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書名: | 閤唱 |
| 叢書名: | 閤唱藝術叢書 |
| 作者/主編: | 陳傢海,韓德森 |
| 齣版社: | 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 |
| ISBN號: | 9787562145271 |
| 齣版年份: | 2009年9月 |
| 版次: | 第1 版 |
| 總頁數: | 292頁 |
| 開本: | 16 |
| 圖書定價: | 45元 |
| 實際重量: | 821 g |
| 新舊程度: | 正版全新 |
部分 閤唱理論與訓練基礎
章 西方閤唱藝術沿革
節 古希臘、古羅馬、中世紀時期(公元前3000~1450)
第二節 文藝復興時期(1450~1600)
第三節 巴洛剋時期(1600~1750)
第四節 古典主義時期(1750~1820)
第五節 浪漫主義時期(1820~1900)
第六節 20世紀西方閤唱藝術
對話與實踐
第二章 中國閤唱藝術沿革
節 學堂樂歌及五四運動時期(1902~1934)
第二節 抗日救亡歌詠運動及解放戰爭時期(1930~1949)
第三節 建國以來閤唱藝術概貌
對話與實踐
第三章 閤唱的體裁、分類、聲部及組織
節 閤唱的體裁
第二節 閤唱的類型及特點
第三節 閤唱的聲部、音域和音色
第四節 閤唱隊的組織形式
對話與實踐
第四章 閤唱的協調、均衡、諧和及對比
節 閤唱狀態的協調
第二節 閤唱音量的均衡
第三節 閤唱音準的諧和
第四節 閤唱色調的對比
對話與實踐
第五章 閤唱的氣息與發聲訓練
節 閤唱的氣息訓練
第二節 閤唱的發聲訓練
對話與實踐
第六章 閤唱的字音及常用外語語音規則
節 閤唱的語音標準及咬字吐字
第二節 閤唱的韻轍及字音練習
第三節 閤唱常用外語語音規則
對話與實踐.
第七章 閤唱的教學與排練
節 閤唱教學的基本環節
第二節 閤唱排練的前期準備
第三節 閤唱作品的排練步驟
對話與實踐
第八章 童聲閤唱基礎知識
節 童聲的階段劃分
第二節 童聲的嗓音保護與發展
第三節 童聲的音域與音色
第四節 對國外音樂教學法的藉鑒
對話與實踐
第二部分 閤唱教學麯選
一、中國作品
1.我和我的祖國(混聲閤唱)
2.美麗的草原我的傢(無伴奏混聲閤唱)
3.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混聲閤唱)
4.聽泉麯(混聲閤唱)
5.青春舞麯(混聲閤唱)
6.在那遙遠的地方(無伴奏男聲閤唱)
7.等你到天明(無伴奏男聲閤唱)
8.嘎哦麗泰(混聲閤唱)
9.南屏晚鍾(混聲閤唱)
10.彎彎的月亮(混聲閤唱)
11.香格裏拉(混聲閤唱)
12.故鄉的小路(無伴奏混聲閤唱)
13.送彆(同聲閤唱)
14.漁陽鼙鼓動地來(男聲閤唱)
15.山在虛無縹緲問(女聲閤唱)
16.迴娘傢(女聲閤唱)
17.趕馬調(無伴奏女聲閤唱)
18.四季花兒(無伴奏女聲閤唱)
19.春雨沙沙(女聲或童聲閤唱)
20.鈴蘭(女聲或童聲閤唱)
21.猜調(童聲無伴奏閤唱)
二、外國作品
22.親愛的人(混聲閤唱)
23.纜車(混聲四部閤唱)
24.茨崗(混聲閤唱)
25.黃昏之歌(無伴奏混聲閤唱)
26.聖誕的鍾聲(無伴奏混聲閤唱)
27.夢幻麯(無伴奏女聲閤唱)
28.喂,在那水中(混聲閤唱)
29.美麗的夢神(混聲閤唱)
30.蘇麗柯(無伴奏男聲閤唱)
31.鈴兒響叮當的變遷(女聲閤唱)
32.瑪麗諾之歌(女聲閤唱)
33.天使三重唱(女聲閤唱)
34.跳起我的霍拉舞(女聲閤唱)
35.燕子(女聲閤唱)
36.美麗的村莊(女聲或童聲閤唱)
37.雪球花(女聲或童聲領唱、閤唱)
參考書目
後記
以提高音樂(教師教育)本專科學生的閤唱理論修養及閤唱技能技巧為要旨,對中外閤唱的曆史沿革、閤唱的體裁分類、閤唱的協調、閤唱的氣息與發聲、閤唱的語音、閤唱的教學與排練及童聲閤唱基礎等閤唱教學相關問題進行瞭較為的理論闡述和有序梳理,並在具體的教學環節方麵加以指導。同時,《閤唱》還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需求,精選瞭中外閤唱作品37首,以滿足課堂教學所需。
說實話,當初看到這個書名和齣版社的時候,心裏還是有點打鼓的,畢竟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齣版的考研教材,其權威性毋庸置疑,但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是否能完全覆蓋我們專業對高層次知識的要求,是個未知數。然而,深入閱讀後,所有的疑慮都煙消雲散瞭。它對近現代閤唱技巧的探討尤為深入,例如對人聲組閤的色彩變化、顫音和混聲的微妙處理,都有獨到的見解。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閤唱指揮的心理學基礎”那一章節,這部分內容常常被其他教材忽略,但這本書卻用相當大的篇幅進行瞭剖析,它強調瞭指揮傢如何通過非語言信息影響閤唱團的整體狀態和錶現力,這對於提升我的臨場應變能力和藝術感染力至關重要。它讓我明白,閤唱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是一門關於溝通與情感傳達的藝術。這本書已經成為瞭我書桌上使用頻率最高的參考書,書頁的邊角已經被我做瞭無數的標記和批注,每一處摺角都代錶著我曾經的睏惑和隨之而來的頓悟。
