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婚恋心理学
定价:36.80元
作者:王琳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8-01
ISBN:97875180469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婚恋关系中,女性通常较男性心思更加细腻、情感更加丰富:他在想什么,他喜欢什么类型的女孩,他希望我变得什么样,他为什么这么做……与其无端猜测,女性朋友不如多了解男性的心理。
《婚恋心理学》通过对婚姻、恋爱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案例进行解析,向读者解析那些看似平常却有着深刻心理原因的各种婚恋问题及其背后的心理学知识;给予女性朋友完善自我、了解伴侣以及经营婚姻的心理良方,使她们更有技巧地应对婚恋中的常见问题,从而让情感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男女有别,婚恋中女孩要理性地看待情感 001
男女用不同的眼睛看世界 003
男女说话的方式截然不同 004
男女行为心理有差异 006
男女对待情感的态度完全不同 008
男性富于自主意识,女性更喜欢从众 010
男性和女性的情爱心理为什么存在巨大差异 012
第2章 探究男人心理,照样有隐秘心思 015
男人生活得很累 017
在坚强的外表下,男人有一颗脆弱的心灵019
男人既充满自信又怀着自卑 021
男人也会恐婚 023
每个男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 025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027
为什么男人会觉得别人的老婆好 029
男人动粗,多半是心理问题 032
男人也需要心理“营养素” 034
男人的心思千千结 036
第3章 了解自身渴望,女孩的爱与情思 039
女孩了解自己的内心渴望 041
女孩心中都有一座罗斯曼特之桥 043
女孩总是担心自己的世界不安全 045
女孩崇尚性感主义 047
大龄单身女性的三大心理障碍 049
女孩的五种常见心理病 052
女孩的五大事业心理误区 054
女孩为何看重爱情 056
女孩对男人的要求不要太高 058
第4章 情投意合的秘密,相互吸引的心理原理 061
近水楼台先得月——接近原理 063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频率原理 065
恍如隔世相见恨晚——期望原理 067
夫妻相怎么回事——相似原理 069
取长补短更加——互补原理 070
情人眼里出西施——外表的吸引力 072
一见钟情——首因效应 074
用真心和持之以恒的付出感动对方——相互原则 076
罗密欧就是喜欢朱丽叶——爱情的逆反心理 078
第5章 理解男人的思维,把握他的心理规律 081
我不喜欢被人命令——受到尊重的需要 083
我只能一心一意地做事情——单轨思维 085
我不是故意疏忽你的——不在状态 087
男儿有泪不轻弹——压力心理 088
男人也需要安全感——安全心理 091
男人为什么不爱逛街——时限心理 093
我要自己承担责任——责任意识 095
男人需要沉默——橡皮筋理论 097
我的袜子呢——空问思维 099
第6章 爱的距离有多远,让男人对你牵肠挂肚 103
“三不”女孩牢牢抓住男人的心 105
得不到的真的是好的吗 107
要想知道他的心,不妨“欲擒故纵” 110
距离和神秘感是爱情的保鲜剂 111
矜持的美丽 113
娇羞的女孩惹人爱 115
第7章 剖析婚恋本质,完全把控男人的欲求 119
婚姻是女孩的归宿 121
为什么婚后的女孩总是缺少安全感 123
当男人成为父亲 125
适合自己的人才是好的 128
男人对于婚姻的真实需求 130
婚姻中没有的公平 132
婚姻就像白开水,平淡之中见真情 134
真爱具有神奇的力量 136
第8章 选择男子汉,抓住他能让你幸福的潜质 139
什么样的男人是好男人 141
挑老公,要浪漫更要现实 143
千万不要错过能与你共度一生的男人 145
男人就像股票,聪明的女孩擅长投资绩优股 147
要嫁给一个心中有爱的男人 149
结婚要趁早,不要犹豫 151
幽默的男人能带给你更多幸福 154
该不该嫁给离过婚的男人 156
“经济适用男”受到女孩的欢迎 158
第9章 让爱的伤口愈合,失恋为你打开更好的明天 161
有一种爱叫单相思 163
失恋的滋味就像一杯浓烈的苦酒 165
如何愈合失恋的伤口 167
不管何时,都要憧憬爱情 169
有一种爱叫放手 171
不要为“打翻的爱情”哭泣 173
不要为了忘记一个人而爱上另一个人 175
爱情需要理智 177
0章 填补爱的落差,婚姻也不失爱的温度 181
激情是短暂的,亲情历久弥新 183
适应恋爱与婚姻的落差,保持永远的吸引力 185
婚姻需要浪漫,更需要脚踏实地 187
如何度过婚后磨合期 190
在恋爱与婚姻的温差中,找到舒适的温度 192
要在婚姻初期调节好性格差异 194
婚姻初期,要准确定位自己 196
