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梨地方品種圖誌/“中國果樹地方品種圖誌”叢書
定價:348.00元
作者:曹尚銀,李天忠,宋宏偉,劉佳棽 等
齣版社:中國林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03893919
字數:
頁碼:335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梨地方品種圖誌/“中國果樹地方品種圖誌”叢書》重點增加提交人及其聯係方式、地理信息等,我們通過先進的電腦和高性能的數碼相機進行考察,把品種圖像較為準確和形象地記錄下來。並通過攜帶的GPS定位導航設備和GIS軟件係統可以對每個農傢品種的生境和其代錶株進行定位和信息采集,以達到品種的可追蹤性。《中國梨地方品種圖誌/“中國果樹地方品種圖誌”叢書》圖像大部分均在種質原産地采集,包括生境、單株、花、果、葉、枝條等信息,力求還原種質的本來麵貌。
《中國梨地方品種圖誌/“中國果樹地方品種圖誌”叢書》各論按照東部片區、南部片區、西部片區、北部片區、中部片區等5個片區分彆介紹其資源分布情況,對於每份資源從基本信息(包括提供人、調查人、位置信息、地理數據等)、生境信息、植物學信息、品種評價等方麵人手,切實展示該品種資源的特徵特性,以便於育種工作者辨識並加以有效利用。調查編號根據片區負責人姓全拼+名縮寫+采集者姓名的首字母+3位數字編號的形式,便於辨識和後期品種追蹤調查,每個品種都有一個品種俗稱,若有相同的名字,以調查地點的名字加以區分,相同的地點加數字予以區分,多個品種可以按照數字依次編寫。《中國梨地方品種圖誌/“中國果樹地方品種圖誌”叢書》所配照片在總論中都一一標齣拍攝人或提供人姓名,各論裏照片都是各片區調查人拍照提供,由於人數較多,就不一一列齣。希望《中國梨地方品種圖誌/“中國果樹地方品種圖誌”叢書》的齣版能為梨地方品種的利用及地理分布研究提供較為全麵、完整的資料,促進梨地方品種科研與生産的發展。
目錄
總序一
總序二
總前言
前言
總論
節 梨的起源、分布和栽培曆史
一、梨的起源與分布
二、梨的栽培曆史
第二節 梨種質資源的研究與地方品種調查收集的必要性
一、梨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情況
二、梨種質資源的評價與利用
三、存在的問題
四、梨地方品種調查和收集的必要性
第三節 我國梨地方品種的分布概況
一、我國梨地方品種的分布特點
二、我國梨地方品種優勢分布區
三、栽培優勢品種
第四節 梨地方品種調查與收集的思路和方法
一、調查我國梨優勢産區地方品種的地域分布、産業和生存現狀
二、初步調查和評價我國梨優勢産區地方品種資源的原生境、植物學特徵、生態適應性和重要農藝性狀
三、采集和製作梨地方品種的圖片、圖錶、標本資料
四、鑒彆梨地方品種遺傳型和環境錶型
第五節 梨地方品種資源遺傳多樣性分析
一、主要分子標記
二、SSR標記與遺傳多樣性分析
各論
黃金墜
冠縣鴨梨
冠縣黃金梨
萊陽梨
萊陽梨豐産
萊陽早熟
黃縣長把實生梨
小麵梨
冠縣酸梨
陽信大個鴨梨
平頂脆梨
雪花優質梨
大個子母梨
香水優選梨
小觀梨1號
郭村梨1號
晚熟小脆梨
馬蹄黃
紫酥
鵝黃
雞爪黃
麵梨
歪尾巴糙
水葫蘆
青皮糙子
紫皮糙子
宿州梨1號
古泉梨1號
銹酥
宿州梨2號
碭山酥梨
良梨早酥
宿州梨3號
宿州梨4號
六月消
細花麻殼
江灣粗柄酥
金陽雪梨
得榮燈泡梨
魯窪沙梨
金陽大黃梨
雷波老麻梨
木裏芝麻梨
青皮梨
騰梨
昭通梨
金糖梨
慈姑梨
黃榖梨
雞爪梨
巍山紅雪梨
安寜紅梨
青梨
麒麟沙梨
毛山屯沙梨
大種梨
全州蜜梨(黃皮)
呈貢寶珠梨
全州蜜梨(青皮)
耙梨
香瓜梨
青皮沙梨
秤砣梨
大沙梨
泡黃梨
笨梨
油梨
小白梨
原平夏梨
黃梨
大黃梨
肖梨
紅霞梨
陶楊沙梨
雞腿梨
酸金瓶梨
陶楊梨1號
金瓶兒
馬
軟兒
西北明月梨
大水梨
平榖佛見喜梨
疙瘩梨
紅肖梨
金把梨
京白梨
麻梨
鞦白梨
平榖酸梨
糖梨
小雪花梨
房山謝花甜
鴨廣梨
子母梨
鵝梨
阜新密梨
花蓋梨
尖把梨
瀋河馬蹄黃
南果梨
小香水
蘋果梨
大紅梨
小紅梨
金頂謝花酥梨
圓酥梨
蜜梨
五道溝
白麵梨
嵩縣夏梨
葫蘆梨1號
葫蘆梨2號
嵩縣無名梨1號
天生梨1號
天生梨2號
天生梨3號
天生梨4號
天生梨5號
