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解读《三字经》与《弟子规》
定价:32.00元
作者:朱润玉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04751119
字数:
页码: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国学解读《三字经》与《弟子规》》,从远古的回顾到今天的眺望,如果只选择停留在原点,便永远望不见地平线另一端的模样。成长,是一个过程,如果不能让脚步飞扬,那么就该让思想插上翅膀。童话与故事赐予我们想象,它们是基石,垫高我们迈向前方的脚。当我们把“为什么”变成惊叹号,当我们无畏地闯入大自然的怀抱,成长的轨迹便会向未来伸展成有力的形状。
目录
上篇 《三字经》
课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第二课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第三课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第四课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第五课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第六课
曰春夏,日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日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日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日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第七课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日喜怒,日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第八课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第九课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第十课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第十一课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第十二课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第十三课
曰国风,日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毂梁。
……
下篇 《弟子规》
作者介绍
朱润玉,1947年生,陕西蓝田人,老三届高中生。曾因成份不好,回乡务农,经受严酷劳动锻炼整10年。
1977年远赴新疆,考入教育界,进修大专。先后在霍城、昌吉从事中、小学教学,历任中、小学教务主任、校长多年。后调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至退休。
酷爱中华传统文化,加之多年教学汇集,退休后再系统学习历史典籍知识,力争用简洁的文字,解译《三字经》《弟子规》。盼能为弘扬国学,尽绵薄之力。
文摘
序言
上篇 《三字经》
课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第二课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第三课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第四课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第五课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第六课
曰春夏,日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日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日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日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第七课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日喜怒,日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第八课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第九课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第十课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第十一课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第十二课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第十三课
曰国风,日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毂梁。
……
下篇 《弟子规》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的太吸引人了!我一直觉得,好的国学解读,应该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用浅显易懂却又不失深度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其中的道理。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术语,而是用我们现在人最容易理解的白话文,将《三字经》和《弟子规》中的每一句话都解释得明明白白。而且,它不是那种生硬的“逐字逐句翻译”,而是有很强的逻辑性,能够把看似零散的句子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让你能真正理解古人是如何思考和做人的。
评分终于找到一本让我觉得“对了”的《三字经》和《弟子规》解读!我一直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解读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流于表面,要么就是各种改写,总觉得少了点原汁原味的味道,让人提不起兴趣。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在迷雾中看到了灯塔。我一开始是被它“正版吉国学解读”这个名头吸引,感觉比较权威,而且书名里直接点明了《三字经》和《弟子规》,这正是我想要深入了解的两部经典。拿到书后,它的装帧设计就很有质感,翻开内页,那种古朴又不失现代感的排版,非常舒服。
评分对于我这样对传统文化有学习热情,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入门书籍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量身定做的。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通俗的易懂性;既有知识的深度,又不乏趣味性。我特别喜欢它在解读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对现代人的关怀。它没有强迫你去接受任何东西,而是引导你去理解,去思考,去感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三字经》和《弟子规》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对如何将这些传统美德融入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清晰的方向。这真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觉得物超所值。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三字经》和《弟子规》的书,但很多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点到为止。而这本书,在每一个知识点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它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还会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渊源、思想内涵,甚至还涉及到一些相关的哲学、历史知识。这种“由浅入深”的解读方式,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记住了一些道理,而是真正地在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感觉就像在与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对话,每一次翻页,都是一次知识的积累和提升。
评分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解读经典的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故事。我一直觉得,理论知识如果不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就很容易流于空谈。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会引用很多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解释《三字经》和《弟子规》中的道理。比如,讲到“父子恩,夫妇顺”,它可能会讲一段古代的孝子故事,或者现代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如何和谐相处。这些故事不仅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有趣,更重要的是,让你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古老的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