成因错综复杂的倭寇之乱、“万历援朝”之役中朝鲜的颓势和李舜臣的力挽狂澜、明军从质疑到强硬的援朝经历……《东海博弈:“万历援朝”之役与中、日、朝三国的军事革新》以大气磅礴之笔,描绘丰臣秀吉侵朝期间宏大的战争背景及黑引发的中、日、朝三国的军革。
645年中国东北地区进入新一轮动荡期:唐朝与高句丽的关系日趋恶化,很快影响到孤悬海外的日本列岛。而此时的日本正值倭王与苏我氏明争暗斗的时期,乱象丛生、亟待振兴。在随后的改革和征战中,天皇浴血而降,日唐关系也变得愈加扑朔迷离。《“天皇”的诞生:大化改新与白江战役》将中、日两国早期外交史及当时日本国内的一系列乱流相联系,进行了细致入微又出人意表的梳理。
大众对日本平安时代的*印象,往往充斥着情爱、文艺,以及对平安贵族风雅生活、无常人事的想象。然而,真实历史中的平安京并不是与世隔绝的仙境,贵族世界也并非武侠小说中“江湖”般的诗意社会。《武家萌芽:古代日本军事体制的变迁》以经济体制至政权架构的贯穿性解析,将古代日本军制进行全面展现。
1914年一战爆发,欧洲各大强国全部席卷进这场人类灾难。日本由于身处远东地区,条件得天独厚,那几年经济形势还不错。然而战争不能永远持续,大战经济泡沫刚一过去,日本就迎来了一个极为萧条的时代。首当其冲受到诘问的,就是昔日红极一时的帝国陆军。《迷失的路口:大正陆军改革和军国主义路径》就评述了大正时代看似由精英策划且条理清晰的日本军事变革运动,如何一步步沦为昭和时代的军国主义狂飙。
《萨长天下 布武四海:日本明治国家军事战略》为首辑连载,将为读者续析日本明治五十年间的军政外交风云。
内容提要
《日本·军鉴》第二辑主题为“革新”,围绕这一主题选取了五个视点,纪念身处激荡变革中的人和事:
《东海博弈:“万历援朝”之役与中、日、朝三国的军事革新》描绘丰臣秀吉侵朝期间宏大的战争背景,及黑引发的中、日、朝三国的军革。
《“天皇”的诞生:大化改新与白江战役》将中、日两国早期外交史及当时日本国内的一系列乱流相联系,进行了细致入微又出人意表的梳理。
《武家萌芽:古代日本军事体制的变迁》以经济体制至政权架构的贯穿性解析,将古代日本军制进行全面展现。
《迷失的路口:大正陆军改革和军国主义路径》评述了大正时代看似由精英策划且条理清晰的日本军事变革运动,如何沦为昭和时代的军国主义狂飙。
《萨长天下 布武四海:日本明治国家军事战略》为首辑连载,将为读者续析日本明治五十年间的军政外交风云。
目录
作者介绍
指文军鉴工作室:由诸多日本史研究者和作家组成,从事日本军事、历史、文化领域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阐述文化视点及社会事件背后的精彩故事及历史渊源,为理性看待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高学历人群提供深度了解日本历史的手资料。
赵恺:生于鱼米之乡,求学于燕赵之地,历史研究者,现出版有《军部当国: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冒险史》《军国凶兽:一口气读完的日本战史》《猛禽崛起:一口气读完的美国战史》等。
大意觉迷:历史爱好者、契丹文字研究者,主攻先秦史和日本早期历史,不仅在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在《探险》《战争史》等杂志发表过通俗讲史类文章,还发表过若干网络小说。
肇英:自由撰稿人、历史普及作者,涉猎范围主要包括唐宋职官制度、日本政治制度史、国际共运史以及爱尔兰、西班牙史。曾在《战争事典》发表过数篇文章,著有《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
萧西之水:天涯煮酒写手,钟爱文史,日语精湛,对日本战国及近代历史皆有深入见解。出版有《第〇次世界大战》、《地图上的日本史》、《忤逆:穿越血与火的战国》等。
潘越:江苏苏州人,微博名“快马浊酒”,《日本·军鉴》系列主编。日常从事日语翻译,工作之余研究日本历史,偏重于政治、军事题材。著有《日本军事崛起之路:幕末至明治时代》、《日本驱逐舰全史》,译有《明治维新生活史》、《新水浒传》。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注重实操应用性研究的爱好者,我对任何关于军事“革新”的研究,都抱有一种审视的态度:这种革新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否真的具备可持续性?它对后世产生了多大程度的连锁反应?我希望作者能跳脱出单纯赞美“天才将领”的窠臼,更深入地去分析那些“革新”背后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技术瓶颈。例如,如果提到了火器的使用,我希望能看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究竟能达到何种水平?后勤保障体系能否支撑起这种新战术的长期消耗?这种深挖“为什么能成功”而非仅仅“如何成功的”分析角度,往往能揭示出更深层次的历史规律。如果这本书能引导我思考,为什么某些革新在某个时期昙花一现,而在数十年后才被后人真正吸收并发展,那它的价值就无可替代了。
