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孝經正譯
定價:25.00元
作者:趙缺
齣版社:嶽麓書社
齣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53802978
字數:
頁碼:14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孝經》是儒學十三經之一,記錄瞭孔子與其弟子曾參之間的問答,闡述瞭“孝”的意義以及古人行孝的方式。
《孝經正譯》作者趙缺針對現代社會的“孝”義,對《孝經》進行瞭一番新的闡釋。這些闡釋構成瞭這《孝經正譯》的上半部分。
《孝經正譯》的下半部分,附以趙缺根據《孝經》之義創作的《新治傢格言》。《新治傢格言》以九十九組駢句嚮世人講述瞭為人處世的種種道理,以求使人在讀懂《孝經》之後,也能明白在現今社會如何奉行孝道。
目錄
《孝經》原文
開宗明義章
天子章第二
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纔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聖治章第九
紀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廣要道章第十二
廣至德章第十三
廣揚名章第十四
諫諍章第十五
感應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喪親章第十八
《孝經》正譯
開宗明義章
天子章第二
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纔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聖治章第九
紀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廣要道章第十二
廣至德章第十三
廣揚名章第十四
諫諍章第十五
感應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喪親章第十八
附錄 新治傢格言
原文
注釋解析
作者介紹
趙缺,字無咎,生於上海,客居北京,身無長物,惟詩詞、駢文,繼往開來、獨步當代。著有《無咎詩三百》、《新韆字文》(閤著)、《那些年,我們讀錯的詩經》等。現任燕堂詩社常務理事、同明德國學館學術總監。
文摘
《孝經正譯》:
老師說道:“天地生養著萬物,人類是其中高貴的生命。孝是人類基礎、關鍵的品行,人類大的孝行無疑是——令父親更加尊貴、更加莊嚴,想令父親更加尊貴、更加莊嚴,的錶現方式便是令父親伴隨著蒼天一起接受祭祀,能做到這一點的人,那就是周公啊!從前,周公在南郊祭祀蒼天時,以他的祖先後稷配享,在明堂祭祀上帝時,以他的父親文王配享。於是,海內諸侯各盡本分,獻來貢品,協助王朝祭祀。如此看來,聖人的各種美德,又有哪一種會比孝更呢?人們在兒時就會親近、喜愛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兒女逐漸懂得瞭禮貌,不僅能侍奉、供養雙親,對父母的尊敬也會與日俱增。由於凡人都會尊敬父母,聖人便順著人心,教導大傢應該怎麼‘敬’,由於凡人都會親近父母,聖人便順著人心,教導大傢應該怎麼‘愛’。聖人教育百姓,無須嚴厲便能成功,聖人治理國傢,無須峻刻便能造就和諧、安定的局麵,他們所依從、所憑藉的——正是人的本性。父子之間必然相親相愛,這種情感是與生俱來的人性,父親是尊嚴的,兒女是恭敬的,父親是傢中的君主,承擔著君主應有的責任,兒女是傢中的臣子,承擔著臣子應有的責任。父母生養兒子,延續祖宗的血脈,父子關係、母子關係——那可是人世間重要、穩固、恒久的關係啊;傢中的君主、親愛的父母——垂顧著兒女,沒什麼恩德會比父母的大恩大德更為厚重瞭。因此,若是有人不曾關愛父母,卻去關愛他人,對於這樣的人,隻能說他是在敗壞道德;若是有人不曾敬重父母,卻去敬重他人,對於這樣的人,隻能說他是在敗壞禮儀。當政者本該順應民心、遵循天理,以身作則,敬愛父母,如果,他違背瞭天意人願,自己先忤逆不孝,那麼,他治下的臣民就再也找不到足以學習的楷模瞭。一個人不能懷著善心生活,卻總是抱著的品質度日,即使他僥幸得誌,身處高位,君子還是會輕視他、厭棄他。至於君子,那就和前麵所說的那種當政者不一樣瞭,君子說話前,會先想一想,覺得可以說,那纔會說;君子做事前,也會想一想,覺得做瞭之後能讓人心悅誠服,那纔會做;君子心懷美德、身行正義,值得人們推崇敬仰;君子所發明的、所倡導的、所建立的、所做齣的一切,都值得人們效法;君子儀錶堂堂,值得人們仰望;君子的舉止、作息,完全符閤禮節、法度,值得人們取法,因為,君子憑著以上的條件俯視著、麵對著他的臣民,所以,他的臣民既敬畏他、又愛戴他,同時,將他視作榜樣,對他進行效仿。因而,君子能夠成功教化臣民,改善臣民的品德修養,並且還能順利地施行政策、法令。《詩三百》說得好:‘善人、君子,始終都能保持著美好的儀態。”’解析當今某些青少年,平時在傢中目無尊長、齣言不遜,任憑父母怎麼窮睏,都不肯節省半點花銷;任憑父母怎麼勞纍,都不肯分擔半點傢務。然而,隻要他們進入瞭學校,見到瞭老師,就立刻變得溫文爾雅、畢恭畢敬,並且,還會爭先恐後地“學雷鋒、做好事”,錶現齣一副“助人為樂”的樣子。
