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曾國藩全集 奏稿
定價:146.00元
作者:曾國藩
齣版社:河北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20211185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正文輔以旁注:采用瞭書口旁注的形式,將奏稿的正文提要,奏稿中的警句格言摘抄作為旁注,以助閱讀
*內容精心篩選,這些重要的奏稿既是珍貴的史料,又是曾國藩軍事思想的主要體現
*收錄曾國藩所有的重要奏稿,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曾國藩的仕途軌跡。
*內文排版古典雅緻,簡約清晰,增強閱讀舒適感
內容提要
曾國藩的奏稿分為三捲,其內容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的“遵義大禮疏”起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月的“楚岸鹽引淮川分界行銷摺”止,將其一生的奏摺進行重新篩選編撰,將所有重要奏稿收錄在內。
據現有可見的奏摺,其中絕大部分和太平軍有關。從奏稿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曾國藩是如何由一個無足輕重的在籍侍郎,逐步成為清軍主將,並進而平定太平天國的。除此之外,奏摺敘述*多的便是剿撚和自強運動的各項建議。
目錄
捲一
遵議大禮疏
應詔陳言疏
條陳日講事宜疏
議汰兵疏
議復李綱從祀文廟疏
敬呈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
備陳民間疾苦疏
平銀價疏
請寬勝保處分
敬陳團練查匪大概規模摺
附陳辦團稍有頭緒即乞守製摺
巻二
嚴辦土匪以靖地方摺
特參副將清德摺
拿匪正法並現在幫辦防堵摺
保參將塔齊布韆總諸殿元摺
請將副將清德交刑部治罪
移駐衡州摺
暫緩赴部並請籌備戰船摺
請截留粵嚮籌備炮船
籌備水陸各勇赴皖會剿俟粵省解炮到楚乃可成行摺
瀝陳現辦情形摺
衡永一帶剿匪未畢摺
厘正衡清=縣保甲片
報東徵起程日期摺
請派大員辦捐濟響摺
留鬍林翼黔勇會剿片
賊退齣南省現駐嶽州摺
請恤儲玫躬等摺
嶽州戰敗自請治罪摺
探明前路成病宗片
報崇通:剿匪勝仗摺
會奏湘潭靖港水陸勝負情形摺
靖港敗演自請治罪摺
保水陸統領各員片
恭謝天恩摺
捲三
水師剋復嶽州南省已無成蹤摺
調浙江龔振麟 來楚造炮片
請催廣東續解洋炮片
水師迭獲大勝將犯嶽 更茂 船殲滅摺
請領捐照摺
..........
作者介紹
曾國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謚文正。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高統帥,後世曾譽為“韆古完人”,被梁啓超稱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國藩1811年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今婁底市縣),1838年考中進士,從此開始瞭輝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曆史上漢族文人為官的高峰,謚號“文正”即為清朝文官的高謚號。曾國藩一生以創立湘軍、開啓中國近代洋務運動以及在識人用人方麵的成就而為世人所熟知。
文摘
序言
讀《曾國藩全集·奏稿》確實是一件頗具挑戰也極其有益的事情。我至今仍記得第一次翻開它時的感受,那是一種麵對曆史洪流的敬畏感,仿佛手裏握著的是晚清中國最核心的脈搏。起初,我被那些古樸的文字和繁復的官場術語所震撼,總覺得它們離現代生活太遙遠。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體會到,這些奏摺並不僅僅是官方文件,它們是曾國藩這位偉大的政治傢、軍事傢、思想傢,用血淚與智慧寫就的一部波瀾壯闊的個人史,更是晚清社會政治風雲變幻的生動記錄。 我特彆關注的是曾國藩在處理湘軍事務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和對手下將領的精準洞察。他奏報中對兵員素質、軍糧供應、武器彈藥等細節的反復提及,無不體現瞭他對戰爭勝負的精打細算,對生命的珍視。每一次戰役的得失,他都能在奏摺中條分縷析,既不推諉責任,也不誇大功勞。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即便在今天看來,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尤其是在他麵臨重大挫摺,比如九江失陷、安慶之圍受阻時,奏摺裏流露齣的那種沉著與堅韌,以及他不斷反思、尋求解決之道的方法,都深深地打動瞭我。這不僅僅是軍事指揮,更是他內心世界的一麵鏡子,展現瞭一個如何在絕境中保持清醒和勇氣的領導者形象。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絕對是一場智力上的馬拉鬆,而非輕鬆的消遣。然而,正是這種挑戰性,讓我更加投入。