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皮肤养护与常见病防治
定价:19.80元
售价:13.5元,便宜6.3元,折扣68
作者:尹国华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8020359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皮肤病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实,对皮肤病做到有效控制并不困难。只要我们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病症,用科学的方法认真预防,采取适宜的方式对症治疗,就完全不用为皮肤病烦恼了。
内容提要
本书是日常皮肤护理与皮肤常见病防治的大众科普读物。通俗易懂。使用方便。指导性强。是一本家庭的预防保健书。从皮肤的基础知识到皮肤日常养护,从各种皮肤常见疾病到常用治疗方法,书中都有科学的阐释和详尽的讲解。
目录
章 关于皮肤的基础知识
1.为什么说皮肤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
2.皮肤有几种颜色
3.皮肤的基本结构
4.皮肤的生理作用
5.为什么每个人的指(趾)纹都不相同
6.毛发的生理功能
7.人体的哪些部位没有毛发分布
8.毛发的生长速度
9.你知道头发有多少、多长、多粗吗
10.为什么头发会有不同的颜色
11.“毛骨悚然”起鸡皮疙瘩是怎么回事
12.甲由哪几部分组成
13.指(趾)甲的生长速度
14.皮脂腺在哪些部位分布多
15。影响皮脂排泄的因素有哪些
16.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皮肤干燥
17.为什么精神紧张时手心会出汗
18.为什么日晒后皮肤会变黑
19.人体哪个部位触觉敏感
20.痒觉是怎样形成的
21.皮肤瘙痒不一定是得了皮肤病
22.皮肤的温度也像体温一样恒定吗
23.发汗是好的降温方法
24.皮肤也可以呼吸
25.为什么有的人在饮酒后会脸红
26.为什么有人在情绪波动时会面红耳赤
27.为什么吃大蒜后身体会散发蒜味
28.经常洗澡能否预防皮肤病
29.皮肤病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30.什么是细菌性皮肤病
31.影响皮肤病发病的一般因素
32.皮肤病常见的症状
33.常见的皮肤损害
34.斑与疹的区别
35.水疱和大疱的区别
36.过敏是怎么回事
37.热水烫或搔抓真能止痒吗
38.用搓澡巾洗澡是好习惯吗
39.哪些皮肤病具有遗传性
40.哪些皮肤病具有传染性
41.为什么患皮肤病多需要忌口
42.为什么望诊对诊断皮肤病重要
第二章 皮肤养护的基本知识
1.皮肤的几种类型
2.青春期皮肤该如何护理
3.中年时期皮肤该如何护理
4.老年人该如何护理皮肤
5.导致皮肤衰老的9个坏习惯
6.皮肤需要哪些营养成分
……
第三章 头面部常见皮肤问题
第四章 腰背胸腹部常见皮肤病
第五章 四肢手足部常见皮肤病
第六章 发无定处常见皮肤病
第七章 皮肤科常用药物及治疗方法
第八章 小儿常见皮肤病
第九章 皮肤美容术
作者介绍
尹国华,女,1958年7月出生,主任医师。现任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集团总院皮肤科主任。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山西省皮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主编及参编多部皮肤科著作。擅长治疗银屑病、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疑难皮肤疾病。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业余古典音乐鉴赏者,我发现这本关于巴洛克时期对位法精讲的教材,简直是打开了我通往音乐结构深层奥秘的钥匙。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乏味的纯理论推导,而是巧妙地选取了巴赫的赋格曲作为核心案例,将复杂的和声进行和声部独立性讲解得条理清晰。书中对手稿的细微处理和不同版本的差异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这让原本冰冷的乐谱活了起来,充满了历史的温度和演奏者的情感张力。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模仿技巧”的章节,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不同声部间的追逐与回应,比喻成一场精妙的室内对话,让你能真切地感受到音乐是如何在“对抗”中达到和谐的。对于想要超越单纯“好听”层面,真正理解复调音乐结构之美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系统学习的绝佳指南。
评分这本书,《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水资源管理策略》,结构严谨,数据详实,但更打动我的是它所蕴含的那份紧迫感和人文关怀。它不仅展示了冰川退缩、地下水位下降的严酷数据模型,更深入探讨了水资源短缺如何加剧区域冲突和社会不平等。作者走访了非洲干旱地区和亚洲季风边缘地带,记录下了普通民众在面对生命之源枯竭时的挣扎与韧性。书中提出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强调了技术干预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重要性,这在传统自上而下的政策分析中是很少见的。我尤其欣赏它对“虚拟水”概念的引入,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消费习惯与远方生态系统的内在联系。读完后,你很难再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新闻里关于干旱的报道,它成功地将宏大的环境问题,转化成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存议题。
评分这部关于美食制作与烹饪技巧的书籍,简直是厨房新手的福音,也是老饕们探索新风味的宝藏。从最基础的刀工讲解,到复杂酱汁的调制,作者都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极大的耐心。我尤其欣赏它在食材选择和季节性搭配上的独到见解。比如,它详细解析了如何根据不同肉类的纹理来决定腌制的时长和使用的香料比例,这对于提升家庭烧菜的层次感至关重要。书中还收录了许多全球各地的经典菜肴做法,不仅仅是简单的配料罗列,更深入地探讨了每道菜背后的文化意蕴和历史渊源。我尝试了其中一个关于法式酥皮制作的章节,那种层层叠叠的黄油与面团完美融合的描述,光是读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对于那些追求极致口感和完美呈现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食谱,更是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烹饪哲学,让人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入味”的精髓。
评分我最近翻阅的这本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的文集,内容之深刻、视角之多元,实在令人震撼。它并没有停留在对“AI会取代人类工作”这种肤浅的讨论上,而是将焦点聚集在了算法的偏见、数据隐私的边界、以及未来超级智能的潜在风险这几个核心难题上。几位作者分别从法学、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切入,构建了一张严密的理论网络。特别是关于“黑箱决策”透明化构建的章节,作者提出了一套极具前瞻性的监管框架草案,这对于正处于野蛮生长期的科技行业来说,无疑是及时且必要的“刹车片”。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停下来思考,我们现有的法律体系是否真的能应对量子计算带来的数据安全挑战?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现成的答案,而在于它精准地提出了那些最尖锐、最需要被全社会认真对待的问题,迫使读者走出舒适区,直面技术进步背后的伦理困境。
评分我对古代哲学中“道”的概念演变的探讨,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专著的解读角度可谓是独树一帜。它没有陷入传统经文的考据泥潭,而是将“道”置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冲突背景下进行动态考察。作者认为,不同学派对“道”的阐释,实际上是他们对当时社会秩序和个人安身立命之道的不同回应。例如,书中对比了庄子与韩非子在理解“自然之道”与“法制之道”上的张力,展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间的艰难抉择。文字功力深厚,论证逻辑层层递进,尤其在分析“无为而治”时,它引用了大量的考古发现来佐证文本推断,使得论点既有形而上的思辨色彩,又不失坚实的实证基础。这本书对于真正想把握中国传统思想精髓,而非停留在概念表面的读者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智力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