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冲突与调适:社会转型中的大学教师角色
定价:44.00元
作者:熊德明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622789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我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变革与教育变革的双重压力之下,高校教师的角色冲突也日趋激烈,并对教师队伍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该书有助于正确认识这些冲突,并对解决这些冲突的思路与对策进行探讨,对于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实现高等教育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容提要
本书以冲突为研究视角,沿着“理论探讨—实证研究—调适策略”这一思路展开研究;在理论探讨中,对大学教师角色冲突概念及相关概念进行了澄清,梳理了相关理论依据,提出了研究分析框架,探讨了冲突与调适的辩证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呈现了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程度、差异性以及冲突的表现形式,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剖析了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深层诱因,并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层面,构建化解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调适策略。
目录
导论
节 研究背景
一、转型期大学社会使命更加艰巨
二、转型期大学竞争更加激烈
三、转型期大学宏观运行机制面临诸多矛盾
四、转型期大学面临教育转型的巨大冲击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外关于大学教师研究的概况
二、外关于大学教师角色的研究
三、外关于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研究
四、对前期研究成果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章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研究的理论探讨
节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研究的概念厘定
一、社会转型
二、角色及其相关概念
三、大学教师角色
四、大学教师角色冲突
第二节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角色理论
二、社会冲突理论
三、社会变迁理论
第三节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研究的分析框架
一、大学教师角色内冲突
二、大学教师角色间冲突
三、大学教师角色外冲突
第四节 冲突与调适:大学教师角色社会化的基本形式
一、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分类与功能
二、大学教师角色冲突调适的内涵与分类
三、大学教师角色冲突与调适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现状调查
节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调查的基本背景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的组织与实施
四、调查的统计与分析方法
第二节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总体情况
二、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差异性
三、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调查的基本结论
一、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程度普遍偏高
二、大学教师角色冲突差异表现不一
三、大学教师角色间冲突程度强
第三章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诱因剖析
节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社会成因
一、大学与、市场之间“即”与“离”的矛盾诱发教师角色冲突
二、高社会期望与低教师地位的反差激发教师角色冲突
三、不同群体对教师角色认知的偏差引发教师角色冲突
第二节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学校成因
一、大学内部权力的制衡与教师角色冲突的激化
二、大学内部利益的纠葛与教师角色冲突的触发
三、大学内部文化的碰撞与教师角色冲突的加剧
第三节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个人成因
一、 价值取向的偏颇
二、角色意识的弱化
三、角色技能的贫乏
第四章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调适策略
节 社会调适——创设宽松的社会环境
一、营造适度竞争、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环境
二、创造灵活、宽松、有效的经费政策环境
三、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
第二节 学校调适——营造理想的角色氛围
一、提倡民主参与,构建共同治理制度
二、引入人性管理,建立发展性角色评价制度
三、改善教师待遇,完善教师角色支持系统
四、减轻教师负担,培育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
第三节 个人调适——增强教师角色的适应性
一、强化角色意识,增强角色扮演的责任性
二、培育角感,提高角色扮演的自觉性
三、提高角色技能,确保角色扮演的实效性
四、准确角色定位,保证角色抉择的理智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研究调查问卷(A校试测卷)
附录二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研究调查问卷(正式测试卷)
附录三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四不同教育背景教师角色冲突多重比较结果
附录五不同任教年限教师角色冲突多重比较结果
后记
作者介绍
熊德明,湖北宜城人,1968年1月生,湖北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社会学和教师教育研究。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获得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湖北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等学会会员,中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加拿大布鲁克大学访问学者。主持、部级、省市级等6项科研课题,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学术专著2部,参与编著学术著作和教材6部。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关注一些关于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的课题,而这本书的书名《满58包邮 冲突与调适:社会转型中的大学教师角色》恰好捕捉到了我的兴趣点。从书名来看,它似乎不仅仅是一本纯粹的学术著作,而是将大学教师这一群体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我很好奇“冲突与调适”具体指的是哪些方面的冲突?是学术上的?还是职业上的?抑或是价值观上的?社会转型往往伴随着旧有秩序的瓦解和新秩序的建立,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大学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研究者,他们既是社会变革的观察者,也可能是某种程度的参与者。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他们如何保持学术的独立性?