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弈論
定價:96.00元
作者:林建超
齣版社:經濟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1418857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圍棋是什麼?是遊戲?是競技?還是文化?
圍棋來自哪裏?又將走嚮何方?
圍棋為瞭誰?為小我?還是為大傢?為國傢?
——圍棋主題的國傢齣版基金項目《圍棋與國傢》係列叢書為您一一作答。
內容提要
圍棋——穿越時空的中國智慧 中國文化的金名片
《圍棋與國傢》——一次從圍棋與國傢相互關係的高度對圍棋進行全方位係統研究
國傢齣版基金項目
《圍棋與國傢》係列叢書
作者:林建超
總定價: 860元
分冊定價:
《圍棋與國傢》 79元 ISBN978-7-5141-8859-2
《圍棋與戰略》 56元 ISBN978-7-5141-8858-5
《圍棋與哲學》 58元 ISBN978-7-5141-8860-8
《圍棋與文化》 58元 ISBN978-7-5141-8856-1
《圍棋與人生》 56元 ISBN978-7-5141-8851-6
《弈史》(上下冊) 156元 ISBN 978-7-5141-8852-3
《弈論》 96元 ISBN978-7-5141-8857-8
《弈詩》(上下冊) 116元 ISBN 978-7-5141-8855-4
《弈畫》 108元 ISBN978-7-5141-8853-0
《弈典》 77元 ISBN978-7-5141-8854-7
圍棋主題的國傢齣版基金項目——《圍棋與國傢》係列叢書,一次從圍棋與國傢相互關係的高度進行全方位係統化研究的係列專著。
從新時代視角,對圍棋、圍棋文化和圍棋事業進行全方位的曆史探源、曆史定位、理論概括、實踐總結與發展前瞻,構建瞭當代圍棋理論嶄新獨特的學術體係,為圍棋文化的創新發展奠定瞭重要基礎。
《圍棋與國傢》係列叢書共十部,約360萬字,分彆為:《圍棋與國傢》《圍棋與戰略》《圍棋與哲學》《圍棋與文化》《圍棋與人生》《弈史》《弈論》《弈詩》《弈畫》《弈典》。
《圍棋與國傢》是圍棋主題的國傢齣版基金項目。這部叢書一次從圍棋與國傢相互關係的高度進行全方位係統研究;是把圍棋置於中華文化大係的整體背景下進行定位性研究的一次寶貴嘗試;是把圍棋文化與哲學文化、政治文化、曆史文化、戰略文化、纔藝文化、宗教文化以及人生感悟等等,結閤起來進行綜閤研究的創新成果;是對圍棋發展本身所涉及的一係列根本性問題,包括起源、特質、內涵、功能、價值、地位、思維、形態、傳播、沿革、衍生等進行深入詮釋與解答的理論教科書;是以當代文化視野為背景,全麵梳理古今浩瀚圍棋史料的集大成實用平颱;也是以21世紀科技發展帶來的衝擊性影響為參照,對圍棋競技與文化發展進行前瞻式分析展望的思想窗口。
《圍棋與國傢》係列叢書,構建瞭當代圍棋理論嶄新、獨特的學術體係,為圍棋文化的創新發展奠定瞭重要基礎。
l 圍棋發源於中華文明的母體
l 中國長期居於世界圍棋之巔
l 圍棋在國傢民族的精神生活中占有特殊位置
l 圍棋集中體現瞭中華民族的思維特徵
l 圍棋已成為國傢智力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l 圍棋在國傢文化軟實力中的一席之地
l 圍棋在國民生活中的衍生與延伸
l 圍棋的命運與國傢的命運緊緊相連
l 圍棋承載著對國傢民族的特殊責任
l 互聯網大數據和智能化時代中國圍棋的發展
目錄
作者介紹
林建超,中國圍棋協會主席。
先後兼任第七、第八屆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第九屆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兼圍棋文化委員會主任。經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央軍委聯閤參謀部批準同意,國傢體育總局批準,2017年12月中國圍棋協會換屆會議選舉,齣任第十屆中國圍棋協會主席。
作者長期工作在戰略機關,同時也是中國圍棋文化公認的領軍人物,中國圍棋事業的參與者、支持者、組織者。
從少年時起即熱愛圍棋。積極參與、支持和推動中國圍棋事業發展。對圍棋有深刻見解並作齣多方麵貢獻。從事圍棋文化研究近20年,撰寫、發錶重要圍棋文論50餘篇,包括《將軍棋謀》《思維製勝》《圍棋與國傢》《圍棋與戰略》《中國圍棋的戰略》《圍棋申遺研究報告》《圍棋思維與海洋戰略博弈》《從圍棋思維解讀治國理政思想》《圍棋人機大戰對指揮決策智能化的挑戰與抉擇》《從“圍棋腦”到“指揮腦”的躍升》《兵棋?兵聖?兵經》《圍棋與當代世界》《圍棋的戰略智慧與改革》《圍棋市場化運營的特殊規律》《圍棋大數據研究》《圍棋與工匠精神》《智能圍棋時代的文化解讀》《新時代中國圍棋文化之路》,等等。其中,《圍棋與國傢》入選2012年全國高考語文試捲,並獲中國圍棋年度大奬文化奬。關於圍棋人機大戰與指揮決策智能化的研究受到中央、軍委有關領導重視,獲2016年度軍事科研成果奬。其餘均在業界乃至社會産生較大影響。從2013年起,主撰、主編國傢齣版基金項目《圍棋與國傢》係列叢書,十部360萬字,為當代中國圍棋文化理論奠基之作。籌劃組織中國圍棋反擊“韓流”的重要步驟——國傢圍棋隊軍訓;推介促動中國圍棋隊獲CCTV“體壇風雲人物”評委會大奬;參與籌劃推進央視“誰是棋王”中國圍棋民間爭霸賽32界彆全覆蓋電視直播係列工程;論證提齣中國圍棋改革發展的戰略目標和總體構想。先後為國傢圍棋隊,中央、國傢、軍隊機關,地方有關機構,大中小學,社會各界,以及各種重要圍棋活動,作圍棋文化理論和實踐發展問題的主旨講話、學術報告、理論講座、專題講課200多場。
文摘
序言
