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散文:不完滿纔是人生
編輯推薦
1. 季羨林先生的作品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本書選入他的多篇散文,讀者可從中一窺季羨林先生散文創作的風格及真髓。
2. 學貫中西的季羨林先生也是散文大傢,他的散文,淳樸、雋永、平易、深邃,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他的人生哲學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不完滿纔是人生。
3.語文新課標推薦篇目全新收錄,囊括《人生》《不完滿纔是人生》《人生漫談》等經典篇目。
4.裝幀清新彆緻,雙色印刷,配有多幅精美圖片,是典藏的之選。
目 錄
輯 人生漫談
人生 / 003
再談人生 / 006
三論人生 / 008
人生漫談 / 011
人生之美 / 016
禪趣人生 / 019
人生小品 / 024
不完滿纔是人生 / 029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 033
生命的價值 / 036
如何利用時間 / 041
緣分與命運 / 043
漫談倫理道德 / 046
第二輯 耄耋之言
一個老知識分子的心聲 / 059
一個老留學生的話 / 067
老年十忌 / 073
走運與倒黴 / 091
糊塗一點,瀟灑一點 / 093
難得糊塗 / 097
老少之間 / 100
做人與處世 / 103
三思而行 / 106
知足知不足 / 108
有為有不為 / 111
老馬識途 / 115
溫馨,傢庭不可或缺的氣氛 / 117
愛情 / 120
論壓力 / 126
第三輯 反躬自省
我寫我 / 131
我的座右銘 / 134
我的懷舊觀 / 136
我的美人觀 / 140
十年迴顧 / 146
賦得的悔 / 154
我的心是一麵鏡子 / 162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學 / 195
反躬自省 / 201
八十述懷 / 211
九十述懷 / 216
九三述懷 / 228
九十五歲初度 / 234
第四輯 寄情於物
枸杞樹 / 241
馬纓花 / 247
夾竹桃 / 252
洛陽牡丹 / 257
登廬山 / 260
火車上觀日齣 / 265
遊小三峽 / 268
觀秦兵馬俑 / 274
觀天池 / 280
延邊行 / 286
北戴河雜感 / 301
火焰山下 / 304
登蓬萊閣 / 310
還鄉記 / 315
媒體評論
做學問應該像北京大學的季羨林那樣。
——鬍適
恩師享壽98歲,在其漫長而輝煌的一生中……隻有散文創作是和老人傢相伴*久的,時間超過瞭80年……作為季門弟子,我深深地感謝齣版方獨具心思的編選工作。我由衷地相信,這樣一套書,一定會受到讀者朋友的歡迎和喜愛。
——學者、季羨林關門弟子 錢文忠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發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
——200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奬詞
文學的*境界是樸素,季先生的作品就達到瞭這個境界。他樸素,是因為他真誠。
——鍾敬文(中國民俗學之父、散文傢 )
在綫讀 難得糊塗內容簡介 ·
本書精選瞭季羨林先生*經典的談人生的散文。這些散文,淳樸、雋永、平易、深邃,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無論是詠物、憶舊,還是敘事、寫景,均錶現齣作者觀察事物、認識世事的獨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發瞭作者的真情實感,給人以深刻啓迪。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清平(今臨清市)人。國際東方學大師,中國文學傢、語言學傢、教育傢、國學傢、佛學傢、史學傢、翻譯傢和社會活動傢。精通12國語言,北京大學終身教授。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季羨林全集》等。
季羨林先生的散文,總有一種溫潤如玉的質感,讀來讓人心生寜靜。他的文字,沒有驚濤駭浪般的跌宕起伏,卻能在平淡敘述中悄然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我尤其喜歡他筆下那些關於童年、故鄉、以及與人交往的點滴迴憶。那些場景,即便我已經遠離,卻能通過他的文字再次鮮活起來,仿佛昨日重現。他描繪的北平的鬍同,夏日的蟬鳴,鼕日的爐火,都帶著一種濃鬱的生活氣息,讓人忍不住想念起那些質樸而溫暖的時光。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迴憶中總能融入對生活哲理的思考,不生硬,不說教,而是如春風化雨般,在不經意間啓迪讀者。這種將個人經曆與普遍人生感悟相結閤的能力,是許多作傢難以企及的。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汲取到新的力量和感悟,仿佛與一位睿智的長者促膝長談,受益匪淺。他的語言樸實無華,卻有著強大的穿透力,能直抵人心,讓人在閱讀中找到共鳴,也找到慰藉。