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学生群体和教育需求?如何平衡科研压力与教学任务?这些都是我非常想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而且,“满58包邮”这个略显跳脱的表述,让我不禁联想到,是不是在现实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连高等教育本身也面临着某种程度的“市场化”或者“功利化”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又如何影响到大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价值追求?这本书可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理解转型期中国大学教师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轨迹。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满58包邮”,虽然看起来像是电商促销语,但放在一本探讨“社会转型中的大学教师角色”的书籍之前,反而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反差,引发了我对内容的好奇。这是否意味着,即便是在学术探讨中,也无法完全脱离现实的经济考量?或者说,这种“包邮”的表述,恰恰隐喻了社会转型时期,一切都可能被卷入某种程度的“商品化”或“市场化”的洪流?我一直在思考,当我们谈论社会转型的时候,往往聚焦于经济、政治层面,却忽略了文化、教育领域受到的深层影响。大学教师,作为文化和思想的载体,他们的工作内容、评价体系、职业发展,都可能在转型过程中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是坚持传统的学术理想,还是积极拥抱新时代的机遇?他们如何在日益复杂和多元的社会价值体系中,找到自己清晰的定位?这本书的副标题“冲突与调适”似乎正是我心中所想的答案方向。我设想,书中可能会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或者深入的理论探讨,来揭示大学教师在面对时代变革时,所经历的内心挣扎、外部压力,以及最终如何找到适应之道。我对这本书的期待,不仅在于它能提供知识,更在于它能引发我更深层次的思考,去理解社会转型对个体命运的塑造,尤其是那些身处知识传播最前沿的教育工作者。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满58包邮 冲突与调适:社会转型中的大学教师角色》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它一下子就把我拉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语境。熟悉的是“大学教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群体,他们身上承载着知识、智慧和育人的重任。陌生的是“社会转型”这个宏大的背景,以及随之而来的“冲突与调适”。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两个看似不那么直接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的。我猜想,社会转型一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学术评价体系的变化、教学模式的革新、教师与学生关系的重塑,甚至是一些关于教育公平和精英教育的讨论。这些变化无疑会对大学教师产生巨大的影响,让他们在坚守教育初心和适应时代发展之间,经历一场场的“冲突”。而“调适”,则意味着他们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去寻找解决之道,去适应新的环境。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教师们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方法和策略来克服这些困难的?我非常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关于当代大学教师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以及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智慧和韧性。
评分这本《满58包邮 冲突与调适:社会转型中的大学教师角色 9787562278917 熊德明 华》的书名本身就引人遐思,"冲突与调适"暗示着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教育领域,尤其是大学教师所面临的复杂境遇。我一直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变迁很感兴趣,总觉得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塑造者和传承者。当社会经历剧烈转型,比如经济体制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多元碰撞,那么作为知识精英和思想引领者的大学教师,他们的工作方式、价值认同,甚至个人生活都会受到怎样的冲击?他们是如何在这种冲击中寻找平衡,调整自身,继续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的?我想这本书一定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触及到这些充满张力的命题。读完这本书,我期待能对大学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职业困境以及他们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有一个更清晰、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在当下,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而大学教师正是实现这一重任的核心力量。所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冲突与调适”,对于我们理解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运行机制,乃至社会转型的内在逻辑,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我猜想,书中或许会探讨市场经济对学术自由的影响,或者新媒体冲击下教师的教学方法革新,又或是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教师的价值选择等等,这些都是我非常好奇的方面。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书名《满58包邮 冲突与调适:社会转型中的大学教师角色》真的是我近年来看到的几个最有意思的书名之一。它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现实感,又带有一点点出人意料的结合。我一直对社会转型时期个体命运的变化非常感兴趣,而大学教师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职业生涯和价值观念,在这种转型时期,无疑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我猜想,书名中的“冲突”可能指的是教师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时,所经历的价值观念的碰撞、教学方法的挑战、科研评价体系的压力,甚至是与学生之间代沟的加剧等等。而“调适”则意味着他们并非被动地被时代裹挟,而是主动地去适应、去调整、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和发展路径。“满58包邮”这个略带生活气息的表述,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不会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会更贴近现实,甚至会触及到一些非常具体的、关乎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里,能看到对当下中国大学教师群体的深刻洞察,了解他们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既保持学术的严谨,又兼顾生活的压力,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从容和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