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经典丛书:贞观政要
定价:30.00元
作者:(唐)吴兢 撰,葛景春,张弦生 注译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5348284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诤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本书将这部的历史著作用现代的语言加以翻译。
内容提要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诤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目录
卷
论君道
论政体第二
卷第二
论任贤第三
论求谏第四
论纳谏第五
直言谏争附
卷第三
君臣鉴戒第六
论择官第七
论封建第八
卷第四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
尊敬师傅第十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规谏太子第十二
卷第五
论仁义第十三
论忠义第十四
论孝友第十五
论公平第十六
论诚信第十七
卷第六
论俭约第十八
论谦让第十九
论仁恻第二十
慎所好第二十一
慎言语第二十二
杜谗邪第二十三
论悔过第二十四
论奢纵第二十五
论贪鄙第二十六
卷第七
崇儒学第二十七
论文史第二十八
论礼乐第二十九
卷第八
论务农第三十
论刑法第三十一
论赦令第三十二
论贡赋第三十三
辩兴亡第三十四
卷第九
论征伐第三十五
论安边第三十六
卷第十
论行幸第三十七
论畋猎第三十八
论灾祥第三十九
论慎终第四十
附录
上《贞观政要》表
《贞观政要》序
重刻《贞观政要》序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往往是通过那些“可读性”很强的版本建立起来的。市面上许多古代典籍的版本,要么是过于学术化,充满了繁复的引注,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度“白话化”,牺牲了原文的韵味和力度。这套丛书在这方面似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我特别喜欢它在保持原文风貌的同时,对关键概念和历史典故做了适度的解释。例如,在涉及到“以人为镜”或者“谏诤之义”时,注释能够迅速点明其出处和深层含义,避免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频繁查阅其他工具书的麻烦。这种体贴的设计,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流畅性和沉浸感。我最近正尝试将书中的一些政务处理原则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沟通机制做对比研究,这本书的清晰呈现方式,让我能够更直接地提取出那些跨越时空的管理精髓。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记录,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有效治理”的实战手册,那种直击要害的对话,读起来让人感到酣畅淋漓,仿佛真的能听到太宗与魏征君的慷慨陈词。
评分这本关于《贞观政要》的精装版本,单从装帧来看就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厚实,油墨的印刷清晰有力,即便是初次接触这部经典的人,也会被它沉稳大气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我一直对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方略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他与大臣们之间那些关于权力制衡、人才选拔和谏言纳谏的精彩对话,总觉得其中蕴含着超越时代的智慧。拿到这本书后,我立刻翻阅了目录,发现编排得很有条理,注释也相对详尽,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的历史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很多时候,阅读古代典籍最大的障碍就是晦涩的文言文和不甚明了的时代背景,但好的译注本能够有效地架起沟通的桥梁,让人能够深入体会到吴兢先生当年记录这些对话时的良苦用心。我尤其期待能够仔细研读“君道”、“臣道”等篇章,想看看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最终开创“贞观之治”的黄金盛世的。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帝王之术的绝佳窗口,值得所有关注历史、管理学乃至领导力的人细细品味。
评分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看,这本书记录的许多对话,其文字的精炼和气势的磅礴,本身就是古代散文的典范。唐代的语言风格,既有汉魏的古朴雄健,又融入了初唐的清新流畅,而《贞观政要》中的记录,正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体现。我尤其关注那些大臣们如何巧妙地陈述反对意见,如何在不冒犯君主权威的前提下,准确地传达出对社稷有利的诤言。这种“言辞的艺术”,是现代沟通中学不到的。它要求说话者对分寸的拿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既要展现自己的学识和忠诚,又要确保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听见”。阅读这些精彩的辩论和规劝,就像是在欣赏一场高水平的口才对决,充满了智慧的火花。这本书不仅仅是政治文献,它也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精英阶层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有效政治影响的教科书,其文字的力量,至今读来仍令人心潮澎湃,深感震撼。
评分我购买这本《贞观政要》的初衷,其实是想了解古代士人的精神世界。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知识分子如何看待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如何看待君主的权威与自身的独立性?吴兢先生的这部著作,正是通过记录君臣问对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鲜活的图景。我感觉,比起纯粹的史书叙事,《贞观政要》更像是一部“情景对话录”,它保留了事件的张力、人物的情绪和思想的碰撞。比如,当李世民展现出踌躇或轻率时,魏征的直言不讳是如何引导他回归正轨的;这种动态的权力关系,比静态的官方史册描述要生动得多。我非常期待在阅读过程中,去揣摩吴兢在选取和编排这些对话时的匠心。他一定深知,治理之道,贵在实践与反思的结合。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把理论的构建过程,通过真实的互动展示了出来,而不是简单地抛出一个结论。这对于任何希望理解“知行合一”的古代贤达是如何实践其抱负的人来说,都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评分这套丛书的装帧设计和选材,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应有的尊重。我注意到,它的开本适中,非常便于携带,无论是在书房静坐研读,还是在通勤路上翻阅,都不会感到负担。更重要的是,它的字体选择和行距设计,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也明显低于一些市面上常见的版本。阅读古代典籍,环境和载体的舒适度其实是影响吸收效率的重要因素。如果一本书拿在手里就觉得费劲,那再好的内容也很难沉下心去看。这本《贞观政要》在物理层面上做到了优秀,让阅读体验本身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我习惯在重要的段落旁边做一些批注和圈画,这本书的纸张质量很好,即使用钢笔书写也不会洇墨,这对我建立自己的“阅读地图”非常有帮助。优秀的阅读体验,是真正走进一部伟大作品的敲门砖,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套书的出品是相当成功的,值得称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