天生梨6號
天生梨7號
季梨
水裏泡
上蔡無名梨
落地酥
水瓶宵
掛裏子
黃山梨
杏樹園河北梨
碣石山杜梨
碣石山杜梨變異
碣石山野生梨
泌陽瓢梨
泌陽平把梨
酥梨
龍窩酸梨
董傢店野梨1號
興隆佛見喜梨
董傢店酸梨1號
濟源鞦梨1號
麵疙瘩梨
黑砂梨
黑砂梨2號
黑砂梨3號
濟源鴨梨
濟源夏梨
濟源鞦梨2號
熊氏祠梨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各樹種重點調查區域
附錄二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調查樹種
附錄三 工作路綫
附錄四 工作流程
梨品種中文名索引
梨品種調查編號索引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中國特色農産品發展的愛好者,我一直期待著能夠有一部集大成之作,能夠全麵、係統地展現中國梨品種的魅力。《中國梨地方品種圖誌》這本書,可以說完美地填補瞭這一空白。我驚喜地發現,這本書的編撰團隊匯集瞭國內在梨研究領域的頂尖專傢,他們的專業學識和長年纍月的田間實踐,為本書的權威性奠定瞭堅實的基礎。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每一個梨品種的闡述方式,既有嚴謹的科學描述,比如果實的大小、形狀、顔色、成熟期等,也有富有感染力的感性描寫,比如口感的細膩程度、香氣的濃鬱度、汁水的豐沛程度等,這些都讓我能夠仿佛親身品嘗到書中所介紹的各種梨子。書中大量的彩色圖片,更是讓我賞心悅目,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示意圖,而是真實地展現瞭各種梨子的原貌,讓我對不同品種的差異有瞭直觀而深刻的認識。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為科研人員提供瞭寶貴的參考資料,更在於它能夠激發普通讀者對中國梨品種的興趣,讓我看到瞭中國在水果多樣性保護方麵的巨大潛力,也讓我對未來中國特色水果産業的發展充滿瞭信心。
評分我拿到這本《中國梨地方品種圖誌》的時候,首先就被它厚重的體量和精美的設計所吸引。雖然書名強調的是“地方品種”,但我發現它所涵蓋的內容遠不止於此,它更像是一部關於中國梨發展史的百科全書。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每個品種曆史淵源的追溯,有時會追溯到古代的文獻記載,有時則會深入到民間傳說,這種跨越時空的敘事方式,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充滿瞭驚喜。作者們在描述品種特性時,語言非常專業且精準,同時也考慮到瞭非專業讀者的閱讀習慣,巧妙地運用瞭大量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繪,讓那些復雜的生物學特性變得易於理解。例如,對某些梨子口感的描述,會讓我聯想到雨後的清新、陽光的甜美,這種感性的聯想,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樂趣。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不同産地梨子之間差異的分析,這讓我瞭解到地域環境對果實品質的影響有多麼深遠。同時,書中還涉及到一些關於梨樹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的內容,這對於我這樣希望在傢中嘗試種植一些特色梨子的人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收藏,它更是一種知識的傳遞,一種文化的傳承,它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農業的多樣性和獨特性,也讓我對那些為中國梨品種貢獻力量的農民和科研人員充滿瞭敬意。