参考文献 199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大半,我发现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它告诉了我“应该做什么”,而在于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它提供了一套分析问题的框架。过去,当我遇到情感困惑时,常常陷入情绪的泥沼,只关注“我感觉不好”、“他让我伤心”。而现在,我能更有效地将情绪和行为分离开来,运用书中提到的各种模型去解构当前的僵局。它鼓励的不是盲目妥协或激烈对抗,而是一种基于深刻理解的“智慧型博弈”。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仅体现在我的亲密关系中,甚至对我在职场处理人际关系时,都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这本书就像一本高级的“关系翻译器”,帮助我读懂那些藏在言语背后、潜藏在行为深处的真正动机和需求。对于想要实现关系升级,而不是仅仅维持现状的人而言,这是一笔非常值得的投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典雅的封面配色,拿到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绝不是那种轻飘飘的速食读物。内页的纸张质感也处理得相当到位,印刷清晰,字迹工整,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看得出来出版社在细节上是下足了功夫的。尤其是排版,疏密得当,章节的划分逻辑性很强,让人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回顾的部分。我个人非常注重阅读体验,而这本厚重的书籍在提供扎实内容的同时,保证了如此舒适的触感和视觉享受,确实是加分项。光是翻阅这本书的物理感受,就已经构成了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仿佛在告诉我,里面装载的知识是值得我投入时间和精力的。这种对书籍本身的尊重,往往也预示着作者和编者对内容的认真程度。我常说,一本好书,从封面到纸张,都应该是一次完整的仪式感体验,而这本在物理层面上,完全做到了这一点,让人爱不释手,愿意常常把它摆在书架显眼的位置,随时可以取阅。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以为它会集中火力深挖某一个核心矛盾点,比如出轨或婆媳关系,但实际上,它的覆盖面非常全面,仿佛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婚恋生态地图。从最初的吸引力建立、磨合期的冲突管理,到长期关系中的激情维持,甚至包括了现代社会特有的“数字化亲密关系”的探讨,都触及到了。尤其是关于“期望管理”那一章,分析得极其精辟。很多婚姻的裂痕并非源于原则性错误,而是源于双方对于“婚姻应该是什么样”的预设偏差。作者用冷静的笔触拆解了这些隐藏的剧本,让我们意识到,构建一段健康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编写一份现实且可操作的“操作手册”,而不是依赖童话般的幻想。这种务实到近乎“工程学”的分析方法,对我来说,是非常新颖且实用的。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偶尔会显得有些学术性,对于习惯了轻快阅读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一定的专注力来消化。但正是这种严谨的态度,保证了其观点的可靠性。我注意到,书中引用的很多研究和理论,都有明确的出处或脚注支持,这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比如在讨论“沟通中的非暴力原则”时,它不仅仅是重复口号,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来佐证某些沟通技巧的有效性。这种基于证据的论述方式,让我对书中的建议深信不疑。它不是在贩卖希望,而是在提供工具箱。我知道,工具箱里的工具可能需要练习才能熟练使用,但这总比空手去面对复杂的现实要好得多。对于那些真正想深入理解人性、提升自我关系管理能力的读者来说,这种略带“硬核”的风格,反而是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章节标题和引言部分,我立刻被它那不同于传统心灵鸡汤的叙事角度所吸引。它似乎摒弃了那种空泛的、一概而论的情感说教,转而采用了一种更接近人类真实互动场景的案例分析和理论剖析。比如,它对“依恋模式”的阐述,不是简单地罗列几种标签,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模式在日常琐碎沟通中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决策和反应的。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述复杂概念时,那种抽丝剥茧的耐心。他没有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观察、去反思自己过往经历中的那些“为什么”。这种方法论的转变,使得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自我探索的旅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灌输。我常常读完一个段落,会停下来,默默对照自己过去与伴侣的几次争执,豁然开朗的感觉,那种醍醐灌顶的瞬间,是其他很多同类书籍未能给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