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建康实录(套装共五册) 9787501363292 (唐)许嵩-RT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建康实录(套装共五册) 9787501363292 (唐)许嵩-R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许嵩 著
图书标签:
  • 国学
  • 史学
  • 宋史
  • 建康实录
  • 许嵩
  • 历史文献
  • 古籍
  • 地方史
  • 唐代
  • 丛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卷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63292
商品编码:29779235694
包装:平装-锁线胶订
出版时间:2017-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建康实录(套装共五册)

定价:100.00元

作者:(唐)许嵩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013632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建康实录(卷一—六) (唐)许嵩撰 宋刻本 1

建康实录序3

卷一 吴上5

卷二 吴中 55

卷三 吴中下97

卷四 吴下127

卷五 晋上173

卷六 晋上217

第二册

建康实录(卷七—九) (唐)许嵩撰 宋刻本 1

卷七 晋中1

卷八 57

卷九 晋中下123

第三册

建康实录(卷十—十二) (唐)许嵩撰 宋刻本 1

卷十 晋下1

卷十一 宋上87

卷十二 宋中161

第四册

建康实录(卷十三—十六) (唐)许嵩撰 宋刻本 1

卷十三 宋下1

卷十四 宋下39

卷十五 齐上133

卷十六 齐下189

第五册

建康实录(卷十七—二十) (唐)许嵩撰 宋刻本 1

卷十七 梁上1

卷十九 陈上 105

卷二十 陈书下 139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宋本建康实录》:一段尘封的历史,一窥六朝金陵的繁华与沧桑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卷中,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是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却又孕育出璀璨文化的独特时代。从三国时期的吴国崛起,到东晋的偏安江左,再到南北朝的对峙与融合,这一百多年间,建康(今南京)作为六朝的都城,见证了王朝的兴衰更迭,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英雄豪杰,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印记。然而,关于这一时期的史料,往往零散且难以窥探全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唐代史学家许嵩所著的《建康实录》应运而生。这部巨著,犹如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六朝建康的古老门扉,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触摸那段真实而鲜活的历史。《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建康实录(套装共五册)》的出版,更是将这部古籍以最精良的面貌呈现于世,让历经千年的文字得以重焕光彩,便于后人研习与传承。 《建康实录》的价值何在? 《建康实录》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史料的稀缺性与重要性。在古代,许多史书在战乱或年代久远中遗失,六朝时期亦不例外。《建康实录》之所以成为珍贵的史料,在于它系统地记录了自东吴孙权定都建业(后改建康)至南陈灭亡,约三百多年的历史。书中不仅记载了各朝代的政治军事大事,更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宫廷制度、官职设置、风俗习惯、人物传记、文学艺术、名胜古迹等等。这些丰富的内容,为研究六朝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填补了许多历史记载的空白。 其次,其史学方法的创新与严谨。《建康实录》并非简单的史事堆砌,而是展现了许嵩严谨的治史态度。他博采群书,考证详实,对史料的取舍与辨析都力求准确。书中多有考订辨析,如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分析,以及对人物的评价,都体现了他深刻的见解。这种严谨的治史精神,使得《建康实录》在史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再者,其文学价值与文化意义。《建康实录》并非枯燥的史书,而是蕴含着生动的叙事和鲜活的人物。许嵩善于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历史事件描绘得栩栩如生,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书中不乏精彩的篇章,如对著名历史人物的传记,对重要战役的描写,都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同时,《建康实录》所记载的六朝文化,如玄学、佛教的兴盛,文学艺术的繁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阅读《建康实录》,我们不仅能了解历史,更能感受到六朝时期浓厚的文化氛围,体会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宋本”的意义:穿越千年的传承 本次《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以“宋本”形式呈现《建康实录》,其意义尤为重大。“宋本”通常指的是宋代刊刻的古籍版本,由于宋代印刷技术成熟,刻印精良,且宋代距离六朝时期相对较近,因此宋本往往被认为是比较接近原貌、可信度较高的版本。 “宋本”的价值在于: 接近原貌,减少讹误:相比于后世的翻刻本,宋本通常更接近原书的文字和编排。经过漫长的流传,古籍在翻刻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讹误和脱漏。《建康实录》流传至今,经过多个朝代的辗转,可能存在不少差异。而宋本,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传世版本,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可靠的参照,帮助学者进行校勘和辨析,最大限度地还原原著的面貌。 珍贵的历史文物:宋本本身就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物,它承载着古代的印刷技术、文化观念和学术传承。能够接触到宋本,不仅仅是在阅读文本,更是在与历史对话,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学术研究的基础:对于历史学、文献学、古典文学等领域的研究者而言,一个权威、准确的底本是至关重要的。《建康实录》的宋本,为深入研究六朝历史、许嵩的史学思想、以及《建康实录》的文献价值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者们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异同,来研究文字的演变,考订史实的真伪,从而得出更严谨的学术结论。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的贡献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系列,正是致力于将这些珍贵而重要的国学典籍,以最优质的形态呈现给广大读者。此次推出的《宋本建康实录(套装共五册)》,精选了现存的优秀宋本作为底本,经过严谨的整理、校注,并辅以必要的考证和说明,力求为读者提供一部既权威又便于阅读的《建康实录》。 精选善本,严谨校勘:该丛刊的编纂团队,无疑投入了大量精力去搜集、比对、辨析各种版本的《建康实录》,最终选取最适合刊刻的宋本作为基础。再通过严谨的校勘,剔除可能存在的错误,确保文本的准确性。 完善注释,便于理解:古代典籍往往语言凝练,涉及大量典故、人名、地名、官职等,对于现代读者而言,理解上可能存在障碍。该丛刊在尊重原著风貌的基础上,配以详尽的注释,解释生僻字词,阐明典故出处,介绍相关人物背景,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使更多读者能够轻松走进《建康实录》的世界。 装帧精美,传承价值:《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系列一贯注重典籍的装帧与品质。此次的《宋本建康实录》,采用精美的装帧设计,不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也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五册套装的编排,也便于读者系统地阅读和研究。 阅读《宋本建康实录》的旅程 翻开《宋本建康实录》,你将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 你将看到三国时期,吴国如何在孙权手中崛起,定都建业,雄踞江东,与魏、蜀鼎立。书中对孙吴政权的建立、发展,以及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如赤壁之战后的形势,都将娓娓道来。 你将走进东晋王朝,感受偏安江南的文人士大夫的清谈风流,也看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南下的严峻挑战。书中对王导、谢安等名臣的记述,对淝水之战的描绘,都将让你领略那个时代的波澜壮阔。 你将经历南北朝的动荡与融合,看宋、齐、梁、陈四个南朝政权如何更迭,也目睹北方民族与汉族文化的交流碰撞。书中对各朝代皇帝的即位、统治、灭亡,以及其间发生的政治军事斗争,都有详尽的记载。 你还将了解到,在这些王朝的兴衰背后,是建康这座古老城市的发展变迁。它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孕育了多少文坛巨匠,创造了多少辉煌的艺术成就。从士族的聚会,到佛教的传播,从园林建筑的兴盛,到诗歌文章的创作,《建康实录》都将为你一一呈现。 结语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建康实录(套装共五册)》的出现,不仅仅是一部古籍的复刻,更是对一段重要历史的重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六朝历史、感受六朝文化、研究六朝文明的绝佳窗口。 无论你是对中国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还是致力于史学研究的专业学者,亦或是渴望汲取传统文化营养的读者,《宋本建康实录》都将是你案头不可或缺的珍贵典籍。它将带领你走进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感受六朝金陵的繁华与沧桑,领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这五册精美的典籍,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连接古今、传承文化的桥梁。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这套丛刊的注释和校勘工作也做得非常扎实,体现了编纂者深厚的学养。我知道很多古籍在流传过程中都有讹误和脱漏,如果没有可靠的现代学术成果进行审校和提示,普通读者很容易被误导。我之前在阅读某几卷时,发现一些生僻字词旁边都有清晰的释义和出处索引,这对于非专业人士快速进入文本核心是至关重要的便利。相比于那些只做简单影印、连个标点都没有的版本,这样的丛刊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既尊重了原貌,又兼顾了当代读者的接受度。它不仅仅是一套藏品,更是一套可以放心大胆使用的研究工具书,让人感到出版方对国学研究的投入是全面且负责任的,值得所有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信赖和支持。