另有一些富人、名流,經常齣錢齣力,支持慈善事業。但是,他們從來都不曾關心過父母,對於生活貧苦的叔父、伯母,更是極其冷淡,恨不得與之斷絕來往、劃清界限,以免受到連纍。
子曰:“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在孔子看來,以上這些人是在敗壞道德、敗壞禮儀,比一味作惡的真小人更加可恨。
“孝”是諸德之本、百善之先,是一切華人都應奉行的基本守則。假如,一個人不敬父母,隻“敬”上司,那麼,他的“敬”就是溜須拍馬,就是僞敬;假如,一個人不愛父母,隻“愛”外人,那麼,他的“愛”就是沽名釣譽,就是僞愛。
愛人、敬人,必須從敬愛父母開始。否則,便失去瞭做人的資格。
……
序言
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文字本身。我注意到它在附錄和注釋部分做得異常詳盡,這對於我這種希望深入研究的人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它不僅提供瞭必要的背景知識和曆史脈絡的梳理,還巧妙地穿插瞭一些相關的典故和引申解讀,極大地豐富瞭我的知識邊界。每次我被某一章節觸動,都可以立即查閱到相關的補充材料,這種即時的知識反饋機製,讓閱讀體驗變得非常立體和充實。它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個包含豐富研究資源的工具書,讓我感覺自己手裏握著的不隻是一本書,而是一個通往更廣闊學術領域的入口。
評分說實話,閱讀的過程更像是一次心靈的對話。這本書的節奏感把握得非常好,它不會催促你快速前行,而是鼓勵你停下來,去感受字裏行間流淌齣的那種沉靜的力量。我發現自己在閱讀時,不自覺地放慢瞭語速,甚至會經常停下來,閤上書本,在腦海中復盤剛纔讀到的觀點。這種慢下來的狀態,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是多麼奢侈啊。它像一股清流,洗滌瞭平日裏被各種碎片信息裹挾的心靈,讓人重新審視自己與世界、與傢庭、與自身的相處之道。每一次翻閱,都像是進行瞭一次內省,讓人感到平靜而踏實。
評分我通常對這種傳統經典類書籍的閱讀體驗持保留態度,總擔心會遇到過於晦澀難懂的古文或生硬的翻譯,讀起來像是在啃石頭。然而,這本書的行文流暢度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的語言處理得極其考究,既保留瞭原典的精神內核,又用現代人可以理解的方式進行瞭闡釋,讀起來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作者在關鍵概念的剖析上,似乎下足瞭功夫,總能用最簡潔卻又最深刻的語言點明要義,讓人讀完一句就能迴味很久。特彆是那些需要深度思考的部分,作者的解讀角度新穎,仿佛是為我這個現代讀者量身定製瞭一把理解古人智慧的鑰匙,讓我感到豁然開朗,而不是被睏在字句的迷宮裏。
評分我曾經嘗試過其他版本的類似書籍,但總覺得在“可操作性”上有所欠缺,讀完之後總覺得有些虛無縹緲,難以落地生根到日常生活中。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的理論框架構建得很清晰,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那些思考路徑和行為準則,是如此的貼近生活實際。它沒有高高在上地宣揚一套脫離現實的道德標準,而是用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引導讀者去思考如何在日常的點滴小事中實踐這些智慧。這使得閱讀不再是象牙塔裏的理論探討,而成為瞭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指南,讓我覺得學有所用,對指導我的為人處世有瞭切實的幫助。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很有品味,簡約而不失莊重,那種淡淡的古樸氣息一下子就能抓住我的眼球。內頁的紙張質地摸起來非常舒服,印刷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拿到手裏沉甸甸的,能感覺到作者和齣版方在製作上的用心。我特彆喜歡它排版上的留白處理,給人一種呼吸感,不至於讓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在一起顯得壓抑。光是翻閱這本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而且,裝幀的工藝也相當紮實,感覺能伴隨我很久,甚至可以作為傢裏的一個收藏品來擺放。看得齣來,他們對“經典”二字的理解,是體現在每一個細節裏的,從內到外都透著一股對傳統文化的敬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