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II 第十辑
定价:75.00元
作者:宋标等,星人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4397523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二编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将已见或未见的关于淞沪抗战的史料以影印的形式出版,内容涵盖两次淞沪抗战,力求比较全面、翔实、生动地反映淞沪抗战的全貌,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的一部分。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总而言之,这本书带给我的阅读体验是极其丰富的,它超越了我对一本地方抗战史料集的一般想象。它不仅仅是一部史料的汇编,更像是一部精心策划的“历史剧场”。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和个体命运的微小波动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人在为历史的洪流感到敬畏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每一个参与者个体所背负的沉重与光荣。阅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认识,从一个平面化的概念,转变成了一个多层次、充满张力的复杂系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记录了历史,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让人得以重新“感受”历史,激发了我们对先辈们所经历的一切,进行更深层次的缅怀与反思,无疑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珍藏的力作。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成功地在学术的精准与文学的可读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很多历史著作,为了追求客观性,往往将语言写得晦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则不然。它的遣词造句既保持了应有的庄重与专业性,又在关键的转折和冲突点上使用了富有张力的表达,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探寻的乐趣。我发现自己不是在“啃”历史,而是在跟随一位博学而又风趣的向导,一步步深入那个尘封的年代。特别是对于某些关键人物的刻画,作者没有进行道德上的简单审判,而是试图去还原他们所处的历史情境和复杂动机,这种克制而深刻的笔法,体现了极高的历史洞察力,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依然能就此引发长久的思考,而不是简单的结论性收场。
评分关于资料的呈现方式,作者团队明显下足了功夫进行排版和注释的优化。我特别赞赏它在重要文献的引用和交叉验证上的处理。经常可以看到脚注部分详细列出了原始资料的出处、版本差异甚至是不同史学家的解读侧重,这对于真正想深入研究历史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宝藏。而且,书中穿插的那些历史照片和地图,质量之高、选择之精妙,令人拍案叫绝。它们不仅仅是插图,更是强有力的佐证,有些影像资料是我从未在其他出版物中见过的,它们以无声的语言,补充了文字叙述的空白和不足。这种“图文互证”的编排手法,大大提升了信息的有效传达率,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构建起那个时代的地理空间和社会面貌。
评分读完第一部分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史料搜集和甄别上的那种近乎偏执的严谨。这不是那种只引用二手资料拼凑起来的“故事会”,而是扎根于一手档案、信件乃至口述记忆的扎实研究。叙事节奏的处理非常高明,它不是一味的线性推进,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不同层级的视角——宏观的战略部署与微观的士兵日常,精英阶层的决策与普通民众的切身体会,这种多维度的交织,极大地丰富了历史场景的立体感。例如,对于某个关键战役的描写,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伤亡数字,而是细致描绘了当时当地的天气、补给线上的困境,甚至是士兵在战壕里写给家人的信件片段,这些细节的注入,让冰冷的历史数据瞬间拥有了血肉和温度,让人在阅读时不禁为之动容,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挣扎。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抓人眼球,那种略带斑驳的历史感,配上清晰的字体,让人一翻开就仿佛能闻到纸张陈旧的气息。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家独立书店的角落里发现它的,当时正是想找一些关于近代史的严肃读物,但又不想陷于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式叙述。这本书的装帧透露着一种不张扬的厚重,不像有些畅销书那样追求花哨的视觉冲击,而是沉淀下来,散发出一种“内功深厚”的气质。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很有讲究,触感温润,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干涩疲劳。装帧工艺上的一些细节,比如书脊的粘合处理,看得出是下了真功夫的,这样的书,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品味和坚持的象征。它不像快消品,而更像是一个值得反复摩挲的物件,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触感体验。我尤其欣赏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在物理形态上所做的这种“致敬历史”的努力,这让我对其中内容的期待值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