我最近讀瞭《弈論》,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它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按摩。書裏沒有晦澀難懂的理論,也沒有故弄玄虛的錶達,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甚至可以說是樸實的方式,去觸碰那些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我喜歡書中那種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作者能夠從一個很小的點切入,然後慢慢展開,引申齣很多有價值的思考。比如,書裏提到的一些關於“選擇”的段落,當時我就在想,哦,原來我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睏境,都和這裏講的一樣,隻是我之前沒有這樣去看待。它不是在教你“怎麼做”,而是在引導你“怎麼想”。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停下來,望著窗外發呆,感覺自己腦子裏的那些糾結和迷茫,似乎都漸漸找到瞭齣口。它不會給你一個標準答案,但會讓你有能力去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我最欣賞的是作者那種不迴避問題,但又不過分渲染痛苦的態度,他隻是平靜地陳述,然後留給你足夠的空間去消化和思考。
評分《弈論》這本書,我隻能說,它真的給瞭我很多驚喜。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比較嚴肅、枯燥的書,但齣乎意料的是,它讀起來相當流暢,而且充滿智慧。作者的文字有一種特彆的魅力,既有深度,又不失溫度。書中的一些觀點,我之前從來沒有想過,但一旦看到,就會覺得豁然開朗,好像是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我特彆喜歡書裏關於“平衡”的論述,它不像很多書那樣空泛地講道理,而是通過具體的例子,深入淺齣地分析瞭如何在生活的不同層麵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有時候,我會因為書中的某個句子而反復咀嚼,甚至會去記錄下來,因為我知道,這不僅僅是作者的觀點,更是對我自己的一種提醒和啓發。它讓我明白,很多事情,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復雜,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理解和應對。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叫《弈論》,我拿到手裏的時候,純粹是被這個名字吸引瞭。帶著點古風,又有點哲學意味,感覺像是能讓人沉靜下來,思考一些深層的東西。剛翻開的時候,我以為會是那種講棋局、解棋譜的書,但讀進去纔發現,它講的遠不止於此。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好像不是在告訴你一個道理,而是在和你一起經曆一段心路曆程。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變”的探討,從棋盤上的動態變化,到人生際遇的起伏,都描繪得淋灕盡緻。有時候,我甚至會覺得作者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長者,坐在我對麵,用一種不疾不徐的語調,給我講述他的人生哲學。書中的很多例子,都來自我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場景,但經過作者的解讀,卻展現齣瞭截然不同的意義。我常常會一邊讀,一邊在腦海裏勾勒齣那些畫麵,感覺自己也仿佛置身其中,與書中的人物一同感受喜怒哀樂。這本書沒有那種轟轟烈烈的起伏,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但它有一種沉甸甸的分量,讀完之後,你會覺得心裏被某種東西充實瞭,好像對世界多瞭一份理解,對人生多瞭一份感悟。
評分《弈論》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特彆的閱讀體驗。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激烈的衝突,但卻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感染力,它能夠觸動你內心深處那些不曾被言說的情感和思考。我喜歡書中對“當下”的強調,它不是在教你如何活在當下,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事例,讓你切身感受到“當下”的珍貴和重要。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許多被我忽略的生活細節,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對待事情的態度。它沒有給我任何具體的行動指南,但卻為我的思維方式注入瞭一種新的活力。有時候,我會覺得作者就像一個觀察者,靜靜地看著這個世界,然後把他的觀察和理解,用一種非常溫柔而有力的方式傳遞給你。它不是在改變你,而是在喚醒你,讓你去發現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
評分拿到《弈論》這本書,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因為我對這類名字的書,總是會有點戒備。但翻開之後,我發現自己完全錯瞭。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改變。它不是那種讓你讀完立刻就能煥然一新的書,而更像是一壇陳年的老酒,需要你慢慢品味,纔能感受到它醇厚的味道。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不像是講故事,也不像是寫論文,而更像是在進行一場思想的對話。它會不斷地拋齣問題,然後引導你去思考,去尋找答案。我尤其欣賞書中對“關係”的探討,從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到人與世界的關係,都描繪得非常生動且富有洞察力。讀完之後,你會覺得,很多平時睏擾你的問題,似乎都有瞭新的解釋,也多瞭一些解決的思路。它沒有給你指明方嚮,但它給瞭你辨彆方嚮的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