评分

最近我迷上了古代的诗文选集和地方文学的勾沉工作。很多时候,我们对某个朝代的文学风貌的认知,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流传极广的大家身上,而那些默默耕耘在地方文坛的士人及其作品,却常常被历史的尘烟所掩盖。我希望通过研读这批新的典籍,能发现一些被主流文学史忽略的“遗珠”。例如,地方志中常常会收录大量反映民俗风情和季节变化的歌谣、赋和骈文,这些内容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最直接的窗口。通过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文献,我希望能梳理出一条地域文学流派的演变脉络。这套丛刊汇集了如此多珍稀文献,无疑为我的这项“考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弹药库,每一次打开都能带来新的惊喜和灵感,那种探索未知的兴奋感,真的令人欲罢不能。

评分

这套《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厚重的纸张和精致的封面,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厚重感。我一直对古代的史书典籍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承载了特定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著作。这类丛刊的出版,无疑是对传统文化宝库的珍视和传承。里面的字体排版也相当考究,墨色浓淡适宜,读起来非常舒服,即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之前入手过其他几册,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影印的质量都非常让人满意,这套新的也延续了这样的高水准。能够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原汁原味的古籍影印本,对我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和个人兴趣探索都是极大的助力。每一次翻开,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那种沉浸式的体验是电子版完全无法替代的。期待着能尽快把这几册好好研读一番,从中汲取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

评分

我一直是个历史细节控,尤其痴迷于研究不同时代地方志的编纂风格和其中蕴含的社会变迁。这套丛刊的选书眼光总是那么精准,总能挖掘出那些虽然名气可能不如四大名著那样响亮,但历史价值和文献学意义却极为重大的孤本或珍稀版本。拿最近在研究的另一部宋代笔记来说,其中对于某一特定时期官僚阶层的描述,就显得零散且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我非常好奇,像这样系统性记录地方风物的典籍,是如何平衡客观记载与主观叙事的?它所采用的史料来源,以及在当时学术界是如何被接受和评价的,都是我想要探究的重点。相信这套丛刊中的其他几部作品,定能为我构建更全面、更立体的宋代社会图景提供坚实的文献基础。这种系统性的整理和汇编,对于我们后世的学者来说,简直是无价的资源,极大地降低了我们获取一手资料的难度。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古籍修复爱好者,我对影印本的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很多出版社出的影印本,要么是对比度太高导致细节丢失,要么是纸张太薄容易损坏。但这套《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的制作工艺,绝对是达到了收藏级的标准。墨迹的层次感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即便是那些原本就有些洇墨或残损的古籍原貌,也能清晰地展现出来,这对于研究当时的刻印技术和纸张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直观证据。我甚至能想象出当年刻工在雕版时下刀的力度和走向,这种“可触摸”的历史感,是再清晰的数码扫描件也模拟不出来的。这不光是工具书,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每次翻阅,都会小心翼翼地,生怕自己的手指无意中破坏了这份来自千年前的精妙呈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