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社會科學院年鑒(2007)
定價:228.00元
作者:王偉光,黃浩濤
齣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50047155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2.10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年鑒2007》收錄瞭我院2006年的組織機構以及科研、對外學術交流、行政後勤、黨務等工作和活動情況的綜閤性資料,較為全麵、係統地反映瞭全院以學術研究活動為中心的各項工作的進展狀況。因此,它是瞭解中國社會科學院1999年全貌的一部內容比較豐富翔實的綜閤性資料書。二、全書共分為九編,即:綜述、組織機構、工作概況、科研成果、學術活動、學術人物、重要規章條例、統計資料、大事記。編收錄瞭中央政治局委員、我院院長李鐵映同誌有關社會科學的講話和文章以及本院年度工作會議文件:第二編介紹瞭本院機構設置及其領導人,同時將院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名單及各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名單列入本編;第三、四、五、六編分彆收錄瞭院屬各部門(包括科研機構、院職能部門、院直屬單位)的工作概況,科研機構的主要科研成果、學術活動、博士生指導教師名單和1999年晉升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情況;第七編收錄瞭院政策性管理資料;第八編收錄瞭本年度主要的統計資料;第九編是本年度大事記。三、一如既往,本捲的編輯工作是在院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進行的,並得到編委會和全院各研究所、直屬單位及職能部等詳細內容。
目錄
編 綜述
一 領導講話
關於國情調研工作的意見——在48次院黨組會上的講話
在推舉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會議上的講話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上的講話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全麵落實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精神 努力開創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新局麵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2006年度工作會議上的報告
全麵學習貫徹和遵守維護黨章 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敗工作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的報告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次學部委員大會上的報告
全麵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 努力開創我院黨的工作新局麵
——在2006年全院黨的工作會議上的報告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關於加強馬剋思主義史學理論建設的幾個問題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四屆科研管理論壇上的講話
二 2006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會議文件
中國社會科學院2005年工作總結
中國社會科學院2006年工作要點
三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十一個五年事業發展規劃
第二編 組織機構
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機構設置
中國社會科學院領導及其分工
中國社會科學院職能部門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機構
中國社會科學院直屬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直屬公司
中國社會科學院代管單位
二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
三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谘詢委員會
四 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第六屆)
研究係列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
齣版(編輯)係列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
翻譯係列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
圖書資料係列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
五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及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
第三編 工作概況和學術活動
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2006年度科研工作報告
二 科研機構工作
文史哲學部
文學研究所
民族文學研究所
外國文學研究所
語言研究所
考古研究所
曆史研究所(附:郭沬若紀念館)
近代史研究所
世界曆史研究所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
颱灣研究所
哲學研究所
世界宗教研究所
經濟學部
社會政法學部
國際研究學部
馬剋思主義研究學部
……
第四編 科研成果
第五編 學術人物
第六編 規章製度
第七編 統計資料
第八編 大事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花瞭一些時間研究瞭年鑒中對於宏觀經濟形勢的分析部分,其深度和廣度令人贊嘆。它並非僅僅羅列統計數據,而是深入剖析瞭2006年末到2007年中國經濟運行中的深層次矛盾與結構性變化。例如,關於“三農”問題的探討,報告不再滿足於傳統的收入差距描述,而是引入瞭更復雜的區域發展不平衡模型,結閤瞭土地製度改革的最新進展進行多維度剖析,提齣的政策建議也顯得極為審慎和具有前瞻性。特彆是對地方政府行為與中央政策執行效率之間博弈的分析,視角非常獨特,揭示瞭政策落地過程中那些不易被察覺的復雜動因。這種自上而下又兼顧基層實踐的敘事方式,使得報告的結論不僅具有理論上的高度,更具備瞭實際的指導價值,讓人讀後對當年的經濟圖景有一個非常立體和透徹的理解,遠超一般媒體的年度總結。
評分這本《中國社會科學院年鑒(2007)》的裝幀和排版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它絕不僅僅是一本普通的工具書。首先,從視覺上看,它厚重而紮實,封麵設計兼具瞭學術的嚴謹性與時代的特點,沒有過多花哨的裝飾,直觀地傳遞齣內容的權威感。內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油墨印刷清晰,即便是細小的圖錶數據,也能夠輕鬆閱讀,這對於需要頻繁查閱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翻閱起來,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信賴感,仿佛手中握著的不僅僅是信息,更是那個特定年份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精粹檔案。裝訂工藝也十分講究,書脊平整,即便是反復翻閱也不會輕易鬆散,這錶明齣版方在製作上是下足瞭功夫,充分考慮瞭學術資料的耐用性和長期保存的需求。整體來說,光是捧在手裏,就能預感到裏麵承載的內容是經過精心篩選和係統整理的,體現齣中國社會科學院作為國傢級智庫應有的專業水準。
評分從使用效率的角度來看,這部年鑒的檢索係統和目錄設計體現瞭極高的專業素養。盡管內容包羅萬象,涉及哲學、經濟、曆史、法學等諸多學科,但通過精確的分類和詳盡的索引,我能迅速定位到我感興趣的具體研究課題和作者信息。對於研究者而言,時間成本的節約是極其寶貴的,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目錄的邏輯層次分明,學科之間的劃分既尊重瞭傳統學術邊界,又適度考慮瞭跨學科研究的趨勢,比如將“信息社會與治理創新”作為一個獨立的闆塊齣現,就很有時代感。它不僅僅是一年的成果匯編,更像是一部結構精密的學術索引庫,極大地便利瞭後續的交叉引用和文獻迴顧工作,是科研人員案頭必備的參考利器,體現瞭國傢級學術機構應有的規範和嚴謹。
評分對於社會學和文化研究領域的內容,我體會到瞭極強的時代脈搏感。2007年,正值社會轉型加速的時期,年鑒中關於城市化進程中社區關係重構的專題研究尤為引人注目。它不是空泛的理論建構,而是基於紮實的田野調查數據,詳細記錄瞭大量“新市民”群體在城市中身份認同的掙紮與適應過程。我特彆欣賞它在處理敏感議題時的剋製與客觀,比如關於收入分配不公和環境汙染治理的報告,沒有采取激烈的批判口吻,而是以嚴謹的實證數據為基礎,冷靜地呈現問題嚴重性,並對既有治理體係的效能進行瞭不偏不倚的評估。這種沉穩的學術姿態,使得即便是對社會議題不甚瞭解的讀者,也能信服其結論的可靠性,無疑是社會學研究方法論的一個優秀範例。
評分我必須提及它在國際關係和區域戰略研究方麵的組織結構。年鑒將當年中國與周邊國傢、主要大國的外交動態進行瞭一個非常清晰的脈絡梳理,不同於外交部的官方通報,這裏的分析更側重於“智庫視角”下的戰略意圖解讀。比如,它對“和諧世界”理念在不同雙邊關係中的具體實踐案例進行瞭歸類分析,試圖用一種更具操作性的框架來解釋中國外交政策的連續性和調整點。其中,關於亞太地區安全架構演變的章節,引入瞭多位不同研究方嚮專傢的觀點,使得論述呈現齣一種多聲部的對話感,避免瞭單一視角的局限性。對於希望從學術層麵理解當年中國外交戰略布局的專業人士來說,這部分資料的係統性和深度,是其他任何單一齣版物難以匹敵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