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创意城市蓝皮书: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6)
定价:89.00元
作者:黄永林 陈汉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201002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抓住新常态背后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制度环境改变的诸多机会,立足需求侧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 本报告以“文化创意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梳理了2015年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剖析了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与不足,对文化创意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研究,在总结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同时,概括指出了武汉文化创意产业供给侧的多重矛盾,为武汉文化创意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内容提要
本书以“文化创意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梳理了2015年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剖析了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与不足,对文化创意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研究,在总结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同时,概括指出了武汉文化创意产业供给侧的多重矛盾,为武汉文化创意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目录
Ⅰ 总报告
1 2015年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述/001
一 2015年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002
二 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027
三 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困境与短板/039
四 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054
五 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愿景/069
Ⅱ 分报告
2 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增添文化动力
——《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074
3 武汉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发展报告/082
4 加快推进武汉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思考/098
5 推进琴台文化艺术中心升级版建设,打造武汉中央艺术区/106
6 传承延续城市文脉,产业助推区域繁荣
——武昌区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118
7 加强示范区建设,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新洲区文化旅游发展报告/136
8 东湖高新区打造文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149
Ⅲ 理论探究
9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160
10 创新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75
11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选择/193
12 新常态下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212
Ⅳ 案例解析
13 打造城市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探索浅析/225
14 大数据驱动,积极构建舆论高地和新媒体产业融合平台
——试析“九派现象”对我国媒体转型发展的几点启示/236
15 探究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之路
——武汉创意天地打造高品质文化创意产业园/249
16 “互联网 动漫”产业融合,构建IP生态圈
——武汉博润通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探析/261
Ⅴ 附录
17 2015年武汉市文化改革发展大事记/279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不得不说,《创意城市蓝皮书: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6)》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读物,它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城市的发展。报告在梳理武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脉络时,并没有采用刻板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一种更加生动、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产业数据和理论分析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在探讨如何将武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当下蓬勃发展的创意经济相结合方面,报告所提出的思路极具前瞻性。我特别喜欢报告中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这使得整个报告的内容更加鲜活,也更具实践指导意义。它让我看到了武汉这座城市在文化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也看到了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武汉的创意土壤之中,亲身感受着创新创业的活力,也更加期待这座城市在文化创意领域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评分在浩瀚的书海中,偶尔会邂逅一本如明灯般照亮前路的作品,而《创意城市蓝皮书: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6)》无疑就是这样一本令我惊喜的作品。初见书名,便被其中“创意城市”和“文化创意产业”这两个充满活力的词汇所吸引,仿佛预示着一场关于城市未来发展脉络的深度探索。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不是枯燥的数据堆砌,而是对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当代创新浪潮中的生动描绘。作者们以一种极其敏锐的视角,剖析了武汉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潜力与挑战,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城市发展的深刻洞察和殷切期盼。更让我赞叹的是,报告不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撑,勾勒出武汉在文化产业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发展路径。从历史悠久的楚文化底蕴,到新兴的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报告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武汉这座城市如何将厚重的历史文化转化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字里行间所展现出的前瞻性和战略性,让我不禁对武汉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评分这本《创意城市蓝皮书: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6)》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多层次的,它不仅仅是一份静态的产业报告,更像是一幅动态的城市发展画卷。作者们以一种近乎艺术家的细腻笔触,描绘了武汉这座城市在文化创意领域所绽放出的独特光芒。报告中对武汉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创意产业的融合路径的探讨,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它并没有回避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瓶颈,而是以一种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姿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我能够感受到作者们对武汉这座城市深厚的情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他们试图通过这份报告,为武汉的文化创意产业指明方向,也为每一个关心这座城市发展的人提供一个更清晰的视野。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够“看到”武汉的文化脉络如何被激活,创意如何在这里落地生根,并最终转化为推动城市进步的强大动力。这份报告的价值,远不止于一份研究成果,它更是一种激发思考、启迪灵感的催化剂,让我对“创意城市”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创意城市蓝皮书: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6)》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场关于城市创新活力的深度对话。报告以武汉为例,系统地展现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如何在时代浪潮中拥抱创意,重塑自我。作者们并没有回避挑战,而是以一种审慎而乐观的态度,剖析了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困境。我最欣赏的是报告中那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它不仅提供了翔实的产业分析,更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现了武汉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创新实践。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对未来发展的期许,让我仿佛能够触摸到武汉跳动的创意脉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决策依据,也为行业从业者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对城市文化发展和创新活力的思考,让我看到了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带来的无限可能。
评分对于每一个关注城市发展和文化产业的人来说,《创意城市蓝皮书: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6)》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报告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仅仅关注宏观的政策和产业数据,更深入到武汉这座城市本身的文化基因和创新精神。作者们以一种严谨而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态度,对武汉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解读。我尤其欣赏报告中对武汉在不同文化领域中所展现出的独特优势的挖掘,例如其在影视、出版、设计等方面的潜力。这本书让我对武汉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它在未来创意经济发展中的广阔前景。读完这本书,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创意产业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城市的历史、人文、地理紧密相连,能够为城市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