評分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地方的農作物,是認識這個地方文化和曆史的重要途徑。《中國梨地方品種圖誌》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視角來深入瞭解中國梨的豐富多樣性。我被書中那些生動鮮活的品種介紹所深深吸引。作者們並沒有簡單地將它們視為一個個孤立的名稱,而是通過翔實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片,為每個品種賦予瞭生命。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於每一個地方品種的熱愛與尊重,這種情感貫穿於整本書中,讓我讀起來倍感親切。書中對不同品種的起源、傳播、栽培曆史的梳理,也讓我看到瞭中國梨在不同地域、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這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果實的圖譜,更是一部關於中國農業智慧和發展變遷的生動寫照。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那些瀕危或稀有品種的關注,這體現瞭作者們強烈的保護意識。對我而言,這本書不僅僅是增添瞭知識,更激發瞭我對中國本土農作物多樣性的敬意,也讓我更加關注和支持那些緻力於保護和推廣地方品種的努力。
評分這套“中國果樹地方品種圖誌”係列,尤其是《中國梨地方品種圖誌》,簡直是為我這樣的果樹愛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對中國豐富的果樹資源感到好奇,特彆是那些可能已經漸漸消失在人們視野中的古老品種。這本書的齣現,就像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過去的大門。我特彆喜歡它那種嚴謹又不失生動的編撰風格。曹尚銀、李天忠、宋宏偉、劉佳棽等專傢們,他們不僅僅是在羅列品種,更是在講述每一個梨品種背後的故事。我可以想象他們在田野間穿梭,一絲不苟地記錄著每一個細節,從果實的形狀、大小、顔色,到口感、香氣,甚至是對病蟲害的抵抗力,都被細緻地描繪齣來。書中那些精美的插圖,更是讓我愛不釋手。每一張圖片都仿佛將我帶到瞭那片果園,親眼見證瞭這些梨子的模樣。我能夠清晰地看到不同品種梨子的獨特之處,那種視覺上的衝擊力,是文字描述難以比擬的。我常常會在閱讀時,一邊翻看圖譜,一邊想象著品嘗它們時的味道,那種期待感油然而生。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充滿人文關懷的藝術品,它讓我看到瞭中國農業的深厚底蘊,也激起瞭我保護和傳承這些寶貴地方品種的強烈願望。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農作物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能夠係統性地介紹我國地方品種的權威著作。《中國梨地方品種圖誌》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一期待,而且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這本書的編撰團隊陣容強大,曹尚銀、李天忠、宋宏偉、劉佳棽等專傢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嚴謹態度,為這本書的質量提供瞭堅實的保障。我最看重的是書中對於每個梨品種的細緻入微的描述,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外觀展示,而是從植物學特徵、栽培特性、經濟價值,甚至是風味品質等多個維度進行全方位的解讀。讀著書中對不同品種梨子的口感、香氣、質地的描述,仿佛就能在腦海中勾勒齣它們的樣子,並能提前品嘗到它們獨有的風味。書中那些精美的彩色插圖,更是令人嘆為觀止。每一幅圖片都力求真實地還原梨子的形態,色彩鮮艷,細節清晰,讓人能夠直觀地感受到不同品種梨子之間的差異。這種圖文並茂的方式,使得這本書既具有科學研究的價值,又兼具欣賞的藝術性。它讓我看到瞭中國梨品種的豐富多樣,也體會到瞭科研人員在默默守護和傳承這些珍貴農業遺産方麵的艱辛與不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