評分要說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改變,那便是它讓我對“精研”二字有瞭全新的認識。以前總覺得考研就是把所有相關知識點都塞進腦子裏,但閱讀這本教材後,我發現關鍵在於對核心概念的透徹理解和融會貫通。它對一些基礎概念的溯源和辨析極其嚴謹,例如對“復調”、“主調”這些基本概念的曆史演變和不同語境下的細微差彆,做瞭詳盡的考證,這在其他輔導資料中是極少見的。這套教材的嚴謹性,也潛移默化地影響瞭我的學習習慣,讓我從追求數量轉嚮追求質量,從死記硬背轉嚮邏輯構建。每當翻到書末的拓展閱讀建議,我都會認真記錄下來,並去尋找相關的原著或論文進行延伸學習。總而言之,這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不僅僅是衝刺考試的利器,更是一部可以陪伴我未來整個音樂生涯的案頭工具書。它的存在,讓我對自己的專業能力充滿瞭信心,仿佛已經提前感受到瞭考場上的沉著與從容。
評分拿到這本教材的時候,我真的被它的厚度和內容量給震撼到瞭。作為一名備考西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閤唱專業的學生,選擇教材就像是給自己定下瞭通往成功的路綫圖。這本《正版閤唱》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專業”二字。從基礎的和聲學原理到復雜的閤唱編排技巧,再到不同曆史時期閤唱作品的風格分析,編排得井井有條,邏輯性極強。尤其是對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作者們總是能用非常形象生動的例子來加以闡釋,比如在講解某個特定的復調織體時,書中會配上詳細的圖例和簡譜對比,這對於我們這種需要大量視覺輔助來理解音樂結構的學生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彆喜歡它對於不同文化背景下閤唱藝術發展的梳理,不僅僅局限於國內的教學體係,還融入瞭國際上一些頂尖閤唱團的實踐經驗,這無疑拓寬瞭我的視野,讓我對閤唱藝術的理解不再是孤立的一塊知識點,而是一個宏大而流動的體係。翻開目錄,就能感受到編者對每一個知識點都傾注瞭極大的心血,他們仿佛是站在考生的角度,預判瞭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睏惑點,並提前準備好瞭“解藥”。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本死闆的教輔書,而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循循善誘的導師對話。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相當齣色,這在很多專業教材中是很難得的。通常教材為瞭塞入更多內容,往往會犧牲閱讀的舒適度,但這本書采用瞭大量的留白和清晰的字體,即便是長時間研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於“實踐”與“理論”的結閤把握得爐火純青。比如在講解某位作麯傢的閤唱作品時,書中不僅分析瞭其配器特點和和聲手法,還附帶瞭對該作品在實際排練中可能遇到的技術難點的分析和解決方案。這種“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哺理論”的良性循環,對於我們這些不光要通過筆試,更要麵對嚴格麵試和實踐考核的考生來說,價值無可估量。我個人認為,很多考生在備考初期都會陷入“題海戰術”的誤區,而這本書卻能有效地幫助我們迴歸本質,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簡單地記住“怎麼”做。每當遇到一個難以理解的術語時,書中總能及時齣現一個簡潔明瞭的腳注或小貼士,精準地指明瞭方嚮,這種細緻入微的關懷,讓我的備考過程順利瞭許多。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其詳盡的知識點梳理上,更在於它所蘊含的學術態度和對藝術的尊重。編者們似乎非常清楚,考研不僅僅是選拔,更是一種對未來藝術工作者的早期培養。因此,他們沒有采取那種填鴨式的灌輸,而是鼓勵讀者進行批判性思考。比如,在討論不同流派的閤唱風格時,書中會並列呈現不同的學術觀點,並引導讀者去分析每種觀點的閤理性,而不是直接給齣標準答案。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方法,極大地激發瞭我主動探索的欲望。我甚至開始將書中的某些理論應用到我正在參與的校內閤唱團排練中,那些原本覺得難以解決的排練僵局,在運用書中提供的思路後,竟奇跡般地迎刃而解。這套教材真正做到瞭“學以緻用”,它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瞭鮮活的排練工具。能夠擁有一本如此有深度、有前瞻性的教材進行指導,我感到無比幸運,它是我備考過程中最堅實的後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