我嘗試去理解曾國藩身處的那個時代背景,理解他所麵臨的巨大壓力和復雜局麵。他的奏摺,就像是一份份加密的史料,需要讀者細細解讀,纔能剝繭抽絲,看到事件的真相和他的真實意圖。我尤其喜歡他對於“用人”之道的論述,他如何識彆忠誠、能力、品德,如何發揮部下的長處,避免短闆,這些都蘊含著深刻的管理哲學。 在某些奏摺中,我看到瞭他對戰爭細節的極緻追求,對後勤保障的嚴謹規劃,以及對戰術部署的深思熟慮。這不僅僅是軍事傢的視角,更是一個對責任有著深刻認知的人,在每一個微小環節上都力求完美。他對於如何“整頓紀律”、“嚴明賞罰”,以及如何“培植力量”的闡述,都充滿瞭實操性。讀他的奏摺,不僅僅是瞭解曆史,更是在學習一種如何麵對睏難、如何做齣決策、以及如何承擔責任的方法論。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熏陶,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提升瞭自己對事物本質的認知。
評分說實話,初讀《曾國藩全集·奏稿》時,我感覺自己像是闖入瞭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那些關於官場規矩、朝堂禮儀、以及國傢大事的論述,讓我應接不暇。但慢慢地,我發現瞭其中蘊含的某種“規律性”和“人情味”。曾國藩在奏報時,不僅僅是枯燥地陳述事實,他會在字裏行間流露齣對皇帝的忠誠,對國傢命運的憂慮,甚至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個人情感。比如,他如何巧妙地嚮朝廷爭取資源,如何化解內部矛盾,如何平衡不同派係的力量,這些都展現瞭他高超的政治手腕。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處理地方事務時,對於民生疾苦的關注。雖然奏摺的主題往往是軍事或政務,但他偶爾也會提及災情、民情,以及如何賑災、安撫百姓。這種將國傢大事與民生福祉聯係起來的視角,讓我看到瞭一個並非冷酷無情的官員形象,而是一個真正肩負起治國安邦責任的實乾傢。他對於如何“持重”、“求穩”,以及如何在變局中“應變”,都給齣瞭深刻的見解。讀他的奏摺,就像是在與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對話,他的智慧和經驗,穿越時空,依然能給我們帶來啓示。
評分剛開始接觸《曾國藩全集·奏稿》的時候,我以為會是一堆冰冷的公文,充斥著官腔和套話。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自己錯瞭,而且錯得很離譜。這份奏摺集,遠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和立體。曾國藩在其中展現的,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傢和軍事傢的“硬實力”,更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和人文關懷的“軟實力”。他不僅僅關注如何打仗、如何治理,更關注如何“修身”,如何“齊傢”,如何“治國”,他將儒傢思想融入到治國理念中,這一點在奏摺中屢屢體現。 我特彆欣賞他對於“慎始”和“固本”的強調。無論是在軍事行動的部署,還是在官員的選拔任用上,他總是力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避免流於錶麵。他對待政敵的態度,對待下屬的恩威並施,都顯得遊刃有餘。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國傢大政方針的奏摺中,他所提齣的建議,常常顯得深謀遠慮,並且能夠站在全局的高度去考量。我甚至能在字裏行間感受到他作為一個中國傳統士大夫,對於“道義”和“責任”的堅守。這種曆史的厚重感,以及人物的復雜性,正是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
評分《曾國藩全集·奏稿》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是一部活生生的晚清政治史,也是一位卓越的實踐傢的人生修煉手冊。我從中看到的,不僅僅是宏大的曆史敘事,更是個體在曆史洪流中如何努力掙紮、如何求生存、如何尋求突破的真實寫照。曾國藩在奏摺中,對朝局的分析,對敵情的判斷,對政策的建議,都顯得極其精闢和深刻。他對於如何“馭人”,如何“用財”,以及如何“練兵”,都有著一套自己獨到的見解,並且在實踐中不斷驗證和修正。 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在他麵臨巨大壓力和巨大挑戰的時候,他依然能夠保持一種理性和冷靜,並且在奏摺中清晰地錶達自己的觀點和建議。他並非一味地迎閤,而是敢於提齣自己的不同意見,並且用充分的理由去支持自己的立場。這種擔當精神,在任何時代都是彌足珍貴的。我從中學習到的,不僅僅是曆史知識,更是一種麵對人生睏境時,如何保持清醒頭腦,如何運用智慧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本書,無疑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