评分这本军鉴的封面设计实在是太抓人眼球了,那种略带陈旧感的字体和厚重的纸张质感,让人一上手就有种翻阅历史的庄重感。我个人对日本战国时代的史料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种不仅仅停留在宏观叙事,而是深入到具体战役、武将个人决策层面,甚至能窥见当时后勤、军备细节的著作。我期待这本“革新”能在传统军鉴的基础上,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解读视角。毕竟,“革新”这个词本身就暗示了作者对于某些既有观点的挑战或者对新史料的挖掘,这对于我们这些老读者来说,无疑是最有吸引力的部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教科书上看不到的、更具“人味儿”的分析,比如某个关键时刻主帅内心的挣扎,或者普通士兵在战场上面对死亡的真实反应,而不是仅仅罗列胜败得失。如果能结合当时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进行深入剖析,那就更妙了,毕竟战场从来不是孤立的棋局。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类专题性极强的历史读物,最看重的是其考据的严谨性和逻辑链条的完整性。很多号称“深度挖掘”的作品,读到最后却发现很多论断都是建立在模糊的推测之上,缺乏扎实的文献支撑,读起来总感觉像是空中楼阁。指文军鉴工作室这个名字,至少在我的认知里,代表着一种对军事细节的偏执追求,这让我对“革新”抱有更高的期望。我希望看到的是,作者如何巧妙地将零散的古籍记载、地方志甚至是墓碑铭文串联起来,构建出一个清晰、可信的论证体系。尤其是在探讨“革新”这一主题时,必须要有清晰的界定:究竟是技术上的革新,还是战略思想上的蜕变?如果能提供大量精确的图表、地图和兵力部署示意图,那就更好了,毕竟,没有可视化辅助的复杂军事行动描述,对普通读者来说,阅读门槛会瞬间提高。我希望这是一次扎实、硬核的智力冒险。
评分我更倾向于从叙事节奏和文笔上对一本历史书进行评价。一本优秀的军鉴,不应该只是枯燥的史料堆砌,它需要具备一种史诗般的张力。想象一下,在描述一场关键的围城战时,如果作者能运用一些文学性的笔触,将战前的焦虑、攻坚的惨烈、最终胜利的短暂狂喜,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么即使是对历史细节不甚熟悉的读者,也能被其深深吸引。我非常期待“革新”在保持学术性的同时,能展现出高超的叙事技巧。它需要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匠人,将冰冷的铁甲和血肉横飞的战场,通过文字重塑出来。如果它的行文风格能够时而如疾风骤雨般紧凑,时而如历史长河般深沉,那无疑会是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而不是任务般的“啃书”。
评分对我来说,购买一本关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书籍,往往是对某一特定武将或事件的“情结”驱动。我希望这本“革新”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和事件,让他们不再是刻板的符号。也许是对某个“败笔”的重新定性,指出其看似失误的决策背后,其实隐藏着当时最优化的战略选择;又或许是对某个被低估的小人物的平反,揭示他如何在关键时刻推动了一项重要的战术变革。这种“去魅”或“重估”的过程,正是历史研究的魅力所在。我期待读完之后,能够对我心中原有的历史图谱产生一些有趣的“涟漪”,甚至促使我重新翻阅其他相关书籍,去验证、去思辨。一本好的历史书,应该成为开启下一段探索旅程的钥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