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文化金融藍皮書: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18)
定價:98.00元
作者:楊濤 金巍 劉德良 陳能軍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2012731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18)》係社科文獻齣版社藍皮書係列之“文化金融藍皮書”的第二本報告,由國傢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與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共同推齣。本書重點突齣瞭新文化、新産業、新金融、新政策四個方麵,繼續穩定完善瞭已有的研究框架,為今後的文化金融理論、政策、實踐研究提供平颱和起點。從金融角度看,本書從債權類、股權類和風險管理類三個方麵對文化金融發展進行分析。從文化視角看,本書重點關注瞭多個産業類型的文化金融業態,同時用專題形式分析瞭互聯網時代的文化金融創新探索。整體而言,本書能夠為我國當下文化金融的發展提供的藉鑒價值。
目錄
Ⅰ 總報告
1 中國文化金融發展:新時代與新起點【金 巍 楊 濤】/001
一 2017年中國文化金融發展狀況/002
二 文化金融未來發展中需要突破的三大領域/023
三 與文化金融相關的三大戰略性重大命題迴顧/038
四 關於文化金融研究的幾點建議/047
Ⅱ 工具篇
2 2017年債權類文化金融發展狀況【王邦飛 瀋潤濤】/053
3 2017年股權類文化金融發展狀況【劉德良】/073
4 2017年風險管理類文化金融發展狀況【董 昀】/107
Ⅲ 行業篇
5 2017年我國電影金融發展分析【侯光明 張 琦】/121
6 2017年我國藝術品金融發展分析報告【範 勇 蔡雨彤】/145
7 2017年我國版權金融發展分析【陳能軍 史占中 羅曉星】/178
8 2017年我國傳媒産業金融發展分析【楊永民 田 威】/192
9 2017年我國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産業金融發展分析【劉德良】/247
10 2017年我國文化旅遊領域金融發展分析【劉德良 曹贏琰】/276
Ⅳ 專題篇
11 2017年我國互聯網文化金融發展分析【李 鑫】/295
作者介紹
楊 濤現任國傢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産業金融研究基地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包括:中國社科院陸傢嘴研究基地理事、支付結算司外部專傢、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經紀業務專委會委員、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學校教育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金融科技50人論壇首席經濟學傢、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創始成員、中國中小銀行發展論壇常務副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貨幣與財政政策;金融市場;金融科技;文化金融等。
金 巍現任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中國社科院産業金融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中關村梅花與牡丹文化創意基金會理事、常務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財政部文化司國資預算評審專傢、研究院互聯網文化産業智庫專傢、金融科技與共享金融100人論壇監事、中國經濟網文化産業特約專傢、新華網文化産業智庫專傢、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專傢顧問等。主要研究領域為:創新經濟理論、文化經濟學、文化金融、産業金融、金融科技研究等。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標題中提到瞭“2018”,這讓我很想知道,在那個特定年份,中國文化金融領域究竟發生瞭哪些值得記錄的事件和趨勢。報告通常會包含一些數據統計和圖錶分析,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關於2018年中國文化産業整體規模、增長率、投資總額、融資結構等方麵的量化信息。比如,哪些細分文化産業在2018年的錶現最為搶眼?文化金融在支持這些産業發展中起到瞭多大的作用?有沒有齣現一些能夠反映市場熱度和投資方嚮的指標?我還想瞭解,在2018年,國內的金融機構,如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等,在文化金融業務方麵有哪些新的布局和創新?風險投資和創業投資對文化産業的投入情況如何?總體而言,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描繪一幅2018年中國文化金融市場的全景圖,讓我能夠基於紮實的數據和深入的分析,來理解那個時期行業的發展脈絡。
評分我對文化産業的國際化發展比較好奇,尤其是中國文化“走齣去”的現狀和挑戰。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文化輸齣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這本書作為一份“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我推測它應該會對文化産業的國際化戰略有所提及。比如,在2018年,中國的文化企業在海外投資、並購、閤資閤作等方麵有哪些新的動嚮?有沒有一些成功的文化産品或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獲得瞭認可?反過來,在吸引外資方麵,中國文化産業的吸引力如何?是否存在一些政策上的優惠或者障礙?另外,跨境投融資在文化交流和傳播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文化産品和服務齣口的金融支持情況,以及在應對國際文化貿易中的風險方麵,有哪些有效的金融工具或策略。瞭解這些,能幫助我更好地把握中國文化産業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機遇與挑戰。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沉穩的藍色調,搭配金色的燙字,透露著一股專業和厚重感,讓人一看就知道是那種比較嚴謹的研究報告。拿到手裏,分量也十足,厚厚的一本,感覺內容肯定很充實。我一直對文化産業的發展趨勢比較關注,尤其是和金融結閤的部分,感覺這塊兒蘊含著巨大的潛力,也麵臨著不少挑戰。不知道這本書裏對這些宏觀層麵的分析做得怎麼樣?有沒有深入探討中國文化金融市場目前的主要驅動力是什麼?比如,哪些新興的文化業態在金融支持下得到瞭快速發展?又或者,傳統的文化企業在與金融對接過程中遇到的瓶頸有哪些?我特彆想瞭解,在2018年這個時間節點,中國的文化金融體係有哪些新的特點和變化,有沒有齣現一些創新的融資模式或者風險管控機製?書名裏的“藍皮書”三個字,也讓我對它提供的數據和分析的權威性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它能像一本指南一樣,為從業者和研究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評分說實話,我最近對文化産業的政策導嚮和監管環境挺感興趣的。畢竟,政策的鬆緊、監管的力度,往往會直接影響到行業的發展方嚮和企業的經營策略。這本書是一份“發展報告”,我想象它應該會對2018年中國文化金融領域的政策環境進行梳理和分析。比如,國傢在2018年有沒有齣颱一些新的支持文化産業發展的政策,或者對文化金融領域的監管有哪些新的舉措?這些政策和監管對文化企業的融資、投資、上市等方麵會産生怎樣的影響?有沒有一些地方性的政策創新,值得關注和推廣?我比較擔心的是,一些政策可能存在落地難的問題,或者執行過程中齣現偏差。所以,如果這本書能夠對政策的實際效果進行評估,分析政策背後的邏輯,甚至提齣一些政策優化的建議,那就非常棒瞭。我希望它能讓我更清晰地認識到,在2018年,政策這隻“無形的手”是如何塑造中國文化金融市場的格局的。
評分我一直在尋找一些關於文化創意産業投融資的實踐案例,尤其是那些能夠帶來啓示的。有時候光看理論性的分析會覺得有些空泛,如果能有一些具體的案例,瞭解真實世界中的操作細節,那就更有幫助瞭。這本書的副標題是“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18)”,這讓我聯想到,它或許會收錄一些具體的項目或者公司的投融資故事。比如,有沒有關於電影、音樂、齣版、動漫、遊戲或者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等領域的成功案例?這些案例在融資過程中,是遇到瞭哪些睏難,又是如何剋服的?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麼?有沒有一些失敗的案例,從中可以吸取教訓?我尤其關心的是,在2018年,國內的風險投資、私募股權、信托、債券等金融工具在支持文化産業時,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有沒有一些新型的金融産品或者服務應運而生?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給我理論知識,更能提供一些可供藉鑒的實戰經驗,讓我對文化金融的實際運作有更深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