評分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閱讀季羨林先生的作品,始終是我人生中的一種享受。他的散文,像一股清泉,滌蕩著心靈的塵埃,帶來一種寜靜而緻遠的感受。我尤其喜愛他那些關於學術研究、文化交流的篇章。在這些文字中,我看到瞭一個學者嚴謹治學的態度,也看到瞭他對東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熱愛。他不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將枯燥的學術話題,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融入個人經曆,使得讀者在輕鬆閱讀中,也能領略到知識的魅力。他對於古老文明的熱愛,對於文化傳承的思考,都深深地打動瞭我。他讓我們意識到,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我們更應該珍視和傳承那些寶貴的文化遺産。他用自己的筆,連接瞭過去與現在,連接瞭東方與西方,為我們展現瞭一個廣闊而深邃的精神世界。讀他的書,不僅僅是閱讀文字,更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
評分當我翻開這本書,如同踏入瞭一個充滿智慧與溫情的精神花園。季羨林先生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能將宏大的哲學思考,融於日常生活點滴之中,既有高度,又不失溫度。我被他那些關於“雜”與“全”的辯證思考深深吸引,他認為“雜”纔能成就“全”,這種觀點打破瞭我以往對事物的刻闆印象,引發瞭我對人生發展規律的新認識。他用自己的經曆,生動地闡釋瞭“不完”即是“完”的境界,這種看似矛盾卻充滿哲理的觀點,讓我對人生的得失有瞭更深的理解。他筆下的中國傳統文化,他與外國友人的交往,他對待人生的態度,都展現瞭他作為一位學者的廣博學識和作為一個人的人格魅力。他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如涓涓細流,緩緩滲透,滋潤心田。讀他的書,不僅僅是閱讀,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和升華,讓我對人生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更豁達的態度。
評分這次偶然得遇季羨林先生的這本集子,真是如同拾到瞭一件稀世珍寶。他的文字,不是那種追求辭藻華麗、故作高深的風格,而是返璞歸真,充滿瞭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關於“不完”的思考,這種“不完”並非指遺憾,而是一種豁達的人生觀,一種對未知和未完成的接納和欣賞。他用自己的人生經曆,詮釋瞭什麼是真正的智慧和從容。讀他的文章,我仿佛能看到一位飽經風霜卻依然心懷赤子之心的老人,在嚮我們娓娓道來他的人生哲學。他筆下的曆史細節,對文化的反思,以及對人性的理解,都顯得那麼透徹和睿智。有時候,我會停下手中的書,陷入沉思,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所處的世界。這種能夠引發深度思考的文字,纔是真正有價值的。他讓我明白,人生並非一定要追求完美和圓滿,接納不完美,擁抱不確定,或許纔是更成熟、更豁達的生活態度。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驚喜,遠不止於它收錄瞭季羨林先生的經典散文。更重要的是,它讓我窺見瞭一個偉大靈魂的內心世界。他的文字,有時幽默風趣,有時深沉內斂,但始終充滿瞭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性的關懷。我被他那些充滿生活智慧的段子逗得哈哈大笑,也被他那些對人生睏境的坦然描寫所感動。他似乎沒有什麼不能用輕鬆幽默的筆觸去描繪,即便是麵對生老病死,也帶著一種豁達和超然。這種樂觀的生活態度,對於身處壓力和焦慮中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鼓舞。他教會我們,如何在一個充滿變數的世界裏,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樂觀。他的文字,就像鼕日裏的一縷陽光,溫暖而有力量,驅散瞭內心的陰霾,帶來瞭希望和勇氣。讀他的書,就好像在和一位智者對話,他用最樸素的語言,道齣瞭最深刻的人生真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